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by 輕滋慢養 (微信號:qingzimanyang)
無聲的歌,立體的畫
小盆景中的大境界
舊案桌上的新視野
有時
心裏想聽蟲鳴鳥語
對話野花野草
想看那淡淡的風景
欣賞銀杏樹優美的身姿
細細品味古鎮上的壁畫
在古廟裏係上一根許願樹的紅繩
踏足小溪裏清澈見底的流水
看那順水飄來的幾片葉子
又順著潺潺的溪水去向遠方
然而這樣的想法平日裏很難實現
透過窗,看不見遠山
隻看見鋼筋水泥的叢林
不過,這樣的遺憾對有的人來說卻是可以彌補的
因為在他們眼中
一沙一世界
他們能把這份山水情
寄托在方寸間的小自然風格盆栽上
微縮的山水樹木
也一樣能承載大大的自然情懷
趣之怡養
I HOPE YOU LIKE IT
▲
林國承
台灣著名園藝講師,鑽研盆栽藝術近30年
他眼裏的盆栽,是何等親近我們生活的呢
盆栽
在平常人心裏
似乎隻是欣賞專業技藝
甚至是在生活富足之餘的玩物之一
真是這樣嗎?
在林國承的心裏
如果順其自然
一株植苔、一截拾木、一塊石頭
名貴與否不重要
道法自然的喜悅才是大自然
帶給我們生活中的美好藝術
於是,他
舍棄了傳統的植栽器具與技巧
舍棄了強力扭曲的創造招式
隻是隨著季節更替,或模仿蟲鳥啃食
或想象著被強風吹襲的模樣
讓植物在天然木與石中默契的共生
讓小自然裏的山水
隨時可以近在你眼前
學幾招你會發現
小自然風格的盆栽
簡單、細膩的美好
你完全可以擁有
▼
▼
▼
植
與
木
▲ 備料。備好木塊、野草、細質土。將土麵抹平後噴濕
▲ 修整組合。修剪植物根係後,倒翻在手掌上,噴濕成小山丘狀,再反轉覆蓋漂流木上
▲ 固定。覆蓋後,輕輕壓平至和木頭服帖,切勿用力過猛。然後用細繩將邊緣輕輕固定,使它們密貼得更好,之後生長順利時,細根會滲透土層鑽入木質層。此時再解除細繩。有些植物也可以用鋁線或者膠帶輔助固定
▲ 木塊建議。足以覆蓋土、讓根容易深入的,帶有溝槽並堅硬結實的木質,是最適合的盆缽。撿拾漂流木最好,如果沒有足夠孔隙,也可以鑽出幾個深孔。海邊的漂流木由於被鹽分防護過,會比溪邊、山上的撿的更耐久
.
作品欣賞
▲ 杜鵑,木高53厘米。凹洞不深的木塊很適合杜鵑,栽種數日後,還可以補種些夏枯草之類的,讓畫麵更豐富
▲ 蘆薈,木高4厘米。沒錯,就是我們經常食用的蘆薈,感覺它跟純觀賞關係不大是吧?可是它生命力非常頑強,有一條根留在土中,它都能活著。可以用膠繩將根係和木的側窩輕輕捆住,然後再植入瓦盆,用小碎石填滿根部。隻要將它們放在陽光充足處,每天澆水一次,注意澆水隻澆濕木頭即可。三個月後取出,拆除繩子就可以看到蘆薈,也有不一樣的美
▲ 傅氏唐鬆草,木高16厘米。唐鬆草細軟可愛,在小小環境裏就能順利成活。花期從冬到春都可以欣賞,但需要常常保濕
▲ 伏石蕨,木長15厘米。樹上、牆上、太常見的伏石蕨,生命力很強。摘一截同一方向纏繞在木條上,別太密,兩端輕輕用線繩綁住。半日照條件就可以,噴濕最好,等生長結實後拆除繩子就可以了
▲ 卷柏,木高11厘米,又稱九死還魂草或萬年鬆。即使幹枯了再泡入水中,也能再度伸展葉片,但它的生長速度需要我們極大的耐心,好在最終的美是值得等待的
▲ 鳶( yuan)尾,木高12厘米。適合水邊生長的鳶尾,隻要拔除黃老葉片就行,喜歡水的它,需要你擺放在潮濕的沙盤上,不要直接放水盤中,不易腐朽還能令葉片更玲瓏
▲葡堇菜,木高9厘米。特別個性張揚的木,隻有這種柔軟小巧的野花草,才是絕配
▲ 多肉植物,木寬5厘米。隻要在木頭上找出容納多肉根係的位置,填滿砂土後,用細繩子固定好,待新根抓牢木頭後,拆除繩子即可。多日照、少水分是要領
▲石葦,全高15厘米。隻要有一段根,平貼在木頭上,覆蓋水苔再用橡皮筋捆住,保濕半日照,2個月就可以有新根抓牢木塊,此後逐漸去除水苔,作品就完成了
▲檜,木高14厘米。這塊木頭雖然可以整片栽植,但隻取一小處坑窪處,反而可形成山水畫中講究的留白
▲姬菖蒲,全寬10厘米。在園藝上,隻要前麵冠以“姬”,就是很小而細致的品種。菖蒲和青苔都嗜水,可以用含油脂的鬆皮當盆,撿幾片回家,覆蓋保濕,待它們靜靜生長
粉團參,木高12厘米。常見的蔓生小草,剪一段直接插入縫隙,就能順利成活。隻要勤補水就可以
▲珍珠柏與野牡丹,木寬10厘米。看起來千瘡百孔的木頭,最適合盆景
▲野草合植,木高20厘米。比較無奇的木塊,讓擅長攀爬的石葦和伏石蕨附著,纏繞好用棉線輕輕束縛,隻待長成吧。當新根結實時,還可以在種上山菊、虎耳草、小毛蕨等,平時綠色,花季則生動多彩
▲山蘇、耳挖草、小毛蕨、鳶尾、穀精草。木寬25厘米。天然的小花園就這樣簡單
盆栽藝術
在中國至少有上千年的曆史
早在唐代的圖畫中
就有宮女手捧盆栽的情景
也許為了培育新品種
也許為了采摘方便
也許為了擺飾觀賞
不論哪種原因催生了它、發展了它
盆栽在一份耐心後
收獲的都是大自然的奇異魅力
書桌、辦公桌、茶幾、陽台
隻需一點耐心嗬護
就可以期待獨屬於你的
小小山水風景
有什麽想說的,別忘了給我們留言哦
(微信公眾號:qingzimanyang)
以上文字均為輕滋慢養原創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