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浙江寧波發生了兩夥日本人打鬥的騷亂。騷亂之嚴重不亞於一場小型戰爭。一夥日本人為攻擊另一夥日本人,把一處樓館點著。被襲擊者縱馬飛奔,奪船逃跑。追逃馬隊穿過寧波鬧市,一路洗劫。從寧波直到餘姚,再到紹興城下。前來維持治安的幾個明朝武官被殺被俘,讓大明朝廷毫無顏麵。
史書的說法叫“爭貢之役”。在其時,上貢是一件一本萬利的事情,外國商船運載貨物到中國來,貢獻物產。朝廷收受貢物之後,以“國賜”形式回報中國物產。這種情況,總是進貢得少,賞賜得多。朝貢獲利巨大,足以讓日本國內的各股政治勢力鬥爭廝殺。
嘉靖二年,這是日本盼著已久的朝貢期,日本大名大內氏組成上貢使團,由宗設謙道手持勘驗名冊、率領三船三百餘人前往中國。而就在此時,他的政敵大名細川氏也派出使團赴明。這兩隊人馬於四月底到達寧波,由於細川氏使團的副使宋素卿是中國人,深明市舶司時敝,暗中行賄於管理上貢團的市舶司大太監賴恩,遂先行驗貨。市舶司隨後在嘉賓堂歡宴二個使團,在安排席位次時,又將細川氏使團置於首席。
眼看自己手持真正的貿易憑證,卻被對手搶先,本就多海盜的大內氏使團對細川氏的使團發動了襲擊,終於驚動了明廷。明朝政府要求日方懲辦宗設及倡首數人,放回被擄中國官民,繳還舊有勘合,遵守兩國所訂之約,如此方許換給新勘合,繼續貿易。然而日本拒絕了,加之“地理大發現”以來歐洲殖民者的接踵而來,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機,嘉靖幹脆簡單粗暴的一關了事——停止一切貿易活動,全麵實行海禁,期望以圍堵的政策來減輕倭寇的威脅。
隻是日本人的需求在這裏,海禁之路使得本就暴利的中國商品價格再次暴漲,這些經濟利益能讓人藐視一切風險,馬克思早已說過說:“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皇帝的聖旨無法堵絕日本人對各種物資的需求,既然無法通過貿易渠道獲得,那就去搶吧,一場讓嘉靖無法想象的倭患不可避免的到來了。
據曆史學者陳懋恒的研究統計,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之後的15年內,倭患共計609次,占到了整個明朝倭寇侵擾記錄的80%左右,及至隆慶與萬曆年間又驟減,平均每年不足1次。
對於這場倭患,按照中國主流輿論解釋,譬如《中國曆史大辭典》:“明時騷擾中國沿海一帶的日本強盜。十四世紀初,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在長期戰亂中失敗的南朝封建主組織武士、浪人到明朝沿海一帶走私搶掠,進行海盜活動。從洪武時起,明朝致力於加強海防,永樂十七年(1419)明軍於遼東望海堝全殲來侵之倭,此後海防較為平靜。嘉靖以後,日本進入戰國時代,在封建諸侯支持下,日本海盜與中國海盜王直、徐海等勾結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鄉鎮城邑,明朝東南倭患大起。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經營海防,但因朝政腐敗而難有成效。嘉靖後期愛國將領戚繼光、俞大猷在廣大軍民支持下,先後平定江浙、福建、廣東倭寇海盜,倭患始平。”
這解釋說出了一部分真相,然而與曆史仍存在著相當的距離。與日本倭寇勾結的遠不止王直等人,嘉靖時期的倭患,不如說是海商對海禁政策慘烈抗議。
從宋朝以來,中國東南濱海地區人口增加迅速,當地居民一直將出海貿易視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運加上種種服務,可以說大海養活了起碼百萬計的沿海居民。在福建,有句話叫做:“海者,閩人之田。”明朝海禁令無情地把當地居民的“田”給剝奪了,飯碗跟著也砸了。在廣東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地區一向是通商出海的發舶口,“潮漳以番舶為利”,不許貿易等於斷了他們的生計。
對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來說,眼前擺著兩條路:要麽忍饑挨餓,要麽鋌而走險進行海上走私。走私利高,一旦被政府發現就以倭寇處置,被定性為寇的海商隻能淪落海上,參與類似於倭寇搶劫活動;最終變成倭寇。
同時,倭寇大量擄掠中國居民,迫使他們加入倭寇行列。明朝的中國人是不剃發的,但被掠走的男性都被剃成日本人一樣的頂禿發型,使得他們難以擺脫倭寇回到國內,不得不同流合汙。由於對抗朝廷是死罪,為了避免家人和親屬受牽連,這些淪為海盜的中國人也情願裝成是日本人。
所以並不是一個兩個,在倭寇中甚至出現中國人十之七八、日本人十之二三的情況。大量沿海居民自願或不自願的成為倭寇中的一員,或與日本海盜勾結在一起,從日本基地一次又一次的對中國沿海發起攻擊。而他們比真正的日本倭寇熟知地情,又有廣泛的群眾接應,於是作戰時,看似荒唐的一幕屢屢發生:倭寇天時地利無所不占,他們能避開明軍,乘其不意,攻其不備。
參加過抗倭戰爭的明人萬表記錄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賊,但貪圖其厚利,任其堆貨,且為打點護送。銅錢用以鑄火銑,用鉛製子彈,用硝造火藥,用鐵製刀槍……大船護送,關津不查不問,明送資賊。”“近地人民或送鮮貨,或饋酒米,或獻子女,絡繹不絕;邊衛之官,有獻紅被玉帶者……(與)五峰(即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則拜伏叩頭,甘心為其臣仆,為其送貨,一呼即往,自以為榮,矜上挾下,順逆不分,良惡莫辨。”
本來明軍東南海防已日益廢弛,兵器裝備上也不如倭寇。失去了沿海群眾的支持,明朝海禁政策在執行時異常困難,“禁之愈嚴,則其值愈厚,起之者眾,私通不得,則掠奪隨之”。於是倭寇橫行,猖獗泛濫。
直道戚繼光橫空出世,針對日本軍事化了的倭寇專門製造兵器、布置陣法,才大體上實現了“但願海波平”的誌向。
不過這並不能治本,戚繼光等人隻是剿滅了以中國人為首的倭寇,並沒有深入到日本本土,因此,還有很多日本人或以日本為基地的倭寇繼續做著海盜的營生。縱使戚繼光幾乎殺光閩廣一帶的倭寇,新的倭寇又總是馬上出現。隻要中國海禁未開,王直請降時的主要訴求“惟願進貢通市而已”不能做到,倭寇之禍自是不能平息。
明後期後統治階層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隆慶皇帝繼位後便宣布開關,準許國內人民販貨於東西兩洋,承認私人貿易的合法性。此政一出,中國海商終於有了走出國門的通道,嘉靖時期轟轟烈烈的倭寇也就自行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