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教意義上的世界是什麽?

(2025-01-02 17:53:46) 下一個

問:佛教意義上的世界是什麽?
答:世為遷流,界為方位;世為時間,界為空間,合時空為一體,是為世界,這就是佛教意義上的世界。故而佛教說世界,既有空間方位,也有時間遷流。空間意義上的世界,是指十方世界,不可稱不可量;時間意義上的世界,是指過去、現在、未來,謂世界呈動態相續,也是不可稱不可量。另,佛教說世界,通常是與眾生連為一體的,眾生有多少種,世界就有多少種。佛教將眾生分為十種,分別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每一類眾生都有相應的生存環境,這個環境在佛教裏稱為法界,謂十法界。十法界包括凡聖兩界,前六類為凡夫法界,後四類為聖眾法界。凡夫法界又名穢土,聖眾法界則名淨土,故世界又可分為淨穢兩大類。此外,佛教尚有一真法界之稱,這個法界就是本體法界,是一切法界產生之源。十法界中的佛法界,大致含有兩層義理,一是指一真法界,二是指諸佛淨土。一真法界指本來法界,淨土則由諸佛願力成就,本義非真。於佛教意義上世界,我們應知如上。

問:什麽是“三藏”?
答:佛法總名三藏十二部,“三藏”又稱大藏,包括“經、律、論”三個部分。其中“經、律”為佛口親說,“論”為後世菩薩所作,是對經、律的進一步闡釋。三分中,以經最多,論次之,律較少。經者,道也,法也;律者,戒也,正心正語正行也,謂行者需從戒律修起;論者,闡揚也,謂佛法深奧,需行闡釋。以戒、定、慧三學講,經主定學、律主戒學、論主慧學,基本關係為由戒生定,因定發慧。佛經由佛弟子在佛入滅後集結而成,主持者為稱名“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敘述者則為“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有關阿難為什麽能記憶那麽多經,經中指出是阿難的本願力在成就著這件事,即阿難曾發願要在每一尊佛出世時為佛之言教集結成經。三藏的母文為古印度梵文,後世流傳中被譯為多種文字,在中國則是於東漢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時經迎請而進,到唐朝則發生了玄奘法師往印度學習取經並回國後主持譯經的事。對於大藏的集匯,曆代當朝多予看重,從隋唐的《房山石刻》,到宋、遼時期的《開寶藏》、《契丹藏》,直到現代的《中華大藏經》,凡此十多種,以《中華大藏》為最,總括4200餘部、23000餘卷,分裝220餘冊,構成了漢譯大藏體係。我們學習佛法,就是以這些經書為底本。

問:於“十二部”應作如何理解?
答:十二部是從另一個角度對佛經的稱謂,其名稱為:(1)契經(2)重頌(3)諷誦(4)因緣(5)本事(6)本生(7)未曾有(8)比喻(9)論議(10)自說(11)方廣(12)授記。分述如下:
(1) 契經。契經又名“長行”,就是以長行文字記述,不限定字句。(二)重頌。先以長行記述,接著再以偈頌(詩)的形式重述,起強化作用,多見於大經。(三)諷誦。又名“孤起”,也是偈頌的一種,不同之處在於不是重述前麵的長行,而是單獨發起,就像漢文詩歌一樣。(四)因緣。用於記述佛講經說法的緣起,一般來說每一部經前麵的序品,就是屬於因緣部分。(五)本事。用於記述佛弟子們過去世因緣的經文,比如《法華經》中的《藥王菩薩本事品》。(六)本生。訴說佛過去世因緣的經文。(七)未曾有。記述佛在法會上顯現的不可思議的境界。(八)比喻。以比喻方式訴說法理。(九)論議。就是正麵論述。(十)自說。某一部經沒有人問,而由佛陀自說,比如《阿彌陀經》。(十一)方廣。方正廣大之經,如《華嚴經》。(十二)授記。佛為弟子授成佛之記,是弟子們最感榮耀的事。綜上,十二部是對佛經表述中出現的諸多情況的劃分,所有佛經之內容,都不出這十二種劃分。

問:什麽叫偈言?
答:偈言又稱頌言,是佛教裏特有的一種法式,即以整齊句式表述法義,非常優美靈巧。佛偈一般可分為三種:一是佛經裏的偈頌,是經教十二種表現形式之一,用於複述前麵的長行文字,多見於大經。二是曆代高僧大德們的悟道勸行偈,可謂是多之又多,形象生動而又發人深省。三是善知識為行人編製的發願詞或回向偈,專用於行人發願和佛事後回向,也是種類多樣,寓義深刻。在現時代所出的各種佛書裏,多有偈言出現。這些偈言,多以通俗的語言而成,開示覺義,非悟人不能出成。作為一般行人,若不能理解佛經義理,則可多讀一些這類偈言,同樣有助於悟道。

問:大藏經是如何分類的?
答:浩如煙海的大藏如沒有個分類,一般人是很難理清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佛在世時並沒有做此分類,分類當屬後世所為。但這個工作並不礙經典之義,抑或還有方便行人之用,故而分類還是很有必要的。現以國內唯一存有刻版的《乾隆大藏經》為例,說明一下大藏的分類。這個版本共收錄1670餘部、一萬餘卷典籍,總分17個部分,分別為:(1)大乘般若部(2)大乘寶積部(3)大乘大集部(4)大乘華嚴部(5)大乘涅磐部(6)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7)大乘單譯經(8)小乘阿含部(9)小乘單譯經(10)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11)大乘律(12)小乘律(13)大乘論(14)小乘論(15)宋元續入藏諸論(16)西土聖賢撰集(17)中土著述。從中不難看出,凡大藏,總體是以大乘、小乘分類的,所謂大乘經、小乘經,大乘律、小乘律,大乘論、小乘論就是基於這一分法的。我們認識大藏,應知道其基本分類組成。

問:佛經是怎麽翻譯過來的?曆代都有哪些譯師?
答:譯經作為一件重要、嚴肅的文字工程,曆朝曆代都受到當朝的特別看重,原因就在於佛法乃世間明燈。佛教在中國的弘傳和佛經的翻譯是分不開的,最早的譯經,是在漢明帝時翻譯的《四十二章經》,由摩騰、竺法蘭譯成。在初期(公元二、三世紀)的譯師中,“安息國”(今伊朗一帶)的安世高,“月支國”的支婁迦讖,“康居國”(今俄羅斯吉爾吉斯地區)的康僧鎧、康僧會,最早西行求法的中國僧人竺法護、朱士行等,可謂是重要的譯經師。
繼他們之後,又出現了一些譯經家,玄奘、鳩摩羅什、真諦、義淨等法師就是當中的傑出代表。(1)玄奘。奉召往印度行學17年,西行求法時曾發願: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回國後,帶回佛經675部,先後在長安、洛陽組織譯經院,聚集各地高僧大德2000餘人,主持譯經19年,譯出佛經75部1335卷,是譯師中譯經最多的法師,也是中土唯識宗的創始人。(2)鳩摩羅什。生長於龜茲,於後秦姚興弘始三年(401)到了中國長安,前後所譯經論凡70多部380多卷,其文筆流暢生動堪稱一絕。圓寂前曾發願:如所譯經典無誤,於火化時,舌頭不焦。果然,法師圓寂後,舌頭完好如初,他是中國“三論宗”的始祖。(3)真諦法師,到達中國時恰逢南北朝動蕩時期,於前後23年間,共譯出經、論64部278卷,主要以瑜伽唯識為主,是南北朝時期最突出的譯經家。(4)義淨法師,是繼玄奘法師後往西域求學的又一法師,遊曆印度前後20多年,回國後受到大周的特別擁戴,主持譯場10餘年,前後共譯出經典56部230卷。以上諸譯師,為中土譯經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四大譯師。
譯經作為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其要求是很高的,所謂“既須求真、又須喻俗”,即是對譯經要求的形象說明。教界謂“依經解意、三世佛怨,離經一字、即為魔說”,或可說明對譯經工作的要求,故而譯經家唯高僧大德、修有所成者方能承當。

問:什麽叫佛經五不翻?
答: 唐代玄奘法師,在長安慈恩寺主持佛經翻譯時,曾規定有“五種不翻”,即:(1)多含不翻。如“薄伽梵”,佛陀的名號之一,又含有自在、熾盛、端嚴、吉祥、尊重等義。(2)秘密不翻。如楞嚴咒、大悲咒,以及各種經咒,不宜翻出。(3)尊重不翻。如“般若”,不可直譯為智慧;“三昧”不可直譯為“正定”;“涅磐”不可直譯為圓寂等。(4)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直譯為“無上正等正覺”等。(5)此方無不翻。“此方”,指中國,如印度的庵摩羅果,形似蘋果,其意為“無垢清淨”,食之可除風熱,但中國沒有,即沿用舊稱。看經時,多有這樣的句子,遇到時,應知此義。

悲珍整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