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

知青, 醫生, 留學生,科學家 ...
正文

一個學中文的學生

(2014-09-01 14:31:07) 下一個
 
上個學期開學時, 素麗同學沒有來上課, 而是通過她在上SAT 的女兒帶給了我一封信. 信是封了口
的, 裏麵還有一張支票. 信上說, 老師, 很抱歉, 現在不能馬上來上學. 請你幫我注冊, 支票是用來
繳學費用的. 我不久前查出得了很不好的病, 是癌症, 現在每天都在接受治療, 控製住以後, 便可來
上學. 信上還說, 不要把她患病的事告訴其他人, 她很快就會回來的. 我不太相信她會患有什麽太
嚴重的病. 不久前她還向我問及北京奧運會的事. 我趕緊給他寫了一個email, 安慰她不要著急,
上課的進度不快, 她會跟上的. 希望她早日回來, 還坐在前排的座位上聽課. 我又去店裏買了一張
卡片, 貼上郵票寄到她家.

素麗是在泰國曼穀出生的華人. 零三年秋開始在我的中文口語班裏學中文. 多少年來, 口語班的學
生人來人往, 坐在我的教室裏, 短的隻有一節課, 長的有十多年. 而素麗就和另外幾個學生一樣, 是
屬於那種永不畢業的死黨. 不論我們用的教室是哪一間, 也不管我們用的教材是哪一本, 她都會和
其他幾位準時來上課. 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剛來學中文時, 孩子還小, 現在, 女兒已經十三歲了,
比媽媽還高. 聽人講, 她的先生是一位很有名氣的心理醫生. 還有人告訴我, 他去過素麗的家, “她
家的房子很大很大”. 當我向素麗提及此事時, 她隻是笑而不語.

素麗是我們班裏上課最認真的一個, 說話輕聲輕氣, 幾乎從未缺過課. 作業從來都是工工整整, 從
不馬虎. 她每次都來得最早, 溫習一天的功課. 常常是我來到教室時, 她已經來了好一會兒了. 她
坐在教室前排左側. 我上課有個習慣, 提問時, 總是從左側開始, 所以, 素麗總是最先回答問
題. 但她從未自己主動搶答問題. 謙遜, 勤奮, 聰穎, 忍讓, 我想這大概是我們所有老中共同的特點.
不論我們生在何處, 都深深地融在我們血液之中. 她剛來時, 一句中文也說不成, 但會寫兩個漢字:
素麗, 而那個 “麗” 字, 是用繁體寫的, 連我都隻能認,不會寫. 她告訴我, 小的時候, 在泰國長大, 是
能說中文的. 但後來都忘了. 現在來學中文, 就是想能和自己的媽媽用中文聊聊天. 我見過她母
親. 那是幾年前的一個五月, 中文學校在 Perkiomen Park 開畢業典禮, 她帶著母親來了, 一位麵
目慈祥, 身體硬朗的老人, 說著非常標準的普通話. 隻可惜, 我隻和她說了幾句話, 便忙其他事情去
了. 有一次上課時, 我也早到了幾分鍾, 便和素麗 閑聊了幾句. 她說她父母就像其他華僑一樣都很
勤勞, 在泰國有著不錯的家業, 比當地人過得好多了. 但他們一家並不開心, 常常受到歧視. 當地政
府也很反華, 不準講中文, 也不準開中文學校. 所以她很小的時候就離開曼穀到國外讀書去了. 說
到這裏, 我們都歎了口氣. 為什麽我們中國人都要背井離鄉. “在美國好多了, 這裏是一個自由世界,
從來沒有人告訴你做什麽, 不做什麽. 隻要努力, 每個人都能掙到錢, 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點
點頭, 似乎同意她的說法.

十月下旬, 我收到了她寫給我的第二封信. 這一次, 是她丈夫送給我的.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她丈
夫. 他個子不高, 很清瘦, 戴著眼鏡,頭發灰白, 有些蓬亂. 但談吐文雅, 一副學者風度. 他首先感謝
我寄給的卡片. 素麗看了很高興. 但她的病情沒有任何好轉, 已經不能開車了. 甚至連讀 email
的力氣都沒有了. “我看了你寫給她的email, 謝謝你的鼓勵”. 打開素麗寫的第二封信, 我又看到
了她那認真工整的字跡. 她告訴我, 病情比以前想象的要糟糕, 這個學期她恐怕不能來中文學校上
課了, 但她準備下學期, 即春季來上課, 請我幫忙把她已繳的學費轉到下學期. 我告訴他丈夫, 這不
會有任何問題. 我們這口語班的門總是為她開著的.

又是一個月過去了, 我利用感恩節的周末, 回國為我八十歲的老父親過生日. 老人家身體很好, 隻
是耳朵有些背.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 “人生七十古來稀” 已成過去的事情. 在美國, 七十多歲的老人
還像小夥子一樣有精力, 帶著漂亮女搭擋, 競選總統呢.

十二月十二日, 我回到了美國. 由於時差緣故, 夜裏難以入眠, 便打開電腦, 查看email. 現在世界
小多了, 從北京回來, 也就十幾個小時; 從北京去哈爾濱, 坐火車也是十幾個小時. 但十幾個小時不
查email, 是萬萬不可以的.

讀的第一個email, 是素麗 的丈夫寫來的. 他告訴我, 素麗 已經去世了. 是在感恩節的第二天走
的. 她生前多次提到過我, 一直把我當成一個特別的, 值得尊敬的朋友, 隻可惜她不能再來上中文
課了. 請把她推至春季的學費轉到她女兒的名下. 女兒還要繼續上學, 上SAT 補習班 …我驚呆
了. 幾乎無法再往下讀. 我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 這才三個月的時間, 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不再
回來了. 她是有那麽強烈求生願望, 她一次又一次地要回來讀書, 她不願丟下自己尚未成年的孩
子, 也不願離開她所喜歡的中文學校, 她更不願離開人世, 她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而她丈夫轉給我
的那封信, 也許就是她活在世上時留下的最後文字.

我的確是她一位特別的朋友. 我們隻是在中文學校上課時才見麵. 她從來沒有直呼過我的名字, 而
是恭稱 “老師”. 當然, 用中文說 “老師” 要比說我的名字容易得多. 我們這個中文學校有春季和秋
季, 每星期天下午上一次課, 每學年一共上三十次課. 實際上我對她知道得並不多. 隻是一年多以
前, 臨近聖誕節時, 一次上中文課, 她是唯一來上課的人. 這很正常. 節日裏的人們更熱衷於商店
裏的大甩賣. 但我一點兒也不奇怪素麗還來上課. 她是那種做什麽都盡心盡力, 追求完美的人. 由
於人少, 我很快就把該講的都講了, 素麗也把該回答的都回答了, 還剩下些時間, 便聊了些課外的東
西. 她告訴我她是在印度的一個英國人開的學校裏讀的中學, 後來才來到美國, 讀學士, 讀碩士又
讀博士. 在 Penn State University 當過教授, 後來有了孩子, 便辭職回家. 這些年來, 什麽都
做過, 開餐館, 賣房地產, 參與費城唐人街公益活動… 如果她不跟我講這些, 我根本不能想象她是
一位經曆如此豐富的人. 她身材不高, 甚至有些瘦小, 衣著極為樸素, 是屬於那種 “廣大人民群眾”
那一類. 我每次看到她時, 她幾乎總是穿牛仔褲, 白球鞋.
…..

兩個星期前的一個周末, 她丈夫請我去他家參加一個小型的, 隻有十幾人參加的紀念活動. 他們家
的房子真是大, 有七千多平方英尺. 坐落在深深的樹林中. 房子的門是用厚厚的橡木做的, 還雕有
精美的圖案, 會客廳又高又大, 壁爐也很精美, 大理石雕的馬頭支撐著一塊花崗岩橫梁. 橫梁上擺
放著來自泰國, 印度和以色列的飾物. 廚房更是寬大, 硬木地板, 花崗岩櫃台. 我環顧四周, 這樣一
個大房子, 唯一缺的就是女主人. 不禁心中煩悶,唏噓萬分. 想想素麗遠在萬裏之外的老母親, 失去
了能講中文的女兒, 心中更是充滿悲傷. 這人怎麽說沒就沒了呢? (素麗生於1944 年, 2008 年
11 月28 日因癌症去世.)

Jan. 2009
.
 
Jan 31, 200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Sanming_Do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zr' 的評論 : 的確是如此 她結婚很晚 每一個第一代移民都有一部奮鬥史
lzr 回複 悄悄話 1944年生的人,2008年留下了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快50才生的小孩?
bobby41 回複 悄悄話 主佑你的學生素麗
願她在天堂愉快
讓我們一起悼念她
雖然我不認識她,但是從你的文章,我知道世界上曾經有一個這樣熱愛中文的女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