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親
資中人把上墳稱作“掛親”。嶽父嶽母都葬在老家江津。1999年嶽母病逝,莉雖然侍奉在側,老頭子堅決要從資中把妻子運到老家安葬,她為了接待遲來的姨孃沒有隨車同行。2014年嶽父病危,我同她乘車至攀枝花,一路嘔吐,下車後頭也抬不起。她說走不了啦,要我找旅舍。躺了一夜仍未恢複,隻好打道回府,錯過訣別。此次重慶行,她決定把多年的夙願了卻。老家所在的高坎子,離江津有200餘公裏的山路,反倒距巴南區的一品站隻有十多公裏。行前與她三哥聯係,約好在一品站會合。七點半打電話,三哥包了個車從資中出發,已過內江。賈老大早就承諾一定要送我們到一品,自然也要知會他。他說這裏到一品頂多半小時,而內江到那裏至少兩個半小時,但知道你老伴心急,八點準時過來。果不其然,八點一刻我們就一起退完房,來到街邊。細雨霏霏中,他攔下一輛出租車。年輕司機喊價50元。賈說你太狠了,打表吧。司機說主要是回來要放空,打表也不下40元。我問來回怎麽樣,不放空。說要80元。我拿張百元的遞給司機。賈用手一擋,很生氣的樣子。一麵說司機心太厚,五十就五十。數落了好久。我明白若硬要付車資,朋友會覺得沒麵子,到達後便任由他付了。司機把我們卸到高速出口外的公交站,不致淋雨。我說你大功告成,送也送到了,我們不曉得還要等多久,可以請回了吧!他說事情要做到底,不看著你上車我是不會走的。三個人站在那裏,害得公交車沒人下也要停一停,有兩趟即是回魚洞的。
高速收費站過來還設個路橋收費站,專門針對外地牌照的車輛,小車每天25元。九點半打電話給三哥,報告我們的所在位置,他說不清到哪了。十點又打,他連說聽不倒。我說請駕駛員接一下,大約聽到,傳來個小夥子的聲音,稱還有八公裏。我想八公裏頂多八分鍾。同賈冒雨站在路對麵,盯著來車的車牌。特別是被路橋收費站攔下的車絕不放過。望眼欲穿,又過了半個多小時才接到駕。原來司機把導航設在江津的一品(?)下去後見事火不對又重返高速。賈幫著把行李搬入小車的後備箱,才與我惜別,乘公交回去。這樣的朋友太夠意思了。
三老倌引導,稱在“三道拐”上鄉村土路。行前的電話上說,要是下雨,車進不去呢。我問好遠。說是幾裏吧。走幾裏路,即使稀泥也應該不成問題。在車上,他可能興致太高,隻顧吹牛,開了半小時還不見三道拐應有的商店。一問路人,才知走過了,要倒回去5分鍾車程。5分鍾末了仍不見左方有岔道。問路旁加油站的師傅,對“高坎子”莫知所以。三老倌又記起個“下塘壩”的名稱。師傅說還要下完三道拐的坡才有進去的路。感謝中央的新農村建設,此路鋪上了水泥(難怪車子始終找不到土路)。雖然不寬,大多數路段無法錯車,一路上也未碰到來車。愈走愈遠,打不到山勢。停車再問,高坎子又走過了。倒回約兩公裏,按被問人的指引,路邊有個庫房,終於看清。車停在個場壩,司機說外人不能參與掛親,你們去吧。
下坡上坎,幾戶人家依山而立,都沒有院牆,是高低錯落,一排排的屋子。三哥引導,推開一間厚重的木門,迎麵一堵紅砂石牆約三米見方。門和牆之間十平方左右的泥土地,喂著幾隻雛雞。莉說這就是老爺子的祖父母之墓。傳說當年曾祖的靈柩停在堂屋裏,起靈時抬杠突然斷成兩截,陰陽先生說那就隻能埋在這裏。家人便將堂屋拆了,用作墳墓。三哥把帶來的香燭紙錢拿出來。一個婦女來問清是誰後,用大籮把雞子罩住。我們例行公事並放鞭炮。禮畢出來,三老倌指著對麵三個並立的山包對我說,你看那是筆架山,不然劉棘的書怎麽這樣讀得!我當然不能問,為啥二哥、三哥的孩子讀書又不得呢?
繞過一排空置的房間,背後是長滿橙樹、雜草和灌木的青山。在齊膝的草叢中尋路,深一腳淺一腳,爬上堵一米多高的石坎,麵前一個深坑。坑壁布滿寸把寬五尺長的蕨類植物。三哥說這是爸爸的爸爸媽媽的墳。同樣獻一份香、燭、紙錢、鞭炮。
下坎後往上更沒有路,完全是在樹與樹之間的草叢中爬行。左右找遍都不見墳瑩的影子。先前出現的婦女曾說大姐的兒子王二清明節來過,上述的兩座墳都插有墳標。折轉來從另一處爬上去,發現一堆花圈。三哥說就是這裏。我仔細拾起被雨淋濕的花圈銘條,上書“鄒老先生……”肯定不是。果然再邁上一點,即見一座宏偉的磚砌墓,額頭刻著大大的“鄒”字。墓身粉刷一新,拜台寬敞講究,看上去剛修楫不久。倒是該墓的右側有個草堆,上麵插著與王二留的一模一樣的墳標。我說恐怕就是這裏。三老倌說不像。他本來就患糖尿病,幾番勞頓已麵色慘白,氣喘籲籲,趕緊坐下來服藥。我說既然找不準,管他哪裏,心到意到行了。何況就在這附近,我們燒香、點燭,呼喚一下,寄出的紙錢老人也能收得到。我和莉祭奠畢,待香、錢都化為灰燼,三哥也回過神來,最後點火炮。下山的路溜滑。老天保佑一到目的地雨就停了。我的雨傘收攏即成拐杖,杵穩了才出腳。莉說要不滾下山都有可能。奇怪的是這墳山上除了鄒姓墓和另一座尚未完工的石墓,見不到任何墓碑。莉說一四年老頭子的喪事也花了幾萬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