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是在不經意時做的,可人家記住了,並且在以後的日子裏再度提起,複述與我。
90年代在建設銀行三支行,老沈(老三屆員工)對我說:這次中級職稱考試,本來想想自己年齡大了信心不足,是你在關鍵時刻給了我兩句話,你還記得嗎?。我一時有些茫然,他說:第一句,盡力就行;第二句,狹路相逢,勇者勝。聽了以後一下子覺得有底氣了,幹脆橫下心來搏一記,總算搏出來了。
1999年初我在建行奉賢支行任職期滿,調離前房貸科李科長,一位50多歲的老同誌對我說:你剛來時第一次行務會上對中層幹部說:“我代表領導班子打個招呼,希望你們的聰明才智都用到商場上去,不要用在我們身上”。我這幾十年接觸大大小小領導也不算少了,這樣的話還是頭一次聽到。因此在你手下,誰都不敢瞎搞,風氣好了,業績也上去了。
調離奉賢後,一次回去參加支行成立17周年的行慶活動,營業室俞主任特地過來對我說:我的文章在《中國會計》雜誌上發表了,一開始我向你匯報會計核算上的一些問題,你鼓勵我將想法作係統整理後向《中國會計》投稿,起先我覺得不可能采用的,後來寫完了你又幫我修改,真沒想到會發表,我從內心感激你的指點。
2008年在信達公司,老張對我說:兩年前你跟我談話,關於我不能升職,當時心裏很悶,你引用了《菜根譚》裏的兩句話(即“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際雲卷雲舒”),心裏開朗不少。經你點撥,我記住了《菜根譚》,後來特地去買了一本。
原建行人力資源部的幹部張不幸患了腸癌,初愈後上班碰到時對我說:你到我家看我時說的一句話:人的生命力是很強盛的。我一直記著這句話,這增加了我戰勝病魔的信心。不幸的是,他後來終究不敵病魔撒手而去。
…………
將自己習得的東西在不經意間用來惠及他人,也算是“國際主義”吧。當然,有一定哲理的話需要聽者本身有較高的悟性才能受用,否則無異於對牛彈琴。同時在我的人生中,亦受到不少的指點和教誨,其中有些或醍醐灌頂,或振聾發聵,久藏於心且受益終生。
在邊疆時當時的女友對我說:馬克思說,為了工人運動的勝利,有時要和魔鬼結成同盟。這是對處事相容性和策略的重要提示。
1972年5月我被抽調到2營水利連,一次和薑排長外出後步行返回連隊的路上,說起工作中因堅持原則而得罪人的問題,薑說:這裏有個辯證法,有些情況下你必須得罪他,得罪了就掌握了主動權,你就牽著他的鼻子走;你要不敢得罪他就被他牽著鼻子走。此言一出,令我這個初出茅廬,剛當了幾天副班長,正為帶兵的事發愁的17歲的少年茅塞頓開,並且在以後的管理生涯中屢試不爽,受益匪淺。
我的發小小項在江西插隊期間,在筆記本上寫了整整一本散文,特地給我寄來。文中展現了贛南山區的美麗風貌,插隊生活的艱辛和浪漫,並請一起插隊的“插友”配了插圖,充滿著豐富的想象力和樂觀精神,給了我非常美好的正能量。走南闖北的幾十年,這本集子我一直保存著。
而“寵辱不驚”兩句,是建設銀行三支行的同事劉在一次閑聊中說起,後來我去買了《菜根譚》讀了一遍,許多內容都前讀後忘,惟有這兩句謹記在心: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際雲卷雲舒。在風詭雲譎跌宕起伏的職場上,盡管有過被小人算計,權貴專橫蒙受過不白之冤,曆經幾次上上下下,依然保持良好心態和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使得處於浮躁功利中的一些人不解而刮目相看。
1973年12月我第一次探親結束後返回三江,在大連火車站候車時,因行李超限托運,身邊所剩無幾,擔心著佳木斯以遠的路費無著。在與鄰座閑聊時,說出了自己的困境,希冀著奇跡的出現。這位四、五十歲的旅客歎了口氣,說了一句在以後的數十年裏深嵌於心,被我奉為經典的話: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哪。
在2營機運連工作的那兩年,時常與陳(與我同批下鄉的上海知青)聊天,陳曾反複表述一個觀點:切忌當人家的生活導師。陳二十三、四就懂得此道理,實屬不易。陳向我推薦的碧野散文中的《情滿青山》在以後幾十年裏一直感動著我。
1976年6月年上級調我去22連任指導員,一些摯友告誡我,該連隊一千多人,親連親、故連故,習慣勢力根深蒂固,相互關係錯綜複雜,幾任領導都沒搞好,因此在沒全麵搞清情況前不要輕易表態和處理事情,避免連鎖反應而被動。我將這些勸慰謹記在心,注意謹慎行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若幹年後,在建設銀行的郊區支行工作中又一次運用了這段經驗,大膽而謹慎從事,避免了一些單位曾經發生過的麻煩,使得一些個心懷叵測的“觀眾”無話可說無機可乘。
1977年4月我病休後從上海返回三江,火車上,一位長我五、六歲的旅伴對我說起1976年天安門四•五事件中他所親曆的許多冤情,他本人也因此而入獄好幾個月,令我悲憤交加,肅然起敬。“對許多人來講,出獄了,平反了,算是熬出頭了。可是一個人最好的時間沒有了,”這位大哥的話語中充滿滄桑。他在長春下了車,而我卻沉思一路,且回味了一輩子。
建行離休老幹部老黃曾對我說:你人很正直,能力也很強,就是一點,涵養還不夠,這方麵注意一些你很有發展前途。類似的忠告還有許多人提過,而對老黃帶著河南方言的話記憶尤深。
建行的一位同事劉在我將赴崇明支行任職時介紹給我一首歌詞,那是電視劇《梨樹溝風情》的片尾曲:“老百姓的嘴,是那無形的碑;白是白,黑是黑,評說千秋功罪。老百姓的心,是那有情的水;可載舟,能覆舟,沉沒多少權貴。天不可怕,地不可怕,就怕老百姓戳脊梁背;得民心,得天下,一句老話講到今,令人常品味!”很形象也很深
刻。後查到這首詞是80年代風靡一時的歌曲《長江之歌》的詞作者胡宏偉所作。
在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期間,有一天,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的朱處長(曾任綜合處處長,後任上海辦事處的總經理)托人送給我一幅漂亮的白樺林照片,原來是我們上海幾家資產管理公司經常開聯席會議時,我曾經說起過對白樺樹的情懷,說時無心,朱君卻記在心裏,令人感念為懷。
一些親屬和朋友勸我開通手機微信,接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使之成為退休以後與社會鏈接的有效途徑。由於自己對新技術的接受一向不太敏感,且覺得平日裏生活內容挺充實的,不一定需要微信,現在想想真的是out了。我在今年(2014年)春節換了手機,解決了技術障礙。開通微信以來頗有所得,不僅是信息量的增長,更重要的是不斷地接受新鮮事物,是跟上時代節拍的需要,亦是當代人的基本素質。
……
這一輩子,所得無數,不勝曆數。許多在記憶中流失的,非常可惜卻也無奈。現在記錄點滴,也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且已沉澱下來,總也不能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