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去日本旅遊,除了觀賞紅葉,當然不能錯過具有日本飲食文化精髓的懷石料理了。此次秋天的日本行,我有幸親身體驗了傳統的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可以說是日本美學在餐桌上的縮影,它最初起源於日本茶道文化,是主人為了不讓客人空腹品茶而招待客人品嚐“一汁三菜”的簡單佐茶飲食。“懷石”二字的由來原指佛教僧人在坐禪時,在腹中放上暖石以對抗饑餓的感覺。懷石料理最初形態的“一汁三菜”,是指一道湯品,一道刺身,一道主菜,一道炸菜或烤菜,食材風味為了凸顯茶道本身,大多以清淡新鮮為主。在王公貴族那裏,人們逐漸對新鮮食材的選擇,餐盤的樣式以及食物的精美越來越講究,從而出現了與“懷石”是同音卻不同意的“會席”料理。到了江戶時代,會席料理成為佐酒餐食,並伴有歌舞,相比之下,會席料理氣氛更加熱烈歡樂。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料理將傳統會席料理加入了西餐元素,並借用茶懷石的理念,烹飪方式和原料也不斷豐富,才逐漸形成如今常見的懷石料理。隨著時間的推移,今日的懷石和會席料理基本上沒有明確的區別。懷石料理的獨特之處,在於創意、準備、製作以及客人在尋味的過程中,細細感受其中的美學與魅力。
懷石料理可簡可繁,有的是“一汁三菜”,有的十幾道佳肴,通常從先付、八寸等餐前小菜開始,到向附、蓋物(湯品或茶碗蒸)、煮物、燒物、油物等逐漸把味覺體驗推向高峰,然後以禦飯、香物等清口解膩,最後以應季水果和甜品結束,真是夠豐富的。
在日本,許多好的餐廳都提供懷石料理,一般需要提前定位。我來到日本旅遊,人生地不熟,特地向酒店打聽,得知我在京都和東京所下榻的酒店都提供懷石料理,於是前往體驗。
帶著對懷石料理的期盼,我來到京都所住酒店附設的日式餐廳用膳。晚上七到達餐廳,身穿日本和服的女服務生已經在門口恭候,一見麵就是一個深鞠躬,加上一句日語“歡迎光臨”,讓人感覺賓至如歸。一般吃懷石料理的應該坐在塌塌米之上,因為不是在作傳統懷石料理的“料亭”用餐,我可坐在餐桌上享用,但餐廳設計是傳統的日式風格,入座後,服務員熱情地遞上熱毛巾及菜單。
下麵是我點的懷石料理英文菜單:
點餐後,服務員陸續上菜,每道菜上來後服務員都會介紹菜名、食材和吃的方式。
第一道:先付,茶昧米餅配冰酸甜果汁,非常清涼爽口
第二道:八寸(前菜):有大蝦、兩色豆腐與鮭魚子
第三道:蓋物(湯類),用馬頭魚、鬆茸菌菇配酸檸檬烹飪而成的湯,鬆茸菌菇是日本秋季的新鮮食材。
第四道:向附,實際上就是生魚片,包括日本龍蝦、金槍魚和鯛魚,左邊的鹽調味配白色鯛魚,中間酸甜辣醬配龍蝦,右邊醬油配金槍魚,生魚片鮮美、肥嫩。
第五道:大廚的拚盤,有蔬菜威化餅,鯖魚壽司、鮑魚、魚子醬、牛油果、栗子和甜不辣
第六道:炸物,煎炸味噌醬醃製的瓜子鯧魚配鬆茸菌菇。
第七道:燒物,日式小火鍋,由壽喜燒醬汁烹煮的日本牛肉,搭配鬆茸菌菇及新鮮蔬菜而製成。這道菜向來都是口味清淡的懷石料理中最為重口的一道,雖然說是重口,但主菜燒物分量也不大。
第八道:禦飯,有白米飯、日本泡菜、龍蝦味噌湯,飯粒香甜飽滿,而味噌湯因加入龍蝦而更為鮮美。
第九道:止碗,為甜點和抹茶,甜點甜而不膩,配上微甘的抹茶,風味獨特,享用完後神清氣爽。
在傳統日式房間享用精致的懷石料理,別有情致,得到了味覺和視覺的雙重享受,與懷石料理意境相得益彰。
因對懷石料理念念不忘,來到東京後,我前往在東京下榻的酒店餐廳再次品嚐。
這次沒有英文菜單,我點了柿子葉茶及其中的一款懷石料理。
第一道:前菜:由九樣涼菜組成,包括日式沙拉、日式醬菜、鹹味果凍 及四種不同口味的生魚片。這家的前菜料理比較豐富,大廚在這道菜上下足了功夫。
第二道:蟹肉湯配檸檬汁
第三道:陶板燒,有香菇和瓜子鯧魚
第四道:生魚片沙拉
第五道:石斑魚、蘿卜及小青椒燉煮
第六道:醬汁牛肉配味噌醬汁蔬菜,牛肉鮮嫩爽口,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菜。
第七道:帶子蔬菜湯
第八道:烏冬蔬菜湯麵,因為太飽了,這道菜隻吃了一半。
第九道,時令水果和檸檬口味果凍。
享用完懷石料理,我對廚師的精心烹飪和服務員的熱情款待印象深刻,並心存感激,我不僅舌尖和視覺上得到了享受,更是經曆了一場深度日本飲食文化的巡禮,這是物超所值的美食體驗,也成了此次日本行最難忘的記憶。
若是住和式旅館,早晚歺含在住宿費中比較經濟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