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陳勝掛了我們再把目光放回到我們劉大王這邊,劉邦搶人家地盤搶的爽了,人家也來搶劉大王的地盤了。已經榮升為魏國國相的周市來搶豐邑來了。率大軍來到豐邑後,就讓人傳話對劉邦的小弟雍齒說:“豐邑,自古以來就是我魏國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固有領土,如今你們沛軍以無賴的手段非法占有我大魏領土,我魏方表示強烈的抗議和譴責!”雍齒哪聽周市說這些廢話啊,直接懶得搭理。周市一看,太沒麵子了,理都不理自己一下。又說:“我大魏如今攻下了幾十城了,你行嗎你!”雍齒聽的不耐煩了,就跟周市說:“你少跟我來這套,怎麽不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從遠了說豐邑是周天子的,從近了說豐邑是秦朝的。你我都是起義軍罷了,在這裝什麽大尾巴狼。”周市一看這小子說話一套一套的啊!還軟硬不吃,就扔下狠話了:“你給我等著,等我打下豐邑就屠城,殺了你全家!”雍齒一聽這周市今天是要玩真的啊,怎麽也學劉邦玩狠的要殺人全家啊!兩邊既然都是狠角色,自己還是好漢不吃眼前虧吧!“哥你別衝動!我早看劉邦那小子不順眼了……”於是雍齒開城降魏。
劉邦正在方與計劃這下一步打誰呢,就聽到了雍齒降魏的消息。這小火立馬就上來了,想想劉邦是什麽人?沒背叛他的都要多殺一個算一個,現在雍齒這哥們連說都不說聲就叛了。劉邦想都沒想就帶兵殺向豐邑,到了豐邑都不說話,上來就打。這邊雍齒和豐邑百姓一想,劉邦什麽人,當年逼著我們不殺了縣令就要屠了我們,現在背叛了他,投降肯定也沒活路了。於是豐邑人傾全力死守豐邑。劉邦死活打不下來,最後扔下句狠話:“以後別讓哥看見你們!見一次揍一次!”說罷率軍回去了。
次年正月,張耳派人找到了趙國的後人歇,並擁立為趙王,把他安頓在信都。同時陳勝的舊將東陽寧君、秦嘉在留縣立景駒為楚王。劉邦是沛縣人,沛縣在秦國滅楚之前也是屬於楚國的地盤,於是劉邦去投奔景駒,於是就率領著自己手下幾千個小弟兄們就開往楚國。
有一天劉邦的部隊在半路走著呢,就碰上了一小股部隊。這個部隊能有一百來人,帶頭的是個中年男子,一臉英氣,氣度不凡。這支一百多人的部隊也不瞎,看著劉邦這幾千人的部隊,大旗上還有個沛字,就知道是沛公劉季的軍隊了。這時候那個小隊伍的頭領就上來了,對劉邦行了個禮,笑著對劉邦說:“想必閣下就是沛公吧?久仰久仰。”劉邦一看,嗬!自己現在還真是有名有勢有地位啊,連個路人都知道自己,就說:“哥們你真聰明啊,本大爺就是沛公劉季啊,你咋知道的啊?”那人一笑,回答說:“你大旗上寫著呢。”“……”“鄙人張子房。不知沛公何往。”“呃……我聽說有個叫景駒的現在當了楚王,我本楚人,現在打算去投靠他呢。”張子房一聽,就對劉季說:“真巧,我也是!我看沛公你人這麽多,一路上也不差我這一百來號人了,咱們一塊走吧!”劉季一聽,敢情這哥們是來找個路上的保護傘啊,不過既然大家夥都是一個目的地,一塊就一塊吧,反正看著這哥們也不是一般人。於是,劉邦的幾千部隊就帶著這幾百號人一起奔向了景駒。
劉邦一路走著就跟這個張子房聊天,順便探探這個張子房的底,這個張子房也願意聊,對劉邦什麽都說,毫無防備。
原來,這個這個中年人名叫張良,字子房。本不姓張,原是戰國時期韓國人,爺爺和老爹還都是在韓國很有地位的人。這人的爺爺叫開地。曾經是韓昭侯、韓宣惠王和韓襄哀王的國相,父親叫平,則做過韓釐王和韓悼惠王的相。他父親相韓的時候韓國就已經快完蛋了,那會就被秦國三天兩頭的打,他父親死後二十年,韓國就直接被秦給滅亡了。不過張良因為當時年紀輕,所以還沒來得及在韓國當上官,韓國就沒了。張良雖說本人沒有侍奉過韓國君主,但是自己老爹和爺爺當過韓國的相啊。所以張良一家子都對韓國王室感恩戴德忠心不二。韓國被秦國滅了之後,張良家裏還有三百多個仆人,就從這三百多個奴仆,就可見張良一家真不是一般的權貴人家。本可以繼續享受生活的貴公子哥,卻一心要為韓國報仇,為韓王報仇。就變賣家產,自己弟弟死了都不舍得厚葬,拿這些錢財去結交聘請天下的勇士,意圖為韓王報仇卻是毫不吝嗇。張良為了尋找天下最牛的勇士,真是奔走於四海。有次在張良在淮陽學習禮法,認識了倉海君。這個倉海君是個秦漢時期的賢人,知道了張良的意圖之後,就給他介紹了一個大力士。這個大力士相當虎,掄個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錘跟玩似的。張良見了這哥們之後,太合自己心意了,這人一錘子下去別說秦始皇了,就是隻獅子也要腦袋開花啊。於是就帶著這個大力士在一個叫博浪沙的地方埋伏著當時正在東巡的秦始皇,準備刺殺秦始皇。埋伏了沒多久,秦始皇的車隊果然來了,張良這個激動啊,自己夢想已久的願望終於就要實現了,趕緊對大力士說:“哥們,就靠你了,這個名留青史的機會我都不自己上,讓你上,你可別辜負我的希望。”那大力士一聽,對,大哥你對我太好了,這種好事讓我去幹。“大哥你等著吧,看我怎麽殺了這暴君。“說罷大力士提起那大錘子就奔著車隊裏最豪華的車去了,衝上去一錘子就把那輛車砸了個稀巴爛。砸完之後,我去!車裏麵怎麽沒有秦始皇啊!大力士和張良都傻眼了,這陣勢這路線,絕對就是秦始皇的車隊啊!秦始皇呢?原來秦始皇早就防著會有人半路刺殺自己,所以早有防備。秦始皇一看果然有人暗殺自己,立馬讓侍衛們拿下刺客,大力士再牛也寡不敵眾,沒兩下就被秦始皇的侍衛們給幹掉了。張良一看,壞事了,秦始皇沒死,於是撒腿就跑。秦始皇這邊一看刺客還不是一個人,還有一個。就立馬讓人去追,可張良這小子跑的比兔子還快,秦軍沒追上。秦始皇大怒,派人全國搜捕刺客搜捕十天。張良當時真是如喪家之犬,原來的名字也不敢用了,就改名換姓,從此就改名為張良,跑到下邳隱居了起來。
刺殺秦王失敗之後的張良每天過的很頹廢,覺得自己的人生都毫無意義了。沒事的時候就到處溜達。有一天,張良在下邳的一座橋上惆悵著呢,就有一個穿著粗布衣服並不起眼的老頭走了過來,看著張良。張良轉頭看了看這老頭,看著老頭在盯著自己,也不說話,心想這老頭可能老年癡呆吧,就沒搭理他接著轉過頭來自己惆悵了。那老頭一看張良不搭理自己,就一腳把鞋給甩出去了。張良嚇一跳,餘光看著一個東西飛了出去還以為那老頭自殺了,低頭看看,又回頭看看,原來是老頭的鞋掉下去了。那老頭對張良說:“小子,下去給爺把鞋撿上來去。”張良愣了,我去!你誰啊你,腦子不好自己把鞋踢下去讓我撿,還就這口氣?本來就心情不好,就差點要上去揍那老頭了。又轉念一想,算了,這人老頭一個,還老年癡呆,快別計較了,於是就下去幫老頭把鞋撿了上來。撿上來之後,這老頭看張良還挺聽話,就又發話了,“小子,給爺把鞋穿上。”張良就很無奈,碰個老不尊你還不能打他,萬一是個碰瓷的怎麽辦。反正鞋撿上來了就好人做到底吧,穿好了鞋你哪來的就回哪去。於是就跪下幫老頭穿好了鞋子。老人很滿意,就笑了笑,然後啥話都沒說就走了。張良又愣了,這老頭真是太沒禮貌了,來逗完我連句謝謝都沒有,就這麽走了。真是活這麽多年沒見過這樣的啊,真是驚著了。
那老頭走了約一裏路的時間,又回來了。張良一看這老頭又回來了,當場就崩潰了,“老大爺你怎麽又回來了?別逗我了成麽。”那老頭看著張良笑了笑,說:“你這個孩子真不錯,孺子可教啊!這樣吧!這鞋也不能讓你白撿,五天之後太陽一出來你就來這裏見我!”張良聰明人啊!本來還覺得這老頭是個神經病,現在一看這老頭可能不是神經病,指不定是個世外高人!牛人都有點神經質不是?於是趕緊跪下來了,“不見不散。”
五天後,天剛一亮,張良就到了那座橋上。到了一看,那老頭都已經站在那了,一臉憤怒的看著張良。張良又愣了,好端端的怎麽又生氣了,我又沒遲到。那老頭說:“跟老人約會,反而比老人來的晚,這是為什麽!”張良一聽,這老頭還真傲嬌啊!就急忙認錯。那老頭又說:“五天後再來,到時候你早點來!”說完就走了。張良一看,那好吧,你說五天後就五天後吧,反正我也沒事幹。於是五天後,張良又來了,這次公雞剛一打鳴,天還沒亮就到了。到了之後一看,那老頭居然又比自己來的早,行了肯定又要看這老頭傲嬌了。果不其然,那老頭又很憤怒的問張良:“你小子怎麽又來的比我晚?為什麽?為什麽!”張良心想誰叫你來這麽早的啊,你自己說的天一亮就來結果你自己天還沒亮就來。還沒等張良解釋,那老頭就走了,邊走邊說:“五天後再過來吧!早點!”張良真是治不動這老頭了,好,你讓我早來不是,我下次絕對早來!於是過了五天後,張良直接就不睡了,前一天晚上就跑過去等著那老頭了。過了沒多久,那個老頭就來了。那老頭一看,小子不錯,這次沒遲到,就笑著對張良說:“這還差不多嘛!”說著拿出了一本書,說:“你要是讀懂了這本書,就可以做帝王之師了。你十年之後就可以發跡,十三年之後去濟北見我,穀城山底下有塊黃石,那塊石頭就是我。”說完就轉頭走了。也沒留下啥別的話。張良可樂壞了,對於張良這種人來說得到一本奇書可絕對比中個幾千萬的彩票要高興的多啊!低下頭一看,那位老者自己的書是《六韜》,即《太公兵法》。張良就很歡樂啊!覺得這本書絕對是本好書啊,於是就一改往日頹廢天天學習這本《六韜》。而這個予張良賜書的老者,便是秦末五隱士之一的黃石公。也有說法是黃石公給張良的書是《素書》而非《六韜》。總之這兩本書的確都是好書。張良得到哪本都是張良之幸。
之後兩人一路聊得甚歡,張良幫助劉邦奪取了下邳以西的很多地方之後,還經常給劉邦講解《六韜》,也經常為劉邦出謀劃策。而張良講的劉邦都是一聽即懂,張良覺得自己這學生真是聰明啊!哪個老師不喜歡這種一學就會的學生啊。就誇讚劉邦說:“沛公殆天授!”這沛公可能是老天賜予人間的禮物吧!太聰明了!簡直是天人啊!而劉邦也對張良佩服的五體投地,這哥們是哪路神仙啊,真是太有學問了,講的這些東西真是好,原來都沒學過。於是對張良也是言聽計從。經常向張良流露心聲,談以誌向,而張良也一聽就能理解劉邦的心思。兩人一路上基情四射,你儂我儂,甚是相惜。接著張良也不打算去投靠楚王景駒了,就跟著劉邦得了。就這樣劉邦認識了未來的初漢三傑之一,謀聖張良。帶著張良一起,投奔了景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