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談談一本書,路遙的煌煌巨著 ---《平凡的世界》。去年同名電視劇熱播,重溫經典,不禁又勾起了我少年時代的回憶。
現在都21世紀了,若是用現在的眼光去看《平凡的世界》,像是很久遠的事。
平凡的世界,講的是平凡人的奮鬥。原著描述的大時代變遷背景中的陝北人民的生活,其中溫暖的親情,炙熱的愛情,生活的奮鬥,無畏的夢想,放在任何時代都能找到共鳴,都是相通的。一部作品能做到這些,就足夠了。路遙也自知平凡,延安大學後山上就是路遙的墓,上麵就四個字路遙之墓,被荒草掩映著,靜靜望著延河和寶塔山,平凡的再不能平凡了。
說路遙的作品有時代局限性,連他自己都承認,沒什麽不正常,也沒什麽不可以的。《人生》是個中篇,平凡的世界是長篇巨著,連路遙自己都駕馭的很辛苦,讀舊報紙,去沙漠,下煤礦,住大學宿舍,體驗生活,所以寫的這麽深刻,看看《早晨從中午開始》能更好的理解作品。
現在的獨生子女,是不會理解少安的表現的,那是一種家裏當大哥的責任感。言傳身教,孫玉厚就是這麽照顧二弟孫玉亭的,照看老母親的。少安少年老成,18歲 當時生產隊長,責任感更是強烈。看到老父親能吃上白麵饃饃,少安熱淚盈眶,他自己其實是很幸福的。不難理解他不願意分家,箍窯是分家的引子,所以也不願意 箍窯。這都是可以理解的,是一個男人的雄心,擔當整個家庭的未來。
少平不一樣,不願大哥擔當他的未來。他想擺脫現實既定的生活路線,找尋另一種可能的新生活,無論是什麽隻要跟現在不同就行了。那是的人們向往城市,向往商品糧身份,甚至不惜花錢買來,是現在的人不能理解的。少平向往未知的可能性,並且敢於走出去,這是吸引曉霞的地方,加上曉霞特立獨行的性格,你給她安排四平八穩的男人,她會覺得索然無味。
別說80年代初,就是到了90年代,農村的孩子能考上大學,也是很新鮮的事情。農民的家庭甚至連想都不敢想的,農民走出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要想真正改變命運,要麽當兵, 要麽考大學,大概就這麽兩條路。所以少平沒考大學,很正常。孫家的發展,從一窮二白吃不飽飯,到致富有餘糧,有時代因素,兄弟三人一起的努力,直到到了孫蘭香才有機會上了大學。
親情太濃厚,愛情太純粹,生活太現實,才是這部作品的魅力。個體是很渺小的,尤其是出身底層的個體,尤其是那個在漩渦湧動的變革年代。
少安,少平,蘭香,潤葉,秀蓮,他們的活動和產生的影響都應該是合理的。少平幹不了少安在雙水村的角色,少安也不會有少平出去闖世界的衝動。潤葉也不可能有田曉霞衝破世俗的勇氣。秀蓮雖然樸素天真,卻也要分家,追求排場幸福的小日子。都無可厚非。田曉霞是個例外,是一個美化不真實的人物。人總需要些不真實 的東西,才有盼頭。
所有真正珍貴的東西,都是免費的,水,陽光,空氣,親情,愛情,都免費的。田曉霞之死,是很難以讓人接受的,連路遙自己都接受不了,以至於寫到這裏抱頭痛哭。但她體味到了真正的愛情,有的人一輩子也不曾體會到的。尤其到了現在這個時代,田曉霞這樣的人幾乎絕跡了。
其實,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還隱藏著一個很深的道理:人難以脫離生養他的階層,也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脫離的。這跟錢無關,甚至跟受多少教育也無關。多少錢都培養不出貴族出來,就是這個道理。不管你承認與否,人在生養他的原生環境裏,才是最放鬆的,最舒服的。假如少安娶了潤葉,少平娶了曉霞,幾十年在一起,也不一定一直幸福,也會磕磕碰碰,這就是生活。
這個道理,還可以從根源上解釋王寶強的不幸婚姻,隻不過這事太狗血,不太想拿到這裏來談,免得髒了這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