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禪

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正文

宋明儒的思想背景(作者:澄海)

(2015-01-11 08:46:26) 下一個


宋明儒的思想背景


 


作者:澄海(台灣)


 


 


  將所有的宗教與哲學歸納起來,主題有二:第一個是「天人合一」及「萬物一體」的體證;第二個是確立身心修煉的方法,以達到第一個主題。


  隻有天人合一與萬物一體才可以解決人生的所有痛苦,是一切哲學與宗教的最高原則,盡管眾說紛紜,卻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我們應該對此主題保持嚴肅而且正麵的態度,也鼓勵繼續研究。


  在這個研究下,我們才能保持客觀的態度,審視宋明儒的理學運動,再來批判其它連帶而來的細節,尤其有關禪學方麵。因為一直以來認為理學執持著「排禪歸儒」的態度,過多的批判禪學而淹沒理學的價值,不能在這個混亂的批評中找回各自的立場與價值,理學的沉淪也伴同著禪學的沉淪,是中國學術思想中最大的敗筆,令人痛心。


 


  理學家麵對大乘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達到覆天蓋地的現象,心生疑慮,一方麵企圖將治國思想拉回現實的人性界,延續先秦儒家重視現實人生的宗旨,初期的參政及後期學院講學風氣的推廣,維持這股為生民立命的血統,讓知識分子保持關心社會的責任。


  另一方麵,宋儒極須從古籍中找尋一條本體論,既可修身治國,又可以對抗龐大的佛教教義與離世思想。


  如何建構儒家的本體論呢?


  本體論在老子的《道德經》講得很清楚,那是一部中國最古老的哲學,影響中國人的思想行為很廣很深,可是帶著偏見的儒者,傲慢的拒絕引用,因為《證道歌》是道教的經典,引用《道德經》等於承認道家高於儒家,沒有麵子。


  宋代的儒者終於發現了《中庸》。


  《中庸》這本書的內容很特別,看不出思想的出處,完全獨一無二。拿來看看,好像很接近日常生活的義理,有點老生常談。可是墊在《易經》之後看,變易不已的道理突然有個核心──中庸之道出現 那就是不易之易了。如果拿來與佛教的《圓覺經》比較,會在心中升起光明,把《圓覺經》的圓覺點亮了,不必避過什麽訓練,直達心源。如果把《中庸》與《壇經》合看,在精進修行又別有智慧的指示。


  粗看之下,以為《中庸》是大乘佛教菩薩的隱名著作,但它確實是古籍,被擺在不必要的角落,沒有人注意到。第一個注意到這本書價值的是蕭衍,一位入迷的佛教信徒,我們不知道他為何重視《中庸》,如果他確信讀通了這本書,也不會舍身出家,瘋狂的迷信到把國家也不在乎了。


  第二位重視這本書的是李翱,他是虔誠的佛教徒,但保持著理智,他的佛學老師是藥山惟嚴,是偉大的禪師,相信兩人交往,談論禪學的機會很多,而《中庸》彷如一部佛經的精要,要言不繁,把教理提綱挈領的講出來了。雖然它不是佛教的經典,卻是中國士大夫研究天人合一的重要著作,有點神秘,大家似懂非懂也就冷落掉了。


  到了宋朝,士大夫對佛教采取排斥的態度,為了緩解排佛歸儒的氣氛,雲門宗第三代的智圓、第四代的契嵩,提倡儒佛並重的主張,並將《中庸》加以批注,大加讚揚。《中庸》的思想也引起了宋儒的重視,列為四書之一,廣受教授。


  《中庸》談的是心性,佛家對此最擅長,所以對佛學有深刻研究的人,一看都能心領神會,智圓與契嵩重視《中庸》,本來有意說明佛儒也有思想的會合點,可以坐下來共同討論。


  宋儒主張的理氣論有長遠的曆史,理氣論是本體論,把心性論放在修行上講,後來朱子又從《偽古文尚書》得了靈感,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即通稱的「十六字傳心訣」。《中庸》的地位明顯提升到人心與道心的論述,使天理與人欲做了很好的安排,修行在去人欲存天理,自然的把《大學》的格物致知也放進來了,理學的思想體係更加完備。


  從宋經元到明,理學思想引領中國開拓出一條心性研究大道,到了王陽明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達到高峰,期間長達七、八百年。王陽明最可貴的是陽明學的建立,那裏充滿了陽光的思想與剛正的精神,如果普遍傳開,滲入民間,相信中國將走出不一樣的曆史。


 


  本文在了解了宋明儒思想背景之外,就理學家與禪學家的重大差異,提出個人研究的心得,希望有裨於思想的研究。因為我們發現:現代學者不了解禪宗,一如宋明儒不了解禪宗,更有一件,現代學者少有宋明儒一悟頓息疑問的經驗,抓不著宋明儒的癢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