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外有聲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正文

再談薄熙來

(2016-01-09 09:59:48) 下一個

假如沒有薄案的發生,大家阻不住薄入常,習又有本事通過運作,把薄放在張高麗的位置是最理想的,這樣薄不用習的指使,就會一門心思架空李克強,兩麵減輕了習的壓力。薄充當朱二代,李克強就變成鵬二世了,再運用七上八下的規矩,薄幹完一屆就飄然養老,這時李的權力已經被折騰得奄奄一息,聲譽掃地,再走鵬的路線,不去人大就是政協就再順當不過了。習在薄的“幫助”下,十九大也可以名正言順的提名新的總理候選人。


以上“理想”,習當然沒能實現,也幸好沒有實現。不然哪有今天的如日中天?


習在接了軍委副主席後,奠穩了接班人位置,才去到重慶視察,對薄應該是有所忌憚的,習在薄麵前也做得十分低調,比如那次去重慶“助陣”,從習那軟塌塌的頭發就可看出他的謹慎,看到習主席發型都這樣了,薄都督不得不搞得更扒,一下子在“娃娃臉”的習麵前顯得老了許多,一肚子委屈寫在苦瓜臉上。


如果取代李,雖談不上政變,無疑是動了胡溫的奶酪。李克強是胡的得意門生應是不爭的事實,是溫的接班人也快既成實事。如果薄取代李,那胡十年都磨不成一劍,隻能灰頭土麵於國內國外了。上朝的國務院的一切運作,就會被薄名正言順的翻個底朝天,不管是溫家人,還是溫家軍,就岌岌可危了。薄和溫有什麽曆史恩怨,倒好像沒什麽有力證據。但薄以政治局委員的身份,和商務部長的階梯,都沒有順勢擠進副總理的位置,溫有沒有從中作梗,就不得而知。但消極對待,冷眼旁觀是最少的。薄當副總理對溫來說,隻是舉手之勞,溫都不願抬手讓道,這可能就是薄與溫結怨表麵化的開始。


薄取代李,對習也是致命的,黨政分家就真是順應了民意,那習就真的是叫苦不迭了。在薄執政時期,又紅又專的胡,一反常態從不破步重慶一次,就已經鮮明的向薄表明了態度,別想把李克強擠走。取代李,除江不置可否外,習胡溫肯定會堅決抵製。也就是說薄想當總理的推力不夠,阻力巨大。加上年齡的坎,薄也應該是漸漸死心了。


對習來說,富於發揮的薄,入常後的分工選擇麵是最窄的,除常務副總理一職以外的任何職務,都會影響習的權威,對習形成直接壓力,習上台之後的表現,足以看出他對權力的渴望。當常務副總理,胡溫也會極力反對,無疑是架空了胡溫的政治延續,習那時也沒有把握,可以把桀驁的薄精準送到此位置上。那時,習的意誌魄力和騰挪技巧都還遠遠不夠。


薄對江來說,最佳的位置應是政法委,或是副主席老曾坐過的位子,對習來說,最理想的位置隻能是常務副總理,對胡溫來說又堅決不能是常務副總理,現在得問薄的意見了,薄當前兩個職務,當然都是欣然的,當後一個職務隻能是悻然的。對於老江來說,薄的職務是廣闊的,入常就羸了。對習的理想選擇,與胡溫的政治底線來說,薄的職務就變得不可調和起來。


對習來說,薄入常當常務副總理是最令他放心的,矛盾的焦點在習與胡溫之間產生了,拉江一起合力把薄放在此位置上,但是,把一個不聽話的棋子,放在對方也不願意的地盤上,其效果肯定也不理想。也就是說,薄當副總理,最少胡、溫、李、薄四人不同意,江也意興闌珊,習不得不放棄此想法。


其它職位習不樂意,但江樂見、胡接受。現在矛盾又轉到習與江、胡之間了,既然習不能把薄安插在副總理位置上,那就有點頭痛了。這時,溫及時跳出來給習送上一瓶清涼油,習和溫的聯盟就達成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