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在美國流行,疫情最受矚目的莫過於東部的紐約州和西部的加州。加州是美國GDP產值最高的州,甚至在2018年時擊敗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截止今日,加州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陽性檢測人數為88479,死亡人數為3605。疫情最為嚴重的是洛杉磯,其次是聖地亞哥,北加州的疫情已逐漸好轉,而南加州的感染人數仍在不斷上升。
在加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是關乎兩個大都會區的故事。
舊金山灣區曾經是加州新型冠狀病毒的早期熱點,但疫情很快轉移到了加州南部,如今,洛杉磯及周邊地區已經成為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首當其衝之地。南加州占有加州人口的60%,然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卻為全加州的77%,死亡人數為79%。到目前為止,洛杉磯縣是全加州58個縣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最高的縣。
當加州慢慢從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移向下一階段時,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各個時期,病毒在加州擴散的數據。
二月下旬,衛生機構報告,加州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發生在北加州的Solano縣,之後卻證實北加州聖荷西有一名女子在更早的二月六日,因新冠感染而去世。
三月初,加州共有47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19名位於舊金山灣區,另外20名則是來自至尊公主號遊輪的病人。三月中,加州 67%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在舊金山灣區,其中聖塔克拉拉縣,有超過三百多例確診病例,是當時加州新冠病毒的疫情中心。
舊金山灣區3月17日開始實行“居家避疫”令,三天後,洛杉磯地區跟進。但在三月下旬,洛杉磯地區已經有超過3000多名確診病例,那時已超過了舊金山灣區的病例數。同一時間,南加州的死亡率也在快速攀升。四月開始,舊金山灣區和洛杉磯地區每天各自的死亡率仍低於100人。然而4月4日,洛杉磯地區死亡人數達到117例,超過灣區的94例。自那以後,洛杉磯的死亡人數,呈曲線軌跡向上快速增長。
到了4月20日,南加州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已占全加州的70%,相比之下,舊金山灣區則降至20%。從那時起,舊金山灣區每日新增病例仍然很低,隻有一天超過200人。與此同時,洛杉磯地區清算大量積壓測試結果,連續五天,每天都有超過一千例的新增病例,僅僅隻用了十一天,洛杉磯地區的新型冠狀病毒病毒感染病例就從兩萬例增長到三萬例。
(圖片來自網絡)
舊金山灣區最近幾周新增病例持續減少,總病例數字占全州的14.5%。是什麽原因,讓舊金山灣區逃避了洛杉磯的厄運?至今答案並不明確,或許與下麵幾個因素有關。
舊金山灣區是最早啟動“居家避疫”政策的地方,並且嚴格執行,又將該政策延長至五月底,也得到居民的大力支持。雖然稍微放鬆了一些戶外活動的限製,但除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外,其他業務仍在關閉之中。
最近南加州因監獄和療養院的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使得感染病例在聖塔巴巴拉縣、洛杉磯縣及聖博娜迪諾縣上升到最高點。南加州的橙縣違抗“居家避疫”令,抗議的人們在海濱定期聚會,有些餐館已重新開放,其中一家因食客太多,甚至斷糧。洛杉磯地區似乎已決定執行“居家避疫”直到七月,但在此決定前,洛杉磯地區已放寬室外活動的限製,並容許非基本業務重新開放。
有專家指出,比舊金山灣區遲發布居家令,有較多的療養院,和較多的低收入群體大概是南加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高於舊金山灣區的原因。這樣的結果或許會給這兩個地區,在未來幾年裏,經濟發展帶來不同的結果。因新型冠狀病毒病例少,北加州將會早於南加州放寬居家隔離政策,經濟複蘇也將快速於南加州,開放小型商業的時間肯定早於洛杉磯地區,而南加州何時能開放,則尚未知。
在舊金山灣區,20%的工作屬於高科技,更多的人可以遠程上班,而洛杉磯大都會地區隻有9%的人在高科技領域工作。
相對於舊金山灣區,洛杉磯大都會有較多的墨西哥裔和非洲裔人口,加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率的47%來自於墨裔和非裔。在美國,非洲裔和墨西哥裔的患病率也普遍高於其它種族。在洛杉磯大都會地區半數以上的死亡患者,來自於療養院、無家可歸收容所和監獄。洛杉磯大都會地區的衛生官員說,他們能在家工作的人群比較少,而且失業人口和掙紮在貧困線的人們也較多。
5月19日,加州創下132件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死亡病例,這是自大流行開始以來,單日最高死亡人數,使得加州的總死亡人數已超過了3400人,而目前加州確診病例已攀升到88479,盡管死亡人數繼續上升,但其它指標顯示疫情控製有了顯著的進步,以至於即使一些比較謹慎的地方衛生官員,也同意開始緩慢的重新開放企業和公共場所,全加州新發現的新型冠狀病例數比前一周有所下降,住院治療病人比六周前的高峰下降了15%。
盡管加州人口是美國最多的,但加州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總人數仍在紐約州、新澤西州、伊利諾伊州和馬塞諸塞州之後。專家指出,這是因為舊金山灣區的六個縣是全美最早實施居家避疫令的,洛杉磯大都市地區也在三天後跟進。新型冠狀病毒的複製相當快,甚至延遲兩天居家隔離,都會引起四倍的新病例增長。
如今加州疫情似乎仍未看到拐點,期盼這一天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