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個人,能認真地聽你講他的故事,偶爾送點背景歎詞,他一定是關心你的人。”
早在幾年前懷孕的時候就看到那本聆聽的經典之本——《傾聽孩子》,其中有一些觀念對當時的自己還是非常有衝擊力的,等孩子出生後自己也會偶爾翻翻,但總是無法體會到什麽是真正的傾聽。等孩子上了小學,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大量減少,有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距離,充滿了精力和耐心來看傾聽這件事,才大概對傾聽有了深刻的理解(雖然在付諸於實踐的時候還是萬般艱難):
1. 不帶建設性意見的傾聽
當孩子跟你陳述一件讓自己煩惱鬱悶高興激動的事情時,他是在描述自己情緒,我想父母能做到是看到他的情緒就可以了,他的困難、憂傷,激動,他自己會消化的。我想父母的解決方法也許會消弱他解決問題的能力,最關鍵那些父母的看似建設性的建議讓他看到自己的無能、無力,他會對這些建議心生恨意的。
如果看到心愛的人有憤怒,無奈,鬱悶的情緒,我們最想做的事就是平複它,想迅速把這些“傷人的情緒”從“遭受”的人身上驅趕走。我們會勸說孩子,別為這樣的小事難過,鬱悶之類的話。其實想想,這些我們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也許對他們來說意義太重大了。舉個小例子,我兒子建立了一個自己的國家,起名叫“斯蘭鈕特”,他設計了國旗,錢幣,畫了國家的地圖,他在學校課間休息的時候和一個要好的小女孩在一個土坡上建設自己的國家,他是國王,小女孩是女王(注意:不是皇後), 他們需要召集一些士兵和工人,他們也召集到了,於是這個國家運營了幾個星期,可是最近下了場大雪,土坡也不在了,那些士兵和工人都離開了他的國家去堆雪人了,這個國王異常憤怒。現在就隻剩下國王和女王了,有些“孤家寡人”的淒涼意。他把自己的憤怒告訴了在出差的爸爸,爸爸說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這個時候,我看到兒子很生氣,“他們永遠不會回來的”。我想那個時刻,這個國王就是想告訴你這件事讓他很憤怒,但是具體怎麽做,他第二天還是得去麵對。父母能做的就是當他陳述他遭遇的時候,你在旁邊偶爾用“我理解你的感受”這樣的白噪音告訴他你在認真的傾聽他的故事就可以了。
我的微信公眾號: 家庭心理健康
歡迎關注,歡迎交流。原創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