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嫌母醜”的前麵應該有一句“犬不擇家貧”,前句是後句的借襯,是古文中語句運用的習慣方式。子與犬畢竟是人與獸之間的關係,扯在一起覺得有點不雅,我認為隻取後句的為好。自古以來人們就習慣用這樣方式來作比喻,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士”等。意思是:連動物也能做到的事情,遠比它高尚的人怎麽不能做到呢?
“子不嫌母醜”視為孝。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極少有不愛自己兒女的母親,孩子在母親的嗬護下長大,母愛孕育了母子血肉親情,這是天性。美與醜雖因個人的惡好而有所不同,但被大多數人認為的“醜”則不是件好事。愛美之心人人有之,人人都希望自己擁有一位讓別人羨慕的漂亮母親。母親的醜和美雖妨礙不了母子之間的親情,但會妨礙愛虛榮的兒子的麵子。否則“子不嫌母醜”這句話就沒有實際意義,也不能成為一句警示句流傳至今。反之亦然,“母不嫌子醜。”兒子相貌取決於父母生理基因,即使兒子醜陋無比,做母親的多會自責,多會給予相貌醜陋的兒子加倍的關愛,盡最大的努力來彌補兒子因相貌帶來的不公或不足,減緩自己內心的愧疚。由於“母不嫌子醜”太過正常自然,所以人們不會將它用來警示後人。
“子不嫌母醜”並不等於自己的母親就不醜,醜是公認的,不醜是自認的。醜不用遮掩,不足之處要盡力彌補,改變人們對母親的印象。我曾遇到過一位顧客,當第一次見到她時我幾乎叫起來了,渾身起了雞皮疙瘩,不敢再正視她。她站在輪椅上,臉和脖子長滿了綠豆般大小的黑豆豆,一粒一粒的很惡心。當我遞支筆讓她簽名時,竟發現她的手指長得像龜腳般大小,隻有一寸長。她是個先天性殘疾人啊。因太突然心裏沒有準備,我遞筆時哆嗦了一下,她那隻畸形手也沒抓穩,筆掉在地上。我有點窘,她卻連聲道歉。道歉的應該是我呀!我一下子覺得並她不是那麽可怕,她有一顆善良的心,反觀自己則無地自容。她穿著講究,渾身上下幹淨整潔,舉止文雅,會主動撈人說話,竟無絲毫自卑感。我想,其實她心裏很清楚自己與別人之間的不同,隻是需要時間來改變自己的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她一直努力在做。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人可以對沒有一絲人樣的動物寵愛得不得了,何況她還是個人,我們憑什麽鄙視她?人處在任何狀態下都不能自卑,要自強不息,敢於麵對現實,努力改變自己,彌補不足,縮小自己與他人的差距。
美與醜是公認的,所以消除醜的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公開它,改變它,遮掩解決不了問題。有人說,隻要自己認可,美與醜的認知可以顛倒的。如果不考慮環境的因素,不反對這個觀點。但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裏,如今世界上很難找到刀耕火種,與世隔絕的兩人的世界,人們的生活彼此息息相關,共識如此重要,共識必然會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退一步說,即使事物再醜,至少也得要讓人習慣它,接受它吧。
兒嫌母醜,必遭社會道德的譴責。假如這個母親不僅相貌醜陋,且心如蛇蠍,經常虐待自己的親生兒子,那就要另當別論了。這種又醜又惡的母親不但要嫌棄,還要遠離她。所以說“子不嫌母醜”這句話得有個前提,不能一概而論。
May 17th, 2013
回複 'smeagolrocks' 的評論 :
“祖國啊,母親!”這句口號很早就叫開了,現已麻木了。“謊言重複一千句就可以成為真理。”這句話一點不假。
~~~~~~~~~~~~~~~~~~~~~~~~~~~~~~~~~~~~~~~~~~~~~
以為麻木了,其實已經進入潛意識,抹不去了。這就叫洗腦。
“祖國啊,母親!”這句口號很早就叫開了,現已麻木了。“謊言重複一千句就可以成為真理。”這句話一點不假。
一位美國名廚接受訪問時說,她成為名廚是因為自己母親做的飯菜太難吃了,所以她很小就自己做。
她後來發現自己母親味覺有問題,連食材腐爛了都不能分辨,所以不覺得自己做的飯菜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