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換種方式講西漢(3)

(2016-01-28 18:12:46) 下一個

在一代雄主秦始皇的統治下,秦帝國還是安穩的運行著。看似中二病不輕的劉邦,貌似也沒有什麽出頭的機會了,就能在山上被小弟們叫一輩子大王,和小弟們看著自己頭頂的筋鬥雲了。可這個時候……秦始皇居然死了……沒有了秦始皇有力的支撐,這個強大的帝國開始搖搖欲墜了。如果說之前發生在劉邦身上那些神乎其神的事情隻是帝王之路的鋪墊,那接下來他開始了帝王之路的試煉之途。

秦始皇嬴政駕崩後,秦國丞相李斯認為皇帝在外地去世,怕皇子們和一些人趁亂造反,就封鎖了秦始皇駕崩的消息,也不為秦始皇發喪。把秦始皇的屍體放在轀輬車裏。這個轀輬車就是一種可以躺的車,差不多就是古代的房車。後來被李斯給秦始皇裝了屍體後,轀輬車就成了一種送葬車。然後讓百官接著送食物和奏折,秦始皇就跟還活著一樣,讓個小宦官在裏麵代替秦始皇發布詔令、批閱奏折。秦始皇死的事就隻有李斯、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和中車府令趙高還有幾個宦官知道。

這個趙高曾經是胡亥的老師,教胡亥寫字和律法,跟胡亥關係特好,而且秦始皇的遺詔和皇上的印璽都還在趙高手裏,於是趙高就動起來歪腦筋,想改遺詔立胡亥為新皇帝。可這封遺詔本來是要給蒙恬的,立的是長子扶蘇為新皇。這個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以仁義著稱,像很多開國皇帝的嫡長子一樣,老爹殘暴往往這個嫡長子就寬仁。劉邦殺大臣,劉盈就仁義,經常勸諫自己的老爹老媽別那麽殘忍。朱元璋一殺好幾萬,也有個朱標那樣的仁義嫡長子。扶蘇就曾經極力反對“焚書坑儒”等強暴政策。而扶蘇既是嫡長子,又跟邊將蒙恬關係特別好,名義上名正言順,實際上又有軍隊支持,是秦皇位的不二繼承人。所以趙高想另立新皇還是沒那麽簡單的,想另立新皇第一個要做的,第一步也要自己想立的新皇願意才行啊。不然人家皇上不急光你個太監急有什麽用。於是趙高就跑去跟胡亥說,“皇上仙逝了,沒有詔書留給諸位皇子,就留了一封給扶蘇的。人家扶蘇當了皇帝,你們幾個熊孩子連個封地都沒有,以後咋辦?”大家都知道胡亥的昏庸殘暴,可不知道當皇帝之前的胡亥還是真有幾分良心的。胡亥是這麽回答趙高的:“固也!吾聞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諸子,何可言者!”你這不廢話!我聽說,聖明的君主了解臣子,聖賢的父親了解兒子。父親臨終沒說要封別的兒子,還有什麽好說的?胡亥心想,我作為當事人都沒說你個趙高說什麽,要不是關係好就讓你下黃泉自己去問我爹了。趙高又說:“誰說的?如今天下大權,所有人的存亡,都掌握在你我和李斯手裏。你可要好好想想啊,況且統治別人和給別人當臣子能一樣嗎?”胡亥又回了一句漂亮的答案:“廢兄而立弟,是不義也。不奉父詔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譾,強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傾危,社稷不血食。”廢兄長而立弟,這是不義。不服從父親的詔令而懼怕死亡,那是不孝。自己沒能力,讓別人幫忙才能勉強登基,那是無能。這三件事都是大逆不道,天下也沒人服氣,到時候我到時候自身難保,這個秦國江山也恐怕就沒了。”趙高一聽急了,你小子再不答應以後這話再讓扶蘇知道了,我可就要等死了。於是又說:“商湯和周武王殺了他們的君主,天下都稱讚他們做的很有道義,不是不忠。衛惠公殺了自己的爹,衛國人反而稱讚他的功德,人家孔子都記載了這事,說這事不能算不孝。更何況做大事要不拘小節,行大德也不用這麽謙讓,鄉間的習俗各有各的好處,百官的工作方法也不一樣,拘於小節而不顧大事,將來肯定要倒血黴。關鍵時候你猶豫不決,將來一定追悔莫及。做事就要大膽果斷,那樣連鬼神都怕你。日後一定能成功。你就聽哥一句勸吧!”胡亥那幾分良心終於被趙高給說沒了,就歎了口氣說:“現在皇帝去世還沒發喪呢,喪禮都沒結束,哪好意思去煩人家丞相。”趙高一看,這小子可答應了,就樂的趕緊和胡亥說:“時間太少了,來不及謀劃了,我現在就跟帶著幹糧騎著馬趕路似的,就怕耽誤了時機,你就放心的交給我去辦吧。還有你老師我在呢。”胡亥一聽,行吧那你去辦吧,反正這事也是你挑的頭,辦成了我當皇帝,辦不成殺了你頂罪就是了。

趙高就去找到李斯,跟李斯說:“丞相啊,現在皇上去世,詔書說讓扶蘇去鹹陽參加葬禮並繼承皇位。可這個詔書還在我手裏,這事除了你我和胡亥誰都不知道,立誰當太子都是你我兩人的一句話而已。多的我就不說了,你看怎麽辦吧!”李斯聽了聽,我也覺得扶蘇挺好啊,為人寬大又仁義,再說了皇上說了立扶蘇那當然就是立扶蘇了。你現在咋還有別的想法?就對趙高說:“你怎麽還說這種亡國的話?這可不是當臣子該說的話吧!”趙高嘿嘿一笑,“那行吧丞相,你自己掂量掂量,你和蒙恬將軍比起來誰牛點?誰功高?誰更有謀略?誰更讓百姓擁戴?誰跟扶蘇關係好?”李斯也謙虛,說:“是,這五點我都不如蒙恬將軍,那又怎麽著?”趙高又嘿嘿一笑,說:“反正哥是無所謂,哥本來就是個宦官的奴仆,因為熟悉律法而有幸進入秦宮,管事二十多年了。不過哥還真沒見過被秦王罷免的功臣有封爵又能傳給下一代的。結果都是以被殺而告終。皇帝二十多個兒子,你也知道。扶蘇剛毅勇武,知人善任。即位後肯定任命蒙恬為將軍,所以你最後也肯定不可能衣錦還鄉了。我受先皇之命教育胡亥好幾年了,胡亥這孩子真不錯。慈悲仁厚,忠厚老實,視錢財如糞土,還能尊重士人,聰明卻不善言辭。懂禮節而尊重賢人。就先皇那堆熊孩子,就沒哪個能比得上胡亥的。完全可以立為繼承人,你好好想想吧。”李斯心想,快算了吧你,少在這跟我灌迷魂湯了。對趙高說:“你哪涼快哪待去吧,別煩我了。我李斯隻執行先皇的遺詔,盡人事聽天命,沒什麽需要考慮的。”趙高又說:“有時候看著平安無事確實危機重重,有時候反之。做人如果不居安思危,怎麽能稱為聖人呢?”李斯嗬嗬一笑:“我本就是上蔡街巷裏的平民百姓,承蒙先皇賞識,任命為丞相,封為通侯。子孫都得到了尊位和優待,皇上把國家安危講給我,我怎麽會辜負他的一片信任?忠臣不會因為怕死而做不該做的事。孝子也不會因為勤勞而有危機。做臣子的應該各守其職,你別說了,你要犯罪別拉著我李斯一塊。”趙高口才確實不錯,見招拆招,又對李斯說:“我聽說聖人不循規蹈矩,而是適應變化,順應大流,能見微知著。事物本身就是如此,沒有什麽是一成不變的,你可別站錯隊。現在權力和命運都掌握在胡亥手裏,更何況從外製內是叛逆,從下製上是反叛。秋霜一降,萬花凋零。冰雪融化,萬物複蘇。這些自然規律難道丞相你都看不到嗎?”李斯說:“晉國換太子,三代不得安寧。齊桓公爭王位,哥哥被宰了。商紂王殺死親戚,兩耳不進諫言,都城都被平為廢墟,危機社稷。這三件事都是違背天意,所以才落得都沒有後代供奉。我李斯是個人,這些不是人幹的事老子幹不出來。”趙高說:“人和才能事業長久,內外配合,就不會有差錯。你如果聽了我的,就封侯且永世相傳。可以像仙人王子喬和赤鬆子那樣長壽,有孔子和墨子那樣的智慧。如果不聽我的,你就等著絕後吧。左右逢源,隨變化而改變,才能轉禍為福,該怎麽辦你自己看著辦吧!”李斯想了想確實如此啊,曆代秦國的功臣貌似下場都挺悲劇,想著想著就有了種和曆代秦相感同身受的感覺,而自己是由秦始皇提拔起來的,秦始皇一死自己也沒了主心骨。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跟扶蘇沒什麽交際,也沒有擁立之公,未來還是生死難料。而趙高嘴裏的胡亥好像也是個不錯的仁義之君,隻要能撐起這個宏偉帝國,自己擁立胡亥也不算對不起秦始皇。不禁愴然而涕下,一邊哭一邊說:“我靠!趙高你不去幹傳銷真是可惜了,我李斯偏偏遭逢亂世,既然不能以死效忠,那該跟誰效忠呢……”趙高一看,這事成了,趕緊給李斯個台階下,安慰了兩句。就這樣,一代名相晚節不保。

趙高回去跟胡亥複命,跟胡亥說:“我奉太子您的命令,已經去和李斯把該說的都說了,他沒敢不聽!”“哈哈哈哈哈哈……趙高你真有兩下子,把李斯叫過來咱商量下對策吧。”“是……”

胡亥、趙高和李斯三人商量一頓,最後將秦始皇的遺詔改為賜死扶蘇和蒙恬,並把兩人說的一無是處,不但沒寫功勞連苦勞都沒有。然後就派了個使者去邊疆把信送給了扶蘇和蒙恬。扶蘇看完就哭了,一看,老爹都讓自己死了,那自己還有啥好說的,說完就準備進屋自殺。蒙恬是個明白人啊,而且手下三十萬大軍,也不想死。就一把拉住扶蘇,對扶蘇說:“皇上在外,還沒立下太子,讓我帶了三十萬大軍守衛邊疆,而公子你是監軍,這是天下的重任。現在隻有一個使者,你就想著自殺,誰知道這信是真是假。希望公子你能再問問皇上,確定了這是皇上的詔書後再死也不遲啊!”的確,蒙恬和扶蘇的功勞秦始皇心知肚明,而且蒙恬手裏還有三十萬大軍,秦始皇要是真想蒙恬死,也要先把蒙恬召回去再殺吧!萬一造反了呢?這信也太假了吧。結果那個使者一直死命的催,扶蘇一看,好吧,就對蒙恬說:“父親讓兒子死,兒子還有什麽好請示的。”說完蒙恬都來不及攔,扶蘇就自殺了。蒙恬壓根就沒想到這時秦始皇已經死了,而詔書也是李斯和趙高寫的。他非要親自麵見秦始皇。使者也不敢殺蒙恬,就把他壓給司法的官吏,關在陽周。

使者回來告訴了胡亥情況,胡亥高興的不行了,知道扶蘇死了立馬到鹹陽給秦始皇發喪,自己登基為秦二世皇帝。加封了趙高為郎中令,在宮中服侍皇帝,手握大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