此篇適合跟小朋友一起學習閱讀喔
原創 by 輕滋慢養 (微信號:qingzimanyang)
現代人說年齡隻是簡單的數字
然而古人說年齡就像是畫出來的
▼
中國古人對人生的每一個年齡段
都有不同的稱謂
繈褓、孩提……豆蔻……而立……喜壽......期頤……
這些稱謂看似濃縮,實則內涵豐富,而且頗具畫麵感
依著時間軸, 細細品讀這些稱謂
一幅充滿中國古典韻味
既寫實又寫意的人生長卷
仿佛就在你眼前美美地鋪展開來!
慢一點,一起來欣賞它們吧~
輕評慢觀
I HOPE YOU LIKE IT
從小就很美
▼
初度(出生)
出生那一天,是為人生之“初度”。初,意味著新的開始。初度,也被理解為初渡,意味著人生的小船從此刻起,開始啟航了。
後來,“初度”也引申為生日的意思。每一個“初度”,都在提示你,這是上一歲的結束,卻也是下一歲的“初開始”,提醒你別忘了,像初生一般,補滿你的朝氣和希望。
▼
赤子(新生兒)
赤子:“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儒家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初生嬰兒的性情,猶如白紙一張,最純潔。所以古人用“赤子之心”形容人的本真、純潔、善良,一顆純潔善良的“赤子之心”,應該是人性的“原點”。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就是說:真正偉大的人,不會偏離人性最初的美好。
▼
繈褓(未滿周歲)
從古到今,包裹嬰兒的方式似乎變化不大。
“繈褓”,在布襟之旁,看到“強保”了嗎?兩個字,散發著濃濃的舐犢之情,當父母為小嬰兒細心裹好一個“繈褓”,那份“強力的保護”,就已經把孩子緊緊包圍了。難怪,睡在繈褓裏的嬰兒,總覺得那麽溫暖和安全。
▼
孩提(兩三歲)
離開了繈褓,小嬰兒雖還不會說話,但會經常笑啦。這時候,大人們常常把他抱起來逗弄,大多數人抱孩子,都是把手放在孩子腋下往上“提起”。這個孩提的“提”,是不是很寫實,很有畫麵感~
其實,最初的“孩”,並不是今天“孩子”的意思,而是通假字,通“咳”,是孩子笑的“咳咳”聲。(《說文解字》:“孩,古文咳從子),“孩提”,就是你把一個肉乎乎的娃娃抱起來,他會在你懷裏“咳咳”地笑哦。
▼
垂髫(tiáo)、髫年(三四歲——八九歲)
過了“孩提”的年紀,和身高一起長的,還有頭發。在古代,兒童沒到一定的年齡,是不束發的。
這個“髫”,就是指兒童頭上垂下來的短發。“髫”字下麵為什麽是個“召”字呢?因為孩子跑起來,他頭上的短發會像招手一樣,一下一下地跟著動。“垂髫”,為我們勾勒了古代兒童天真爛漫,無拘無束的形象。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寫道的:“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描寫的就是老人孩子一起玩耍,其樂融融的樣子。
▼
齠(tiáo)齔(chèn)(七八歲)
看那兩個大大的“齒”字旁,也猜到和牙齒有關了。
這裏的齠,也是通假字,通的就是垂髫的“髫”,而齔,《說文》裏講:齔,毀齒也。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齠齔,就是指小孩子換牙,是換牙的年紀。
你看,你缺著門牙怕人笑話的年紀,古人可都給你記錄在案呢。
▼
總角(八九歲——十三四歲)
中國古人對頭發是很重視的,《孝經》裏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有人據此誤認為古人不剪發,其實不是的,隻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再加上古時理發並不怎麽方便,所以無論男女,都是長發。
小孩子長到八九歲,頭發也比較長了,不再適合比較短的“垂髫”。但這時候還沒有成年,發型還得要區別於成人,那麽,“總角”發型就出現了,具體是這樣:把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狀像兩個羊角一樣。
什麽?你問古人為什麽不給這些半大孩子紮個馬尾辮,不是更方便麽?因為在古代,馬尾辮這種紮法,就屬於“披頭散發”了,是不合禮儀的。看戲裏的“馬尾辮”,都是失魂落魄甚至囚犯的形象……
▲
男孩女孩都是乖寶寶
幼學之年、外傅之年(十歲)
古時孩子最重要的事之一,也是學習。
不過比起今天的應試教育,古代是沒有那麽大壓力的,我們印象中的“寒窗苦讀、考取功名”,其實隻是部分人主動的選擇。
中國古代的教育,更注重“育人”,做人的“君子”觀念,各家都非常推崇。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傳道是排在第一位的,這個“道”,其實更多的是“為人之道”、“君子之道”。
書聲琅琅裏,孩子們讀得個似懂非懂,但畢竟,他們也開始向成人的世界慢慢靠攏了。
少女尤其美
金釵之年(女,十二歲)
男人要做“君子”,女孩子當然朝著“淑女”出發了。
12歲的小女孩,開始進入青春期,打扮上也要和幼童有所分別了。這時的女孩,可以散去“總角”,用好看的釵子別起頭發,漂亮的小臉,似乎又褪去了幾分稚氣。
如果有一麵銅鏡,別懷疑,她一定會照上好久。嗯,隔壁的小翠,其實不如我長得好看啊~
▲
女大十八變的開始
豆蔻年華(女,十三四歲)
豆蔻年華,出自唐代杜牧的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豆蔻”產於南方,南方人喜歡在它含苞待放時采摘,美其名曰“含胎花”,常用來比喻處女。那麽,豆蔻有多美呢?來看看~
▲
含苞待放的美
及笄或笄年(女,十五歲)
十五歲,來到女孩一個重要的人生節點了。
這時候,她們會把長發盤起來挽成“髻”、“笄”(秦、漢以後叫簪子),用來插住固定挽起的頭發,以免散落。
前麵說的“釵”和這裏的“笄”有什麽區別呢?釵是兩股,像發卡,而“笄”隻有一股,不要把“笄”和“釵”搞混了,畢竟成年和未成年區別太大了。
配合這個發型的變化,還有專屬女孩子的成人儀式“及笄禮”。如果女孩子頭上插的是“笄”,就表示可以出嫁了。
待年、待字、待字閨中(女,十五歲“及笄”後到未嫁時)
女孩子15歲行“及笄禮”之後,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除了姓名之外,要為她取一個“字”(宋代之前比較普遍,後來隻有貴族或文化女性才取“字”了)。
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昭君”其實是她的“字”,昭君名“嬙”,王嬙,字昭君。東漢才女蔡文姬,“文姬”也是她的“字”文姬名“琰”,蔡琰,字文姬。
女孩子成年了,有了自己的“字”,所以出嫁前這段時間都稱為“待年”,“待字”或者“待字閨中”。
情竇初開的女孩們,在“香閨”裏憧憬未來她們,會等來自己的“如意郎君”嗎?
▲
可以出嫁了,是什麽心情
二八年華、破瓜之年、碧玉之年(女十六歲)
二八一十六好理解,這破瓜、碧玉又是怎麽回事呢?
原來,“瓜”字在隸書及魏碑體中,可拆成二個八字,二八一十六。所以,當時人就以“破瓜之年”婉轉含蓄地表示女子芳齡。
而說起“碧玉之年”,會聯想起“小家碧玉”這個成語。曆史上,“小家碧玉”中的“碧玉”原本是晉代的一個女子她家世不顯赫,出身“小戶人家”,在嫁給汝南王司馬義之後,深得汝南王寵愛。在專為她而作的《碧玉歌》裏麵寫道:“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這就是“小家碧玉”的由來。當時,“碧玉”剛好是十六歲,《碧玉歌》裏還有一句:“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能讓堂堂的汝南王都“為情顛倒”,這十六歲的“小家碧玉”,想必十分惹人憐愛吧。
▲
惹人憐愛的你,留下了千古的美名
雙十年華,桃李年華(女二十歲)
若說十三歲的“豆蔻之年”,還是女孩含苞待放的年紀,那麽到了二十歲,女孩已經完全告別了青澀。
講究些的女子略施粉黛、淡掃蛾眉。尋常人家的女子,哪怕隻是素顏那滿滿的青春氣息,也能賦予她們顏若桃李的好氣色。
這個年紀,生命就該肆無忌憚地盛開。
花信之年(女二十四歲)
我們知道,每個農曆節氣,都分為三候。每年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八個節氣裏共有二十四候,每候都有一種花卉綻蕾開放。
從梅花開始,到楝(liàn)花結束,一共二十四種,應花期而來的風,稱為“花信風”,古人覺得,那風裏帶著花的香味,花的信息和心思,於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的浪漫說法。
所以,古人把女子的二十四歲比作經曆了二十四番芬芳美麗的花信風。
▲
已非少女,卻更有韻味
少年亦很美
女孩們從十三歲“豆蔻之年”開始
演繹著各個年齡段的“花樣年華”
那麽,男孩們是怎樣不同的人生之旅呢?
舞勺之年(男十三歲至十五歲)
什麽?十三歲舞勺子?古代男子這麽早就學廚藝?
哈哈,想什麽呢?當然不是了~男孩們要學的不是廚藝,而是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而“舞勺”的“勺”,是一種樂舞的名稱,屬於“樂藝”中的一種“文舞”,是徒手或拿著羽毛等輕物的舞蹈。
一群身姿輕盈的翩翩少年,在樂聲中持羽而舞,那些多才多藝和浪漫的情懷,便在這樂舞中,漸漸生發出來了。
▲
素質教育從孩子開始
束發、成童、誌學(十五歲)
女孩十五歲盤發及笄,表示成年,男孩十五歲也要束發,但由於男孩發育比較晚。所以十五歲還不能視作成年,隻能稱“成童”。
“誌學”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誌於學,孔子十五歲立誌專心求學,學什麽呢?古人八歲左右進“小學”,學“灑掃、應對、進退之節”以及“禮樂、射禦、書數之文”。而十五歲則可以進“大學”,學“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古代優秀的男孩子們,八歲開始文武兼修,從十五歲束發開始,就要著眼於家國天下了,怎麽樣,很有男子氣吧?
▲
男人的儒雅有它一份
舞象之年(十五歲至二十歲)
前麵說到十三歲“舞勺”,“勺”是一種“文武”。而“象”則是古代的一種“武舞”。
十五歲以上的少年,學習的是手持兵器的,更具男兒氣的“武舞”,少年英姿,持戈而舞!如果國家發生戰事,鐵血少年也可奔赴戰場。好兒郎們,至此開始脫胎換骨了。
▲
感受到了陽剛之氣
弱冠之年(二十歲)
古代男子二十歲才算正式成人,要舉行“加冠禮”。
古人非常重視冠禮,《禮記·冠義》上說:“冠者,禮之始也。”意思是說,冠禮後男人要一切以成人的禮儀要求自己了。男孩冠禮成年後,也要為自己取一個“字”,為了表達對成年人的尊重,隻有長輩才可稱其“名”,一般人或平輩隻可稱其“字”。
戴上頂冠,收獲“字”的尊稱,男孩們知道,自己看起來雖然還有些孱弱,但已經是一個真正的成年人了。他們也知道,這意味著責任和擔當,在“君子之道”上,他們又踏上了一個新的起點。
▲
堪比名片的告白
成年後的美
成年後
對人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
那麽成年後的年輪,又是怎麽被演繹的呢?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三十而立,出自《論語·為政》,是說一個人到了三十歲,經過了許多的學習曆練,應該達到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
雖然“三十而立”這句話,孔子講的是自己的經曆。但這句話對中國人來說,更像是一句古訓,一個“人生標準”,那些真正“三十而立”的人們,絕對值得敬重,那可是和聖人一個水平啊。
不惑之年(四十歲)
四十不惑,出自《論語·為政》,“不惑”,是孔子在四十歲時達到的境界。
聖人,有其非常人可及的天賦、心誌加上多年遊曆天下、求學問道,且一生都專注哲學思辨,這才可以說自己“四十不惑”。
聖人的“不惑”,是看清了生活和生命的本質,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未來生活和生命的方向道路也有了篤定的選擇。
人言“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不管人們有沒有真做到“四十不惑”,至少這“不惑”二字,當真猶如一盞高懸的明燈,千百年來指引著無數中國人,去努力達到“不惑”的人生境界,去努力“活得明白”,不斷探究生活和生命的真諦。
▲
人到四十,能動更能靜
知命之年、知非之年、杖家之年(五十歲)
知命之年,來自《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有說指天降的命運,有說指自然規律,不論“天命”二字本意到底是什麽,總之到了五十歲,便已在“不惑”的基礎上又精進了十年。
此時,人們已經修行出了更大的人生智慧,知非之年,《淮南子原道》:“故蘧(qú)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的是蘧伯玉這個人,五十歲的時候,還能反省到自己之前四十九年的錯誤,“知非之年”,也是提醒人們,君子,當不斷自省以精進。
至於“杖家之年”,出自《禮記·工製》:“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意思是男人到了這些年齡,受尊重的程度有所不同,影響力可以達到不同的高度,在家、鄉、國、朝這四個級別裏建立自己的權威。
▲
家訓之匾
花甲、耳順之年、杖鄉之年(六十歲)
古代用天幹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花:形容幹支名號錯綜參差。
耳順之年,來自《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鄭玄注解說:“耳聞其言,而知其微旨。”意思是說,聽別人說的話,就能懂得隱涵於言辭之內微妙的意旨,就能領會言辭之外尚未說出的深意。鄭玄注義,可說是最早的解釋了,具有相當的權威性。
▲
60歲杖於鄉的影響力
代表著受到全鄉人的尊重地位
古稀、杖國之年、懸車之年(七十歲)
古稀,出自杜甫《曲江》詩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古時人均壽命比現代人短,所以說活到七十歲已經比較稀少了,不過,孔子卻在這個年紀活得十分瀟灑,他稱自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懸車之年,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到了七十歲,許多事完全可以“放得下”了,這個時候,連孔子也漸漸回歸本真的心性。
我們在生活中也能看到,“老頑童”們像孩子一樣快樂。
喜壽(七十七歲)
喜壽,七十七歲的雅稱,因“喜”字的草書近似豎寫的“七十七”,故得此名。
▲
連草書字體都能被古人聯想到“七十七”
何止雅,太喜了
杖朝之年(八十歲)
其實老臣們七十歲就已經告老還鄉,所謂八十的“杖朝之年”更多是表達了古代君王們,對老年人的智慧和經驗給予足夠尊重。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何況是八十歲的老人,他們可能已經耳不聰目不明,但不經意間透露出的智慧,總會讓小輩們受用無窮。
米壽(八十八歲)
因米字可以分為八十八三個字,所以稱八十八為米壽。
▲
字的筆劃,也沒錯過這個吉利的“八十八”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歲)
《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意思是八九十歲的老人,和七歲以下的孩子,即使犯了罪,也不施以刑罰。
從古時起,就把耄耋老人與稚子相提並論,恐怕此時,除了生理上變得脆弱緩慢,老人們的心性,其實早已超脫世俗,回歸“赤子之心”了吧。
鮐背之年(九十歲,也泛指老年人高壽)
鮐背之年,最早出自《詩經·大雅·行葦》。
鮐,原指鮐魚。由於老年人背部的褶皺如同鮐魚的斑紋,因而引申為“高壽老人”之意。
期頤(百歲)
《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注解說:“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說的是,百歲老人,幾乎已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子女頤養。
總覺得,每一個百歲老人們,仿佛已經有了一絲“仙氣”,與他們每一次對話相處,就像仰望人生的巔峰,健康長壽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啊!
▲
能有仙氣的老人,都有個仙的心態
從“初度”到“期頤”
古人用這些優雅婉轉的稱謂
串起了悠悠百年
這其中既有每個年齡段的鮮明特點和生活情趣
也飽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和哲學
品讀這些稱謂
除了體會那些鮮活的古雅之趣
也許各人都會對生活再收獲幾分感悟吧
有什麽想說的,別忘了給我們留言哦
(微信公眾號:qingzimanyang)
以上文字均為輕滋慢養原創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