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望遠鏡2015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怕死嗎?

(2021-12-22 19:50:28) 下一個

2021-12-22

國人忌諱,親朋好友之間絕對不能提,否則就有冒犯詛咒之嫌。對病人隱瞞重症,對老人不辦遺囑,對凶徒不敢反抗,葬禮也是要表現出淒慘悲傷的氣氛,似乎天經地義。這種怕死的傳統,有人歸因於國人普遍缺少宗教信仰,即使有也多出於功利目的而求神拜佛,好死不如賴活著。

內心真正不怕死的人通常比怕死的人,對生命的理解境界更高。因無知或外因被迫而置身險境的人,似乎有不怕死的行為,內心仍可能是怕死。

內心不怕死的人一般思考過有關靈魂的問題。有關靈魂涉及一個大問題。能想到這個問題,思想境界就比天天忙於生計無暇它想的芸芸眾生高一級。從此,也許會對已知知識產生更多的疑問:三字經起始說人之初性本善,為何不是性本惡?聖經說人生來就有原罪,原罪何來?死後升天還是轉世?

靈魂的定義通常指人所有的非物化的思想和情感。靈魂與肉體是什麽關係?死後靈魂是否存在?如何存在?一直是哲學和宗教的一個核心部分。靈魂的問題,通常也與神的存在與否,密切相關。

依個人淺見,歸納曆史上,大致有以下幾類信仰或觀點:

1)靈魂依存於肉身,人死後無靈魂。無神論者基本上不信死後有靈魂。善者憑良心依法規做人辦事。惡人則和尚打傘無法無天,哪管死後洪水濤天。

2)靈魂依存於肉身,人死隻是換去另一個世界生活,肉身不腐和厚葬,決定往生的生活方式。古埃及人死厚葬,製木乃伊,執此信仰。

3)靈魂與肉身分離,靈魂不滅,人死後靈魂立即或短時間內投胎輪回。上上善靈成神永生,一般善靈轉世成高人,惡靈投胎豬狗,甚至落於花草、土石。因此有人相信萬物皆有靈,須善待萬物。善惡評判不由某神仲裁,而由人生前的修行積德,是種依教義標準的積分製。佛教印度教持此信仰,道教也以此為主,高人成佛成仙,凡人積德投胎好,惡人惡報。

4)靈魂與肉身分離,人死靈魂入冥界,肉體不重要。受古埃及影響,早期古希臘如此,神有善靈,住天堂,可以依附各種肉身顯靈。天堂隻能神住,所有人無論生前善惡,死後靈魂都去冥界。冥界不是地獄,是宇宙中特別的另一個世界。

5)靈魂永生不滅,人死靈魂入冥界受神的評估、靈修。惡靈永世受懲,善靈投胎轉世,上上善進天堂成神。人生前言行積德,但冥界主神海德斯hades是最終仲裁者。畢達哥拉斯受印度影響,開始在希臘宣傳轉世。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將此說發揚光大。

6)靈魂永生不滅,人死靈魂進天堂或地獄,二者必居其一。一神的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抱此信仰。猶太教受埃及影響,人死後靈魂隻是換個世界継續生存。又受希臘影響,但一神教的天堂沒有眾神,所以成為唯一的神一一上帝和人中信上帝的靈魂之所。冥界就成了地獄,所有不信神的靈魂之處。去天堂或地獄取決於是否信上帝並按教義行事,而不是常識的善惡。上帝是最終仲裁者,標準清楚明了。

7)靈肉分離。世界其實是三個世界,天界、地界、地下界。三個世界無高低貴賤之分。人生隻是地界中顯示的生命,人死,肉身埋地下,靈魂進入地下界續生。有的轉入天界變鳥。印加印第安人抱此信仰,無懼死亡。

8)不關心有無靈魂,或者不認為人有能力了解靈魂和神,虛無主義。萬事走著瞧,不做判斷選擇,由命運安排。古希臘羅馬盛行的一切聽天由命的皮浪主義,部分斯多葛派信徒持此觀點。

9)對靈魂之問,無知沒想過,混混沌沌。有神拜神,有仙拜仙、有佛拜佛,有錢拜錢、有權拜權,動物般的欲望是人生驅動力。因為無宗教般堅定的信仰信念,所以不一定遵循公認社會行為準則規範,惡行無底線。無論物質生活多好,靈魂上說是流浪靈魂homeless soul

中國人自古無強烈的宗教信仰,多種信仰並行混合。當今國人中有不少遵循第8或第9的觀念。(也許個人偏見)

也許還有其他觀點信仰。根據對靈魂不同的信念,基本上就有明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和相關的行為準則。哪個信仰或者觀點對呢?見仁見智,得由個人自己領悟決定,他人沒資格替人決定。明白了選擇什麽信念,就比較容易回答問題:人的靈魂從來裏來,人生意義為何。

我小時候以為自己是第一類一一無神論者,後來發現自己是第九類一一無知者(都談不上)。

若能想清楚與靈魂有關問題,思想境界更上一層。對許多事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不論是信奉已知宗教信仰中的解釋,或是遵從什麽主義的驅使。對人生未來的言行,會有更清晰的目標與準則。想通了靈魂是什麽,哪來哪去,如何和為什麽,對靈魂的信念明了的人,不怕死。不怕死的人,生命中少一些悲傷和恐懼,更多一些快樂與釋然。

如果怕死,應該開始了解和思考與靈魂有關的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