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得福之道

(2016-04-17 18:02:05) 下一個

                                         

 

  有 幾樣事物,為我們大部分的世人所歡喜,一者,財富,二者,健康長壽,三者,智慧。在佛的經典,佛的教育裏,有很多獲得這些所願所想的好方法,依照這些教育 如理如法地在生活中去做,這些願求都能如願以償。因為我們眾生世間的生活,都不能出離自然,因果這些範疇,明白了這種事物的自然規律,順其而作,一切便會 如願。

      一,財富。佛在經典裏告訴我們,財富是從布施得來的。布施,就是給予別人,在別人困難的時候幫助別人。布施有三種,一種是財布施,一種是法布施,(就是使 人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一種是無畏布施(就是使眾生遠離怖畏恐懼)。財富就是從財布施中得來的。財布施又分為幾種。

   一種是內財布施,就是身體上的勞作去幫助別人,或說做義工,這是一種布施。這邊很多人喜歡做義工,雖然大多數人不能明白很多大道理,但實際上是在給自己修福.

   另一種叫外財布施,就是錢財方麵的布施。很多佛弟子尤其喜歡做這些事情。他們捐贈出大量的錢財,印送善書,放生救災,等等,這既是財布施,又是法布施,又 是無畏布施。印送經書實在是最好的布施方法,給一個人十塊金子,不如教給他一種點金術,給一個苦難的病人種種安慰,不如教給他一種不病的方法。很多西方的 富人,也很喜歡捐贈很多資財到學校,醫院,教會,寺院,做各種公益事業,這些都是給自己未來修福報,盡管很多人這樣做的時候並不見得想要回報。

   財布施也並不是隻有富人才能修的,窮人也能修財布施,也能給自己修福報,這方法就是心念布施,見到,聽到遠近他人做這些善事,心中真誠地讚歎,這就是布 施,福報和真正布施的人一樣。別人向災區捐贈百萬,我們一讚歎,也等於自己捐贈了百萬。這個心念是相同的。我們所造的善業或者惡業,不僅有行為上的,還有 心念上的,念頭上的,佛法中稱為“意業”,有時候有些善事或惡事盡管沒有去做,沒有去實現,但是有過這個念頭,也已經形成“業”,因此修行人不僅在行為上 用功,更會在這個“念頭”上下功夫。可見得有錢沒錢,都可以修布施,給自己修福報。

   其實,我們的身邊周圍,就有一塊很好的“福田”,給我們自己好好去種福。這福田就是我們的父母雙親,公公婆婆,我們的長輩。他們就是我們的最好福田,最方 便福田,無上福田。孝養父母,能得大福報。《百孝圖說》裏有很多孝順得福的故事,使人感動,(古往今來,很多孝子所行,真的能感天動地),其中一則是孔 子的弟子子路,為母親背米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子路,學名仲由,天性非常孝順,並且很有俠義心,怎奈他們家很貧寒,常常吃粗糙之飯,但他對母親非常孝順,經常到百裏地之外,單單給自己的母親 背些米回來,不辭勞苦。他的母親去世後,他向南方遊曆到楚國,在那裏做了官,車輛百乘,糧倉盈滿,華衣美食,非常豐盛,但他經常歎息說:現在已經過了膝下 承歡的日子,雖然還想吃那些粗糙的食物,為母親背米於長途,以報其恩情,已經不可得也。

    子路的這些福報,都是從孝養母親得來。不念己身,但念其母,福之源也。

    這些是財富的來源。

 

    二,長壽。佛經中講,健康長壽是從不殺生修來的。一切生命,同源種智,本是一體,何必相殺,互為仇怨。

心地清靜,諸事不掛在心,仁慈與物,可得長壽。

    其實,我們世間所言的“長壽”,實在是壽命太短。縱說“長壽”,不過百年,很少超過一百二十歲的,終究不能脫離一個“死”字,不用說諸佛菩薩,無生無滅, 沒有生死,就是天道的天人看我們人道眾生,都很可憐,就如同我們看小昆蟲,天道即使是福報最小的地方,他們的一天也是我們人類的幾十幾百年,因此天人看我 們,是朝生暮死,可憐憫者。

    佛法中有長壽,是無量壽,無有生老病死苦,無生無滅,有一本經,叫《無量壽經》,依教修學,能得無量壽。

    心念起滅故,便有生死,心念歸一故,便成無生。

 

    三,智慧。智慧從清靜心中得。盡己所知,授予別人,也能得智慧。宣化上人的傳記中有一故事,大約講的是宣化上人的母親去世後,他就在母親的墳墓旁邊結廬而 居,守孝三年,邊精進修道,日夜誦經念佛禪定。有一學校學生便來請教,說自己學校的功課不好,記憶力不好,請教有沒有辦法能使聰明,宣化上人對他說,“椅 上,桌上,路上,枕上”,意思是要他把自己的心思專一,處處用心在自己的學業上,包括路上,枕頭上,這個學生依教而行,果然學業大有長進。

    佛法中有一種智慧,名曰光明,能使人百病不生,智慧如海,是一切智慧根本。還有一種智慧,應人而語,妙用無窮。這兩種智慧,是應所求。

 

    總之,我們的心地,是塊寶藏,是如來藏,一切能隨意。世間出世間,一切的福報,皆可以從自己的心地中求得。依照佛的這些教育去做,福報自然。有一首小詩,將心,命二義發揮得很好,能使我們明白事理: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