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個人資料
匆匆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淞滬抗戰遭毀重建 北火車站浴火新生 ZT

(2015-08-27 11:48:06) 下一個

天目東路200號是一處著名的建築。如今,它是上海鐵路博物館,曆史上,則是上海的陸路交通樞紐——上海北火車站。建成之時,曾是全國最大、最壯觀的火車站,但在兩次淞滬戰爭中,北火車站均成為日機轟炸的重點,遭受了嚴重損失。


英式風格站房規模全國第一  

1830年,英國修築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代表人類社會進入了鐵路時代。1865年,火車第一次進入中國,英國商人杜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修築了一條0.5公裏的窄軌鐵路,然而僅作演示後很快被京師步軍統領衙門“飭令拆卸”。
  中國第一條投入運營的鐵路為吳淞鐵路,南起今閘北境內的河南北路七浦路處,北至吳淞蕰藻浜南岸,全長約15公裏,1874年動工,1876年竣工,由上海英商怡和洋行為首組織的吳淞道路公司所築。吳淞鐵路設有上海、江灣、吳淞3個車站,上海站位於今河南北路、七浦路口,建有站屋3間,分別是售票房、行車房(公事房)與機器房(停機車),均為人字頂磚木結構,總麵積不過100平方米。當時人稱火車站為“火輪房”,因此該車站俗稱“上海火輪房”。   

然而,吳淞鐵路的修築並未得到清政府的正式批準,鐵路通車後又事故不斷,並和沿線鄉民矛盾激化。清政府勒令吳淞鐵路停止營業,花費白銀28.5萬兩將鐵路買斷拆除。1877年10月20日中午,吳淞鐵路在運營了16個月後,發出了最後一班車,完成了其最後的旅程。  

19世紀90年代,鐵路的重要性終於被中國朝野所認識,清政府還將其列為自強要政。1895年,署兩江總督張之洞以“有益商務、籌款、海防三端”,要求總理衙門同意修築上海與江寧(南京)間的鐵路。次年,清廷批準以官款修築鐵路。1898年,淞滬鐵路首先建成,全長16公裏,成為上海城區通往吳淞的陸上要道。  

滬寧鐵路由上海至南京,全長311公裏,1905年4月開工,1908年7月全路竣工,1908年全線通車。1909年,滬寧鐵路上海站啟用,初名滬寧車站,站址東臨淞滬車站(今寶山路、東華路),南向公共租界界路(今天目東路)。1916年,滬杭甬鐵路(今滬杭鐵路)與滬寧鐵路接軌共站,滬寧車站於是成為滬寧、滬杭甬、淞滬三條鐵路的交會點,站名亦改為滬寧、滬杭甬兩路總站,為區別原在南市的滬杭甬車站(習稱南站),人們於是稱之為北火車站,簡稱北站。  

北站的站房即滬寧車站的站房,是英國式洋樓建築,為頗有氣勢的3層建築,中間4層。大樓長60.5米,闊24.7米,占地1500平方米,總建築麵積5000平方米。底層是候車室和售票處,樓上是辦公用房,共有76間。牆基先打木樁,然後用混凝土砌第一層樓。第一層以上大牆均用鋼柱支架橫梁,水泥樓麵。三麵牆腳皆用青島青石建造,紅磚外牆,部分牆麵做水泥粉刷。正麵有3座拱門,拱門2層是立柱,3層是弧拱。中間拱門建有雨棚,外牆麵開有許多大窗。整個立麵線條清晰,富有立體色彩,呈文藝複興風格,是當時全國最大、最壯觀的火車站。


遭受戰火毀壞 原址重新建造  

20世紀30年代,上海爆發“一二八”和“八一三”兩次淞滬戰爭,閘北境內的北火車站均成為日軍轟炸的重點。據《閘北區誌》記載,兩次戰爭中,敵機先後轟炸北火車站19次,投擲炸彈達177枚。  

1932年1月28日,淞滬抗戰爆發。北火車站遭到日軍連續轟炸,站房、站台、軌道等設施嚴重被毀。是年1月30日的《申報》刊登《北車站被日機轟炸》一文,對北站遭日機轟炸作了如下具體報道:“昨日,日飛機投擲炸彈,第一次即向北車站投彈,在八時左右第二次出彈,落在車站外,站內也受一彈,麥根路站也受彈,九時許,北車站房又受彈,當時就被炸倒,下午一時許,北車站房又受彈,即時延到貨房內,貨棧道,貨物均運出今全付之一炬矣。”

  為盡快恢複鐵路運輸,1933年,上海華蓋建築事務所建築師趙深設計圖樣,利用原站房底腳和石牆修建新站。新修建的北火車站站房為3層,花崗石砌麵,平屋頂,整幢房屋立麵簡單但顯得穩重大方。大廳中央設問訊處和招待處,上置標準鍾,大廳南部設公共電話6處,大廳左右還設置二、三、四等旅客候車室、行李存放室及飯廳、衣帽室、盥洗室等。車站有月台3座,改建後月台東北添造木架雨篷,頂鋪玻璃,以增加光線。站房東西兩側各有花園一座,使得1000平方米的廣場更富光彩。  

然而僅僅過了4年,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後,北火車站又遭受了日軍飛機的多次轟炸,損失嚴重。上海淪陷後,北火車站被日軍占領。日偽還成立華中鐵道株式會社,北火車站被改為日文“上海驛”,還一度改作軍用。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接管車站,恢複上海北站原名,同時對站房的候車室及售票處略加修繕,但車站總體麵貌變化不大。


充分挖掘潛力 完成曆史使命  

新中國建立後,經鐵道部批準,上海北站於1950年8月正式更名為上海站,隨後核定為特等站,辦理客運和零擔貨運,但人們實際上仍稱其為北站。1953年至1960年,北站又經過多次改建,廣場擴大至4000平方米,列車到發線由8股增至11股,原一條通道改為3100平方米的候車室,並擴建出站口,客運量又大幅度增加,旅客上下日均6萬人次。  

1961年,北站成為專營客運的車站,原先的貨運倉庫改建成候車室和行李包倉庫,貨運線改為客運線。改造後的北站,站區分成南區和北區。南區候車室(包括外賓候車室、老幼候車室)、行李包倉庫、售票房約6000平方米;北區候車室和行李包倉庫約650平方米。1982年起,列車到發線增至12股,每日接發列車48對,日均到發旅客約7.5萬人次(其中外賓、華僑及港澳同胞約1000人)。1986年7月份,到發列車49對,日均到發旅客11萬人次,最高達15.2萬人次。它遠通國內各大城市,是上海鐵路局內4個特等客運站之一,是本市陸上旅客運輸的主要樞紐,也是全國最繁忙的主要車站之一。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鐵路需承擔的運力越來越重,然而北站因設備陳舊,又受場地限製,已不能再擴建。1987年12月28日,鐵路新的上海站在北站西麵的原上海東站處建成並正式啟用,經曆近80年風雨曆程的北火車站終於完成了其曆史使命,並被改為客車技術裝備所。2004年,上海鐵路局將老北站翻建為上海鐵路博物館,除有近現代大量的文獻資料外,還有實物。館裏除停了一列“老佛爺”(慈禧太後)曾坐過的火車外,還有一輛早期美國造的火車頭。美國人想用高價買回去,鐵路部門不同意。列車、車頭、博物館至今接待了數以萬計的參觀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zl9876' 的評論 : 中國鐵路這二十多年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的鐵路發展真可稱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匆匆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ardenia1020' 的評論 : 謝謝。
Gardenia102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分享,很有意義的一篇佳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