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個星期五晚上,係裏幾個中國同學一起去學校禮堂看了場電影。電影的名字很長也很拗口,叫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我英語不靈光,一大半對白聽不懂,細節糊裏糊塗,主要情節卻是看明白了:Thief的Wife與Lover偷情,被Thief發覺,Thief殺死了Lover;為了報仇,Wife讓Cook把Lover的屍體做成一道大菜,擺在桌上逼Thief吃,然後殺死了Thief。
我當時剛來美國不過幾周,就看了這樣一部驚心動魄的電影,實在是大開眼界。回家的路上,屍體大餐的畫麵一直在眼前晃動,在黑暗的包圍中,越走越別扭、心虛、膽怯。回到家中,廚房的燈還亮著,室友們還在洗碗聊天。我如釋重負,感激涕零,一反平時的孤僻,變成了一隻社交花蝴蝶。我在他們中間穿梭遊走,東拉西扯,讓家居生活的平凡像溫熱的肥皂水一樣,慢慢地,慢慢地,衝刷電影在腦子裏留下的暗影。雖然跟室友還不熟,但因為剛才那部電影的緣故,這些既不殺人、也不吃人的普通人,個個變得像親人一般讓人依戀。
幸運的是,這部誤打誤撞碰上的重口味電影,沒有敗壞我對美國電影的胃口。年輕人元氣恢複快,那個星期五過後沒多久,我就好了傷疤忘了痛,又接二連三看起電影來。這些電影有的好懂一些,像Pretty Woman,有的則看得一頭霧水,如Russian House。但不管懂多懂少,初到美國,一切都新鮮有趣,這些電影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後來我轉到另一間學校念書,過了幾年寂寞又辛苦的留學生活。在一些最沉悶的日子裏,我發現一間圖書館有海量電影錄像帶出借,而且圖書館就有很多用三合板和布簾子隔開的小放映間。我成了這間圖書館的常客。但凡兩節課之間有個兩三小時的間隔,我就來到圖書館,借一部電影,找一個放映間,把錄像帶塞進VCR,戴上耳機,把這段時間消磨掉。圖書館的電影汗牛充棟,乍一看不知從何下手;而且我也已經知道,抓鬮般隨便挑一部電影來看不是一個好主意。但我是工程學院的博士候選人,優化和博弈是我的專長,豈能被這種小事難倒。我找到曆年奧斯卡入圍電影的清單,那些得最佳電影獎的,最佳導演獎的,最佳編劇獎的,最佳主角獎的,都借來看,平時也留意哪部電影人氣高、口碑好。這麽看了幾年,等於上了一門美國電影101的課程,對比較有影響的電影和電影人物,基本知道了個大概。雖然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帶有才人出,以後又湧現出很多電影新人,但有了這個基礎,跟美國同學談電影都駕輕就熟,遇到新人和新電影,也像武林高手見招拆招一樣易如反掌。所以那幾年學問做得如何不好說,對美國電影的研究絕對很有長進。
當然那幾年也不全是一個人孤零零地躲在黑屋子裏看電影,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廣眾之中,跟朋友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也是有的。記得我和同一間辦公室的美國同學Lisa一起看過A Few Good Men;我的一個大學同學住在附近,已經結了婚,上了班。他們夫婦都愛看電影,有時會叫上我一起去看。記得我們一起看過Barbra Streisand和Nick Nolte主演的The Prince of Tides和Michael Keaton和 Glenn Close主演的The Paper;我還和學校的中國同學一起去看過在美國影院上演的中國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在學校的最後一年,從Wellesley College畢業來我校念研究生的Kim成了我的室友。Kim是個很可愛的女孩,聰明和氣,善解人意,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爬山、看電影。有一次要去看電影,Kim提議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Kim的一個鐵哥們想帶一個漂亮女孩去看Four Weddings,又怕女孩不喜歡,已經在約會前自己偷偷看了一遍——我則提議正在附近影院上演的陳凱歌的《霸王別姬》,Kim欣然同意。看完電影,Kim問了我幾個問題,我都一一解答。但好幾年後,想起我們的對話,我突然意識到Kim根本沒看懂這部電影。那時年輕不懂事,以為美國人都對中國文化感興趣,尤其如果人家客氣地問了幾個關於中國的問題。其實是我想看中國電影聊解鄉愁,把這個意願強加於人,而Kim心地好,修養高,才痛痛快快跟我去。我確實一點都沒意識到,這麽濃鬱的中國味道的電影,美國女孩不一定感興趣。
順便說一句,那間演《霸王別姬》的影院後來關門了。這種主要演外國電影和其他非主流電影的電影院估計還是入不敷出。電影院關門後,這裏變成了一間Borders書店。現在Borders也關門了,這棟建築又變成了一間咖啡館。每次我走過這家咖啡館,都會想到這裏曾經是一家電影院,和我在這裏看《霸王別姬》的歲月。
二
開始上班又有了自己的家後,有過一段看電影的好時光。我們家附近有一家電影院,專放剛從一線電影院下檔的電影。因為電影已經不是新鮮出爐,價錢特別便宜,隻要一塊七毛五就可以看一場。我們覺得很合算,成了這家電影院的常客。記得我們在這裏看過Forest Gump,還有Sleepless in Seattle。後來有了孩子,好幾年不出門看電影。等到再想起這家電影院時,才發現早沒了,原來是電影院的地方豎起了一排連棟公寓。
女兒剛出生那幾年是我們看電影的低穀。孩子是電影的天敵。有了孩子,不但電影院去不成,就連在電視機前安安靜靜坐一會兒都成了奢侈。那幾年我們看電影多半是星期六晚上女兒睡著後,看的電影有的是電視上演的,更多則是從Blockbuster租來的錄像帶。那是Blockbuster的黃金時代,每個小城,每隔幾條街,就有一間寬敞明亮的Blockbuster。星期六晚上,Blockbuster裏燈火通明,人來人往。我們經常也加入了那些徜徉於一排又一排錄像帶間,選擇自己喜歡的電影帶回家看的人流之列。
我和先生選擇電影的方法很不相同。他愛看拳打腳踢、血雨腥風的動作片、科幻片,我愛看柔情蜜意的劇情片、喜劇片,首先口味就不一樣;其次我迷信名片、大片、得獎片,至少也要看Siskel和Ebert有沒有豎大拇指,他則愛隨心所欲地在錄像店的走道裏穿來穿去,一看到中意的封麵和片名,就恨不能馬上取下來拿回家去。因為這些差別,我們沒少在Blockbuster吵架,有時候還會把爭論的焦點,從選擇電影的方法的優劣,上升到人生哲學的高下和生活態度的對錯上,似乎我們盡管是自由戀愛,又在一起磨合這麽多年,卻直到這個星期六的晚上,在Blockbuster慘白的燈光下,才認清對方的本來麵目。
但不管怎麽吵,到頭來總要有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候某一個人讓了步,有時候將兩部片子都借了回去。在家看電影不如在電影院投入,看的電影雖然不少,卻經常看得三心二意,除了對選擇電影的過程記憶猶新外,少有幾部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
三
女兒三、四歲以後也開始看電影。最初她的電影都是用錄像帶看的。我們給她買的第一部錄像帶是Alice in Wonderland,其中花朵蝴蝶們合唱Golden Afternoon的場景她最喜歡,看了一遍又一遍。Lion King是那些年的熱門電影。一個星期天下午,先生出去打球了,我和女兒坐在沙發上看Lion King,看到Simba和老獅子王一起玩耍的場景,女兒突然哭起來。我吃了一驚,問她哭什麽,她說“我想爸爸了”。我雖然不是爸爸,聽了心裏也暖融融的。我們也喜歡Aristocats。幾隻小貓上躥下跳地彈著鋼琴,唱著Scales and Arpeggios,幾隻大白鵝戴著帽子,踱著方步,配著抑揚頓挫的音樂,在田野鄉間昂首挺胸、神氣活現地走過,都是我們最喜歡的電影片斷。
女兒第一次去電影院是看Tarzan。電影一開演,女兒被環繞立體聲係統的巨大聲響嚇了一跳。但習慣了電影院如雷貫耳的音響效果後,我們一發不可收拾地成了卡通劇場的常客。卡通片在美國社會很受歡迎,觀眾喜歡,影評家也偏愛,幾乎每一部都得到眾口一詞的高度評價。比較起來,那些由真人詮釋的電影運氣就差多了。雖然導演、編劇、演員一眾人馬都兢兢業業,誠惶誠恐,使盡渾身解數,常常還是換來影評家一通譏諷和嘲笑。
我對此有點不以為然,每次看到影評家對卡通片極盡溢美之詞,對非卡通片冷嘲熱諷,總覺得不公平。我認為卡通片雖然可愛,畢竟是小孩子的東西,不管是在思想深度上還是在藝術性和娛樂性上,都比不上“真正”的電影中的精品。但跟很多人一樣,我們也是那種有了孩子就心甘情願地迷失自我的父母。孩子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需要,隻要孩子喜歡,犧牲一下個人的興趣和品味是無所謂的,所以那些年我們也把大多數看電影的機會留給了卡通片。
女兒稍大一點後,星期六晚上也和我們一起看電影,到Blockbuster選電影成了三方角力,要找到一部全家都喜歡的電影成了更大挑戰。但也不盡然。女兒雖然人小,她的一票有分量。如果她挑中哪部電影,我們大人都不會唱反調,所以她的加盟,也可能反而讓這個過程得到了簡化。
有一次,應該是為了討女兒歡心,我們看了March of the Penguins。這是一部關於企鵝在南極大陸以及附近的大洋之間來回遷徙孵育小企鵝的紀錄片。片中一望無際的茫茫雪原,如詩如畫的美麗風景,身材圓滾、步履蹣跚的可愛企鵝,尤其是它們在冰天雪地中展現出來的頑強生命力,和相互之間的關愛和親情,都既溫馨又讓人感動。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女兒都經常說“我真喜歡March of the Penguins”,臉上是心醉神迷的表情,清澈的眼睛裏全是柔情和向往。
四
這樣其樂融融的和諧日子過了幾年,但慢慢地,不知不覺地,星期六的“家庭電影之夜”在我們家土崩瓦解了,因為我們迎來了互聯網的新時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平板電腦和手機的流行,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看電影的設備。既然我們不再拴在同一台電視機上,每個人都可以看自己愛看的電影,就不用再在Blockbuster爭得麵紅耳赤,各看各的電影就是了。況且Blockbuster也早就倒閉了。
這個變化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有時候我選好了電影,招呼一家人來看,大家卻拖拖拉拉,反應很不熱烈,或口裏應著,腿卻不動。即使來了,隻要電影沒在幾秒鍾之內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他們也可能借口肚子餓或上廁所,一轉眼就不見了蹤影。又即使他們給我麵子,坐在電視機前沒走,也是瞟一眼前方的電視,又瞟一眼手裏的電腦或手機,明顯地心猿意馬,就像被老師盯著,不得不坐在教室,心卻早已飛到窗外的小學生。這樣的事情發生幾次後,我終於意識到,家庭電影之夜的時代已經結束。
我自己很少在iPad或電腦上看電影。先生和女兒看得多一些,尤其是女兒,因為她這時候也長大了,變成了一個桀驁不馴的青少年。這時我才意識到,星期六晚上的電影之夜,本來也不全是為了看電影。吃過晚飯,去Blockbuster走一趟,租部電影,回到家裏爆點玉米花,一家人擠在沙發上,一邊看電影一邊閑聊,如果電影好看就認真欣賞,如果電影不好看,尤其是如果特別愚蠢,就一起冷嘲熱諷,比一比誰更加尖牙利齒,是一家人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電影是個拋磚引玉的引子,在電視上露了臉,像一塊磁鐵一樣把一家人吸到一起,就完成任務了。至於電影本身是好是壞,是美是醜,並不是關鍵。
說起來也好笑,十五年前,看電視多少被認為是一件不健康的事情,遠不如到公園野餐、放風箏、踢球那麽青春陽光,生機勃勃。到了今天,當每個人都埋頭在自己的手機中讀新聞、看視頻、玩微信時,一家人在一起看電視在我眼裏倒成了一項有利於家庭成員社交和溝通的溫馨活動,而且也健康,至少對眼睛、頸椎傷害不大。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且還將繼續改變。看電影這件小事情,也在時代的潮流中上下顛簸、左右搖晃,一會兒就不知道漂到了何處。
五
但我到底還是跟電影有緣。家庭電影之夜沒有了,又不愛一個人埋頭在電腦中看電影,我又回到了電影院。當然這也是因為女兒長大了,我們有了更多閑暇。女兒有時候會跟我們一起去電影院,但不去的時候更多。不管她是什麽選擇,我們自己是照去不誤的,看電影成了周末的主要娛樂。
美國電影發行有一定的季節性。網上有詩雲,春天不是觀影天,夏有大片好賺錢,秋風雖起熱不減,賀歲電影好過年,說得有點道理,是對美國電影市場節奏的比較準確的概括。年尾假期多,看電影的人也多,加上金球獎、奧斯卡提名即將出爐,很多大片都在這個檔期推出,掀起一股看電影的熱潮,我們看的電影也多一些。但即使是淡季,如果周末有空,我們也會根據正在上演的電影的口碑和人氣,決定是否去看場電影。除非特別忙或外出度假,比較主要的片子一般都有所耳聞,感興趣的還會去看,算是跟上了美國電影市場的腳步。
因為我們看電影前都會略做研究,遇到慘不忍睹的片子的時候不多;而且電影院一片漆黑,視覺和音響效果都很好,尤其是現在有些電影院把座位升級成沙發躺椅——看電影時可以舒舒服服地躺著,萬一遇到不好看的電影想打個瞌睡也更容易入睡——看電影越來越成為一種享受。但我們也遇到過一些像漫漫長夜般望穿秋水地等它結束的電影。這些電影以藝術性特別強的居多,因為不是真正的爛片,通常都得到很高評價,怪不得我們會受到蒙蔽。
一部這樣的片子是Juliette Binoche主演的法國電影Certified Copy。在這部電影中,英國作家在Tuscany講演時遇到一個忠實讀者(Binoche)。他們相約一起到鄉村走走,一邊走,一邊談論藝術和人生。因為被有些路人和店主錯認成夫婦,他們索性假扮成夫婦,即使在沒有外人的場合也以夫婦的口吻說話,還假模假式地回憶自己共同度過的歲月——我覺得他們真像神經病;還有獲得201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意大利電影The Great Beauty,年老的作家回憶自己一生的種種碎片,也很令人費解。這類電影中偶爾也有美國電影的身影,比如Richard Linklater導演和Ethan Hawk主演的Before Midnight。在這部電影中,男女主角一直在對話,全部都是廢話,整整講了兩小時,像極了某些歐洲電影尤其是法國電影的風格,實在看不下去。
因為對Before Midnight心有餘悸,當女兒在去看Boyhood的路上告訴我這也是 Linklater導演的電影時,想到這部電影的主演也是Hawk,我的心一沉,立刻堅忍地做好了浪費生命中寶貴的兩小時的思想準備。幸運的是,兩部電影雖然有類似的風格,比如Boyhood拍了12年,Before Midnight和之前的兩部電影一起組成的三部曲也拍了十幾年,導演的藝術手法和藝術追求也似曾相識,Boyhood卻拍得很好看,行雲流水地把一個孩子的成長故事娓娓道來,感人的細節俯拾皆是。
比如Mason第一次搬家時,匆忙中沒有和比他高一頭的好朋友說再見。Mason家的車開走時,鏡頭中閃過高個朋友在街邊樹叢後騎車的身影,和坐在車裏的Mason的身影交疊在一起。我猜想朋友正在去Mason家的路上。坐在車上的Mason,心裏是惦記著沒來得及說再見的朋友的;而騎在車上的朋友,過幾分鍾後也會意識到Mason已經搬走。生活還會繼續,幾天後這些都會變成無足掛齒的小事,被新的快樂或煩惱取代。但在這一天,在兩個孩子的世界中,這件事卻很重要,那種懊惱和失望也真切而苦澀。我隱約地記起自己小時候某些類似的經曆,我的心為電影中那兩顆稚嫩的心刺痛了一下。
這還隻是Boyhood中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細節,其他精彩之處還很多。看完後,我已經確信這是當年最好的電影,問鼎奧斯卡金像獎一定有望。同年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我恰好很多都看過。雖然American Sniper,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The Imitation Game和The Theory of Everything都不錯,但都不是很出彩,比起來Boyhood還是更勝一籌。當然這些電影最後都沒得獎,得獎的是Birdman。Birdman我沒看過,因為有朋友說不好看;聽說了大概內容後,我也沒有產生去看的欲望。奧斯卡評獎揭曉後,我倒是看了得最佳女主角獎的Still Alice,我發現我喜歡這部片子超過大多數被提名最佳電影的片子,可能是女性視角跟我有關,更容易打動我的緣故。
六
但現在要被一部電影感動是很難了。一般人看電影有三個目的,消磨時間,尋找娛樂,和精神宣泄。消磨時間我認為是不可取的。生活中可做的事情很多,時間卻有限,沒必要用電影來消磨,因此對我來說,娛樂是看電影的主要目的。我看的電影,因為事先經過篩選,大多還是有一定娛樂性的,可以算是達到了預期,值回了票價。精神宣泄是更高的要求,可遇而不可求。除了電影本身之外,觀眾的閱曆、性情和心境也很重要。對我這個觀眾來說,在與Boyhood同年的電影中,隻有Boyhood和Still Alice算是到了位。
但不管怎麽樣,看電影還是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不久前一位有創意的企業家推出了MoviePass,每個月10塊錢,可以隨便看電影。對我們這種經常看電影的人,MoviePass是錦上添花——也有可能是雪中送炭,取決於你從哪個角度來看。去年年底我和先生各買了一張MoviePass,之後半年已經看了15場電影,性價比之高,令人驚歎。但我們看得還不算多,據說有些人每個月要看六到八部電影,還有人一個月看了26部。因為有些人看的電影實在太多,MoviePass要破產的傳言已經甚囂塵上。
但從哪裏去找這麽多好看的電影呢?這半年之所以看了不少電影,是因為奧斯卡、金球獎的提名之前沒看過的大都想看一看。這些確實大都是好片子,我最喜歡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也喜歡Call Me by Your Name的唯美,其他如The Phantom Thread也不錯。就連The Shape of the Water,之前聽說有超自然的情節,得了奧斯卡又有很多人為Three Billboards鳴冤叫屈,我直到實在沒有其他電影可看時才屈尊賞光,也比春天出來的一些新片子高出好幾個檔次。
在這個“春天不是觀影天”的季節,好看的電影難找一些。但夏天就要到來,希望就在眼前,周末看電影還會是生活的重頭戲。星期六的下午,尋一家熙來攘往的電影院,看一部賞心悅目的電影,然後找一間咖啡館坐下,一邊喝咖啡,一邊談論剛剛看過的電影,讓周末的時光一點一點地流走——生活能過成這個樣子也很不錯了,或許這就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吧。在以後的歲月裏,隨著家裏人口的變化,技術的日新月異,電影院商業模式的變遷,我們看電影的方式會有什麽變化,是一個人,兩個人看,還是全家看,是在電視上看,大銀幕上看,還是個人設備上看,是看喜劇、卡通、還是尋找精神宣泄,是購買電影票,還是使用MoviePass,我猜不出來。但至少在現在這一刻,我找到了完美的看電影的方式。
維立,畢業於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博士。現居矽穀從事高科技工作。業餘時間翻譯寫作,是六本書的作者/譯者。
沒看Book Club,也是因為評價不夠高,雖然幾個演員都喜歡。奧斯卡季結束後今年上演的新電影中有一部非常好,斯大林之死。其他或者沒看,或者看了也不怎麽喜歡。
回複 'ziqiao123' 的評論 :
真是一部留學生看電影編年史,很多共鳴。我一般每年暑假結束之後才開始看當年的新電影。最近的一部 Book club 有沒有看?評價不高,但是幾位女演員可都是我喜歡的。
Nada-KU
2015-12-13 00:00:32
知音呀!我和你太像了。不過我沒有你看得那麽多。工作太忙,最近的電影都是在飛機上看的。很喜歡Boyhood和Still Alice. 我也喜歡Before Midnight。
舌尖上的世界
2015-12-13 07:10:39
Before三部曲倒很是我的菜。好就好在它'全部都是廢話'。
Brolicia
2015-12-13 17:00:11
喜歡電影的各個階段講得很仔細。很多電影都看過。喜歡The Prince of Tides,很有力。當年奧斯卡輸給沉默的羔羊。也喜歡Boyhood.拍攝方式很獨特。導演的女兒在其中演女兒一角。更喜歡before midnight 的廢話連篇,表演自然。劇本是導演和兩名主角一起寫的。看過之前的一篇,after sunset. 第一部before sunrise 沒看過。本地圖書館沒有。很期望他們的下一部係列電影。喜歡這個導演的風格和他的耐心。
舌尖上的世界
2015-12-13 18:45:28
喜歡第一部的話,你就還年輕著,見山就是山;
喜歡第二部的話,是經曆過的了,見山不是山;
到第三部,又見山還是山了。
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