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在旅遊地圖上的知名度不如其它許多歐洲國家。以前我對波蘭的印象隻有納粹集中營和肖邦。我有位同事是波蘭人,一起共事多年中讓我對波蘭人熱情直爽好客印象深刻,也常聽她提起波蘭古城克拉科夫的美,因此有了到波蘭旅遊的想法。此次的牽手之旅,我們給波蘭留下了最多的時間。五天裏,我們走訪了波蘭首都華沙,波蘭古都克拉科夫及奧斯維辛集中營。在波蘭旅遊時發現,即使波蘭的經濟比不上英法德等歐洲國家,但保留下來的豐富曆史文化及建築卻非常精彩,毫不遜色。
位於歐洲大陸中心的波蘭,東靠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邊與德國接壤,南邊與捷克和斯洛伐克毗鄰,北麵瀕臨內陶宛和波羅的海。波蘭的鄰國都是近幾百年來最強盛和具野心擴張的國家,加上波蘭大部分地區很平緩,沒有太多天然地理屏障,所有鄰國想入侵相當容易。由於波蘭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其在曆史上多次遭遇戰火,曾三次亡國。
華沙是個戰後重建的城市,人口1,750,000。二戰時期,波蘭整個國家的建設和文化被嚴重摧毀,首都華沙當時幾乎變成廢墟,老城後來重建如舊,保留了十七、十八世紀的建築古跡,而新城區到處是高聳的現代化高樓,城市寧靜但又不失適度的繁華。我們到訪時,正值初秋,風輕雲淡,天高氣爽。在兩天的遊覽中,無論從市容到物價水平,再到當地人的氣質,乃至人們對音樂的熱愛,華沙的一切給我們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然而我們從立陶宛前往波蘭首都華沙的自駕行程並不是特別順利。在離開維爾紐斯的前一晚,在酒店房裏上網搜尋行程,資訊顯示沿途西邊有快俄羅斯飛地,東邊為白俄羅斯共和國,兩者均為非歐盟國家,不易進入,我們需從中間地帶進入波蘭,再順著S2南行即可抵達華沙。沒想到,三百英哩的車程,我們竟花了近10小時才完成全程。
在美國,大城市間多由高速公路連接,從一條高速公路銜接另一條高速公路,路牌標示清晰明了,道路平坦寬闊,無需花費太多心力。而波蘭的高速公路並不如美國方便發達,常不知不覺就與鄉鎮市區的道路合流,兩側就會出現行人穿越馬路的現象,所以我們開車速度減慢,也格外費心以注意行車安全。
我們的租車配有內置導航係統,自己也攜帶了一台手提式導航器。當天下午一點左右離開立陶宛特拉凱城堡,兩套導航設備都設定了目的地住址,路上兩套導航係統常互相矛盾,混淆視聽,不知道該聽誰的(從塔林到裏加和從裏加到維爾紐斯時,我們也是用兩套導航設備,並沒有互相幹擾)。一路都見指往Warsazawa(華沙、波蘭文)路牌,聽不明白卻眼見為實。於是決定順著路標前行,三不五時就碰到一個圓環,集中精力,找路標繼續向華沙挺進。一路上遇到過無數個圓環,偶爾也會迷路。中途曾停一間加油站詢問方向,順便買份地圖,又在一家小雜貨鋪問路。店員不懂英文,我們不說波蘭文,雞同鴨講,問不出所以然來。隨後去一個大型購物中心,碰到一對年輕情侶,懂英文,那位男士很熱心,用手機幫我們找路並告知方向,說隻要直走1公裏,再左轉一個大彎後可上高速公路。依其指示,卻不巧遇到修路,幾經折騰,兜了近一個小時後,終於為重歸正道,繼續往華沙推進。
好不容易在午夜前,終於平安抵達華沙。我們預定的酒店坐落於市鬧區,此刻燈火依然通明,行人沸騰不絕。這趟從立陶宛至波蘭華沙的旅程真不容易。時隔幾月仍記憶猶新,也許我們全程都沒走對路,也許該聽導航器的指引,也是隻應該用一個導航器。
重建後的華沙有許多現代化的高樓,市容整潔,街道幹淨,人們守次序,講禮貌。
離火車站不遠處是波蘭的最高建築:華沙科學文化宮。這是一座典型的蘇聯式建築,與華沙其它建築格格不入。它是當年斯大林送給波蘭人民的禮物。華沙科學文化宮修建於20世紀50年代,擁有3000多個房間,其中包括3個劇院、一個遊泳池、一個博物館和一個可容納3000人的會議廳。
我們排隊付費登上三十樓處的觀景平台,俯瞰華沙全城。
當日大概是波蘭的黃道吉日,不少新人登上科學文化宮拍攝婚紗照。
位於老城區不遠的華沙勝利廣場,內有華沙無名烈士墓。
無名烈士墓位於勝利廣場西邊,建於1925年。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毀壞,後來得以重建。這裏一天二十四小時始終有士兵守護著長明火,墓碑上鐫刻著波蘭軍隊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和時間。無名烈士墓也是波蘭舉行各種活動的重要場所。
華沙勝利廣場附近的建築物。
在華沙老城南邊有一條華沙最值得一逛的人文景觀大道:克拉科夫郊區街。沿途古建築鱗次櫛比,雕塑及紀念碑隨處可見,華沙古城的幾個重要的教堂也都位於此街。
位於克拉科夫郊區街的聖十字教堂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建於1682年至1757年之間。教堂的外表和內部的陳設並不特別,但這裏因安葬著蕭邦的心髒而出名。
肖邦的後半生雖然生活在法國,卻一直對他的祖國波蘭有著無限的思念之情,所以囑托他的姐姐,在他死後一定要將他的心髒送回波蘭。肖邦過世後,他的心髒被秘密帶回波蘭封存在聖十字教堂的該立柱裏。立柱上刻有聖經馬太福音六章21節的經文:“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那裏”。
克拉科夫郊區街上的另一著名景點:華沙總統府。總統府前矗立著約瑟夫•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的雕像,“華沙條約”就是在這裏簽約的。
位於於皇家城堡邊上的聖安妮教堂,可登頂其旁邊的塔樓俯瞰整個華沙老城及周邊景色。因時間有限,我們並未登頂。
克拉科夫郊區街上的另一座美輪美奐的教堂。
沿著克拉科夫郊區街向北走到終點就是華沙老城最美麗的廣場,也是大多數遊客參觀老城的起點。華沙老城在1944年的“華沙起義”之後,被希特勒下令夷為平地。上網查詢資料得知,當時華沙大學建築係的師生們在老城被毀壞前對老城進行了全麵的測繪並做好記錄。戰爭爆發後,這些圖紙資料被藏在山洞裏,幸運地保存保存下來,戰後華沙老城重建如故。重建後的老城色彩絢麗,廣場上有一個花崗岩石柱,它是華沙最古老的紀念碑,圓柱頂端是決定定都華沙的齊格蒙特三世的青銅塑像。聯合國在1980年特列將重建後的華沙老城歸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老城廣場旁的皇家城堡曾經是波蘭君主的官方居所。
老城的中心集市廣場。廣場上餐廳、商店林立,人潮如織,廣場上還有華沙的守護神:華沙美人魚雕像。
被複原的老城城牆和城防堡壘,重建後的古城依然保有原來的布局和風貌。行走於期間,很難分辨原始和重建部分的差別。
圖中磚紅色半圓型的建築物是一個防禦工事:巴比肯(Barbican),位於華沙老城和新城之間,這也是二戰後重建的。
居裏夫人是我年少時的偶像,來華沙當然要到她的博物館參觀。博物館位於舊城城堡以北的一條街上,離巴比肯不遠。建築物很不起眼,館內陳列了與居裏夫人生活、從事放射線研究相關的東西以及她個人的一些物品。
居裏夫人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曾兩次榮獲諾貝爾獎,她開創了放射性理論並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以及發現釙(Po)和鐳(Ra)兩種新元素。並且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腫瘤治療。由於她從事放射性方麵的研究,長期接受輻射而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不幸於66歲時去世。
位於新城中央廣場的聖卡西米爾教堂,白牆綠頂,教堂不大,但很漂亮。相比於老城的集市廣場,這裏則清靜不少。
在波蘭餃子是非常大眾化的食品,幾乎每個家庭主婦都會做。我們在波蘭旅遊時發現,大多數餐廳都售賣餃子。波蘭人也像中國北方人一樣,重大節慶活動和新年一定要吃餃子。波蘭餃子的外形與中國的餃子很像似,但麵皮較厚,餡料主要有四種:肉、素、奶酪和水果餡。我們在華沙老城品嚐了九種不同餡料的波蘭餃子,這其中包括波蘭人最愛吃的土豆餡餃子。
肖邦博物館是來華沙旅遊不可錯過的一個景點。博物館的一二層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第三層作為演奏大廳使用。博物館內收藏了肖邦最後使用過的鋼琴以及許多有關肖邦的資料、樂譜和照片。館內也應用了高科技技術與訪客互動,隻要訪客輕觸一曲肖邦樂譜,悠揚的音樂就立刻響起。蕭邦的作品曲調悠揚,動人心弦,又帶有一絲哀傷。由於肖邦一直憎恨外國對波蘭民族的壓迫,他的許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對祖國的深情懷念,對民族獨立的渴望以及憂國憂民的心情。
肖邦的故居也是值得一遊的地方。它位於華沙西北50公裏的一個幽靜小村,這裏是肖邦的誕生地。我們看到的蕭邦故居紀念館重建於二戰後,一排白色的小屋掩映在綠樹花叢之間,室內保留了當年的風貌,存放著蕭邦少年使用過的物品及豎立鋼琴。據資料介紹,每到周末這裏都舉行音樂會,世界各地著名的鋼琴家在這裏演奏肖邦的作品。
故居外的花園風景如畫,園區內種植了各式花草樹木,還有小橋流水。優美的環境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休閑散步。
華沙這座欲火重生後的城市,新城與老城相連,曆史與現代並存。雖然我們來華沙的旅程艱難,但當我們了解了她厚重的文化曆史及看到輝煌的建築和美麗的風景,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