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晚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3坦桑尼亞Safari 之旅( Aug 2-3, 倫敦 劍橋)

(2023-10-11 11:50:12) 下一個

早上7點的飛機從坦桑尼亞的乞力馬機場, 到英國倫敦, 期間在肯尼亞的內羅畢轉機。頭一天晚上和旅行社人員千叮萬囑, 送我們去機場的車一定不要遲到, 結果還是晚了, 7點飛機,5點20才來旅館接人。乞力馬機場升空後, 近距離看到了昨天沒看到的雄峰。

雲海之上妖嬈的風姿。這個角度的乞力馬紮羅難得一見。

內羅畢機場的轉機是我們此行最緊張最匆忙的一次登機。行李被查了三次。此外行李和背包在剛進大門時就要掃一次, 到了安檢全部打開翻查, 過了安檢在登機口, 又被打開翻了個底吊, 連隨身小包也沒放過。本來時間就緊, 轉機總共才一個小時, 還查的那麽細, 還要按手印。坦桑尼亞出關就按了一次, 這裏還要按, 非洲國家都這樣麽? 我從沒有在其他國家出關時幹這些事。登機後剛一坐下, 飛機就起飛了。還是肯尼亞航空, 和來時一樣, 烈性酒供應充足, 喝了一路。

到了倫敦已是傍晚, 去旅館的路上看到當地行人穿大鵝的, 在這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不過倫敦的確是我們此行氣溫最低的一個地方, 尤其是早晚。

晚上到倫敦塔橋轉了轉。夜幕下的金融區, 倫敦塔, 及塔橋。照片最左邊, 貝爾法斯特號輕巡洋艦露一小臉。我很喜歡倫敦塔橋夜晚的燈光, 淡藍色柔和而內斂的氣質, 一點不張揚, 卻一點也不妨礙典雅。

泰晤士河南岸, 也就是我們所在的岸邊, 著名地標碎片大廈 The Shard。登頂好像是40胖左右, 每人。照這像的時候我站在倫敦市政廳門前。那個建築很出名, 獲過獎。土肥圓, 所以能最大化的節省能源, sustainable。

第二天要去很多地方。8點來到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在冷風中等開門。正門所在的街道很窄, 不像歐洲其他的主座教堂門前大多有個很廣闊的廣場, 這座著名的教堂門口就是繁忙的大街, 各類車川流不息, 想要和大教堂正臉同框幾乎不可能, 等了好久, 還是公交車做背景。不過倫敦的紅色雙層公交車也挺出名的, 也是倫敦的標誌之一。

聖保羅大教堂前的雕像是安妮女王, 就是電影<寵兒>所刻畫的那個, 很淒慘。18次懷孕, 8次流產,5次胎死腹中, 另5個孩子出生後相繼夭折,其中最大的也隻活到10歲。悲痛欲絕的安妮女王此後再未生育, 本人也長期被病痛折磨。

女王是個有實權的統治者, 頗具政治才幹, 在她統治期間英格蘭和蘇格蘭合並, 她是聯合王國的第一個王。由於無嗣, 她死後英國人迎來了一個不會說英語的繼任國王。

教堂內外均是華麗雄壯的巴洛克風格,因為重建於巴洛克時代, 所以沒有被建成當時還流行的哥特式。

內部的威靈頓公爵的騎士像。地下室有他的墓地。這位公爵就是滑鐵盧戰役中率領英軍打敗拿破侖的那位指揮官。

大圓頂。這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 其中一個參觀的目的就是爬頂。很好爬, 快的話15分鍾就上去了。

頂上風光。橋邊上羅鍋形的高樓是One Blackfriars, 因其形狀被稱為花瓶或者回旋刀大廈。右邊的是南岸塔(Southbank Tower), 遠處是倫敦眼。

走到另一個角度就是昨晚照的黑乎乎的那片, 與華爾街並重的另一個世界金融中心。最右邊的是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 感覺更象一顆後槽牙。

據說這座樓被評為英國最醜最令人討厭的建築。由於該樓由玻璃幕牆凹透鏡製成,會把陽光反射到街上,因此路人經過時都要用手遮擋。

當中這片樓群裏應該有倫敦地標建築小黃瓜, the Gherkin, 可惜淹沒在石林裏, 沒找著。

中間兩座斜邊大廈, 高點的那個是The Leadenhall, 利德賀大樓,  被當地人戲稱為Cheesegrater, 因為很像刨硬cheese用的斜刀。為了不破壞大教堂的視野, 這座利德賀大樓的建築師不得不將大廈硬生生的砍掉一角, 形成了現在這個奇特的外觀。旁邊矮一點的稜角更像尖刀的是The Scalpel。

金融區最高建築是Bishopsgate, 那個一式三聯逐層遞減的樓。她左邊那座影子映射到她身上的是Tower 42, 黑底白豎條, 1980年代倫敦完工的最高建築。遠處那片高樓應該是倫敦另一個金融區, 金雀花區。

再繞到另一麵。拔地而起的碎片大廈。最左邊就是倫敦塔橋, 橋右側那個蛋形建築就是倫敦市政廳, 獲獎的那個土肥圓。

感覺這個城市有點象北京東京這類東亞大城市, 說起來也都是上千年曆史的, 卻幾乎沒有老城市的風貌。零星的古跡淹沒在超現代化的摩天大樓裏。其實還是因為本來的古民用建築就太少了。不像巴黎那樣, 統一風格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大片出現, 基本都是民居, 覆蓋整個城市, 包括紐約曼哈頓, 也是如此,二戰前已經是龐大規模的古民用建築群,  這樣即使二戰後再蓋多少玻璃大廈, 也蓋不過老民居的規模。北京如果不拆, 也會像巴黎那樣與曆史古都的名稱相匹配。而倫敦從未大規模拆除改造過, 還是沒有多少古典建築, 說明倫敦一直是個民用建築很沒有特色的城市。

下去後連走帶跑趕到利物浦車站, 可以坐地鐵, 比走快不到10分鍾。火車票提前在網上買好, 連帶買了倫敦眼的票, 有很大的優惠, 買一贈一,因為他們鼓勵你坐火車去倫敦的幾個著名景點, 倫敦眼和遊輪都在其內。缺點是沒譜,  如果趕上罷工的話。我們運氣還好, 火車職工最後一天全罷工是7月31號, 2號有幾條線恢複上班, 我們這條是其中之一。倫敦距離劍橋1個小時, 火車票買的早, 單程一個人才8胖。

劍橋站一出來, 迎麵就是劍橋大學旅遊項目的導遊們招攬生意, 支著各種帳篷, 占滿了整個廣場。從車站到大學可以坐公交, 單程兩塊錢, 也有學校的shuttle, 比這個貴, 我們是走過去的, 沿途很多中餐館, 羊肉泡饃蘭州拉麵。城市很古老, 這從沿途的建築就能看出來。

因為是旅遊最旺季, 全是遊客, 中國來的尤其多, 穿著時尚光鮮, 到處普通話, 把老建築傳遞出的古老氣質給蓋下去了, 讓我覺得還沒有我家所在的城市有英國氣息。我們家的小城建於殖民地早期, 處於英法搶奪北美這塊大陸的最前沿, 當初那場大戰就發生在那裏, 之前的200年英國人為了擴大地盤把這座城建的尤其英國化, 到處新教教堂, 英軍堡壘, 法國人覺得再不打仗地盤要被英國人搶光了, 本來北美大陸是法國人先來先得的。結果輸了, 隻爭得了後裔保留法語文化的權利, 所以我們這裏除了能聽到法語外, 全是英國人的印記, 而且全部被保存了下來, 成了唐頓莊園電影版的外景地。

King’s college 的禮拜堂。劍橋大學最熱門的旅遊景點, 成人12胖, 提前一周訂10.5胖。很值得參觀。

英國哥特式垂直風格的代表作品。

著名的世界上最大的扇形拱頂, 16世紀早期完成的傑作。彩繪玻璃也極為震撼,當中最大的這麵彩繪玻璃完成於1531年。盡頭祭壇上的《三博士朝拜》是魯本斯的真跡,繪於1634年,原在比利時魯汶修女院,1968年來到此堂。

1446年7月25日亨利六世為禮拜堂奠基。他授意建造的另一個著名學府是伊頓公學。這位國王當的不怎麽樣, 軟弱可欺, 在建築和教育領域卻頗有建樹, 據說這個扇形頂是他畫的草圖。整個屋頂在奠基後40多年才建成, 因為中途遇到了玫瑰戰爭, 英國改朝換代了。新朝第一任國王亨七在戰後覺得應該繼續這個工程, 過來參觀了一番, 批了預算款, 亨八時全部完工。

快到出口時有這座禮拜堂的曆史介紹, 還有一小塊屋頂的模型。其中這幅簡介甚是可愛, 不僅言簡意賅, 還一目了然, 各國王更是被畫的極其蠢萌, 雙手捧的禮拜堂深淺不一, 代表著他那個時代的完工程度, 乍一看以為每個人都捧著個玩具手風琴。

國王學院不讓外人參觀,其他學院也是。禮拜堂和學院在劍橋河畔, 離它最近的一座石拱橋 , 徐誌摩的詩句紀念碑就在那裏, 國王學院所在的那一側岸邊。那個碑是建在地麵上的, 仿佛一塊石頭, 國人爭相與其合影, 半天也輪不到我。那石拱橋也是熱門打卡地, 橋上全是人, 爭奇鬥豔凹造型, 坐在護欄之上雙腿交疊挺直腰再垂一頭瀑布長發,這個造型現在小紅書裏最流行,後背是虛化的劍橋和國王學院。橋頭的柳樹也是大熱景點, 據說是再別康橋裏提到的那株河畔的金柳,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在徐誌摩的心頭蕩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夏天去過你們那兒的堡壘,晚上還看了曆史劇軍演,愛國情緒直線上漲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