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夢裏白樺林-第一篇 荒原無垠 8

(2015-01-16 23:07:32) 下一個
“汪洋大海”裏的春播保衛戰

1972
年秋,連綿陰雨使整個黑龍江農村陷於百年不遇的水災,大豆、高粱、穀子等大田作物都被淹在水裏,機械下不了地,全部靠人工收割。兵團指戰員從九月幹到十一月,踩破初冰下到水裏,拚死活地搶收大豆。直到飛雪加“大煙泡”襲來,蓋住了未及收下的糧食,土地全部封凍才停止了搶收。這場天災,給低窪的三江平原第二年的春播埋下了嚴重的後患。

第二年春天開化時,地號成了大片大片漫無邊際的汪洋,陣陣北風吹起層層漣漪,倒也頗為“壯觀”。高寒低溫,內澇嚴重,積水難排,春播季節無法播種。農諺道:“清明忙種麥,穀雨播大田”,誤了農時一年就白忙活了。上級“排澇搶種”的令牌一道接著一道砸向基層,全兵團喊出“人定勝天”的口號,展開了一場春播保衛戰。我們連在西大濠的土堤上爆破了若幹條溝,打開了多條地號與大濠的通道,然後在地號裏從東到西開挖了若幹條長四、五千米,貫通地號的溝,先讓水下到溝裏,用爛泥巴隔
一百多米築一道壩,兩人一組分別站在壩前,用臉盆從東到西一個壩一個壩強行排壓水,迫使水不斷地壓進西大濠。

三月下旬的天春寒料峭,我們踩在廣闊冰涼的“汪洋大海”裏,拿著臉盆彎著腰,一下一下地往“壩”外排水。寒風“颼颼”地直往脖子裏鑽,沒有一塊幹一點的地方可以坐下休息會兒。指戰員們唱著“幹革命要把苦吃盡,為人民寧願筋骨斷”,以鋼鐵般的意誌每天強排水十多個小時,連續幹了半個多月,眼瞅著水位漸漸下降,泥土浮出水麵,漸漸被風吹幹。直到過了穀雨,終於迎來了煙塵滾滾的播種大忙。

這一年,由於播得晚,小麥、大豆等都大幅減產,但總算不是顆粒無收。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老一輩的北大荒人,如
20連連長丁兆若等以堅定的意誌帶領大家奮戰不息,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們許多知識青年在這場異常艱苦的春播保衛戰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誠然,經過這一秋、一春,許多人就此落下了嚴重的老寒腿(風濕性關節炎),成為那個難忘歲月的印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