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婦孺皆知。
陶詩裏還常常寫到孤鬆。
《歸去來兮辭》:“撫孤鬆而盤桓。” 陶淵明辭官隱居,回到田園,就常常來到鬆樹下邊,要用手摸到鬆樹的樹幹。
另外一首《飲酒》詩其四雲 “因值孤生鬆,斂翮遙來歸”。他是用一隻飛鳥來作比喻, 說這隻鳥找不到一個可以落下去的地方,後來它看到一棵孤獨生長的鬆樹,所以把翅膀收斂起來,從高遠的天上歸向孤獨的鬆樹。
孤獨的鬆樹在陶淵明的詩裏是一種象征。當秋天、冬天所有草木的葉子都變黃了,落下去了,而鬆樹葉子永遠是綠的,永遠不落 。所以那代表鬆樹的堅貞,代表鬆樹不改變的誌節和品德。別人在危險的環境之中都改變了,可是它在風雪之中都沒有改變,而它不但是堅貞,還是“孤”,是孤獨的。
所以陶淵明他自己做了單獨的選擇,他的親戚、朋友,甚至於妻子兒女都不諒解他,為什麽做了這樣的選擇?為什麽好好的官不做了,回來過這種窮苦的生活?
“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與子儼等疏》)。自己沒有像老萊子之婦那樣的賢妻,萊婦,亦曰鴻妻,即梁鴻妻,古之賢婦人。
他說我是辭官隱居回來了,我的遺恨是街坊沒有一個可以談話的人,家裏沒有一個理解我的妻子,所以他說“抱茲苦心,良獨罔罔”。沒有一個人了解我,我是單獨的一個人,覺得非常失望。所以,他說的不但是鬆,而且是“孤鬆”,這是一個很好的象征。
陶淵明所說的孤獨的鬆樹是堅貞的,鬆樹是在風雪之中都不凋殘的,當他撫孤鬆盤桓的時候,就代表陶淵明在內心之中找到了寄托。
尹思泉《午夢圖》
*文參葉嘉瑩先生詩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