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慧律法師: 心的真相

(2017-08-07 18:37:16) 下一個

 覺悟人生

  覺悟,是對不悟者來說。

  眾生不覺悟,尚然痛苦;覺悟後,就會得到解脫。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過快樂的日子,但是有很多人無法體什麽是真的快樂、真正的解脫。

  有些人的快樂就是:念小學時希望念國中;念國中時希望念高中、大學;或是希望追求男女朋友,兩人能夠結婚,永遠在一起。結婚以後憂希望創業,生兒育女,培育下一代,然後慢慢地步入壯年、老年,最後安享天年。

  這世間,大多數的人都是迷迷糊糊來,又迷迷迷糊糊走,生命在無知之中開始與結束。我們無法抗拒,每天在惆悵、迷憫、煩惱、愛恨、嫉妒……等無數重覆交織的心態下過日子,終究還是得交出生命,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業力’。

  誰都想長生不老,但是沒有幾個人能夠窮究生命的本態。所以,我們對於千變萬化的環境及內心的迷惑,仍然無法解決。

  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覺悟,至少可使人生過得快樂一點。

  覺悟,必須從心下手,修心才能悟;因為‘悟’是一個心部,再加上一個吾字,這代表是用我們的心去悟,而非用身體去悟。

  許多不了解的人,聽到佛法很好,可以使我們死後住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就每天拜佛,持八關齋戒,然後到處向人炫耀一天拜了多少佛,但是脾氣卻依然很壞,貪心還是很重,侍人處事依然故我。像這樣,就是因為不了解修行必須要有覺悟的緣故, 哪又怎能快樂得起來呢!

  心的真相

  修行,並不隻是讓環境更加舒適而已,一般人常會要求生活周遭的條件:房子寬敞、廁所幹淨、燈光明亮……。但卻往往不知道要裝飾自己的內在,點亮內心的智慧。

  有一次孟子就譏笑眾生:如果家裏的羊走失了,人們會去找回來;但良心掉了,卻不知道有沒有人要去找。

  一個人若沒有在修行,又不認識這個心,他的心就會走樣變形;就像一麵幹淨的鏡子染上塵埃,又像太陽被烏雲遮蔽,無法看到事務真實的麵貌。

  人生、宇宙是我們當下所麵臨的現實問題,但是很多人都茫然不解,所以,必須透過修行、修心來體證真理。

  我們要修哪一個心呢?一般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心無法控製,有打坐經驗的人,更可以體會倒這個心妄想紛飛,雜亂無章。佛經中提到心有八萬四千個,總結起來有善、惡、無記三種。

  經中常捉到‘心是惡源,形為罪藪’,這是從執著、分別、無明的角度而言;所以心是罪惡的來源。沒有修行的凡夫,心是惡的;看到名、利、財、色就不斷追求,這是沒有經過訓練的緣故。但是另一方麵,祖師大德也有‘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說法,意思是成佛的也是這個心。我們的心,亦即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是光明、圓滿、具足大智慧的,所以佛教認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皆可成佛。

  所以,心又可分為佛心、罪惡的心兩種,簡言之就是善與惡、真與妄。我們的本性是真實的、永恒的,是慈悲喜舍的;而凡夫的心卻永遠在變化,虛妄不實在的,因此,我們要從不斷地觀照中來修正我們的心,回複到我們生命本來的麵目。

  觀照當下一念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識的指揮,所以會對事相上的認知做抉擇。也就是說,我們人是生活在慣性意識裏麵。

  所謂慣性意識,就是習慣於自己的主觀看法,主觀性再加上自己生長背景的價值觀念,對周遭事物就會產生批判,這就是我們的思想。

  我們從出生以來,行為就一直受到意識控製。

  小孩子在兩、三歲時,就有自己的看法。慢慢地,十歲、二十歲、三十歲,一直到死都會有個人的看法。

  思想是瞬息萬變,每天都在增加、減少,改進或懊惱,因此,強烈的對抗、對立,就轉變成一種連續性的錯覺,時間一久,這種錯覺產生強而有力的批判,於是,就扭曲了事實的真相。為了不使自己受傷,於是,盡量說別人壞話、醜化別人。住住將一件事情的真相加以覆藏、偏差。說人家的缺點,就會忘記人家的優點;看到的也都是不好的一麵。所以,我們的日子不好過,這都是因為不了解自己慣性意識的緣故。

  所以,佛教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隨時觀照內心,讓自己每天都能進步,但這是指根器較差的人。如果是上根利智的人,聽到一切法本無自性,色即是空,空即不生不滅,當下就開悟了。

  隻要對境不執著,妙有自然現前,因此,自性的功夫,就體現在當下這一念。

  包容異己

  ‘人,生而不平等’。

  在曆史上,有很多人窮究一生的研究,然後,想要為這個問題,提出一個圓滿的答案。但唯有佛陀‘人人都能成佛’的理論,才真正為眾生提出了究竟解決之道。

  人的差異性,有來自先天的業力,及後天的努力與學習。一般人基於此差別的大小,再加上自己自私的角度給予批判,就益發的更不平衡了。其實,以佛法的觀點,這種種的不同、相異、對立,卻極為公平。因為,眾生一切的身、心、環境,皆取決於自己的業力。我們要突破意識的觀念,就要放下錯誤的標準,因為,每個人都會為自己訂出一個範圍,跟自己看法不同的就是敵人,而加以排斥。這都是由意識造成我們內心的一種主觀,如果不能突破,就會一直生活在意識的阻礙裏而痛苦不堪。

  而當了解了這個道理,你就再也不會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或憤世嫉俗了。那麽,爭執中,如一方能夠將衝動忍耐一下,那麽必能有一番新的境界,明天也會比較好。

  就像夫妻吵架時,有一方能心平氣和地跟對方說:‘我尊重你!而且我並不想改變你。’這樣,想吵也吵不起來了。

  哲學家也告訴我們:‘不要讓你今天的無知,增加你明天的後悔。’

  遇到什麽事,先訓練自己不要馬上生氣,後悔自然減少。包容別人可以涵養自己,改善人際關係,產生良好的互動,這是減少紛爭鬥亂的不二法門。

  虛偽與真實

  大多數的人,總是喜歡誇大自己自吹自擂,但卻又常常要求別人自己地做不到的事情。

  例如有些父母,整天忙於公事、交際、應酬,在家的時間少之又少,沒有時間照顧家庭與子女,隻會一昧的頭兒女們認真讀書,不準出門……等等。

  再有一些修行人,非常喜歡說他自己有神通,有多了不起,但他也許隻是看了少許經典,便將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所說的話,認為是自己的見解。遇到別人問他時,就說是自己悟出的道理,其實,對不生不滅涅槃的思想、境界並非真正了解,到一天西洋鏡被拆穿了,又要如何自圓其說呢?

  人,大都是虛偽、好麵子的。不是自己的創見也會說是自己發現的真理;沒有達到的某種境界,也可能會說自己已經到達。

  所以,佛教的戒律中有一條‘不妄語’戒,就是說如果隨便說自己證得果位,即犯‘大妄語’戒。再又為希求他人的供養而說,如此,則再罪加一等。

  現在有很多人,假藉神通的名義,標榜能替眾生消災解厄,其實眾生的共業,怎麽可能光憑一個人的力量就能轉變的呢?

  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的大阿羅漢。

  當時,他因知道佛陀的祖國迦毗羅衛,將遭到琉璃王的侵略,於是就利用神通力將城中五百族人放入缽中騰向虛空。目犍連心想,這些人應該安全了,可是打開缽一看,卻全部化成膿血。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得知,即使是神通地無法改變眾生的業報。

  神通敵不過業力,就像虛偽戰勝不了真實。

  做人要真實,不要虛偽。一個虛假的人,僅管外表光鮮亮麗,但內、外不相符合,煩惱一旦升起,又不知如何解決!我常講一個人要當聖人並不容易,作凡夫是比較簡單,老老實實的做人,老老實實的麵對一切,自然心無恐懼,能夠坦然的迎向生命中的橫逆與波折,才是一位真正的勇者。

  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業。

  生活中說話的機會很多,但是,要說得有意義則不簡單。例如:解決他人煩惱,彼此溝通了解,引導他人學佛……等等,如果隻是在製造是非,則自己與他人,常常都會兩敗俱傷。

  常常聽到別人說‘××人很壞、很差勁!’等的評論。如果,我們沒有與當事人相處過,也並不了解他的做人,如此,聽一聽也就算了,千萬不要再二度宣傳,因為,人往往透過主觀來評斷人、事、物,難免與事實是有所差距的。

  而一般學佛的人,常會犯的一種毛病,那就是到一個道場參訪,如果看到不好的現象,常喜歡妄加批評,而忘了自己是為了修行以及聽聞佛法,才來親近道場。

  所以,高雄文殊講堂的四大根本戒規就是: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打妄語。全部跟我們的這張嘴有關。

  說話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責任;如果我們將說話視為一種‘享受’,不想負責任,最後很可能因為話太多而傷害了自己。

  有時候會聽到一些人告訴我:‘××人不好!’

  我隻是隨便聽聽,如果真的聽進去了,又依據他的話加以二次誹謗, 哪不就太沒有自己的主見了嗎?

  所以,我常勸這些講別人的人:‘修行人不該談論他人是非。’但是,一般說人是非的人,都會不自覺地辯解道:‘他真的就是這樣!不是我在說他的是非。’

  ‘薄薄兩片皮,說好說壞都是你。’

  談論是非,隻會蒙蔽自己的心性,障礙解脫之道,談是非時,內心呈現的是紛擾的情況、不安的狀態。而且,‘說人者人恒說之’,若不謹言慎行,可以預見的,這個人將永難掙脫是非的困擾了。

  勸反省不造惡

  眾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習氣,隨著自己的習性去造業,那就是放縱擴大自己的錯誤;如因著而不改變自己的惡習,就會永遠受到習慣的支配,不斷地在六道中輪回。

  平日除了隨時修正自己外,必須避免自已‘造業’。業,是思想的累積與行為的總和。有淨業、善業、惡業、無記業之分。但我們通常所說‘造業’是指造惡業;如果是善業,就會用行善、布施、持戒、忍辱等名詞直接說明。

  人,如果時常造業,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力量障礙著我們,這就是所謂的‘業力’。例如一個有菸癮的人,他第一次抽菸的時候,不覺得什麽,但是今天抽幾支,明天抽幾支,時間一久,不抽菸就會覺得很痛苦;喝酒、賭博也是如此,習慣養成後要戒掉是很困難的。

  我認識一個人,他有一次去參加懺雲法師所主持的齋戒學會,七天皆吃素且過午不食。他戒期結束後下山回家,看到魚、肉就拚命地夾著吃。他母親告訴他吃慢一點,他就回答:‘七天都沒屹肉,要趕緊補一補,均衡一下。’母親說:‘哪不是枉費了七天的齋戒嗎?’他說:‘這是業力所牽,沒辦法的事!’,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業力,無時無刻牽引著我們的行為、思想,不是一時就能轉變的。所以,一方麵要觀照自己的心,令不造惡,另一方麵,要時時反省,反省以前所做的錯誤、所犯的毛病,現在足否改正?如還有缺點,就要下定決心修正,不要再為業所轉。

  反省,就像一麵鏡子。不僅可以知道自己的缺點,也比較會接受人家的好意和勸告;而一個懂得反省的人,也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生命的本質。

  ‘運命’而不被‘命運’

  當前命相、風水、地理之學大行其道,相信的人為數不少;遇到事情總要花錢去求卜問卦一番。

  那麽,算命為什麽會準確呢?主要是因為人們大都隨‘業力’而轉,並無法主宰自己。

  一般人一出生,總是很難擺脫固定的生活模式,甚至過著不想過的生活,這就是所謂的‘命運’。

  命運在康熙字典的解釋是:命也,不可改;運也,可以轉。以佛法而言,沒有修行的人,很容易隨既有的業力運轉而走完一生,這就是被‘命’所‘運’;但是,以大修行者來說剛好顛倒,他能夠主宰及運用自己有限的生命,這就叫做‘運命’。

  我們為什麽要修行?莫不是為了了解真理,掌握自己的生命。例如:一個前世殺人放火的人,造的惡業不計其數,今生卻很幸運地轉世為人,並有機會聽聞佛法;但是他念佛、拜佛以後,反而常發生意外。然後,又是兒女不孝,又是家庭不和……等等。他內心因此非常痛苦,卻又找不到答案,最後,還是決定放棄佛法。

  像這樣,就是因為不了解三世因果的關係。如果知道是過去所造的惡業太重,如今業因成熟,並非短時間的念佛或者拜佛,就能夠轉化自己與家人的業障,必須要更加的勇猛精進修行,並持之以恒,才能從生命的束縛之中解脫出來。

  因果是通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算命能夠準確,是過去所造的業有跡可尋,今世才受到牽引。但對修行人來說,命是算不太準的。以前我未出家前,算命的說我將來是個大企業家,太太很漂亮也很有能力,夫妻還會吵架,現在,我出家了,證明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所以,人是可以轉變命運的,大部分的人總是庸庸碌碌,甘願隨世浮沉,無法改變他的人生,到頭來,兩腿一伸又再一次隨業而轉,繼續輪回之旅。這是多麽悲哀的‘命運’啊!

  ‘ 修行’一定要認清輪回的本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從原因下手,才是斧底抽薪的解決之法,並不是取決於你相信命運與否。那麽要被‘命’所‘運’或隨因緣而‘運’你的‘命’,就端看你自己的抉擇了!

  往內在尋找自性

  開悟不是從外在找尋,而是不斷觀照內心才有可能獲得的結果。

  一天,一位基督徒來見我,他因為看到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所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於是質問我:‘佛陀所說的話,怎麽如此狂妄!’

  我告訴它是誤會了其中的意思:‘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我’不是色身,而是指真我、是指本性,天上天下隻有本性是最尊最貴的。’

  所以,我們讚誦經文,要了解佛經所指的涵義,例如心經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意思是說不要受六根的束縛、不要受六塵的誘惑,對於外境不拒、不留,心不為所動,這樣就能夠‘唯我獨尊’。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擁有無量的智慧,心就可以獨自存在。‘獨自’是件不容易的事,例如開車,一旦遇上塞車,許多人都會情緒煩躁、拚命抱怨,很難置身事外。所以,人大都在不自覺中受到外境的影響,無法將自己的心獨立。

  有一次,我去台東演講,途中路麵非常顛簸,在車上弟子就說:‘師父,很抱歉啊!’

  我告訴他:‘這條路不錯啊!像騎馬一樣,平常要找這種路還不容易呢!’

  我們碰到境界,隻要觀想成好的一麵就不會起煩惱。

  煩惱、不煩惱都是心的問題,開悟的人為什麽煩惱較少?因為悟到了大家都有本性,更加地認識自己,所以對事對物較不執著,煩惱相對也就減少。

  不二法門

  學佛要自在有幾個原則:

  一、‘自他不二’:我與他都是同一本性而無所分別,例如:有人當麵侮辱、傷害我們,如果隻是個人而不是整個團體的問題,我們就應該容忍。因為以他人的立場之所以大發脾氣,必定有其原因。佛陀說:‘能夠容納異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異己’,就是與自己看法、意見不同的人,我們要容忍他、尊重他,這樣一方麵可以去除我們的慢心,一方麵可以減少與其衝突的煩惱。

  二、‘色空不二’:色法與空性是一體的。既然知道世間一切法皆是無常,就沒什麽好執著的。就像一隻茶杯,將它分析,隻是質子、中子、電子等化學元素,茶杯已經不存在了唯剩假名。但是,一般人因為不了解空性,所以對於世間的一切汲汲追求,追求不到就感到非常痛苦。如果知道世間的人事物都是假相,不可能永恒不變,遇到境界時,就比較能夠釋懷。

  三、‘生佛不二’:眾生與佛是平等無二的。如果了解自己努力修行,將來也可以成佛;體認到這一點,你就不會感到自卑。有一位老太婆時常誦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次我就問他:‘老婆婆,您念佛是為了什麽?’

  她回答:‘我要去阿彌陀佛那個世界,幫阿彌陀佛掃地、煮茶、煎藥。’

  西方極樂世界 哪裏需要我們掃地、煮茶、煎藥呢?其實學佛很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佛。

  四、‘物我平等’:就是中國儒家思想‘民胞物與’的精神,我與天地萬物皆同一體、同一本性,所以要愛護一切眾生,發揮‘物我一如’的慈悲精神,愛護一切。

  隻要我們消除心中一切的對立觀念,就能契合進入不二法門,達到心裏最高超的平衡。

  謙受益,滿招損

  我們要隨時觀照自己,檢視是否有貢高、我慢的習氣,如果有,就一定要修正。

  想改掉驕傲的毛病,首先要懂得謙虛的哲學,因為謙虛是保護自己的方法。例如:有人稱讚我們:

  ‘××事都是因為你的關係才能成功。’

  我們應將功勞與大家分享,並應該謙虛的回答說:

  ‘這是靠大家通力合作才能成功的。’

  就像我有時到各地去演講,弟子會告訴我:‘很感謝師父慈悲蒞臨,為大家說法。’

  我回答:‘如果沒有主辦單位辛苦的籌劃,又沒有專程來聽演講的人,我要說法給誰聽呢?所以該感謝的是大家。’

  謙虛的人,對待別人的態度都是‘你大我小’、‘你對我錯’、‘你好找壞’,如果以這種觀念處世的話,就不容易被人傷害。

  曾經有一位老和尚,受到了他人的毀謗,但態度仍然非常從容,內心絲毫不為所動;一天,他拿著鋤頭在庭院裏鋤草,突然有一個人莽撞地跑來謾罵他、詛咒他:

  ‘你這騙財騙色的老和尚!’

  老和尚聽了沒有生氣也沒有解釋,隻回答說:‘你自己沒有就好了。’

  修行者心中光明磊落,不被環境所轉,抱持著「如果我騙財騙色,我下地獄;但是別人沒有這樣就好了!’的態度來麵對毀謗。不像一般人若聽到他人的毀謗,會氣得暴跳如雷,覺得受了傷害,大修行者卻可以灑脫自在地一笑置之。

  ‘謙受益,滿招損。’謙虛的人的路愈定是愈寬廣,也會受到他人的尊重;而驕傲的人,則不易為別人所接納,並且容易為自己樹立敵人。

  律己與寬人

  修行人要讓眾生有解釋的機會懺悔的餘地,不要咄咄逼人。

  就像如果一位出家人犯了戒律,或在家居士過去曾造了很多殺業,甚至毀謗三寶,學佛的人都應以慈悲關懷的心來原諒及開導他。

  所有罪業中最嚴重的莫過於‘毀謗三寶’,一般人不學佛、不相信佛法,因為因緣未至,當然無可厚非,但也請千萬不要破壞佛經、毀壞佛像。

  有一次我到左營幫人助念,結果一接近死者,全身就起疙瘩;因為他的死相很難看。當我為他加持時,心裏麵總是不太對勁,想其中必有緣故。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太太以前學佛,常到護國寺聽經,先生因不讚成她學佛,就將家中的經書燒毀,海青剪破。

  我們無法與佛法結緣,不相信佛法,這倒還無所謂,但千千萬萬別燒佛像、毀經書啊!

  世俗也常說:‘做人不要做得太絕,要留後路給別人’。

  人大都是嚴以律他、寬以待已;即使本身犯錯,也會想盡各種方法來寬恕自己的罪過,這恰與弘一大師‘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修持完全違背。

  此外,切記勿在眾人麵前公開談論他人的隱私,因為人人皆有自尊心,揭人之短、傳人是非,是很沒有道德的。

  事實上,不造口業,自己才是最大的受惠者。

  佛陀說:‘要原諒別人的過失,因為我們是由業力而來的眾生。’嚴以律己,精進辦道,不談論他人的是、非、對、錯,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生活禪

  學佛要能有正確的修行觀,才能開啟內在本有的智慧。

  有的佛教徒在尚未學佛以前還算是很快樂的,但是學佛以後,他自己覺得痛苦,旁人也跟著難過。

  曾有一位女信徒的先生跑來找找,向我‘討回’他的老婆。他抱怨:‘從他太太學佛以後,每天都要花很長的時間來做修行的功課,家事不做,小孩子上、下課也不接送;而我下班回到家裏,肚子餓得不得了想吃飯,她卻叫我帶著小孩去館子吃。’如此,平日和諧的生活不再,增加的是每日固定的爭吵。

  在家居士有心學佛是一件好事,但必須認清楚自己與出家的法師在修行上是有分別的;不論修行的基本態度或修行的方法都應該不相同。

  出家人以修行為他一生的職誌,每日必須花很多時間在念佛、拜佛或打坐等等,與修行相關的功課上。而在家居士就無法做到如此,因為如果你每天花十多個小時來做功課,結果住住是造成夫妻感情破裂、親子疏離,友情消失。因為你為了‘修行’而忘了自己的本份,自然而然,學佛就變成了一種痛苦與負擔。

  事實上,修行一定要落實在生活當中,絕不是有了師父不要老公,有了佛法就不用吃飯。

  學佛了,更應先盡到自己為人婦、為人母的本份,將家庭料理照顧好之後,這樣,你用多餘的時間來念佛拜佛、親近三寶,不僅家庭和諧美滿,而自己也更能以觀照的工夫來突破貪欲與執著,巧妙地思惟如何運用佛法待人處事,如此,智慧才能獲得提升與開發。

  六祖慧能大師曾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學佛之人若無法將佛法落實在平常的生活上,不能從身、口、意三業之中徹底的反省與改變自己,以得到革新與超越,那麽,你對佛法的追求將也會是虛妄一場。

  老實念佛製心一處

  老實念佛是相當重要的。

  如果有人問我:‘法師,我今年七十幾歲了,隨時可能會死,已經來不及參禪悟道,也沒有太多時間去參訪善知識,你可否告訴我有哪一種最快、最直接的修行方法?’

  我會告訴他:其實,不隻是瀕臨死亡的人可以念佛,任何人都可以修持此法門,念佛法門是老少鹹宜的。隻要專心持誦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要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要為了趕速度、拚數目,佛號連成一起,字音無法分辨的一直念,這樣無法攝心,當然對修行毫無助益了,所以念佛要不急不徐、了了分明的念,才會有成就。

  修行辦道無奇特之處,唯有細水長流,不夾雜、不間斷,驀直修去。如果以淨土法門為主,印光大師告訴我們每日的功課如下:早上誦普門品、持大悲咒二十一遍,晚上誦佛說阿彌陀經、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佛號、觀世音菩薩聖號百千聲。

  修行要專精、一門深入,不要今天修這個法門,明天又修別種法門,到最後哪一種也學不好。有一位老居士,沒有學佛,也一直沒有因緣聽聞佛法,他可能隻是聽說念佛的好處,於是他就自己這樣持誦:‘南無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南無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一天,到他臨命終時躺在床上,一時竟不知道是要念‘阿彌陀佛’或是‘觀世音菩薩’。

  雖然憑著誠心與願力也是能往生西方淨土,但力量總不及專心持誦一佛聖號來得大。

  所以平時學習訓練控製自己的心是非常重要的,佛遺教經上說:‘製心一處,無事不辦。’以世間法來看,如果能將所有的精力、智慧、感情、理性投入來做某一件事,就自然容易成功,修行當然也是一樣,製心一處,就會激發出無量智慧。

  所以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這樣,命終時,自然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明辨佛神

  學佛第一個重要的條件,是要有正如止見!

  許多人雖然已學佛了,但仍神、佛不辨。佛教徒應厘清一個觀念,那就是佛與神是不同的。

  釋迦牟尼佛是已覺悟人生、宇宙真理的聖者;他放下一切世俗榮華,在深山叢林中修行,於菩提樹下悟道,繼而為眾生說法,教化眾生,開啟眾生的智慧,去除眾生的煩惱,讓眾生覺悟菩提,成聖成賢。

  因此,佛是超出三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得到解脫的聖人。

  至於神呢?在道家、佛教以及《易經》中則各有異說,但總括而言,凡是有浩然正氣、正直無曲,對國家民族有所貢獻的,死後皆可成為神。

  眾神也有正邪之分。如關公、嶽飛、文天祥,死後,因為其凜然之忠義精袖,廣受後人敬仰拜祭,是了不起的正神。而邪神,則乃是依照邪術修煉成為精靈的物體,雖亦有神通,但仍脫離不了鬼道。

  此外,還有天神、地神之類,有某些教派說天神皆由玉皇大帝(佛教稱為帝釋,居欲界忉利天)所冊封,如雷神、電神、水神、火神、稼穡神、禍福神、草木神等;地神如城隍爺、土地公(城隍爺如陰間縣長、土地公則如陰間鄰裏長)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神的福報雖然也不錯,可是依然沒有斷除煩惱,仍無法超脫三界,等到福報享盡,還是要墮落輪回。

  由此應知,神不是佛,也非菩薩,佛教徒應該加以審慎觀察,以免神佛不分,雜陳供奉,如此怎夠資格稱為正信的佛教徒呢?

  嫉妒猜忌蒙蔽心性

  人花在批評、毀謗、傷害他人的時間,勝過於冷靜思考了解自己。

  在現今人際關係日趨複雜的社會裏,人們常因狹隘的心態,引發利害衝突,產生種種煩惱,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以自我為中心,由於處處為自己設想,產生分別與對立的心,更因個人的主觀,漠視客觀環境的存在,於是,障蔽了自己的心性,導致將心態陷於不平衡,進而造成人我之間的不和諧,導致無謂的紛爭與憂擾。

  像同事之間,雖共處同一辦公室,卻終日互相猜疑,於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也要斤斤計較,動輒相互向老板告狀,說是自己受盡委屈,要求這要求那,時而滋生事端,破壞辦公室的氣氛;事關自己的利益,爭取也就算了,有時還要涉及無辜,令周遭的人也倍感壓力;此種行為,其實是一顆心被嫉妒及猜疑蒙蔽了,以致做出喪失理性的事情,真是愚癡啊!

  例如有一次顏淵在為孔子煮稀飯時,天花板突然掉落了一樣髒東西,於是顏淵就用湯匙將它舀起,咬咬看它是什麽,碰巧孔子在他身後,見狀便不高興地說:‘唉!這個顏淵怎麽這麽不懂敬師的禮節呢?’

  孔子將此事告訴子路,子路脾氣很壞、個性衝動,馬上跑去找顏淵算帳;待顏淵講明原由,子路才心平氣和地向孔子說明。

  孔子便集合弟子們說:‘我孔丘親眼目睹顏淵偷吃稀飯尚不真確,更何況平常在大街小巷所聽到的是是非非,又怎麽會準確呢?’

  人本來可以過著快樂的日子,但我們卻會為了一點小事,把自己搞得煩煩擾擾,無法寬恕、原諒他人,隻想改變別人,而又不反省自己的人,將會抱憾終身而隨業力墮落。

  認識無常

  認識生死輪回的本質,是學佛非常根本且重要的體認。

  生死從何而來?由眾生的起心動念而來。我們起了一個念頭,內心就凝聚一股力量,讓人無時無刻不去想它;好比說一個人執著金錢,出門時,心底就惦記著它,整天擔心被偷、被搶,或者盤計著如何聚集更多財富。畏懼死亡也是一樣,走在路上,遠遠地就好像感覺前方擺了一副棺木,非得繞一大圈的路來閃躲它不可。

  心中的執著斷不了,就無法明心見性,那麵對生死、輪回時,自然也將處於恐懼邊緣。

  學佛的人,應學習以平常心來看待無常與輪回。

  永嘉玄覺禪師曾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無常有一天一定會到來,因為這是生命的實相!麵對死亡,就要有我必會死的認知,佛說:‘生者必滅,會者必離,盛者必衰。’如此觀想,早日采取解決死亡的決心,才能深入體悟佛法的真義,獲得解脫。

  死亡也不是涅槃的等義詞,解脫是指當下無煩無腦,不是人死了雙眼一閉、雙腿一蹬,才叫做解脫。

  一個人透過體驗無常和觀照緣起,自然了解人生的種種變化,事實上,隻不過是一個過程的生住異滅,有時雖很美好但也是不能持久;有時雖然痛苦,但時間總是會過去的。所以,不要害怕無常到來,因為‘無常’是人生最好的啟示,它讓我們在變化多端的環境中,能升起智慧的觀照。

  因此,學佛不隻是對死亡的寄托,也不僅是死了以後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已。聽聞佛法的目的,也包含開啟智慧,正確地去看待人生。

  無明與業力

  芸芸眾生,一念無明,遮掩自性,困惑造業,由業受苦,終至不能自拔。

  依惑造業,業苦無盡,這種重覆的輪回,在學佛的過程中,必須加以追根究底!

  什麽是‘業’?梵語Karman,音譯為‘羯磨’,義譯為‘造作’,以現代的語法稱作‘行為’;也就是說凡是發自於身、口、意的行為,都可以稱‘業’。

  那麽‘無明’呢?無明就是沒有智慧。

  人類常會為了一點點事情,就放不下、看不開。記得有一位老先生,告訴我他覺得活在這世界上已經毫無意義,他很想自殺。

  我問他遇到什麽事非自殺不可呢?他歎氣的說:‘我的兒媳婦實在有夠可惡,吃要吃好的,做要做輕鬆的,早睡又晚起,說她幾句,她又不高興。想叫我兒子和她離婚,但又考慮到他們已有三個孩子了;但如果他們不離婚,每天見了她又都一肚子火!這種日子好像每天被刀割一般。’

  我說:‘老先生!那你就得感謝她了。因為她就是你的善知識,如果沒有她這樣的磨煉,你又怎麽會了解世間的苦呢?不如將自殺的勇氣拿來念佛,別理她不就得了。’

  我們總是會這樣想:隻要對我們好的,才是好人;其實不盡然。有時對我們好的人,卻往往是這一生中最令你失望、痛苦的人;而對我們不好的人,反而可能是成就我們的善知識。

  人,往往就因為看不清世間萬事萬物的真相,於是境界來臨,受到業力阻擾時,往往不去尋求症結所在,反而想以逃避的方法(例如:自殺)來解決,如此不僅無濟於事,更是增添苦惱。因此,如果能夠認知:對我們不好的人(或逆境),可能是成就我們;在逆境中打開自己的心結,不正是自性的升華嗎?

  突破感情的樊籠

  報上登載一則新聞:‘一名男子在旅社將他女友的頭砍斷,並挖出五髒;原本這對男女在談戀愛時,是多麽的柔情蜜意、卿卿我我,但卻因彼此的衝突,而造成如此悲慘的結果!這不正應驗了古人所說的:‘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之教訓嗎?

  這名男子在殺害女友時,為何沒有考慮到犯下此滔天大罪,將來必須承受多麽可怕的果報呀!眾生往往因一時的衝動或積壓的情緒,一顆心被惡念迷惑住了,絲毫未曾想到,其後果是什麽!

  ‘業’是一種來自累積的妄想和念頭。

  念頭與感情的作用有密切的關係,感情雖不是壞東西,但是一般眾生的感情,大都隻針對自己的父母、子女、丈夫、兄弟姐妹和朋友等,對他人就很難流露出真情。

  感情得到升華,就是愛;愛的升華,就是博愛;再加以升華,就是慈悲;而慈悲的最究竟,就是大慈大悲,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另一方麵,感情若受到過分的發展就容易形成欲望,如偏重於肉體的占有,到頭來就將會演變成自私而束縛的牢籠。

  因此,我們要學習如何升華自己的感情,不讓它過度畸形的發展,從實踐佛法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菩薩六度)中,轉化與提升自己感情的層次,使感性與理性得到平衡與協調,突破感情的樊籠,成為一個覺悟的人。

  慣性與束縛

  業也是一種意識的慣性作用。

  有人很容易起煩惱,碰到一點小事就很敏感;一件事情,今天跟別人說過也就算了,但在他的潛意識裏,卻隱藏著一股力量,很不甘願,逢人就說,到後來小事變大事,也使別人對他喪失信心。

  例如:常說謊的人,欺騙對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飯。但他說一句謊,就必須編造十句來掩飾;十句謊言,就又編了一百句來遮掩。最後,紙包不住火,而受到最大傷害的,還是自己。

  因此,不論我們讀過多少書,是否有修行,腳踏實地非常重要,不要隻是培養意識的慣性作用;像說謊成了習慣,不說謊都不行。

  業又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束縛。

  有一位在家女居士來找我,說已經替丈夫生了三個小孩,家庭也照顧得很好,可是每當小孩入睡後,準備要念佛時,先生就會阻止她,不讓她學佛。

  於是她請問我:可不可以和先生離婚。我說:‘不至於吧?離婚!三個小孩怎麽辦?’

  她說:‘先生分兩個,我分一個。’

  我說這不是辦法吧!便勸解她:‘佛在心中,念佛也可以在心中默念,不一定是要告訴你先生!這樣,你先生就不知道你到底有沒有在念佛;或者是利用先生、小孩不在家的時間來修行也可以。這麽輕率就談離婚,是不是人沒有智慧了。’

  業有時如此,這位女居士為什麽無法嫁給可以和她同修的丈夫?而是嫁了一個阻礙她修行的人呢?這豈不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束縛?

  宰製己念

  有一位信徒這麽問我:‘貓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業?還有是人打死老鼠罪業重?還是貓咬死老鼠罪業重?’

  這個問題該如何解釋?貓咬死老鼠造業了嗎?如果我們了解‘唯識學’,就比較容易解釋了。

  在六道輪回中,以人的造業力最強。貓蛟死老鼠,嚴格討論起來,是一種果報。因為貓生來就會咬老鼠,那已經成為它的本能之一;另外貓被人當作寵物來飼養的,那則是它的福報。

  而人打死老鼠就不一樣了!佛法講的是起心動念;當我們看到一隻老鼠咬破衣物,就發起嗔恨心將它打死,這在我們八識田中,就已經種下了惡因。

  貓咬死老鼠雖然也是‘殺生’,但老鼠對它來說,是一種好吃的食物,因此貓雖也得承受果報,卻與人所造的業大不相同。

  經由身、口、意所累積下來的行為,即稱為‘業’。像身體造的業:殺生、偷盜、邪淫;口舌造的業:妄語、綺語、兩舌、惡口;意識造的業:貪欲、嗔恚、愚癡等等皆是‘業’。

  貓咬死老鼠,人打死老鼠,就屬於身體所造的業。然而在這個世界中,又以人所造的業最為嚴重;因為人有思想、智慧,可以透過思考來下決定,所以一個人在八識田中所種下的惡因、善念,也都將在生生世世不斷輪回中接續承受下去。

  因此,佛曾說:‘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就是告訴我們眾生能得到這人身,是很難能可貴的。十方三世一切佛,不在天上成佛,不在惡道成佛,唯在人間成佛,也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人是三界六道眾生之樞紐,要向上向善,或向下向惡,對人來說也是最容易,也是最快速,我們也常說:‘善惡一念間’,所以,如果每一個人都懂因果,行善業,這個世界的環境,也將較為清淨美好。反之,則成為垢穢汙濁的地方。

  了解以上的道理,我們也將會珍惜這個世界,也更知道學習控製自己念頭的重要性了。

  破我、法二執

  我執與法執,是學佛人最需要超越的障礙。

  ‘我執’是很嚴重的一種心靈病態,也就是指人無法徹底了解自己,所以對種種有關於‘我’的事物產生錯覺,認定為是我所擁有,是我的,因而過份執著,以至於捆綁束縛了自己。

  好比‘人世無常’,但是我們往往不去認識、探究無常是什麽?無法給自己一個健康、正確的觀念,通常誤將世間一切視為永恒;直到有一天,因為疾病,住進了加護病房,才突然感到死亡的恐懼,才開始擔心能不能平安出院!然而,即使在瀕臨死亡時,卻們想再與死神搏一搏,不會設法為自己住生預做準備,這就是我執的一種錯覺。

  佛曾說:‘人都是活在一種錯覺當中,不知道死神隨時都可能降臨,誤將此‘假我’認為是‘真我’,以‘無常’當作‘永恒’,不知‘生者必滅,會者必離’緣起正觀的道理。’

  而所謂的‘法執’,是指無法透視法的真相;是來自於知識上、見解上或宗教信仰上的錯誤執著。

  單就信仰而言,信仰的本身並無好壞,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與他自身最相契合的宗教,運用智慧理性的判斷、探討為什麽此宗教值得我去信仰;可是有些人就會有一種心態,當他專注於一種信仰時,對其它宗教就一概持否定態度,逢人就隻讚歎己宗,貶低他派,仿佛隻有他所選擇的宗教信仰才最正確、最優秀,這就是一種法執。

  因此,學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內心存有對我或對法的成見,境界現前,遇到與自己想法意見看法不同時,心中就容易生起煩燥與嗔恨心。但如果能夠放開胸懷,以歡喜心去接受遭遇的事物,偏執的心態就將會得到修正,而懂得念念反觀自照,境界反而成為反省的工具與修行之增上緣。

  所以,我常說修行是點滴的工夫,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要做到的確並不容易;一定要曆經琢磨、淬煉,才能夠超越、解脫。古大德不也是如此說嗎:‘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嗎?

  談助念(一)錯誤處理

  依照佛教之觀點,生命乃是輪回不息的一種狀態。

  一般人在生命剛結束之後,神識(第八意識)還沒有脫離身體,仍然有知覺,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全身冷卻,神識也出離了,才算真正死亡,並非隻如醫學的觀點,如心髒、呼吸停止或呈腦死的狀況,即宣判死亡。

  所以,當人在斷氣之後,神識尚未離去之前,心靈是最痛苦的時刻,刹那刹那,一生的經曆如電影般,一幕幕重映眼簾。有人會因為感傷於往事而流淚;有人會因貪戀世間情愛、錢財而難割難舍糾纏矛盾,有人因為心願未了,而卻將遽然離去感到悲傷苦惱,也有人因冤屈末伸,而不甘願瞑目而去。此時此刻正是悲苦交集之際,倘若聽聞哭聲或見到喜歡興討厭的人,或被搬動及錯誤的觸摸,勢必對即將出離身體的心靈,造成莫大的打擊與傷害。

  一般人,隻要亡者一斷氣,隨侍在旁的人馬上就會悲哀啼泣,或撫摟亡者嚎啕大哭,或任意搬動強令正寢,或趁身體未冷時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強心針,或才斷氣立即被送入太平間冷凍庫,或當天即被轉送殯儀館而兩三天後隨即舉行火葬。

  這些行為對神識來去仍有知覺的亡者而言,算是極為殘忍的一種虐待舉動。

  例如:有一次,我幫一位醫生的母親助念;由於這位醫生在北部上班,母親在高雄,當他得知母親病危而無法及時趕回高雄時,便請我先為他母親助念。當我到達現場時,臨場實際經驗告訴我,她確實已經往生了;可是,當這位醫生趕到時,並不相信母親已經走了,硬是要為她急救、打針。結果,經過一番折騰,死者雙目怒現,全身散發惡臭,嘴巴一直張開,久久無法合攏起來。

  舉出以上例子,無非想要呼籲大家,一般人在氣絕之後,神識仍然是有所感受的,我們千萬勿將一些往昔一直習以為常的處理方式及錯誤舉動,加諸在亡者身上,致令他們痛苦異常,若讓臨終者升起無可抑止的嗔心怒火,將可能導致亡者墮落到悲苦難忍的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之中,因此,不可不知錯誤處理之嚴重性。

  談助念(二)如何助念

  人剛斷氣,雖然看起來好像已經死亡,但是,一般人神識尚未完全離開身體,因為其往生之處尚未決定,所以在這個時候為他念佛助他一臂之力,有很殊勝的功用。

  然而如何助念?又該留意什麽呢?

  首先,在我們發現此人脈搏、呼吸已經漸弱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為他助念。再者,人在臨命終時,已經相當痛苦了,為避免無謂的噪音,助念時應該使用引磬而不要用木魚,誦經也可以省略,隻要念四字佛號(阿彌陀佛)即可,時間以八小時以上為最佳(從斷氣時算起)。此外,切記助念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

  至於什麽情形之下,使用木魚比較恰當?

  當人在臨命終出現亂語、怪叫,或是好像見到鬼一樣臉色發黑發青等情形時,就應該敲木魚念誦往生咒四十九遍或一百零八遍。

  我曾經處理過一個例子:有一位女信徒的父親,由於是在半夜裏睡死,直到隔天清晨才被發現,究竟已經死了多久也沒人曉得,而且當他被發現時,臉色完全發黑。於是從早上八點多開始,雖然二十幾位在家居士幫他助念,可是七、八個鍾點過後,亡者的麵色仍未稍褪。

  因此,在這種情形之下,再為他助念已經沒有任何效果,隻要敲木魚誦往生咒就可以了。

  所以,當知一般人到了臨終的關卡上時,正是四大分離、諸苦交集,自己絲毫不能做主,完全必須依靠他人的幫助。因此,當知助念對臨終者有多大的助益了!

  談助念(三)金光明沙與陀羅尼被

  臨終處理除了透過助念的方式之外,還可以使用加持過的‘金光明沙’。根據不空三藏翻譯之《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明真言經》所記載,持‘光明真言’及‘六道金剛咒’等,各一百零八遍加持土沙,散於亡者的遺體或骨上及墳士,能幫助亡者除去一切罪障、脫離惡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種加持的功能,主要來自咒力、願力和心力三種力量的結合。透過這三種力量,轉變被加持者的心念,幫助他安然度過生死的關卡。

  金光明沙的使用方法略述於下:

  一、采土葬時:

  (1)未蓋棺時,依法將金光明沙灑於亡者額頭上。

  (2)已蓋棺後,則灑於棺木上之垂直對應於頭部的位置;用膠水先抹於棺木上,再灑金光明沙。

  (3)若已埋葬,則灑於墳墓之上;先以少量遍灑墳土,再估計額頭垂直位置,於其上方散灑金光明沙。

  二、采火葬時:

  (1)同土葬方式處理。

  (2)火葬之後,骨灰置於骨灰壇中,再灑一些於壇中。

  除了金光明沙之外,陀羅尼被(往生被)也具有不可思議的大威德加持力。任何眾生在臨命終時,將此陀羅尼被覆蓋其遺體之上,能令亡者消業滅罪,阻擋其過去世一切冤親債主或魔障之尋擾,使其得以身心安樂、順利往生。

  最後,除使用金光明沙與往生被之外,一般人在重病時期以及去世四十九天之內,如果家人能茹素並結集為亡者持誦地藏經,或觀音菩薩、彌陀佛之聖號,乃至六字大明咒、六道金剛咒等經、咒、佛號,則更能令其得大利益,令未轉生善道者令其趣往,已轉生善道者增其福德,已往生極樂世界者,並使其蓮品增上,令冥陽兩利,共沐法喜。

  解脫之鑰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成道後,到印度各地弘法度生。花四十九年弘化過程中,為了適應不同根器,做了深淺不同的指導,於是,發展出有八萬四千法門,這與孔子的‘因材施教’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在這麽多法門背後,其共通之情神,無非是想透過身教、言教來開示每個人,使之啟發智慧,平息煩惱,達到真正的自在與解脫。

  那麽什麽叫做‘解脫’呢?

  從定義上說,所謂解脫,就是徹底地解放、脫離煩惱的束縛,獲得身、心的清涼與自在;好比一位囚犯當他全身被加上腳鐐手銬時,就沒有自由;可是除去了這些束縛,使得解脫一樣。

  人生活在浩瀚宇宙,受到環境、社會、身心種種內外在因素所拘束、障礙,諸多不得自由。父子、兄弟、夫妻、同事之間,也往往因為一點點意見不周,誰也不肯服輸退讓;為了一個‘我’,彼此僵持不下;為了一個‘我’,因而陷入紛爭、罪惡、煩惱、痛苦的深淵……。

  佛說不要用抗拒的心態來麵對這個世界,凡事以對立的心態對待,嘮叨、抱怨就會不斷,如此便難以寬容的心來原諒、接受他人不同的見解,於是就很難活得快樂、自在。我們想要解脫,一定要先了解心的毛病,麵對現實、麵對社會,以智慧來圓融事相、超脫凡情。

  俗話說:‘人有三千煩惱絲’。佛說:‘八萬四千煩惱’,不管從深或淺的角度來探討,障蔽自性清涼自在的根本煩惱,終究離不開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等四大煩惱,而要去除這四大惡源,也唯有從心下手,乃能究竟解脫。

  所謂‘我慢’,是指以‘我’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執之‘我’而形成驕慢心。簡言之,即指自尊心過於強烈的心態。

  自尊心過於強烈的人,內心其實是脆弱的、無助的。人常常為了保護自我,不容許他人毀謗、批評,於是雖然給自己套上一個聖人的外殼,其內心卻充滿著高低不平的尊嚴,希望獲得他人的尊重。

  置身在這個婆婆世界,每個人都非常我慢,你切記勿祈求他人給你麵子。在個人修養方麵,應該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倘若遇到非常驕傲,言語暴躁直衝的人,更應當以忍耐、謙退、柔和之心來應對,如此便可以避免無謂的爭執和糾紛。

  而‘我癡’則可說是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源。‘癡’在經典上又解釋為無明,亦即內心無光明、無智慧。人的內心如果沒有智慧,就會有偏差的行為。

  當一個人須藉由外界的讚美過日子,或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激增對物欲的需求,或癡想一步登天、一夜成名之時,他將會因期待與失望,而陷入苦痛焦慮的深淵。

  在這社會上,不乏為名為利而汲汲營求高官路祿俸者,而當有那麽一天,讓他從小人物變成了大英雄時,往往會因為過度自我膨脹,遭人所惡所棄,可憐的是他卻身陷其中仍不自知,依然囂張、跋扈,唯我獨尊。他雖然擁有一身虛名,卻得處心積慮維護他的地位、權勢,甚至因此不惜出賣、傷害他人,以保護自己。

  佛說:‘世上沒有任何人能夠給你痛苦,唯有你自己!’智慧之言,的確值得我們深省。

  ‘我見’:就是看法不同。一般人,都會執著在五蘊(色、受、想、行、識)背後有一個永恒不變的實體,也就是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我’,這種意識型態,就會導致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認為隻有自己親眼所見才是對的;地由於強烈的‘我見’,致使人與人之間產生不必要的爭執,好比夫妻之間,因為看法不同而發生爭吵,兄弟之間因財產分配不均而對簿公堂,這種事情亦多有所聞。

  記得有一次我幫一位亡者加持,這位居士有個獨生女正好信佛。由於亡者一再交待喪事一切從簡,並以火葬方式處理,然後把遺留下來的錢拿去布施,救濟貧苦。可是,因為他的幾個兒子都未學佛,覺得自己經濟上並沒有什麽困難,所以執意要請幾百部花車上隆隆重重得辦理喪事不可,而且,一定要風風光光一下。

  兒子多,而女兒隻有一個,加上意見分歧,於是爭論不休。這種情形,我在一旁看得實在很痛心!

  ‘我愛’是指深深執愛著自我,通俗而言,就是所謂私心。

  人最大的私心,是愛自己。凡是和自己有切身關係的人情世故,都是他貪戀、占有的對象。從情感的角度來說,夫妻、男女之間的感情,是獨一無二、不容許第三者的介入,連子女對父母的情感,也不容他人占有、分享。從事物的角度來探索,人往往為了權勢、地位、名利,因此患得患失。得不到時,處心積慮想爭取,得到了又怕失去,而失去之後又痛苦懊惱,整個心便完全充滿著這種貪戀、染著、占有的心態而導致內在翻騰不已。

  因貪愛所造成的煩惱,其實是無量無邊。當一個人過分執著於自己所擁有的,沉醉於成就當中,是非常容易迷失的。

  事實上,當我們死了之後,什麽也帶不走,隻有那些因為功名利碌、私心染著所造下的業,會緊隨著我們生生世世而輪回,所以,想要修行得到解脫,一定要從去除(我見、我愛、我慢、我癡)這四種心態下手。

  學佛三要件

  學佛要具足三個條件:

  一、親近善知識

  眾生的煩惱習氣都很重,突不破,無法照見五蘊皆空。因此,需要有經驗、有智慧的人來引導、善知識能啟發你內在的覺性,帶領我們一步一步走向覺悟。尤其在閱讀經典方麵,若無師父的教導,就容易以自己的觀念,將佛經義理扭曲,這是很危險的。譬如打開《大乘起信論》,其中‘三細六粗’,三種細的?六種粗的?《往生論》、《十四講表》自己看,好像是這樣?又好像不是!所以,要多多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就是我們的法身父母。然而由於現今工商社會非常繁忙,若無法長期跟在師父身邊修學,不妨多聽錄音帶,反覆的聽,薰習久了,漸漸也能有所體會。這也是現在工商業社會弘法的變通方法之一,能不受時空限製,讓大家接觸與聽聞佛法。

  二、要有好的環境

  一棵樹的成長,除了有種子之外,還要土地、陽光、空氣、水等的灌溉與培育,也就是說,先天的條件還需配合後天的環境,像參加各種法會,以大家共修的力量來互相提攜、討論與研究,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三、要能自覺

  佛法就是真理,即佛陀在菩提樹下所發現證悟到的,佛陀發現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在四十九年說法之中,不斷教育弟子們如何自覺。

  ‘覺’就是一種自我反省的工夫,隨著你反省的深度,就越能體會到佛法的真實。內在淨化到某稱程度,本性的作用一發揮出來,般若智慧獲得開采,那就能轉凡成聖,與諸佛‘同一鼻孔出氣’。

  當然,自覺也要有條件,根器夠的人,一句話即見本性,根器不夠的人,那就要好好地親近善知識,親近三寶,多聽錄音帶。

  觀照無常

  初學佛的人,觀照的力量不夠,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對法的覺受較薄弱。

  學佛最怕一種人,師父問他:‘你有什麽問題?’他說:‘師父,我都沒有問題。’沒有問題的人問題才大,他的問題就是不曉得自己的問題在哪裏?

  沒有問題,從另一方麵來說,是自己觀照得不夠透徹,那就需要因緣的啟發。譬如有人,你跟他說生死無常,他體會不出來。有一天,回家的時候,別人告訴他:‘你姐姐被車子撞死了。’他趕去醫院太平間一看,哇!七孔流血。

  這姐姐長得這麽漂亮,一下子突然死了,他實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然後,痛哭流涕。如此一來,慢慢地就能接受無常的觀念,這種是屬於間接的方式,要靠因緣事相上的提醒才能覺悟的人。

  另一類人,上根利智,感受性很強,和他講佛法,他會馬上頓悟,就如六祖慧能大師,聽《金剛經》中的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悟了,就知道了。這種人是屬於能接受直接教育、有宿性善根及大智慧根器的人,一聞千悟;但這是不容易辦到的。

  今天我們學佛提不起力量,那是因為將生命與佛法分開。因此,有時會知道世間無常,一切都在變化遷流,可是。因對世間法的觀照力量不夠,一下子又覺得生活蠻愉快的,又忘記了精進。這都是因為平常沒有培養觀照的能力,所以提不起精神來。

  所以,我們要多聽經聞法,多薰習佛法,薰習久了就會有力量。如果單憑著一股宗教熱情,對‘法’本身卻不能安住,那麽心性就無法定下來,學佛就不能增上了。

  安住心性

  佛法最重視‘悟’,不悟的人就像經典所講的‘煮沙成飯’,那麽修行無量阿僧祇劫也不會成佛。

  沒有悟的人,怎麽講都不對;悟的人,怎麽講都對,都能事理圓融。法的東西,就是如此,除非自己嚐到法的喜悅,悟到空性、無生的道理,否則,是無法徹底了解。如果,在每一個事相的動點上,都能與理體相應,那麽,一切都能化成自性清淨心。

  簡單來講,悟道的人,在每一個動點上,都會覺得很有意義,不管洗廁所、撿菜,或者別人批評他、讚歎對一切境界,都能如如不動,安住在無量的喜悅與安祥當中,對生命有了主宰,我們就成為最會享受生命的人。

  ‘不懂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眾生就是這樣,因為無法透視世間無常,追求五欲時,感覺很快樂;可是快樂一過,就是更大的空虛。不懂得無常,當然更不懂得空。整天顛顛倒倒、反反覆覆、煩煩惱惱,如果講他,他還會編織一大堆理由,所以佛說眾生是‘可憐憫者’。

  還有的人,認為‘生命是無常,佛性是常’,這是很嚴重的錯誤;這是所謂的‘自性見’。佛性是常,就成了一潭死水,沒辦法轉凡成聖、轉煩惱為菩提。佛性如果是無常,則又成了生滅的世間法,無法進入大般涅槃的境界。

  安住心性,理體與事相必須配合,所以,佛門最重視‘悟’的工作,不悟就會落入自性是‘常’或‘無常’的邏輯思辨之中,而成為知見,這些東西與自性是了不相幹的,這是我們必須了解的。

  莫拒外境念念清淨

  學佛的過程中,往往必須經曆重覆的掙紮;重覆的創傷、挫折;重覆的憂鬱感;重覆的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失落感、無力感。然後,才慢慢地體悟出真理。

  不過,雖然我們常常在境界申迷失,落人重覆的痛苦煩惱,重覆的情緒輪回之中。但是,我們不怕失敗,隻怕沒有耐心,想放棄。學佛就是要有屢敗屢戰的精神,儒家說:‘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學佛也是如此,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薩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也是經過無量劫的痛苦、挫折,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最後才開悟,見性成佛。

  盡管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大撤大悟,有‘如如不動,不取於相’的心境,但至少要不斷地進步。大家要永遠記住一句話,不要抗拒境界,因為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心的顯現,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反過來說,對眾生好,就是對自己好。如果能永遠的寬恕眾生,我們的心境就一天天的進步,倘若動一個念頭去排斥、傷害眾生,等於傷害了自己的慈悲,而失去了寂靜安祥。這就像封別人起嗔恨心,對方還不知道,自己的內心就已經遭到染汙了。

  所以,永遠要保持慈悲喜舍的心念,因為一切生命的浮沉,一切生活的苦樂,全在一念之間。其實,人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不必過著痛苦煩惱的生活。隻要慢慢地回光返照,煩惱自然就會減少。麵對生活中的創傷、挫折無需掙紮,該來的,終究跑不掉,因果就是如此!因此,多餘的煩惱和妄想是沒用的,重要的是,你如何把握當下,保持現前一念清淨心!

  放下執著本性自現

  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度眾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無非是要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如見。甚麽是‘佛之知見’呢?就是‘覺性’;就是‘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就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如果我們一切的修行,無論誦經、拜佛、參禪、打坐、念佛、持咒,若是不能會入不生不滅的本性,那麽都還是生滅的對立法。由於無始以來無明的作用,導致眾生對外境,總是存在著能所的觀念,產生主客二元的對立。除非是究竟了悟,體證絕待的法界、清淨的法身。否則,如果能所仍不能斷除,一再的透過無明的妄想分別,經由色心二法的主客對立,用生滅的意識心來修行,它仍然會產生妄想執著,六根、六塵、六識虛妄和合,變現了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世界,以及沉淪其中的六道有情。

  有人會覺得修行總是起起落落,提不起力量,就想再去找另一個道場。再不然就是念佛沒有受用,覺得沒有意思,就想:幹脆換一個法門來修。

  這種種的想法,都是把自己的覺性設定在某種環境與某些條件之下,然後希望去追求、去獲得;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眾生的無明,就是一直不斷地向外執取某些東西,向外追求安慰,要求別人同情,而不知我們的本性是放下取舍分別、放下愛恨恩怨,本性自然就顯現出來。

  佛法談的是不生不滅、反觀自照的覺性,清淨無染的本心。然而,眾生就是放不下,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觀照都是我們的覺性,時時都是我們本性的顯現。隻要於一切境界能不執著、無所住、無念、不分別,以不生不滅的清淨心,一念回光返照,這就完成了佛道。

  自性念佛般若相應

  經常有信徒告訴我,他們在念佛的時候,會產生兩種現象:第一、一直的念佛到後來,會感到昏沉、想睡覺,提不起佛號;第二、一念佛號,反而妄想紛飛,煩惱不斷。這些都是因為沒有掌握念佛的要領,純粹是用意識心在念佛。

  修學念佛法門,除了在事相上用功外,還要用般若的智慧,了解自性就是我,佛就是我們的本性,然後用回光返照的功夫,不著一切境界。用不執著心,當佛號現前時,通通是全體心性的展現,大用時時現前。但如果用的是意識心,設定一個佛號,然後執持佛號,在事相上念佛。就初學者而言,這是對的,但工夫要純熟,就很困難。煩惱一起來,就無法念下去,所以,這不是真正的工夫。

  用意識心念佛,強迫自己去接受佛號的觀念,會造成意識的對立。若是用心性念佛,念而無念,佛號自然流露。有這些現象,這表示悟得還不夠,念佛的工夫還不到家,用的不是真心。不用真心念佛,刻意地去尋求佛號,好像佛號在外麵,追逐佛號,而並非由本性散發出來的自性念佛,把精神緊繃就會覺得很疲倦。

  要突破這種狀況,必須體悟到事相的本身就是無常,無常當下就是空,然後,煩惱就減少。建立空的思想以後,就沒有得失、取舍的觀念。自然對於世間的名利、男女、幻化的一切大地萬物,都可以放得下。放久了,佛號現前,一用起功來,就是本性念佛的工夫,這個是需要時間的。

  我自己是二十四小時都在念佛,從早到晚佛號不斷,心裏麵就隻有一個念頭:我要求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在我的心,我的心就是極樂世界。何以故,因為念念都能觀照無常,知道這個世界是幻化的東西,知道一切法苦空無常。因此,我時時都能放下,對這個世間沒有一點貪戀。

  求生淨土的信念,就一直從心裏麵生起,自然而然信念真切,自然就有力量。因為對我而言,佛法和我的生命已結合為一體,也就不會患得患失,不會隻是憑著盲目和衝動,也不會在生活中失去觀照,而陷入無力感當中。

  懺悔轉業報發願生西方

  善惡的因果是貫通三世而漸次受報。今生的修善作惡,未必即生受報;此世的禍福苦樂,不一定全肇因於今生的造作;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於前世業力遇緣成熟,所呈顯的果報;而今生的所作所為,又得等待因緣,才會感報。

  ‘如是因,如是果。’修行切勿隻在果上打轉,應在因地裏注意觀照。在因地修行,就是要注意不要再去造惡及起壞的念頭;而在果地的覺悟過程當中,如有業報現前時,就可運用淨土法門來麵對。

  當我們的果報、痛苦現前時,因為產生懺悔心而真誠地念佛,是可以使我們安然地麵對業報,甚至轉化業報,人是可以憑後天的修為,而來改善所承受的業報。

  比如前世隻造了窮人的因,今世果然也感生為窮人的業果,但是,生為窮人不要緊,隻要自己肯努力,窮困的生活還是可以改造。

  《觀無量壽經》上說:雖是五逆十惡的大惡人,一念懺悔,念佛求生西方,也可得救。這是因為恐懼下地獄的一念心,而起大慚愧、大懺悔,能暫時伏惑,蒙佛力慈悲攝受接引的緣故。大善的人,更可以得救,依循著信願和淨念,往生極樂世界。但最怕的是雖有行善,卻對淨土沒有信心之人,這就猶如一隻雞。有翅膀而不能真正地飛行,隻能在地上行走、跑跳。

  無住心當下即是

  世間沒有中庸,無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無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

  有信徒問我:‘心要安住在哪裏?’我告訴他:‘無所住就是安住,想要安住在哪裏都不對。’他又問:‘無所住是甚麽?’‘無所住就是清淨心的工夫,它無法透過語言來表達。’無所住就是自在,無所住就是解脫,無所住就是不著相,無所住就是沒有分別,雖分別不作分別想,清清淨淨又明明白白的這顆心,用這顆心來修行就對了。

  如果我們假設立場,我要到達某種境界才叫做快樂,我要某種環境才覺得舒適,那麽,這個假設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我們隻是用取舍的心在期待甚麽,或是妄想明天,或哪一天,情況會變好,這種透過時空假設的期望或追求,都是不對的,反而會引來痛苦。因為在佛法中,所有的解脫自在,當下就是,那是你現在就可以掌握的。

  禪宗說:‘不離當下’。當下是什麽?就是解脫的現在。因此,我們要多觀照,觀照一切法都是空性,觀照一切法畢竟空寂,當下就是清淨的本性。否則,永遠不能解脫。

  今天想盡辦法解脫,然後又痛苦、掙紮,明天還是一樣,如果今天心性不明,明天依然不能解脫,因為用的是錯誤的心,今天不悟,明天還是不悟!如果不能當下明白自己的心性,想要期待明天會更好,認為我的未來不是夢,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悟,那不是‘如果還有明天’,而是‘我倆沒有明天’,未來依舊是個顛倒夢想,明天也不可能會更好。

  所以,我們學佛要有般若的智慧,惟有大般若智慧,才能斷煩惱。若想要求生極樂世界,也要有清淨的心,要知道極樂淨土、阿彌陀佛都是我們的心,如果不是我們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那麽佛法講‘無生’,不自生、不他生,不來不去,那怎麽能得生淨土呢?

  因此當知:心淨則國土淨,要去悟我們的自性西方。要有清淨心,沒有煩惱的心,那才有辦法。否則,一樣也沒辦法。

  修心為上

  學佛要發三種心:

  第一要有長遠心—以前,師父在念逢甲大學的時候,有一位剛進入普覺佛學社的學長,大一剛進來,就發心說要出家,大二交到女朋友,後來就結婚了!現在,住在美國。這就是沒有長遠心,而且亂發願。隨便發願的人,學佛是不會有什麽成就的。

  第二要有慈悲心—要時常寬恕別人,擴大自己的胸量,不要看別人的缺點,你要活得快快樂樂,就要學習改變自己,而不是改變別人。多看眾生的優點,以慈悲柔軟的心來麵對你周遭的人、事、物,這樣,就能活得比較自在解脫。

  第三要發菩提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皆因菩提心才得以成佛,我們要‘學佛’,當然就要發菩提心。

  這三者當中都有一個‘心’字,修行人就是善用心的人,因為‘即心即佛’,佛法講的不外乎‘心’的問題。所以,如果隻是外表上在拜佛、念佛,而不懂得去除內心裏的貪、嗔、癡,那麽隻是在跟佛結緣而已。真正的佛法並不在於形式或儀式,而是要觀照內在,抓出心中的煩惱賊。兵法講‘攻心為上’,運用於佛法當中也是一樣的,心才是你生命真正的主人,隻有深入我們的心靈世界,才能掌握修行的根本。

  但講究心法並不代表就放棄因果,因為因果與空性是不二的。因果就是空性在事相上的顯現,而一切的因緣果報當下就是空性。事相就是因果,心性就是無生。因、緣、果宛然如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破壞事相,顛倒因果。修行人即因果而超越因果,越了解佛法的人,就越了解因果,而徹見因緣法的人,那就有消息了。所以,唯有見性的人,才能不昧因果。如此,就達到了理事圓融。

  禪非坐非不坐

  打開報紙、翻開雜誌,禪、禪修、禪坐這類話題無時無刻不被爭相討論著。許多流通處甚至藉此機會開起禪坐班,並且推廣禪坐的種種好處。然而是否將雙腿盤起,坐在那兒如木石般不動就是禪了呢?如果不是,那麽禪的意境究竟為何?

  簡單來說,禪所展現的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一如,心二十四小時都非常祥和,沒有任何壓力的狀態。當他人給予侮辱或讚美時,皆能保持平靜的心情,並不會因而感到憤恨不平或欣喜萬分。

  禪不在坐中求,坐隻是禪的一個方便法門。對於初接觸佛法,有心修行的人,是可以先學學打坐,這對平息那顆妄念紛飛、躍動不已的心是有所幫助,但這不代表已進入禪境。

  情感與理性的矛盾,可以說是每個人修行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唯當感情和理性達到平衡點,就符合禪的意境。可是一般人,在生活之中,往往不是過於感性,就是偏重理性。因為感性之中含有非常主觀的意識,而這些主觀意識,往往源自於過去所培養出來的見解看法,或是累積自個人的學曆、經驗乃至於權力所產生的成見,這些都使得人們在處理感情問題時,充滿了自己的主觀意識,無法認清真相,才導致彼此之間爭論不休。

  我們常說禪代表‘佛心’,因此沒有禪,就無法於一切境界中自在解脫。而將自己束縛在某一種自以為是的範疇裏,又不能包容他人,別人過得灑脫自在,你卻陷入苦痛膠著之中,而無法自拔。

  所以,禪的體現是在現實,非隻是‘坐’而已,如果‘坐禪’時能暫時忘卻煩惱,‘下坐’又依然痛苦,那麽,還不如平常就訓練自己‘放下’的功夫,養成放下的習慣,如此,禪就非隻是‘坐’,而是行、住、坐、臥都能用得上的東西了。

  圓滿不二

  禪,是感情和理性達到最平衡點的境界。此外,禪亦可解釋為不二法門的圓滿現量。所謂不二法門,是指在現實生活申獲得超越和解脫,因此不能離開現實的煩惱而求解脫。因為離開煩惱,也是找不軌解脫境界的。

  好比說有的人習慣每天吃山珍海昧、大魚大肉,那天餐桌擺得是青菜粗飯時,他可能感到氣憤、很丟臉、沒味口。但是,禪的意境,是讓我們把物質降到最低點,才比較容易體悟到真理平凡、平淡的一麵;唯有當精神生活領域升華到最高點時,我們才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所以在禪的境界中,是絕不會因為吃得少,或缺乏大餐而不高興,因為在聖者眼中,這不過是一種幻化的東西而已,根本不值得生氣。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個女孩受外道指使,喬裝成孕婦來毀謗釋尊,她見到釋尊,劈頭就罵:‘喬答摩,你真沒良心,我懷了你的孩子,你卻不聞不問。’釋尊聽了並不為所動,且笑臉依舊。麵對這種情況,若換成是現代人還得了,你敢毀我清譽,那就等著法庭上見吧!‘以諍滅諍隻有更增加困擾’,爭論、氣憤、對簿公堂並非真正解決之道;生活在現實生活中,超越你所麵臨的現實問題,才是不二法門的圓滿現量,換句話說:眼見、耳聞、口說,都不會在你的內心裏造成壓力。‘生活就是佛法’,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現實不離超越,超越不離現實,這才是修行最高的境界。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37/371406.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