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4盛夏的東京印象 -- 銀座,夜幕下的皇居

(2025-04-21 18:13:01) 下一個

昨日,在難以抵擋的時差困意中,結束了淺草的閑適東京首日之遊。清晨又起猛了,走吧,到築地外市場吃早餐去,那裏離繁華的銀座不遠。

避開了早高峰,直到出了地鐵口,才看到街上忙忙碌碌,路口川流的人群。東京人特別善於裝點即便是很小的角落,路過一個大概隻有幾十平米的小公園,也種滿了種類繁多的花草,幾步就能走過,卻足以衝淡周遭的悶熱和喧鬧。街對麵看到一個歌舞伎座Kabuki-za,貼了日本傳統歌舞伎的大海報,實在欣賞不來這種滿臉塗的雪白有點詭異的藝術,匆匆略過。不知為何,暑假期間都看到早起背著書包的中小學生,背著書包在街上走,有搭伴兒的,大多是獨自一個人,有的比書包高不了多少,難道是暑期補習嗎?
 
築地市場,聽說以前是個海鮮批發市場,剛打撈上來的新鮮漁獲,從這裏分發到東京各區。市場外圍區域,逐漸湧現了一些小店,近水樓台,主打一個現做的新鮮。如今,批發市場已經搬走了,這些小店留了下來,各色小吃聚集,是外國觀光客愛來的地方。也不都是海鮮,嚐了網紅小甜點,牛雜蓋飯,玉子燒(其實就是雞蛋羹),海鮮壽司,已經覺得很飽了,除了海鮮壽司2000日元,其他都幾百塊,價格並不離譜。這些店家也是奇怪,似乎都有點羞於招攬生意,從不開口吆喝,頂多站在門口微笑示意進去。賣壽司更是好笑,看我難以抉擇要哪一盒,開始推薦並不斷往裏麵添加零碎的魚肉,示意這一盒很不錯,但英語硬生生的說不出來一句。牛雜蓋飯那一家號稱老湯,也是家網紅店,還竟然寫了不允許分食,必須一人食一份,但吃完就很難再吃別的了,我們買了一份拿開和閨女一起吃了,味道還行。逛完吃飽後,遊客漸漸多了起來。這種小吃街,印象中很難保持幹淨的,倒是沒有惱人的味道,體驗上並沒有超出預期。
 
這一趟旅遊,家裏領導並沒有同行,卻能通過手機和我們同遊,搜索好玩的好吃的,通知說地圖上顯示附近有個公園,很有特色,推薦我倆去看看。自由行本就是隨性,都按照計劃走,還有什麽意思?恰好這個公園就在水邊,能吹到東京灣的海風。去的路上過一個工地,門口有兩個穿製服個子瘦小的老人,在保證車輛進出的安全,穿戴幹淨整齊,很認真負責的樣子。太陽高升,開始悶熱,走一段路就出汗了,看到一個lawson便利店,進去補充水。這家便利店在一個寫字樓的底層,趕著來上班的小白領,急匆匆的快步走進去,買一些麵包牛奶簡易早餐。路邊看到送桶裝水的年輕人,皮膚黝黑,長褲T恤,汗流浹背,肩上的毛巾早已濕透。東京,和世界上其他冷漠的大都市一樣,大多數人都在為了生計奔波。
 
到了才知道,名字叫浜離宮恩賜庭院,所謂恩賜,意思是原本是為日本皇室所有,後來賜予東京民眾的。看介紹這裏本身日本某個幕府將軍的私人庭院,有水塘,花園,鴨場,農田,在市區裏算是很大的一片綠地,參觀需買票(另外一個更有名的是上野恩賜公園,免票入園)。這是一個典型的東方韻味的園林,剛一入園就覺得蔭涼濕潤,樹木大多都修剪塑形成扭曲的形狀,櫻花季節應該更美的。園內遊客不多,碰到三四個工人正在施工,補上石子路上缺失的石子兒,路過時和他們打招呼道謝,對方趕忙鞠躬回禮,似乎很吃驚跟他們打招呼吧(抑或是英語恐慌)
在似火的驕陽下,穿過了湖中步道長廊和涼亭,花草樹木搭配很是用心,腳下的石板路也是細節滿滿。湖旁複原了一個茅草屋,屋頂長長的茅草覆蓋,雨天時雨水順著茅草邊緣滴下來,鑿出了一排淺淺的小坑。進屋右手一個榻榻米,比地麵稍高。因為天氣太悶熱,放了一個大電風扇搖著頭,和周遭陳設稍顯違和。最裏屋有個小電視,播放著曆史介紹,聽不懂便沒有逗留。
 
走進湖的另一側的樹林,感覺涼爽了許多,還能看到銀座區的高樓天際線,是個拍照的好地方。不知不覺中,竟然已經走了很遠,省點體力吧還要逛逛銀座,回程路過一個小坡,還敢叫富士山,看來日本人也有幾分幽默。出園的路邊,看到一直烏龜在雨後泥濘裏奮力的挖呀挖,大概是要產卵,引來一個旅遊團的年輕人圍觀,它旁若無人依然故我。離園門口不遠,有一大片田地,一個農夫戴著草帽在除草,彎著腰勞作,一時恍惚是否真的正身處東京鬧市區。
所謂旅遊,就是到地球上另一個陌生的地方,體驗那裏的生活。而生活的主體,是人!
 
從庭院到銀座,20分鍾的路程,街上來來往往奔波的人。不知道,幾百年前,此地估計還是一片荒蕪,泥濘的路上是否也有躊躇的行人;在幕府將軍在獵鴨場的歡笑聲中,附近農田裏,是否也有一個彎腰低頭的農夫,長衫濕透的勞作?舊時的農夫,和現在街頭的匆匆人群,都是為生計奔波,可能境遇和辛苦,並無什麽不同吧。
 
午後的銀座並沒有給我留下什麽驚豔的印象,高聳的建築,人流和車流,可能是商務區的緣故,人們大多還是單一色彩的裝束,不管男女。優衣庫買了衣服,大曲別針店買了文具,嚐了路邊店號稱是皇室指定的豆沙包,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主打一個悠閑。看到一大堆人在愛馬仕門口排隊,像是要買幾個白菜一樣,與我無關。
 
如果站在世界上的大城市downtown,給一條普通街道拍一張照片,東京那一張估計很容易辨認出來。與其他城市的區別,莫過於東京的街道上招牌,一種五顏六色,奇妙的紛雜的美感,也給人一種溫暖的生活氣息。我不相信有人統一設計了這些招牌,它們的的確確的給人以莫名的和諧色調,充滿了生氣和活力。
逛餓了,找了一家評價還不錯的拉麵館,門口機器上點餐排隊,屋內像是酒吧吧台一樣的座位,可以直觀的看到廚房裏忙忙碌碌,做好了直接探頭端給你。前麵的一對情侶吃好了,讓出了座位,等做下來了才發現,腳下有個購物紙袋子,像是裝了首飾,趕緊交給服務員保管,我們吃到一半時,那對情侶返回來取走了。在東京,這種情形,你根本不必要擔心東西會丟,幾乎可以確定能找回來。我沒有親眼看到,但聽說全球所有的蘋果手機專賣店裏,隻有日本,手機電腦是不用上鎖的。後來又聽新聞,說是夏夜,不少日本年輕女孩子喝醉了,路邊倒頭就睡,根本不擔心什麽危險。這種滿滿的安全感,總感覺日本已經到了另一個文明層次。如果我女兒以後有機會獨自出行,相比去其他國家,來日本旅行或留學我會比較放心。
當天計劃的最後一站,是皇居二重橋。但是前麵悠然的閑逛,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況且銀座距離皇居不遠,決定步行過去。已是黃昏華燈初上,等到達皇居外苑的時候,我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就是園內夜跑的人流,沒有喧嘩,甚至沒有交談,沉默的奔跑的年輕人,在炎熱的黃昏中汗流滿麵。無論男生女生,雖然矮小但都相當健康,男生更是皮膚黝黑。因為天色已晚,隻想看一眼二重橋就走,就翻出照片問幾個路旁休息的年輕男女。那個男孩顯然懂得英語,不慎熱情也不亢不卑,拿著照片和朋友交流了幾句,像是在爭辯,我非常奇怪他們沒能很快的指出橋的位置,二重橋很有名又近在眼前,他們應該很熟悉才對。那年輕人指出了橋的位置,依舊是很生硬的英語,臉上沒有笑容,但也不失禮貌,與你在商店裏接觸的在崗的日本人不同,那隻是職業笑臉和熱情。夜跑大軍浩浩蕩蕩,很是壯觀,可能這個公園是東京市中心唯一的跑步鍛煉之地。我感覺日本人禮貌周全的外表下,有一個堅韌和略帶自傲的內核,這是我當時的感覺。
到達二重橋時,天色已經很晚,隻隱隱約約的看到橋的輪廓,鬱鬱蔥蔥的樹木後麵就是皇居。旁邊有個警察崗亭,當年麥克阿瑟的特使就在此地遞上了一封信闖入皇宮,開啟了二戰後評估皇室以及如何接管日本的序幕。不知道如今的普通日本人,是否對皇室仍然如神明一般的頂禮膜拜,暮色中的皇居仍有一番神秘色彩。為了維持血統純正,皇室近親結婚的弊端已經顯現,不知道還能延續幾代人。
回程路上倒地鐵又路過銀座,與白天不同,有體驗了一番流光溢彩的銀座夜景,在殘餘的時差的困意中結束了一日奔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