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上天才唯母親5. 打麻繩

(2016-05-01 16:20:25) 下一個

                    

記得三年困難時期,那位張大眼珠子,為了報答母親接濟他的滴水之恩,還給母親介紹過打麻繩的活計。糧庫裝糧食的麻袋是用南方的紅麻織成的,縫口袋咀的麻繩也要用紅麻來紡。然而物資係統供應給糧庫的不是已經紡好的麻繩,而是一團團的原麻。

老張跟母親白話,說糧庫先後找了幾家紡麻繩的,都嫌他們紡得粗細不勻,質量不過關,交貨不及時,讓我再給找一家。大嫂的手把保準能合格,紡一斤口袋繩5毛錢,一天帶帶拉拉地也能紡出兩三斤,這一個月下來也能有三四十塊的進項,也好給孩子們買菜吃。隻是這紡麻繩的活計埋汰人,整天灰沫撩亂的,咋好讓你幹呐。幹淨埋汰的,母親並不在意,五金廠整天拆廢鋼絲繩,擼鏽鋼絲,不比紡麻繩幹淨到哪裏去。

老張幫忙領回了紡車,捎帶著20斤紅麻,說這是一周的工作量,去交麻繩的時候領下一周的原麻。紡口袋繩要先紡麻經,然後再把三股麻經合成一根麻繩。母親從來沒紡過麻繩,小時候見父兄每年春天都要紡麻經、打麻繩,正所謂‘沒吃過肥豬肉,卻見過肥豬走’。

母親會用牛腿骨做的撥啷錘,打出精細的麻繩,給我們兄妹納鞋底,和紡口袋繩的方法大同小異。母親試著紡了半斤麻,讓老張拿著再跑一趟糧庫,看看是否合格。老張回來講,糧庫的領導很滿意,說今後這口袋繩就要大嫂來紡。

 

縫麻袋的口袋繩,不僅有質量要求,而且還有長度要求。糧庫工人縫麻袋時,麻繩長了浪費,麻繩短了不夠用。一桄麻繩剪斷,每根麻繩剛好一米六,咋樣桄麻繩才能保證這個長度呢。母親在那裏自言自語地念叨,哥哥在一旁轉動著兩隻大眼睛替母親想轍。

我家有一張八仙桌子,是祖傳的一件老家具,一家人用它當飯桌,我們哥倆用它當書桌。哥哥搬起桌子四腳朝天地擺在炕上,往兩個桌子腿上繞了一圈麻繩,用剪子剪斷一量長度,剛好一米六。

整天擺弄紅麻,會揚起很多粉塵,母親總是等我和哥哥上學之後才開始紡麻。待我們放學回來,隻見紡車上纏繞著一大團麻經,桌子腿上桄著紡好的麻繩,屋子已經打掃得幹幹淨淨。

天氣暖和的季節,母親把紡車搬到院子裏紡麻。迎著春風,頂著烈日,天長日久地,母親原本白皙的臉麵被曬得黝黑,原本細軟的雙手變得粗糙。寒冷的季節或是陰雨天,母親隻好在逼仄的屋子裏紡麻。我們哥倆偶爾早放學回來撞見,母親仍然搖著紡車在紡麻經,雖然戴著頭巾,但暴露在外的臉麵、頭發、睫毛都蒙了一層灰塵,三十幾歲的母親反倒像一位年邁的婆婆。再看兩個妹妹,正在炕上扯著麻繩玩兒翻花籃,見我們放學回來,揚起了兩個小花臉。

大妹妹小時候鬧過肺炎,留下了支氣管脆弱的後遺症,氣候突然變化,空氣中帶有煙塵,她反應最敏感。母親接了紡麻繩的活計以後,大妹妹的咳嗽聲顯得比以往頻繁。母親意識到這是紡麻擾起的粉塵惹的禍,當機立斷地讓張大眼珠子把這份工給辭掉,說紡麻影響了孩子的健康,就是掙座金山也不能幹。

搬家到鄉下之後,母親帶著我們兄妹參加的第一項生產勞動,就是給生產隊扒線麻。那個年代的生產隊,每年都要種一幾畝地的線麻,以滿足一年所需的各類繩索。線麻成熟得早,立秋之後就可以收割。把成捆的線麻一層層地摞起來,壓在水泡子裏漚半個月,撈出來散在岸上晾幹,給每個農戶分100斤麻杆兒。

冬閑的季節吃過晚飯之後,家家戶戶地都點起平時舍不得費油的罩子燈,把屋子照得通亮,一家人圍著屋地扒線麻。你仔細觀察,每個人扒下來的線麻都自然而然地分成兩縷,分別掐在兩個指縫間,多的那一縷是粗麻,少的那一縷是細麻。問過母親才知道,每100斤麻杆可以扒出17斤線麻,生產隊隻要15斤粗麻,農戶留下2斤細麻,為的是打麻繩,納鞋底,做布鞋。這就是那個年代的潛規則。

陽光明媚的春天裏,母親一邊納著鞋底,一邊攆著幾隻大白鵝去甸子邊兒上吃草。路過生產隊的倉庫門前,見隊長正領著兩個社員在那裏打繩子。看樣子是剛打好一根大繩,一個年輕人握著大繩仰臉朝天地向天空舉著,說能把大繩舉一丈高不倒才算合格。可他每次隻能舉到三五尺高,大繩便歪倒下來,無論如何也舉不到一丈高。

母親湊到近前,看了看地上的一大團麻經,又看了看趴在地上的一溜麻繩,毫無遮掩地笑話他們,你們這麻經紡得毛毛糙糙、粗細不勻地,還能打出好大繩?別想舉過一丈高!

我家剛搬來時,在這生產隊長家的北炕遷就了十來天,兩家人很親近。隊長很是驚訝,大妹子還懂得紡麻經、打大繩?母親也不謙虛,說用我紡出的麻經打大繩,保證讓你舉過一丈高。母親告訴隊長,紡麻經的時候,要把細碎的短麻包在裏麵,把成片的長麻裹在外麵,紡出的麻經才光滑。紡麻經的時候,接續要勤,續麻要勻,不能像長蟲(蛇)吃雞蛋似地,粗細不勻稱。隊長挺服氣,沒想到你這幹部家屬,還是個紡麻經的行家,就別在這笑話俺們啦,今後生產隊的麻經都由你來紡。

我家在這個村子裏居住了18年,母親給生產隊紡了18年麻經。

 

圖片來源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haiwaiyouzi 回複 悄悄話 這照片保管的真好!母親很慈祥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