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禪

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正文

耕雲書箋:示癡呆(十七)

(2014-11-09 08:00:06) 下一個
 十七、敬人、敬事

  修行人貴能“常見自己非,莫見他人過”,貴能“言寡尤,行寡悔”,也即是“敬”人、“敬”事;能“敬”則不輕率,不以己意為是,如斯則“我執”乃泯。

弟能發現自己缺點,殊為可喜。若從“誠”、“敬”上多下功夫,則必因“臨事而懼”,杜絕草率之失矣。

學法不怕毛病多,隻怕自以為是,我執甚堅,無人能救矣。愚之毛病較任何人為多,而愚之所以能覺醒者,胥賴由衷之反省與悛改而已。若隻見他人非,以為自己對,縱錯亦謂情有可原,毫無愧怍,豈有今日?故人不怕過錯,隻怕不見自己過。愚常說“最肯責備自己的人,最易得到上天寬恕;最會原諒自己的人,永遠得不到他人諒解。”

學法之人若不誠懇反省懺悔,時時察知導正心態,縱有小小相應,終必入魔,以龍天鄙之,魔得其便故。

弟我有緣相交,複堅固道心,輕財重法,重心輕物,甚為難得。今後多向“敬”字上下工夫,不輕、不浮、不草率,不以衝動當靈感,不須多時,當可樂觀其成。然須力求佛法人格化,亦即灼見自性後能死心鍛煉,化淨我、法二執,庶可功德圓滿耳。若一分我執不斷,則真自由、真獨立之法身難成,弟其細思之。

總之,佛是完美的人。苟有瑕疵,不是寶璧。除盡心垢日,即是澈了時。若更有玄妙要訣,斷斷不是佛法!

                                             (一九八五年元月十六日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