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
——老子
每次發以孩子為標題的文章,受到的關注會相對多一些,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文化特別重視教育,又或者是借著孩子,我們略微安全地展現著隱藏的焦慮感。不過,也無所謂,因為想了解孩子,一定得要先了解自己,認真地思考著那些習以為常的生活慣性。
前一陣讀過一篇叫《我從來沒想過,去除“父母”的身份,他們是怎樣的人》的文章,裏麵有一段是這樣的寫的:很多人都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其實恰恰相反,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無條件的,這種無條件的愛讓我們毫無防備的接受了他們的教養,繼承了他們又高貴又卑劣的人格……
對於這段話,讚同極了,因為,小時候的我們,不都是在父母生氣的時候,迅速地進入他們的情緒版圖,要麽沉默不語,要麽膽戰心驚。我們太愛父母,以至於其中的大多數都是用整個人生來共情父母的喜怒哀樂,最要命的是,還要繼續用這樣的模式和我們的孩子們互動。更悲哀的是,雖然意識到問題,但是強大的慣性卻容不得我們的掙紮。
最近在看覺知(Mindfulness)方麵的書,了解到一對相對的概念:本能的反應VS 覺知後的回應 (React VS Respond),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逐漸擺脫上述困境,分享出來,大家可以嚐試一下。
舉個例子:
本能反應(React)——孩子打碎了碗。你立刻跳起來生氣地指責、挖苦,“我就知道你會這樣!”這不但讓自己腎上腺素飆升,而且孩子的壓力激素也猛增,惡化關係。
覺知後的回應(Respond)——孩子打碎了碗。你覺察到了自己的憤怒,但是,你暫停了一下,深呼吸,然後再回到當下的情形中。第一,就是看看孩子有沒有受傷,孩子有沒有受到驚嚇;第二,意識到打碎個碗也沒什麽大不了,調整自己接受這個事實;第三,幫助孩子一起清理碎片,順便觀察一下碎片的形狀;第四:平靜地跟孩子講以後如何避免類似的事件,最後給孩子一個擁抱。
如何做到回應而不是反應?
兩個步驟:一是觀察自己;當那些讓我們不安的事情發生時,仔細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二是暫停;不用著急反應,暫停,不動,深呼吸。我們要眼睜睜地看著這種衝動上來後,再消失的樣子。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秒也可能需要我們暫離當下情形。
經常做一些這樣的練習,從親子關係推及到其他各類關係。學會覺知的回應,而不是本能的反應,就多了很多主動權,任憑別人的情緒版圖有多大,我們都可以逍遙之外,反過來能帶給對方平靜。
謝謝分享和讚賞!
我的微信公眾號: 家庭心理健康
歡迎關注,歡迎交流。原創轉載請注明。
我覺得例子中打碎碗也許不僅僅是打碎碗,或是代表孩子打破了你的某計劃或者權威之類的事兒?
另外,這個方法真是很有操作性,這個和佛學中說的觀類似吧。
晚安。
回複 '周8皮' 的評論 : 要是作為父母,都沒有人格缺陷就好了。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這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和人格。但缺陷也是有輕重的。動輒盛怒,這個真不是正常人。即便還未為人父母,也應該本著為旁人的態度反省自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