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分門
作者:澄海(台灣)
現在有人說他們研究的是廣義的禪,禪宗包括在裡麵。這種說法是分門別類的理論禪。但一旦進入分門別類,一定要清楚的釐定彼此的異同,畢竟止觀禪、四禪八定、九次定禪、次第禪等等,都有其內涵與修行方法,要分辨出不同與相同部分,在理論上才有價值,這是學術的基本要求,混淆即籠統,籠統即不清不楚,就是戲論,在學術上完全沒有價值,也沒有啟迪智慧的可能。
《楞伽經》最早提到禪的分類,見於第二卷:
大慧!有四種禪……
雲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觀人無我性、自性、共相、骨鏁、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相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禪。
雲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
雲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雲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這種分類有助於習禪者自我檢測進度。第一種愚夫所行禪,是觀一切苦空、不淨、無我,還是計著一切法自相、共相,縱然達到滅定,還是不除滅於相。第二種觀察義禪,還在資糧位及加行位,尚待如實親證。第三種攀緣如禪,即緣真如之禪觀,太虛大師判為通達位菩薩,入於初地以上親證真如所行。唯如來禪得自覺聖智,乃八地以上到於佛地之妙覺果上所行。
達摩大師所傳即如來清淨禪,得自覺聖智。
如何自覺聖智?《楞伽經》重在轉識成智,掃盪二元對立概念,所以後來發展為法相宗。講一超直入如來境的安心法門,發展為禪宗,即法性宗。
禪宗到了六祖,門庭又變,大舉「以心傳心」,直接傳達自覺聖智,免除前修行的階段,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但悟後起修,還是要有前述階段性的進程,在自覺聖智中修行中容易得力。
宗密又在《禪源詮都序》說:
禪門則有淺有深,階段殊等。謂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正信因果,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原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最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達摩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唯達摩所傳者,頓同佛體,過異諸門。故宗習者,難得其旨,得則成聖,疾證菩提。
宗密初習禪宗,悟入後歸華嚴,深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此印證禪宗,才能徹底明白達摩心法的精華。禪宗的直指人心是頓法,因為是教外別傳,直接呈現正等正覺,可以說是最圓。
佛法可分為比量與現量,比量是理論上的慧見,必須經過修證而入現量,享有心靈的真實感受。一般禪法都從理論、方法著手,次第開展,漸修漸證,很有次第,所以通稱次第禪,其中以天台宗的止觀雙運最有條理與層次,修證心得很明確,但是到修證:「豁然心慧相應,無礙方便,任運開發,三昧正受,心無依恃。」要有一段漫長的修證歷程。
禪宗的頓悟,是先開發現量,然後才憑以為修證的參考值,或是一麵寶鏡,用以對照修證工夫。如果能夠頓悟見性,然後拿天台止觀或法相的轉識成智來研究、運用在修證,進步會很快。
問題是禪宗的頓悟,除了參禪活動的辛苦外,還必須止觀雙運,步步為營,到了最後還得明眼宗師的指撥,才能鯉魚躍龍門,機緣難遇。
這些談的是禪法的不同,而最後得到的無漏智是什麼,必須搞清楚。無漏智是生命昇華的極致,也是《心經》所講的摩訶般若,屬於內在於心靈深處的生命樂章,得此,同體大悲與無緣大慈才能出現。
總之,禪宗入門,以現量為起點,其他各宗從比量開始,企圖漸修漸證而入現量,方法有急有緩,各有千秋。但必須呈現無漏智才告功成圓滿。談廣義禪固可,但分清禪宗的禪與其他禪門不同,尤其重要。
無論談廣義禪、高級禪、別出心裁禪等等,都是理論的框架。首先要釐清的是禪宗的禪與各種禪有什麼異同?禪宗為什麼以《金剛經》印心?六祖的《壇經》與《金剛經》有什麼關係?禪風可順應時勢,禪法不可混淆,對此不能詳細分析,談什麼廣義禪、高級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