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八十年代上海青年如何找對象 zt

(2015-11-11 04:39:19) 下一個
 
作者:依時 2015-10-31 23:59:49
 

 

青年男女或者介紹人在詢問“有沒有房子”時所指的,是問男方父母家現有空間內,能否還有分隔出來的餘地,如有閣樓、亭子間、陽台等空間可以供新婚夫婦居住,實在不行在較大的居室內用布簾子隔開一個空間也算房了。到了1982年,上海還推出全國創新舉措——在普陀區誌丹路上建成了新儷公寓,這一被稱為“全國第一棟鴛鴦樓”的房子,專門供還未符合福利分房條件的大齡青年結婚過渡使用。

“全民還是集體?”

“有房還是沒房?”

“海陸空有沒有?”

 

1980年代初,曆盡波劫後的上海城內,複蘇的不僅有經濟,也有被壓抑許久的人性和人情。隨著大批知青返滬、農場青年返城,一時之間,找對象成了家家戶戶關注的話題。

 

在當時,超過28歲的男性和超過25歲的女性,都已經被歸入大齡青年序列。因為剛剛返滬,沒有福利分房,工資又幾乎全民統一並無優勢,因此上海出現了第一次找對象危機。在政府的鼓勵下,幾乎每個單位都被組織起來,要求盡可能解決大齡青年婚戀難問題。一批大型的相親會也應運而生。其中,男性員工居多的鋼鐵廠最常和女性員工居多的紡織廠聯誼,連報社也本著為社會分憂的擔當,出麵承擔“紅娘”工作。

 

【“海陸空”“全雞全鴨”是什麽?】

 

59歲的作家馬尚龍還記得,上海文聯《采風報》於上世紀80年代初在今作協所在的巨鹿路675號大廳裏舉辦相親活動。報名熱線是2471490,諧音滬語“兩思切、一試就靈”。大廳裏拉了繩子,上掛三角形小彩旗,每一麵小旗上是一個單身者的年齡、身高、單位、照片等信息。如果看中了旗子上的人,就摘下旗子交給工作人員,由工作人員出麵傳遞消息,以避免被拒的尷尬。

 

雖然當時談戀愛也要問住房,但其含義與今日內環無貸的商品房不可同日而語。當時上海人均住房麵積僅為4.3平方米,逼仄程度全國第一

 

青年男女或者介紹人在詢問“有沒有房子”時所指的,是問男方父母家現有空間內,能否還有分隔出來的餘地,如有閣樓、亭子間、陽台等空間可以供新婚夫婦居住,實在不行在較大的居室內用布簾子隔開一個空間也算房了。到了1982年,上海還推出全國創新舉措——在普陀區誌丹路上建成了新儷公寓,這一被稱為“全國第一棟鴛鴦樓”的房子,專門供還未符合福利分房條件的大齡青年結婚過渡使用。

 

在工資幾乎統一的年代裏,詢問對方單位性質是全民還是集體,全民裏是事業單位還是企業單位,意味著福利勞保上的差距。在沒有可能於住房上有太多要求、也還不時興鑽戒馬爾代夫蜜月遊的年代,女孩們於婚事上在“海陸空”和“全雞全鴨”上攀比。其中,“海陸空”指的是:海,對方家庭親戚中有海外關係;陸是落的諧音,指對方是剛落實政策的家庭,即對方是文革中受到衝擊現在翻身的資本家、官員、知識分子背景的家庭;空是指有空房子。“全雞全鴨”,則指陪嫁裏是否有電視機、收錄機、洗衣機,鴨絨被頭、鴨絨枕頭。

 

【內部解決,肥水不外流】

 

在這事事依靠組織、結婚還需單位開證明的年代裏,兩個知己知彼的青年在一個單位或者係統裏內部通婚不失為一種不錯的脫單渠道。

 

1985年《解放日報》登陸振球的調查發現,隨著青年自主戀愛意願增強,同一單位的青年人婚戀比例上升。撰文者於當年的統計發現,某廠45歲以下的同廠婚配有24對,占近15年結婚總人數的百分之三十四點九。“在一家小廠22至26歲青年正在熱戀的有十二對,占這一年齡組未婚青年的百分之四十點六。”,在一些被社會偏見貶低的職業領域,或者一些工作場所在偏遠地區的單位內,這一比例更高。如當時某區環衛所近5年中,新婚人數共554人,其中91對是同一單位的。

 

穩定人心促生產,肥水不落外人田。在這方麵,郊區也沒閑著。

 

1980年,《解放日報》市郊版登了一個2000餘字的文章,詳細描述了一位生產隊老隊長徐福元,如何進退有度地撮合了一對“內部姻緣”。其操作性之強、指導性之明確,堪為紅娘範本。

 

其中的男主角國華,是個勤勞正直的青年,隻因父親在解放前當過兩年偽鄉長且拐腿哮喘,母親去世後家裏的重擔都落在國華身上,因此好好的一個青年耽誤到33歲還沒有對象。等到 “四人幫”垮台,思想解放了,老隊長打定主意,要為國華找合適的人。一來二去,老隊長想到了大隊的種菇輔導員年雲。

 

30歲的年雲曾與一個來插隊的知青相好,但青年上調讀大學後就甩了年雲。後來,年雲經人介紹認識一個軍人,可軍人提幹後,又取消了婚事。深受打擊的年雲從此一心撲在種菇上。老隊長於是以蘑菇棚缺人手為由,將國華派去與年雲一起工作。之後,老隊長又無意在年雲麵前提到國華的人品好,還單身等信息; 又買電影票叫兩個青年一起去鎮裏看;國華生病時托年雲去送水果……當老隊長看看事情有七八分把握時,特意到到隊裏有名的快嘴大嬸家串門聊天,知道“現在用不了半天,這消息就會傳遍全村,用不了一天,整個大隊都會傳開。”

 

果然,在老隊長的神機妙算下,國華和年雲成了一對,而且因為精心管理,這個生產隊的蘑菇長得全大隊第一、賣出高價。年終總結時,兩個青年都被評為公社的先進生產者。喜酒宴上,賓客紛紛恭維老隊長一舉三得。

 

【上海十位丈母娘,倡議驚動全國】

 

在冰雪初融、又處處留存含蓄感的上個世紀80年代,青年人談戀愛時盡管擁有了越來越多的自主判斷,但依舊還是離不開組織的影響。在全社會鼓勵大齡青年去“勇敢愛”的同時,黨報輿論也不遺餘力地倡導人們簡樸結婚、努力工作。

 

1981年國慶前夕,214對青年在上海體育館舉行集體婚禮。當時,鍾民、夏征農、陳沂等時任市委領導到場祝賀。團市委書記汪明章為新人們證婚。七千餘位來賓“交口讚譽這是破舊俗,立新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件大好事。”

 

1982年,上海燈泡三廠14位青年女工發出“樹立正確戀愛觀,不做高價姑娘”的倡議:戀愛結婚不講排場,對男友隻要求有上進心,人品端正,物質條件可在成家後自己去創造。1983年1月3日,這14位青年女工的母親,以“十位丈母娘”的名義登報,“向全市丈母娘提倡議”,完全讚同女兒們樹新風破舊俗的行動。同日,《解放日報》連續數日展開征集問題討論“勿做高價丈母娘”,提醒那些“提出要幾百元錢彩禮、全套高檔家具、十幾桌酒席、幾十斤喜糖”的丈母娘不要為了“敲女婿一記”而耽誤了青年終身大事。當月17日,閘北區新疆路街道黨委馬上落實,並專門召開會議,將近三百位丈母娘歡聚一堂,倡議支持女兒婚事新辦。很快,《人民日報》轉發了《上海的十位丈母娘》一文,引起全國的反響。

  

為了鼓勵青年革命生產兩不誤,報紙也真是操碎了心,連失戀的對策也想好了。

 

1980年7月14日,《解放日報》還特意登一文《理想的愛和愛的理想——談擺正愛情的位置》一文,手把手地指導青年“失戀之後,我們應該到集體中去尋找安慰,到火熱的鬥爭中去充實自己的生活,用緊張的工作和學習,把占滿腦子的痛苦擠掉。切莫把失戀看成是人生的完結——這是一把尺子,它能檢驗出你的意誌;又是一麵鏡子,能反映出你的人生觀……革命者比任何人都更為強烈地追求理想的愛。理想的愛和愛的理想之間的關係就是:忠實的愛情建立在誌同道合的基礎之上。”

 

嗯,真的是滿滿正能量撲麵而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圖片來源:CFP。本文編輯:章迪思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南島水鳥 回複 悄悄話 兩張圖片拍攝得太好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