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五乘”佛法說什麽?何謂“一佛乘”?
答:為方便故,佛教將佛法分為大乘、小乘。到具體修持,則有“五乘”之分,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人乘即是人道之法,以“五戒”為法本,謂修五戒可得人身;天乘即是天道之法,以“十善”為法本,謂修十善及諸禪定可以生天;聲聞、緣覺乘即是小乘之法,以“四諦”、“十二因緣”為法本,謂修四諦法、十二因緣法可得阿羅漢、辟支佛聖果;菩薩乘即是大乘菩薩之法,以“六度”為法本,謂修六度可圓成菩薩道。五乘中,人、天乘為善法,是整個修道的基礎。聲聞、緣覺乘為解脫法,隻能自覺不能覺他,尚須回小向大。五乘中,隻有菩薩乘是大乘,是通向究竟佛道的必由之路,為佛所稱揚讚歎。除五乘外,尚有“一佛乘”之究竟圓滿之乘,以修普賢行願為法本,得究竟佛果,是佛降世教化的本懷。經雲,諸佛唯以“一佛乘”賜予眾生,以眾生不堪受此大法故,佛以方便一分為五,循序引導歸於一佛乘。
問:與修持相伴的功用都有些什麽?
答:修持就是按照佛陀所指出的方法去行,於修持中尚需配合兩樣功用,一個是見地,一個是行願,可謂是修行路上的三兄弟。所謂“見地”,就是對佛教教理的認識,這要靠我們主動學習、思考成辦。一部大藏,就是我們學習認識佛教的所在,不認字的則要聽講,主要在於明了人生真相。有了見地,就能有效指導修行。就一般而言,見地到了哪裏,修行就能到了哪裏,修行反過來又能增進見地。於見地,最易犯的錯誤是對教理產生執著,即形成所謂的“法執”,這是很致命的,須要我們特別注意。所謂行願,就是修行途中行人所發的願心,可看作是修行的方向和動力,行願不外乎兩個方麵,一是上求佛道,二是下化眾生,要使這個願心在心中紮根。唯有有了這個願心,修行才能目標明確,也才能有動力,要知修行是一件路途長遠並且非常不容易的事,沒有願力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佛有三身,謂法身、報身、化身。三身如何成就,卻原來正是由此三者成就:見地成就法身,修持成就報身,行願成就化身,由是可見三者之重。
問:戒在修持中的地位如何?
答:戒在佛法修持裏整個處於基礎地位,戒律成就,諸事宜成。反之,戒根不備,縱有智慧禪定現前,也屬枉然。佛之戒律,如同世間律法,要求行人嚴守。唯有守戒,才能框正身心,與性相應,故知戒律乃佛法修持之必須。若不守戒,即非佛弟子。有關戒之種類,隨行人不同而不同,而有所謂居家戒、出家戒、菩薩戒等,但最基本的是五戒十善。於戒,應當明確是學佛修行的第一步,也是生生世世的課程。於戒,應當明確“攝心”才為真戒。所謂攝心,即是保持六根清淨。唯有攝心,才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於戒,應當明確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基礎,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即是。於戒,還應知道是如來滅度後之根本師從,也是末法時期區別佛道與魔道、神道、邪道及真假佛弟子等根本所在。於戒,還應知道行菩薩道方便含義。
問:“人天乘”修什麽?
答:人天乘是人乘、天乘的合稱,在五乘佛法中據於基礎之位。蓋人道為修道位,故佛法首先應從人乘修起。人以五戒而立,在世行五戒,來世仍還為人。於五戒中持齊,為人則大福大貴;若有缺額,則福亦缺,以是形成人中差別,故而人乘主要是修五戒。於人中,還有一類從地獄、餓鬼、畜生展轉報盡而得人身之人,這類人無福可言,另當別論。此外,還有以天福享盡而落人身的,尚需重新起修。天以十善、禪定而立,是比人乘更高的一個階位,修十善可得六欲天報,修禪定可入色界諸天乃至無色界天。天道之境,是一層比一層定得深。另,天人雖有大福報,但仍屬凡界,報盡還入輪回,故而非為究竟。欲修佛法,先從持守人天戒德做起,把基礎打牢,繼而向解脫道乃至菩薩道起修。
問:小乘修什麽?
答:就佛法修持而言,主要分為人天乘、解脫乘、菩薩乘三種,小乘就是以自求解脫為目標的解脫乘。在修持上,以四諦法、十二因緣法及其所攝的三十七道品為修,雖為正修,然卻是不究竟之修。有關行人為什麽選擇了此小乘路線,蓋自性一念無明,而有世界、眾生相續,眾生因此流轉於生死長河。佛陀明見自性,指示眾生出生死之法。佛陀之本意,是要眾生成為一個既不流轉於生死、又不入寂滅之地的的濟世聖者,而絕不是簡單的歸於涅磐了事。無奈行人不解佛義,初聞佛法,即衝離苦得樂之解脫而修,於入世統理眾生之事竟生不起心來,於是走了單一的自求解脫路線,得果後自是住於涅磐之境,與眾生無緣,是謂小乘。大乘則是兩者兼顧,出入於生死而實無生死,以是利益眾生。
問:什麽叫“具足戒”?
答: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與沙彌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所以稱具足戒。根據《四分律》,比丘“具足戒”有250條,比丘尼有348條,共分為8大類,即:(1)波羅夷。戒律中的根本罪或極大之罪,犯此類戒者要被逐出僧團。(2)僧殘。比波羅夷輕一些的罪行,犯此類戒者還有殘餘的法命。(3)不定。已經犯戒但犯戒程度尚不確定。(4)舍墮。由於貪心而追求財物的行為。(5)單墮。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戒條。(6)波羅提提舍尼,意為“悔過”,是輕微的過失,主要涉及飲食等方麵的規定。(7)眾學。是較輕的過失,所涉及的是有關服裝、食事、威儀等極細微的事情,要經常學習,因而稱為眾學。(8)滅諍。是為裁斷有關僧尼犯戒等爭議而設的方法。如果說五戒、八戒尚為修人天福的話,那麽具足戒則是在培出世解脫因。
問:什麽叫“六和敬”?
答:六和敬的內容是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樂,利和同均,是世尊為在一起共修之出家眾兼在家團體之眾製定的共處律儀。“見和”就是在知見上求同存異;“戒和”就是大家共守戒法;“身和”就是大家一樣作事,共居共住;“口和”就是一心修道,不談閑雜是非;“意和”就是心存共同目標,同為成就道業而行;“利和”就是彼此待遇公平。由上可知,六和敬是以平等法為基礎的,做到六和敬,就能實現和睦相處,團結共修。
問 “四諦法” 義理如何?
答:四諦法是指世出世間的四種義理,謂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前二諦屬俗諦,為世間法所攝;後二諦為真諦,為出世間法所攝。苦諦謂苦,集諦謂苦集,滅諦謂苦滅,道諦謂苦滅之道。所謂苦諦,是說世間一切感受皆是痛苦,所謂眾生所認同的樂趣,歸根到底也是苦受,原因即在於眾生有輪回大苦。有此大苦,即無樂受。追溯苦的根源,便是集諦,集是指集一切妄想、煩惱、惑業等於一身,引發眾生無始輪回之苦。於此同時,眾生尚有無始涅磐之本,即法身自性未曾丟失,即不論眾生淪落多久,但得一覺,終得涅磐寂滅之歸。涅磐不能憑空產生,為此要修通往涅磐之道,即三十七道品,此為道諦所攝。綜上可知,四諦之歸宿為滅諦,為此修道,可入小乘有餘涅磐。
問:“十二因緣法” 義理何在?
答:十二因緣指彼此互為鏈結的十二個環節,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於此“緣”義,可作“次第引發”解。
何為無明?就是說存在於眾生心中的根本迷惑,即不識自性真我,一味迷塵逐物。因為迷惑,即遭生死輪回之報,輪回的主體就是集五陰於一體的業識。人死後,中陰身憑業識牽引,即為無明緣行;受本能意誌性的業力支使,使中陰向與業力所感現處投生,並以識的形式存在,即行緣識也;心識在母胎中結成六根不分之體謂“名色”;名色生長,生出六根出胎成嬰,謂六入;嬰兒長成,根觸塵境,發生觸受;分別好惡,發生愛樂;因愛生著,因著而取;因取有業,致有生老病死,乃至輪回。這就是十二因緣,即苦集二諦的展開,在時空上連及十方三世。佛陀指出此法,旨在斬斷此因緣鏈條,歸入滅諦。即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緣覺以悟此理而證小乘之果。
問:什麽叫“三十七道品”?
答:三十七道品即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是以解脫為目標的出世間法。三十七道品屬《阿含經》教,歸於小乘法,其基本內容是戒、定、慧三學,目標是斷盡三界見思煩惱,不落生死流轉,得涅槃之樂,為“四諦法”之“道諦”所攝,在五乘佛法中屬聲聞乘。三十七道品可分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漸次趨於涅槃,得果為聲聞四果,非為究竟。
悲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