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矽穀的高科技界,中國人一向把印度人當作競爭對手,其中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都是新移民,都擅長技術工作,都吃苦耐勞,況且環顧左右,這兩個國家之外的其他人幾乎沒有,不跟印度人比跟誰比呢?但這種比較的結果卻讓每個中國人都很灰心。印度人在高科技公司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除非是在由中國人把持的小公司裏,否則公司裏職位高的中國人是鳳毛麟角,而印度的副總裁、總監卻比比皆是。跟印度同事一起工作時,很多中國人都覺得印度人吃得開,受老板賞識,恐怕會比自己早些得到提拔,而這種擔心經常變成了現實。統計數據也表明,印度人創投的高科技公司數量遠遠大於中國人,印度人的收入中位數我們中國人也比不上。
很多中國人對此都憤憤不平,聚在一起時也經常對這種現象加以分析。這些分析有的上升到曆史高度,有的深挖文化根源,也有少數人主張印度人天性刁鑽狡猾,不像我們中國人那麽正直忠厚。這些高談闊論有的有幾分道理,有的純粹是無稽之談,但有一個原因其實很簡單也很明顯,那就是我們大多數中國人的英語,和印度人不在一個檔次上。這不是印度人比中國人成功的唯一原因,也不見得是最主要的原因,但它在印度人的成功(或者說中國人的不成功)中扮演的角色確實很重要。
記得剛來美國時,多次聽過中國同學的一個有幾分自嘲、也有幾分不解的說法,就是中國同學說話清清楚楚,美國同學卻聽得一頭霧水;而印度同學說話嘰裏咕嚕,含混不清,美國同學聽起來卻毫不費力。這個現象其實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我以前在學校時,也常常聽不懂印度英語,對印度腔能所向披靡,也有幾分不以為然。後來印度英語聽多了,聽懂了,就發現印度人口音雖重,但語法正確,用詞恰當,表達意思清楚完整。美國同學能毫無障礙地與他們溝通,一點都不奇怪。
當然,印度英語也有一些它自己的特點。比如說,印度人愛濫用“the same”:“We asked for feedback and got the same。”聽起來怪怪的。印度人還把prepone作為postpone的反義詞用,但標準英語裏沒有prepone這個字。
不過,雖然我不會讓印度英語來汙染我自己的英語(必須坦白,我偷懶時也用過prepone這個詞),印度英語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雖然有幾個小問題,聽慣了就好了,可以說無傷大雅。但我們中國人的英語問題就多了,可以說是百仙過海,各顯神通。中國人中當然也不乏英語好的,但很多公司裏的同事,不管是講英語還是寫英語,百分之八十的句子都有這樣那樣的錯誤。網上討論問題聊天時,有些人也會使用英文。其中不少英文都錯誤連篇,讓人不忍卒讀。
有些中國人認為,我們雖然總體來說英語水平不高,但語法是過硬的,因為我們都有十多年紮紮實實的語法訓練。我們學習的一些語法細節,甚至很多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都不知道。但正如奧運會的體操裁判都是體操專家,外行恐怕很難判斷比賽水平的高下,如果自己語法不過關,對語法正確與否也不會有多麽高明的意見。事實上,我們在中國十多年的語法學習效果並不好。或許是因為教學方法不夠先進,或許是因為練習太少,理論不能和實際相結合,雖然英語語法中的所有規則我們可能都學過,但是不是完全理解,是不是都還記得,是不是爛熟於胸,是不是能順手拈來,就很難說了。根據我的觀察,回答是,“no”。
經常有人說,學英語不用太關注語法,多說多聽多練,加強語感,語法自然會跟上。很多人還舉出小孩學語言的例子。但科學家早就指出,小孩學語言,與成年人學外語的學習機製是不同的。小孩學語言主要是通過模仿,他們的腦子可以像海綿一樣吸收環境中的各種語言信息,並深深地印在腦子裏,但這種能力在青春期之後就消失了。所以成年人學習語言,還隻能使用笨辦法。還有人說,美國人自己也不注重語法。但美國人雖然不會成天把語法放在心上,我還從來沒有見過一個美國人,說英語像有些外國人一樣錯誤百出的。其實學習語法規則本身並不是一件多麽費時費力的事情,尤其是我們大部分規則以前都學過,現在隻要重溫一下。如果在多說多聽多練來加強語感的同時,也花點功夫把語法搞清楚,還是一條學習語言的捷徑。
除了語法錯誤之外,中式英語也是一個問題。有些外國人的英語雖然從語法上來看沒什麽硬傷,但聽起來怪怪的,因為美國人不這麽說話。詞匯貧乏也是中國人的一個通病。本來我們的英語就是在課堂上學來的,如果是理科生,除了幾個幹巴巴的技術詞匯外,來美國後在學校也沒學什麽新詞。如果自己不下意識地學習和積累,詞匯不可能豐富。詞匯問題不像語法問題那麽迫在眉睫。如果語法對了,語感對了,詞匯的豐富隻是錦上添花。但如果你想在職場上有所作為,話說得風趣,語氣拿捏得準確,意思表達得完美,顯然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中名利思想的毒太深,把職場上的成功看得太重,甚至當成了生活的唯一目的。但語言不僅對我們在職場上的進步起到關鍵作用,即使是一個不上班的全職媽媽,如果想要如魚得水地生活在這個國家,學好語言也很重要。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盡情享受所生活的這個社會的文化。當我們和其他足球媽媽交談時,當然希望自己能暢快、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當我們的孩子在高中和大學學習人文課程時,我們也希望自己能盡量減少和他交流的障礙。
有些人或許也不認同這一點。在美國這個多元化的國家,自己的英語已經足夠了。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裏很快樂很滿足,英語足夠應付簡單的生活,還可以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為什麽要多費力氣呢?這種想法無可厚非。自己的生活想怎麽過都可以,用不著別人指手畫腳。
但我的想法有點不同。我們當年來美國,後來又決定留在美國,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這個更好,不僅意味著更富裕的物質生活,也包括了更豐富的精神生活。美國社會的開放,民主,包容,自由,我們已經享受到了。但這裏豐富多彩的文化,也是讓我們生活更充實的一個源泉。很多人抱怨說我們是邊緣人,其實邊緣人自有邊緣人的樂趣。我就一直覺得,既能看《舌尖上的中國》,也能看《House of Cards》,既能讀莫言,又能讀Philip Roth,既可以看《讓子彈飛》,又可以看《Argo》,我們的生活可以雙倍地精彩和豐富。
事實上,也許我有點崇洋媚外,我覺得英語世界裏的文化生活,比中文世界裏的要豐富很多。由於意識形態的限製以及其他原因,中國出產的文化產品,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還不能跟美國相比。比如我每年都要讀幾十本書,我對中國的語言也非常依戀。如果一本中文書和一本英文書同時擺在麵前,我一定先讀中文書。但事實卻是,我讀的中文書不到英文書的十分之一。生活在國外接觸的中文書少是一個原因,但中文書的質量與英文書相比,尤其是涉及到我偏愛的非虛構類的圖書時,確實有太大差距。
所以,作為一個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當我們不是把自己隔離起來,而是把觸覺伸向外界時,不可能不對這個社會通行的語言產生強烈的感受,也不可能不認識到熟練地掌握這種語言可以如何巨大地改善我們的生活。每個人學習語言的方法不一樣,有人是書呆子,愛鑽語法,有人是實踐家,從練習入手。但不管使用的是什麽方法,感受這種語言,尊重這種語言,熱愛這種語言,是讓自己的海外生活變得更精彩的一個重要元素。
有的人可能沒有意識到英語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而很多人最短的那塊木板就是語言能力。在職場上,有的同事工作敬業,毫無怨言地花費周末的時間來鑽研工作中的技術難題,卻從沒想過花一點時間來提高英語。在生活上,當我們抱怨自己在美國的生活單調無聊,羨慕國內生活的熱鬧和紅火時,或許可以試著在英語上努一把力。
當然把英語學好確實也是難了點。學語言是慢功夫,不會立竿見影。有些人可能也努力過,一時見不到效果就泄了氣。而且人的天賦不同。有些人天生有比較強的語言能力,有些人語言能力就是比較差。有很多人在美國住了大半輩子,還是講一口破破爛爛的英語。但不管天賦如何,至少要有所進步才好。如果我們生活在這個到處都是英語的地方,卻不能從環境中吸取營養,十年後的英語還是和今天一模一樣,似乎有點可惜,既沒能增強在職場上的競爭力,也浪費了生活賜予的一個豐富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