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麽叫“頓悟禪機”?

(2024-11-27 16:24:10) 下一個

問:什麽叫“頓悟禪機”?

答:禪本意為靜慮、思維修,引伸為禪定。佛教認為,禪是眾生、宇宙的本性,屬於心靈的原態。當一個行者經過努力參究豁然醒悟時,本來麵貌即會呈現,迷惑與不正見從此也就消亡。此後,在悟禪者的內心深處,即會開解出一個嶄新的天地,來自性元的安祥之德與智慧之光,便會衝出重重障礙,猶如人從黑暗中走向光明,從迷途返回家鄉那麽親切明徹,這就是頓悟禪機的含義。

 

問:什麽叫“達摩麵壁禪”?

答:達摩原是古印度香至國的一位王子,後出家在佛教嫡脈傳人般若多羅尊者門下修行。北魏時入華,先在嵩山少林傳播禪法。因與梁武帝言不投機,選擇五乳峰高臨山頂的一個天然石洞,麵壁盤膝而作禪修九年,首開禪宗,被尊為禪宗初祖。所謂麵壁就是專注一境,達到心虛靈空。其禪主要分理入、行入二義,理入即是壁觀時無自無他,以期達到去除心頭客塵,內無身心,外無世界。行入即是遇苦不怨,逢辱不驚,淡泊寧靜。

 

問:如何才能進入正修三摩提?

答:在《楞嚴經》裏,佛為正修三摩提人確立了三個漸次,可作為行人修程。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1)除其助因。即是在食物上斷除世間五種辛菜,即蔥、韭菜、薤(洋蔥)、蒜、興渠(中土無此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常與鬼住,福德日銷,命終自為魔王眷屬。(2)刳其正性。即是嚴持清淨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於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3)違其現業。是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由上可知,三個漸次都以戒律為本,隻有戒律成就,才能進入三摩地。而隻有進入三摩地,才是證道的唯一途徑,故而行人要特別重視持戒。

 

問:何謂“十念法”?

答:語出《諸經要集》,謂於佛等十境,起修十念:(1)念佛。謂於如來相好功德,專心係想,念念不忘。(2)念法。謂於諸佛教法,專心係想,念念不忘。(3)念僧。謂菩薩羅漢聖僧,鹹具種種功德,為世福田,於此專心係想。(4)念戒。謂佛所製之戒,能息諸惡,成就道品,猶如瓔珞,可以嚴身,於此專心係想,念念不忘。(5)念施。謂布施能破慳貪,生長福果,於此專心係想,念念不忘。(6)念天。謂諸天善業成就,感勝報身,眾福具足,於此專心係想,念念不忘。(7)念寂修。謂於寂靜之處,可以修習聖道,於此專心係想,念念不忘。(8)念安般,謂攝心靜慮,數出入息,能除諸妄想,於此專心係想,念念不忘。(9)念身。謂念此身頭目手足,皮肉骨髓,何者是身?從何處來?為誰所造?於此終後,當生何處?了知因緣假合,畢竟不實,即須晝夜精進,修習淨行。(10)念死。謂人之生,猶如夢幻,諸根不久,終當散壞,即須晝夜精修,以求出離。由上可知,十念是一種以慧觀解脫為發心的小乘之修。

 

問:什麽是懺悔?

答:“懺”是認罪,“悔”是不犯。認從前罪,後不再犯,名之“懺悔”,為佛法重要修法之一。具體講,可分為五個層麵,知錯、認錯、改錯、補救、感恩。能夠做到這五個層麵,那麽懺悔就完善了。有關為什麽要懺悔,是因為罪業不去,佛性即不能彰顯。對於過去造的業,很多人誤以為隻要改過不再犯就行了,孰不知過去造的業因已經形成種子,若不懺悔,即不能消除影響。有關懺悔行法,主有分兩大類:一是集諸經所說的懺悔儀則,通行的有“梁皇寶懺”、“萬佛名懺”、“水懺”、“孳悲道場懺法”;二是依五悔之法,行止觀懺法。還有就是念誦懺悔文。於懺悔,最重要的是從心上懺悔,有一首偈說得非常好:我昔所作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問:大乘修什麽?

答:大乘法是指菩薩道,是通往佛道的必經之路。有關大乘法的修行,是從發菩提心開始的。所謂菩提心,就是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心,解決的是行持動機。原先修小乘的,得明此理後,要修正發心,回小向大,取向大乘。從一開始即發大乘心的,則不走小乘路線,一步步踐行大乘,直取菩提。大乘重理也重事,是講入世修行,即不離世間修出世法,目的是提攜眾生。於大乘道,主要是修四攝、六度、四無量心和普賢行願。在我國,則有大乘八宗之修,一一皆可通往究竟。大乘經教言明,佛以菩薩為真子,餘類則為弟子。由此可知,佛的真正用意,是要行者歸於大乘,而非小乘自了。大乘的特點,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一切為眾生覺悟著想,為此甘願為眾生做出種種犧牲。當來成佛後,則能承擔普度眾生之大任。十方三世諸佛皆以大乘而成佛,又以大乘教化眾生。我們修行,應走大乘路線,不然就會落入於世不合之尷尬境地。

 

問:何謂“菩薩戒”?    

答:修大乘菩薩道所受持之戒律,稱為菩薩戒。菩薩戒乃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眾戒外之別解脫戒。菩薩之身份,可在七眾之中,亦可在七眾之外,其戒涵蓋而又超勝一切戒。菩薩戒之內容主要為“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合稱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其實質是於世法中體現佛法,為大眾做表率。菩薩戒之性質,有些相似於八關齋戒,有些相似於七眾戒之“漸次戒”,故菩薩戒之種類可分為頓立而可單受之菩薩戒,漸次受三歸五戒等之後再受的菩薩戒。《梵綱經》謂菩薩戒為諸佛之本源,並言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一者十方諸佛湣念守護;二者臨命終時正見歡喜;三者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四者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五者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問:什麽叫“難行道”?什麽叫“易行道”?

答:修行有難行道和易行道之分。自初發菩提心起,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犧牲自我成就眾生,靠願力維持一世又一世的濟世之行,謂“難行道”。難行道即大乘菩薩道,不求往生但行入世濟度,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也是成就佛道的必由之路。籍著諸佛大願先往生淨土,在淨土中長養其慧業,成就聖道,之後再入世間行菩薩道,直至成佛,謂“易行道”,是較為穩妥的一種行法。另,行菩薩道者,中途如果感覺力不能支,也可方便往生淨土暫作長養,之後再來。於此,可知淨土設置之義,既是為一般行者,也是為大乘行者。於現時代行人,多是走得易行道,即念佛求生淨土,這也是諸佛本願。

 

問:“四攝法”說什麽?

答:四攝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大乘菩薩道重要修行科目,旨在攝受利益眾生。(1)布施攝。布施分財施、法施、無畏施,應眾生機而分別施予。於需財人,施以財;於求知人,施以法;於難中人,施於無畏,以此攝受眾生,達到化度目標。(2)愛語攝。是隨順眾生心理,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感到和藹可親,以此攝受眾生,達到化度目標。(3)利行攝。以身口意諸行感化人,即在行為上為眾生做表率,以此攝受眾生,達到化度目標。(4)同事攝。是樂於和各行各業的人交朋友,成為同事,以此攝受眾生,達到化度目標。綜上可知,四攝法是菩薩為濟度眾生所起用的一種方便之法,以此使眾生愛我敬我信我,然後施以覺法。

 

問:“四無量心”說什麽?

答: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謂四無量心,大乘菩薩道修法。(1)慈無量心。即能與眾生安樂之心。蓋世人隻知自求快樂,修習慈無量心則要使一切眾生得到安樂。(2)悲無量心。即同情眾生痛苦、救拔眾生離苦之心。蓋世人隻知自求解除痛苦,修悲無量心則要救拔一切眾生痛苦,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即是。(3)喜無量心。即見人好事隨生慶悅歡喜之心,即便冤家對頭,也同樣隨喜,以此對治幸災樂禍大不善心。(4)舍無量心。亦名平等心,即舍棄一切冤親差別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此四心,量無邊際,普被一切眾生,為修大乘者必修。

 

問:“六度”說什麽?

答:六度又名六波羅密,義譯為“到彼岸”,即從煩惱此岸到覺悟彼岸。六度就是修六種到彼岸的法,即以布施對治慳貪,持戒對治毀犯,忍辱對治嗔恚,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般若對治愚癡,為大乘菩薩道之重要修法。(1)布施。凡以物質施與大眾的叫做“財施”,包括身外財和身內財;凡以佛法宣示大眾令其覺悟的叫做“法施”,最具根本性;凡保護大眾安全使他們解除怖畏的叫做“無畏施”,布施就是修此三施。(2)持戒。持戒就是持守菩薩戒,最根本的是饒益有情戒,為利益眾生而起方便。(3)忍辱。為利益一切有情故,而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之法。(4)精進。永無懈息地為眾生服務。(5)禪定。以等持心常修正定。(6)般若。以智慧滅煩惱、度眾生。若問誰修六度修得最好,釋迦如來可當。《悲華經》載,釋尊於因地曾發五百大願,其重中之重就是要廣行六度饒益眾生。如果說四攝法是在攝取眾生,那麽六度則是要以行動感化眾生。

 

問:“十大行願”說什麽?

答:十大行願是《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由普賢菩薩代表菩薩大眾提出來的,其內容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普賢菩薩於此曾說: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換句話說,若要成就究竟佛果,就要修普賢行願。於此行願所攝義理,最重要的是兩個方麵:一是要集盡虛空、遍法界之心、佛、眾生於一體,不加分別地廣修廣行此行此願,例如一句禮敬諸佛,同時就包括了禮敬盡虛空、遍法界之心、佛、眾生;一句懺悔業障,同時就包括了在盡虛空、遍法界之心、佛、眾生前懺悔;一句恒順眾生,同時就包括了順從盡虛空、遍法界之心、佛、眾生。二是要在一無窮盡的時空裏一無窮盡地廣修廣行此行此願。試想,這是多麽博大的行願。以此修德之大,能合性德之博,故而修此行願必定成佛。

 

問:“一佛乘”義理如何?

答:一佛乘即是究竟佛乘,是佛陀教育的唯一歸宿。蓋隻有成就了佛乘,才是到了究竟之地,其他任何乘都是不究竟的。佛施行教化,是為著一佛乘而來,無有餘乘。因為眾生不能當下接受一佛乘,故而將一佛經分為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四乘,其目的是一佛乘。不入一佛乘,即不為究竟,這是佛陀在經教中反複倡明的。有關到了何種程度才算一佛乘,這個問題唯有佛與佛方能究竟,理由是低乘不能知曉高乘,就像世間普通人不能理解有智人一樣。隻有修到了一佛乘,才會明白其意義。有關一佛乘的修法,是以走大乘為先導,大致是從發菩提心開始,以四攝、六度為修,成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歸於普賢行願,成就功德願海,法、報、應三身具足,爾後方以佛稱。

 

問:什麽叫“加行”?

答:加行是大乘佛法中的一個階位,謂“加行位”,其義為加工用行,是行者由凡夫位到聖位之間的加工用行。依經教,加行有“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過此四位,即入聖位。於小乘而言,即指初果須陀洹。於大乘言,則指初地菩薩。言加行者,謂行人欲求見道,仍須在前修基礎上加功用行,以定資慧。在小乘則為繼續斷集修道,在大乘則為在十回向基礎上繼續努力。加功用行的結果,首先是達到“暖位”,謂有了道感,名“暖加行”。頂者,謂如登頂,觀矚四方,悉皆明了,謂行人登臨世法之頂,名“頂加行”。忍者,安住也,謂行人安住法理,勇求聖道,名“忍加行”。世第一者,三界無能比也,謂行人雖未證聖,然於世間,已屬最勝,名“世第一加行”。綜上可知,加行即是從凡夫直趨聖列的四種加功用行。

 

問:何謂“六字真言”?

答:六字真言也稱六字大明咒,謂“唵、嘛、呢、叭、咪、吽”,源於梵文,是“唵、啊、吽”三字的擴展,為觀世音菩薩之微妙心印,具有不可思議功德。經曰:若此真言,著於身,觸於手,藏於家,或書於門,皆得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一切所求,無不滿足。關於此咒的讀音,應為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誦時發音要柔和,時間要長。

 

問:“心地”法門說什麽?

答: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靈明覺性與佛無異,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現前。我等凡夫隻因念念無明,把個大好的真佛沒於六道。釋迦如來悲憫眾生,化現世間,隻為明此妙覺心體。以明心見性為本,據此方便起修,謂“心地”法門。因此一切以明心見性為本,引導眾生自識本心,就是心地法門。佛教之修,可謂都是心地法門。至於心地法門如何修,大體有小乘大乘之分。小乘即是餘事不問,直衝此心去修,所得之果非為究竟。大乘則以願力為本,從因起修,自利利他,得果則為究竟。於此應知,心為修行之本,不修此心,等於無修。

 

問:中土佛教分多少宗,如何看觀此分?

答:就中土佛教言,總分“十三宗”,大多源於印度,分別為:(1)俱舍宗,(2)成實宗,(3)律宗,(4)華嚴宗,(5)天台宗,(6)三論宗,(7)法相宗,(8)密宗,(9)禪宗,(10)淨土宗,(11)涅磐宗,(12)地論宗,(13)攝論宗。其中大乘有八宗,其餘為小乘。有關為什麽要作此分,大約是佛藏浩如煙海,為不同種性的人設立了不同修法,人們需要從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法門。有鑒於此,曆代善知識在研修中對此作了宗分,這無疑是對佛經作了一次係統整理,行者隻要對各宗稍加了解,便有可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修法,如此便可實現一門深入,是可喜可賀的。曆代高僧大德,即出自這些宗門。各宗看上去不同,其理一同,都無一例外地指向了心門。另外,就分類本身看,也不是沒有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有可能會弱化行者對佛法的刻苦鑽研。試想,若是行者通過刻苦鑽研能悟出同樣的道理來,那是何等的效果。至於說哪宗好,哪宗不好,是不能作此種分別的,勉強隻能說這樣一句:哪一宗適合自己,哪一宗便是好的。

 

問:“俱舍宗”說什麽?

答:俱舍宗,中土佛教十三宗之一,以世親菩薩所著的《俱舍論》為典,與“成實宗”同屬漢傳佛教中的小乘。成實宗被稱為“小乘空宗”,俱舍宗則被稱為“小乘有宗”,其前身為“毗曇宗”。自真諦譯出《俱舍論》,慧愷編成《阿毗達磨俱舍釋論》,經後人宏揚,遂成俱舍宗,毗曇宗隨之並入。俱舍宗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為中心教義,認為諸行無常是有為法,涅磐寂靜是無為法,諸法無我兼有為、無為二種,以此建立教相。其中心教義,是闡明一切諸法都依因緣而生,令斷惑證真。與此,又言諸法自體都是實有,但又不全同於“有部”之“三世實有、法體恒有”之說,而取用“經部”的“現在有體、過未無體”之說。又言諸法雖然實有,然而三世遷流卻是有生有滅,於此建立六因、四緣、五果之說和有漏、無漏兩重因果。就修習階位來說,分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

 

問:“成實宗”說什麽?

答:成實宗,小乘空宗,以《成實論》立宗。與毗曇宗相較,此宗立義之大要為:主張過去、未來無體,惟現在刹那之法有體;法體中道,謂現在法係因緣所生,非有非空;四大、諸根為假名;心所無別體,受、想、行等皆為心之異名,心與心所無相應;信勤通善、不善、無記三性;無表色攝於行蘊;無表業通身、口、意三業;我心為無明之體;人法俱空;立四緣、三因,分業障、煩惱障、報障;五蘊之順序為色識想受行,等等。成實宗的修習方法是我法二空觀:觀五蘊無我,名我空觀;觀諸法無體,名法空觀。因為我法皆空,則萬有俱寂。此宗修我法二空觀,能斷見、思二惑,證空滅理。就修習階位來說,立二十七賢聖,以攝行果。

 

問:“律宗”說什麽?

答:律宗是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為行持的大乘宗,以入一乘圓頓為旨歸,以“曇無德”為開祖。律宗所依之經典主要為律藏,其戒律可分為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佛教各宗雖各有修法,然以律儀為基礎。受戒分五種,即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沙彌、沙彌尼受十戒,優婆塞、優婆夷受五戒,八戒則為在家眾所授之暫時出家戒,此外還有十重四十八輕戒,稱為大乘菩薩戒。諸戒中,以比丘、比丘尼所受之具足戒為最,其餘五戒、八戒、十戒、六法等亦一一攝於具足戒。又,律宗之戒可分通戒、別戒二類。通戒即攝律儀戒(斷諸惡)、攝善法戒(修諸善)、攝眾生戒(慈悲喜舍,利益一切眾生)等三聚淨戒,別戒為三千威儀乃至五百大戒等。通戒攝盡萬行,總括眾德,定慧二學亦攝在其中,此即律宗大乘一實圓頓之妙義。律宗修持的方法以持戒為本,因為戒能生定,定能發慧。也就是說,隻要持戒精嚴,則三業自然清淨,原因即在於“戒為無上菩提本”,不論修哪一宗,必要嚴持戒律,如此方可修有所成。

 

問:“地論宗”說什麽?

答:地論宗,唯識三係之一,以《十地經論》立宗,由世親菩薩所作。北魏永平初年譯出,分為南、北二派。到唐代華嚴宗興起,南派融入華嚴,北道後與攝論宗融合。有關南北兩道爭論之點,則集中於對阿賴耶識的認識。南道主張有八識,阿賴耶識是淨識;北道主張有真妄和合的九識說,第八識為妄識,第九識為真識、淨識。因攝論學派主張阿摩羅識是淨識,於是兩家便結合起來。南道地論師反對此說,認為阿賴耶識,即是真如佛性之如來藏,本具一切功德,不待修行而有,以是形成“當常”與“現常”之爭,即佛性始起和本有之辯。當常、現常原為地論南北兩道對峙之說,後來演變為攝論師與地論師之爭。關於判教問題,南道用四宗說,即因緣宗、假名宗、誑相宗、真實宗。北道用五宗說,即於南道四宗之上再加一法界宗。法相宗建立後,地論宗則漸次消聲。

 

問:“攝論宗”說什麽?

答:攝論宗, 亦稱攝論學派, 以傳習、弘揚《攝大乘論》而得名,由無著菩薩作論,世親菩薩釋義。《攝論》原以世親之學為主,廣涉法相唯識,玄奘從印度歸來,大弘其學,晚年更把世親所作《唯識三十頌》及所釋,雜糅而成《成唯識論》,且又重譯《攝大乘論》,遠較舊譯為勝,於是攝論學派絕傳。攝論宗以十勝相為依,言明第八阿賴耶識是妄識,但妄中又有一分純淨,於是又將阿賴耶識中純淨之分立為第九阿摩羅識(無垢識),亦即真如佛性。由於阿賴耶識中純淨之識可以對治妄識,這樣就可以證入阿摩羅識而成佛,因此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緣堪作佛。關於境,攝論宗認為真如有二義,一為所緣境,二為能緣心,二者合一,稱為能所統一,理智不二。第八識為能變,相當於相分,其餘七識為能緣,相當於見分。關於行,攝論宗認為三乘種性,皆由因緣所生。關於果,謂定性小乘入無餘涅磐,亦可回入大乘。及至玄奘法相學說行世,攝論便沒。

 

問:“法相宗”說什麽?

答:法相宗,又名唯識宗,以窮究宇宙萬法之性相而得名,以玄奘為始祖,總取《華嚴經》等六經及《瑜伽師地論》等十一論為依。本宗教義大體有:(一) 萬法唯識。說明宇宙萬有悉皆心識動搖所現之影像,內外二界,無一非心識所變。(二) 五位百法。法乃萬有之總稱,悉皆保持其自性。一切諸法,分為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等五位百法。此五位百法,皆不離識。(三) 種子現行。百法中,除無為法外,其餘諸法,皆從種子生起,猶如草木之種能生長。(四) 阿賴耶識緣起。宇宙萬有皆由識所變現,色、聲、香、味、法分別由眼、耳、鼻、舌、意識變現。第七末那識,恒執阿賴耶識為自我,變現色身影像。因能變唯在第八識,於此而立阿賴耶緣起之名。(五) 四分。即:(1) 相分,一切所緣境。(2) 見分,諸識之能緣作用。(3) 自證分,證知見分之作用。(4) 證自證分,確認自證分之作用。(六) 三類境。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1) 能緣之心對所緣之境時,唯以現量如實量知彼境之自相,稱為性境。(2) 能緣之心妄想分別所變現之境界,稱為獨影境。(3) 能緣之心緣所緣之境,雖有所依之質,而非境之自相,稱為帶質境。(七) 三性。一切諸法之體性相狀,有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等三性。(八) 五性。一切有情本具聲聞、獨覺、菩薩、不定、無性等五種種性。此宗修持方法,主要是以唯識為觀,由粗而細,分為五重:(1)遣虛存實觀。即是排除一切虛妄計度,存依他起有、圓成實性觀。(2)舍濫留純觀。舍棄一切雜濫的外境,留下純淨的內識。(3)攝末歸本觀。攝取見分攀緣,歸於證分本體。(4)隱劣顯勝觀。隱心所之劣,顯心王之勝。(5)遣相證性觀。排遣萬有差別相,證入諸法平等海,是謂五重唯識觀,以研識為方便,轉識為究竟。

 

問:“華嚴宗”說什麽?

答:華嚴宗又稱賢首宗、法界宗,依《大方廣佛華嚴經》立宗,以毗盧遮那為開法教主,別立“十祖”,在中土以唐代杜順禪師為初祖。華嚴宗以五教十宗判釋迦如來一代教法。五教為:(1) 小乘教,(2) 大乘始教,(3) 終教,(4) 頓教,(5)圓教。十宗為:(1) 我法俱有宗,(2) 法有我無宗, (3) 法無去來宗, (4) 現通假實宗, (5) 俗妄真實宗, (6) 諸法但名宗, (7) 一切皆空宗, (8) 真德不空宗, (9) 相想俱絕宗, (10) 圓明具德宗。前六宗為小乘教,後四宗即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圓教,第十即華嚴之教旨。華嚴宗所持之理為:法界無盡緣起,皆由一心,但一切諸法,又互為緣起,重重無盡,一即萬法,萬法即一。修持的方法,是依法界緣起之理而立三觀:(l)真空絕相觀。觀遍法界一切諸法,都不外因緣生,依他起,均無自性。(2)理事無礙觀。真如自性以不變為體,隨緣為用,眾生因妄情遍計而生萬法,但萬法皆以真如為性,理能生事,全事即理,理事無礙。(3)周遍含容觀。萬法乃隨緣而生,且一一法所具之真如性,即是真如全體。倘能依理作觀,即可返用歸體。此宗行證的階位,是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漸次修習,漸次斷證,而入佛位。另,《華嚴經》最後指歸極樂,可見華嚴與淨土二宗之緣。

 

問:“涅槃宗”說什麽?

答:涅槃宗,依《大乘涅槃經》立宗,以譯者曇無讖為開祖,盛行於隋唐,衰頹於天台。中心教義是“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並由此形成關於佛性的種種見解,計有:① 以“眾生”為正因佛性;② 以“六法”為正因佛性;③ 以“心”為正因佛性;④ 以“神識”為正因佛性;⑤ 以“避苦求樂”為正因佛性;⑥ 以“真神”為正因佛性;⑦ 以“阿賴耶識自性清淨心”為正因佛性;⑧ 以“眾生皆當得佛”為正因佛性;⑨ 以“得佛之理”為正因佛性;⑩以“真諦”為正因佛性等。涅槃宗所主張之“二教五時”教判,可謂是中土佛教教相判釋的起始。二教是把釋迦如來一代教法判作頓、漸二教,以《華嚴經》為頓教,以餘經為漸教。更把漸教開作五時,以說三乘行因得果經為一時三乘別教,以“般若經”為二時三北通教,以維摩、思益等經為三時抑揚教,以《妙法蓮華經》為四時同歸教,以《涅盤經》為五時常住教,由此而立小乘、三乘、方等、般若、涅槃五時。所判五時之次第即價值之次第,並以之為真教。

 

問:“天台宗”說什麽?

答:天台宗,又名法華宗,依《法華經》判一代時教,屬“速疾頓成”之大乘學宗,以龍樹菩薩為高祖,智者大師為開祖。智者原師南嶽慧思,慧思嚐就北齊慧文。慧文禪師讀《大智度論》“三智在一心中得”以及《中論》之“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之偈時,而悟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乃創“一心三觀”之修,傳於弟子慧思,再傳智顗。智顗讀《法華經》至《藥王菩薩本事品》之“是名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處而大悟,即入“法華三昧”,乃入天台歸宗法華,判五時八教,以開智解。五時即:(1)華嚴時,(2)阿含時,(3)方等時,(4)般若時,(5)法華涅盤時。八教即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此宗所依經典為《法華經》,修法是“觀心”,有“次第三觀”和“一心三觀”之分。所謂次第三觀,一是從假入空的二諦觀,二是從空入假的平等觀,三是以此二觀為方便,而進入中道第一義觀。所謂一心三觀,是說“三智在一心中得”,一心則三觀具足。

 

問:“三論宗”說什麽?

答:三論宗,又名空宗、法性宗,以龍樹菩薩《中論》、《十二門論》及其弟子提婆所作《百論》為依,以此名為三論宗。至鳩摩羅什譯出“三論”並加以宏揚,遂成學宗。興盛於隋唐,後受到曹溪宗風影響而步入低潮,代表人物是龍樹、提婆、鳩摩羅什、僧朗、僧肇、僧詮、法朗、吉藏、慧遠、碩法師、元康等。此宗依諸般若經中“歸無所得、緣起性空”義理而闡發,在教相上不立一法,有無俱破,直顯中道,頗有禪之意味。雖然如此,但對如來言教也不否認,因此複立真俗二諦加以調和。所謂真諦,是就中道實相而言,俗諦則指諸法緣起。就修行方法言,是用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等中道實義,以破外道邪見,並破“毗曇”之“實有”和“成實”之“偏空”,更以“無所得”,破“有所得”,而顯中道。

 

問:“禪宗”說什麽?

答:禪是梵語“禪那”的簡稱,譯為“靜慮”。以其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故,被尊為“宗門”,其餘為“教下”,以摩訶迦葉為開祖,菩提達磨為初祖。有關禪的起源,《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拈花品》載: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咐囑摩訶迦葉。摩訶迦葉因此被尊為禪宗開祖。漢末,禪法傳入中土,最初均為小乘之禪。至菩提達磨來中土,印土已傳二十八祖,在我國則為始開。從達磨至慧能,單傳六代,可謂我國禪宗的黃金時代。六祖以後變單傳為多傳,有所謂“一花五葉”之稱。以後則有馬祖道一開喝棒之風,百丈懷海創禪刹立清規之舉。再後則有黃檗希運、溈山靈祐、臨濟義玄等晚唐禪師。及至宋代,又有臨濟義玄七傳至石霜楚圓,而與曹洞、雲門等宗並立。禪宗雖言不立文字,然而卻是有經可據,所謂《楞伽經》、《大乘起信論》、《金剛經》等便是。至中唐以後,盛行拳拳棒喝之機,禪之意義擴大,不再局限於靜坐斂心,所謂搬柴運水、吃飯穿衣等平常動作皆是禪機。禪宗修持的方法是參心,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下,把話頭逼到盡處,以此明心見性。此外,還有一種念佛禪,即對念佛話頭進行參究。《大集經》雲:求無上菩提者,應修念佛禪,可見淨土宗是有兼融性的。

 

問:“密宗”說什麽?

答:密宗又稱秘密教,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支派,也是印度後期佛教的主流,以龍猛菩薩為開祖。相對於顯教為應身釋迦如來所說,密教則為法身大日如來所宣的內證教法,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相傳,毗盧遮那佛在摩醯首羅天金剛法界宮,為金剛薩埵諸大菩薩說真言法,金剛薩埵錄出後,藏於南天竺鐵塔中。後來龍猛菩薩,見金剛薩埵麵授大法,即將此法傳於弟子龍智,再傳於善無畏及金剛智,以後他們和金剛智的弟子不空於唐玄宗時來中國宏傳密法,從而建立中土密宗。此宗所依據的經藏,有《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帝經》、《瑜隻經》和《略出念誦經》等五部;律藏為《蘇婆呼經》;論典方麵有《菩提心論》、《釋摩訶衍論》。教理大致為:一切眾生的體相,本同大日如來,隻因一念不覺,而使身口意三業不淨而墮入生死輪回。現在要想回複本來麵目,須依憑手結印、口持咒、意作觀“三密”加持,才能使“三業”清淨,即身成佛,故而若論最快、最究竟的行門,密宗可當。然而,學修密法除了需要有上師傳承外,還需要有累世修因作保障,故而密宗並非人人可修。

  

問:“淨土宗”說什麽?

答:淨土宗,又稱蓮宗,念佛宗,以往生淨土為目標。淨土,是就穢土而言,乃指由佛清淨功德大願所成就的莊嚴國土。十方諸佛皆有淨土,以西方淨土為釋迦多宣故,行人多以念佛為修,藉彌陀本願之力,往生西方淨土。西方淨土經典主要有三經,即《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祥略不一,歸於一趣。佛陀入滅後約九百年,天親造《往生淨土論》,又有馬鳴、龍樹菩薩弘傳此宗。北魏永平元年,菩提流支來華,授曇鸞《觀無量壽佛經》,傳承完備之淨土經論,從而建立中土淨土宗體係。弘揚彌陀淨土以東晉慧遠為最,為中土結社念佛之始。自是,經曆代大德弘傳,彌陀淨土曆久不衰,深入人心。及至今日,民間修持十之八九為淨土宗。蓋眾生根鈍,不堪大法,唯以淨土為能任。彌陀發此大願,正應眾生根機。本宗宗義,在於以行者憶佛念佛觀佛之勝行為內因,以彌陀之願為外緣,內外相應,往生自必。一旦往生,成佛自必。淨土宗以“理至深而行至簡”普被眾生,是十方三世諸佛共皆讚歎之方便行門。

 

問:悟道的途徑有哪些?

答:修行過程中伴隨著悟道,悟道反過來又能指導修行,二者互為滋長。三界有二十五有,即是十八界加七大。於此二十五有,一一皆可開悟而入三摩地。每一有又有多種開悟門,以此形成無量行門。於此行門,我們有必要全麵了解,但具體修行卻要落實在一個行門上,這就是一門深入的含義。這就好比一個大城,四周布滿了進出的門道,但行人隻能從一個門道進入。有關行人如何選擇門道,大體是選自己熟悉的領域,具體則是幹什麽選什麽。 看“楞嚴會”上二十五位菩薩、阿羅漢自陳悟道經曆,我們就曉得這一選擇的重要了。二十五位,寓意得就是二十五有,對我們修行極有啟示。

 

問:喬陳那是從何悟道的?

答:聽了世尊的詰問,喬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注:聲聞者,從聲悟道也。在佛弟子中,喬陳那第一個受法,因聞苦、集、滅、道四諦法得到妙音密圓,表明聞法可以悟道)。

 

問:優波尼沙陀是從何悟道的?

答: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注:此是從四念處之觀身不淨而得妙色密圓的一個例證)。

 

問:香嚴童子是從何悟道的?

答: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注:香從何來?自性依因緣而來,如能證悟此點,即得妙香密圓)。

 

問:藥王、藥上菩薩是從何悟道的?

答: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嚐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酸鹹淡,甘辛等味,並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注:藥王藥上菩薩因行醫嚐味而悟味性,表明悟道可從自己熟知的事上入手)。

 

問:跋陀婆羅菩薩是從何悟道的?

答:跋陀婆羅,並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今得無學。彼佛名我,跋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注:水是如何淨物的,如能悟明此理,也能悟道,此是從觸因上悟道)。

 

問:摩訶迦葉是從何悟道的?

答: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於往劫,於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佛滅度後,供養舍利,燃燈續明,以紫光金塗佛形像,自爾已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者,即我眷屬,同時發心。我觀世間,六塵變壞,惟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我,頭陀為最,妙法開明,銷滅諸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注:因以紫金塗佛形象而得紫金光聚,進而得明法性本空。在佛弟子中,摩訶迦葉稱苦行第一,因悟法空證道)。

 

問:阿那律陀是從何悟道的?

答: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注:眼能顯色而不能見,見在性也。在佛弟子中,阿那律稱天眼第一,是從返旋眼根入道的)。

 

問:周利槃特迦是從何悟道的?

答: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湣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返息循空,斯為第一(注:因觀氣息而悟無常並證入自性之常,以是發明觀息修法)。

 

問:喬梵缽提是從何悟道的?

答:喬梵缽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齝病。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注:由攀味而還味,原來反旋六根即是修道之本)。

 

問:畢陵伽婆蹉是從何悟道的?

答: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注:世人唯知苦樂感受,若明知苦樂者無苦樂,斯則入道)。

 

問:須菩提是從何悟道的?

答: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無二。在佛弟子中,須菩提稱解空第一,是從空解上入道的)。

 

問:舍利弗是從何悟道的?

答: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我於路中,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注:在佛弟子中,舍利弗稱智慧第一,是從知見上入道的)。

 

問:普賢菩薩是從何悟道的?

答: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合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注:作為華嚴三聖之一的普賢大士,用心聞盡見眾生知見,而能普利眾生,可謂與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不謀而合)。

 

問:孫陀羅難陀是從何悟道的?

答: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提,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淨,猶如琉璃,煙相漸銷,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注:以觀鼻氣而得圓通,表明係心一事,可得開解)。

 

問:富樓那是從何悟道的?

答: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恒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獅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注:在佛弟子中,富樓那稱說法第一,以說法而滅諸漏,表明說法有不可思議功德)。

 

問:優波離是從何悟道的?

答: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逾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製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無上。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注:在佛弟子中,優波離稱持戒第一,大藏律部,正是由他誦出來的。於此言明,端正身心,持戒之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