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的營養,食療與健康博客

收集有關營養健康知識並嚐試用自然療法醫治疾病的資料和信息
正文

人體自然療法大全2038珍藏版(ZT)

(2019-03-05 07:36:05) 下一個
 

  

二十、簡單易行的保健功法1、金雞獨立法:對於高血壓、糖尿病、頸腰椎病等都有立竿見影的療效,還可治療小腦萎縮,預防美尼爾、痛風等病症。對足寒症效果更佳。2、倒著走路,意念放在前腳掌。3、每日臨睡時用熱水泡腳,不用放鹽,有溫經通絡之效。4、彌陀掌:把雙手想像成“肌無力”,雙手輪流用腰帶像甩草繩一樣甩開。5、拍巴掌:重點在指肚與指尖。6、耳部自我按摩法:1)提拉耳尖法。用雙手拇、食指捏住耳朵上部,先揉捏此處,直至該處感到發熱為止,然後再往上提揪15-20次。2)上下按摩耳輪,並向外拉。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按壓和揉捏,使之發熱發燙,然後再向外拉耳朵15-20次。3)下拉耳垂法。先將耳垂揉捏、搓熱,然後再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發熱發燙。4)按壓耳窩。先按壓外耳道開口邊的凹陷處,按壓至此處明顯的發熱、發燙,然後再按壓上邊凹陷處,同樣來回按摩按壓至感覺發熱、發燙為止。5)推上下耳根。中指放耳前,食指放耳後,沿著下耳根向上耳根推,要用勁推40-50次。7、推腹法:對慢性病很有效果。由心窩向下推倒小腹,若在某個部位發現阻滯點,將它推散揉開。8、撞下丹田:用拳頭敲打肚臍附近,增長內力。9、敲膽經:敲膽經是要敲兩條腿,但一條腿一條腿敲還是兩條腿一起敲隨便你。敲膽經隻是敲得大腿外側的膽經筋有點熱乎乎,就能刺激膽汁的分泌,並不要求很正確的穴位,當然對針灸穴位比較了解,力求到位,那很好,但對一些對針灸穴位不太了解的人就無需苛求,有敲就有作用,既不在乎穴位正確與否,也不在乎是否完全沿著經絡線路,這要基本上是在大腿外側膽經的通道上就一定不會白敲。也不需要敲到小腿上,一是操作不方便,二是小腿上膽經與胃經的位置太近,用敲的方法要完全分開是不是有難度。敲膽經不需要很大力,不要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一般力度是敲不出瘀青的,如果分量不重就敲出瘀青來了,那是人體本身的凝血因子不足,需要補充膠汁類的食物,中國人有個補品叫阿膠,就有利於人體的凝血因子,其實阿膠的主要成分是驢皮,如果平時有進食豬皮,雞皮等,這個問題就沒有了。如果瘀青是因為敲得太重而造成的,那就輕一點。二十一、脾虛的自然療法1、脾虛:肝旺脾虛,心脾兩虛,脾肺氣虛,病後脾虛等,脾經太白。2、脾虛便溏腹泄:陰陵泉。脾經太白。二十二、暈車與嘔吐的自然療法1、眩暈:膽經足臨泣。2、暈車:坐車前揉心包經勞宮穴,或揉任脈中脘穴取嗝。心包經內關穴與脾經公孫穴合用。3、胃氣上逆導致嘔吐:足三裏。心包經內關穴與脾經公孫穴合用。4、飲食不潔引起的吐瀉:尺澤。二十三、冰包火的自然療法症狀——淩晨4點左右燥熱出汗,白天則畏寒怕冷,診斷為風寒束表,心火內盛。心為火髒,如遇寒氣轉責於肺(火克金)。此時肺中儲滿寒氣,但肺氣不足,難以宣發。故需補肺。虛寒症——踏步搖頭法。在後背膀胱經刮痧或拔罐“破冰融化”。上背部冷是肺的問題,中間是脾胃,下段是腎和膀胱。二十四、疼痛的自然療法1、舒經止痛:腰膝痛、肩膀痛、臂肘痛、手腕痛、坐骨神經痛,偏頭痛、牙痛、耳痛、目痛、齒痛、胃脘痛、急性扁桃體炎。三焦經中諸穴,大腸經三間。2、消腫止痛:頭麵腫、牙齦腫、肩臂腫,手三裏。3、胸痛:沿膻中上下一刮。4、乳房疼痛:膽經肩井。5、兩肋疼痛:膽經陽陵泉。6、肋間神經痛:膽經陽陵泉。7、坐骨神經痛:膽經肩井與環跳穴同按。二十五、心病的自然療法1、脾氣急、心煩氣躁:敲打三焦經和小腸經。少府,清心除煩。2、怒氣衝天:肝經太衝可心平氣和。前一段時間生過氣,很氣,壓太衝穴與膈俞穴。吃三天青皮10克+陳皮10克+三杯水浸泡半小時去煮,煮開就關火,喝水去渣。3、心中發熱煩躁:同按心經神門穴、脾經大都穴、肺經尺澤、腎經複溜,有牛黃清心丸之功效。4、心神不寧:肝經太衝至行間,可安心神。心慌意亂,肝經太衝可誌定神安。5、心煩不眠、五心煩熱:少海。三焦經外關與膽經陽陵泉同用,有逍遙丸之效。心裏煩熱,肝經行間。6、愛生悶氣、鬱悶、焦慮、憂愁難解:肝經太衝穴按揉到行間穴,可解鬱散結,又能舒肝健脾。7、生氣導致的腿疼:按揉肝經陰包穴。轉關節。8、抑鬱症:敲十指肚。十宣位於十指肚,最能開竅醒神,是高熱昏厥時急救的要穴。中度的抑鬱症:是心髒有積水,你試試看給自己壓極泉穴及心經,時間稍長一點,左右兩邊都要壓。壓後心髒積水減少一些,你的體症就會減輕,不舒服就會消失。如果是抑鬱症的話,壓腳跟外側的昆侖穴與兩乳連線正中的膻中穴,乳頭外側的天池穴及心包經全部。是什麽問題對應的穴位就特別痛,人體會給你最正確的信息。患抑鬱症的人一是從小心包外的脂肪堆積較多,造成心髒的搏動力不足,心脈經常是沉脈,多早博。二是氣血步步下降。你要改善自己治療自己。隻要一,讓自己的氣血上升,敲膽經加早睡。二,經常壓或拔罐上麵說的一些主要穴位,半年就可以有變化,一到二年後就不可能是內向的人了。二十六、氣病的自然療法1、補氣:症狀——氣不夠使,吸不上氣。中府為調補中氣的要穴。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補中氣之力最強。同按太白、商丘、太衝,有補中益氣丸之功效。2、哮喘症:尺澤穴,為肺經合穴,可治哮喘症。3、胸悶、惡心:三焦經消濼穴。敲打三焦經和小腸經。如因肝氣不疏造成,推腹、敲膽經、胃經就會有效。心包經內關穴。4、疝氣:肋間神經痛,俗稱岔氣。脅痛岔氣:三焦經支溝穴。預防——按摩肝經太衝穴、中都穴、曲泉穴,加敲膽經,常推腹。已病——按摩肝經太衝穴、行間穴、中封穴、蠡溝穴和脾經商丘穴。各種疝氣疾患:敲帶脈。二十七、生殖病的自然療法1、生殖病:脾經三陰交。2、生殖器熱症:陰囊濕症、小便熱痛、陰部瘙癢等。肝經行間。3、濕症:濕寒、濕熱、風濕、濕毒,肝經曲泉。脾經陰陵泉專去濕毒。4、泌尿係統:通利小便:少府、肝經中封。利水道:肝經太衝至行間。肝經大敦是治療男子尿頻、尿失禁的要穴。利尿消腫,腎經照海。水腫少尿,泌尿係統感染,複溜。5、小便顏色黃:人體的腎髒是為人體清理垃圾的,當人體的總血流量太少時,人體進入腎髒清洗的血的量也會減少,甚至不清洗,那時候人體早晨起床後第一次的尿都會是無色透明,或顏色很淡,那是不好的。一般情況人體的尿液應該是有顏色的,但也不會太深,如果你一天內進水量太少或出汗很多時尿的顏色就會深一點。此外,當一個人原來的氣血不足,因此身體裏曾經留下過很多垃圾沒有及時處理,現在能力上升了,也就是你身體裏的總血流量增加了,人體不僅能處理現在的廢物,同時把以前的垃圾也清理出去時,你的小便顏色就會很黃,這是不是一件好事。你現在在念大學,已過了發育階段,而在你發育階段如果氣血問題是有缺口的話,現在的現象就是非常正常的了。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人體的血多了以後,會進入肝髒進行肝髒的修理工作,那時候小便的顏色也是偏黃的,那麽你就應該早點睡加一點敲膽經使自己的血更多一些,早日修好你的肝髒。還有一種情況是由於熬夜,大運動量造成人體的腎水製約不住肝肝太旺時也會小便顏色太深的。解決的方法你應該想得出來的。人體是全能的,完美的。善待人體,不要讓人體一直透支(人體當然也有一個收支平衡問題),那麽發生在人體身上的問題人體應該是都能解決的。6、小便有渾濁尿:就拿你的小便有渾濁尿來講,在你生長發育過程中,你的能量,養分,血液都投入了這一大工程,而生命的其它部分是在低調下進行,其中就有血液的清洗問題,你的牙齦顏色深不深,新的牙齦顏色是否很淡,當初留下的問題當人體能力回升時,人體要重新補救,人體隻有在有能力時才會排出濁尿,這可是一件好事呢。對於我的病人,我都會在第一次見麵時告訴他前進的路上你會遇到的各種可能,其中之一就是濁尿,中藥不可能讓你尿濁尿,沒有這個能耐,中藥隻能調整,推動。人體可以由陰虛轉到陽虛,你還要有意識讓自己由陽虛進入不虛狀態。7、便秘:生棗通氣通便,幹棗養血通便。壁虎爬行法。肺氣不宣影響大腸傳導,使得大腸缺乏向下推動力。取嚏法可助肺氣宣將,補充大腸向前推動,從而治療便秘。轉關節。敲帶脈。大便燥結,可選內庭。脾虛大便無力,脾經大都。脾經太白。8、痔瘡:肺經孔最穴。小腿上的承山穴。肝經大敦。9、男子性能力:最關鍵的經絡就是肝腎兩經。兩腿分開劈叉,鍛煉此二經。打通任督二脈對提高性功能很有效。肝經大敦是治療男子陽萎要穴。陽萎遺精,肝經太衝可改善。10、生殖器起水泡,在糜爛:肝經環陰器,你的肝偏熱,我想你的嘴唇太紅,上嘴唇太厚,當你的嘴唇顏色由紅轉暗時就可以好了,要求如下:一、清肝膽濕熱的中藥。二、至少每周有三天在10:30以前睡覺(每天在網上搞到一、二點睡的人,中風一定有份)。三、沿著肝經係統圖隔日做二到三次,指壓或拔罐均可(罐在皮膚上停留的時間不得超過十秒,不要拔出血來),指壓比較痛,但輕輕地壓,一會兒就可以壓通,也就不痛了。二十八、腎病的自然療法腎虛:症狀——腰酸膝軟、頭暈眼花、耳鳴、脫發、牙齒鬆動、哮喘、性功能減退、習慣性流產。肺經尺澤穴是最好的補腎穴,通過降肺氣而補腎,最適合上實下虛的人,高血壓患者多是這種體質。腎經太溪穴,位於腳內踝後三厘米凹陷中,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腎虛。踏步搖頭法、震動尾骨法。膀胱經和督脈可以調動人體腎髒的功能。腎虛:腎氣虛則補肺,腎陽虛則補肝,腎無火則補心,腎無血則補脾,腎陰不足直補腎。氣不足則不振奮,陽不足則不剛硬,火不足則神不定,血不足則難持久,陰不足則筋易傷。腎虛遺尿遺精,陰穀、太溪。肝經中封,保養人體精血之要穴。玫瑰激情強腎功(補腎之峻猛,強身之迅速,無出其右):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寬,雙臂上舉伸直,在腦後交叉(掌心向外),此時小腹向前傾,雙手盡量向上伸直後壓,所有力量、意念集中在腰椎。然後力量從腰椎發出,令兩臂以最大弧度從腦後向身體兩側壓下來(掌心向下),同時下蹲,兩手最後在兩膝交叉(掌心向內)。結束時意念集中在前腳掌5秒鍾,腳後跟不可離地(在兩臂向兩側下壓時,胳膊不使一點力量,完全是腰在用力),再站起時,前腳掌先用力,作為啟動能量,緊接著將所有力量、意念再次集中再腰椎,兩腿不要用一點力量,逐漸站起,兩手一直交叉,從胸前直上頭頂到腦後(站立過程中身體頭腳在後,小腹向前,身體呈弓形)。呼吸法:下蹲時呼氣,站起時吸氣,在呼吸轉換時屏息2秒鍾(最好用腹式呼吸法)。站起伸個懶腰,蹲下再站起伸個懶腰,再配合一點呼吸和兩手交叉就是了。左腎隱隱作痛:那是因為你每天早晨第一次小便有泡泡,腎髒正在進行自修理,但來不及排除腎髒及腎經裏的積水,腎髒積水所以腎髒位置有點隱痛,腎經有積水所以大腿根部會作痛,如果有拔罐器可以用拔罐的方法循經拔罐,不要拔得很深,淺淺地拔三,四個來回,明天再重複操作,有三天時間就可以解決了。二十九、肝膽病的自然療法1、肝:不可直接補,一補就上火,所以減少肝髒負擔就是補。壁虎爬行法、震動尾骨法。春天常敲膽經、三焦經以通肝氣,刮痧或按摩心包經,以行肝血。疏肝行滯,敲帶脈。肝經太衝至行間,可散肝火。肝經章門,清肝火而補脾。地筋循行在肝經上,通過調理筋就可以修複肝。膝為筋之府(跪膝走),膽經的陽陵泉為筋之會(常撥動),督脈的筋縮(掌根揉),膀胱經的膝幗下有個承筋(拳峰點)。心包經曲澤穴滋養肝髒。肝經大敦、太衝是治療慢性肝病要穴。2、肝虛:如易倦乏力、陽萎早泄、心恐善驚、血虧不孕、頭脹眩暈、眼花目澀。肝經曲泉。3、脂肪肝:根源是脾胃不好,氣血不足。按摩胃經豐隆穴可調理脾胃,降低血脂。均衡飲食,適度運動。4、肝風內動:四肢麻木、腳腿抽筋、臉抽眼跳。三焦經中諸穴。5、膽結石、膽囊炎、膽絞痛、膽石症:膽經中瀆(風市下二寸)、三焦經支溝穴。膽結石是用不著開刀的,因為膽結石是當膽汁疏泄通道不暢時,膽汁濃度日益升高造成結晶析出,當膽囊裏有細胞脫落物或蟲卵時就凝聚在上麵形成膽結石,一旦膽汁疏泄通道暢通,膽結石就自己化掉了。膽結石雖然是石頭,但本身是不會痛的,隻有肺熱的時候或肝髒有積水的時候壓迫到膽結石時才會有痛感.你現在不用為結石去煩惱,因為你的結石已在變小,因為結石隻有在開始變小的時候才查得出來。你現在隻是要解決痛的問題,他有兩個可能,一是肺二是肝,我從上麵的資料裏看不出你是屬於那個髒,你就把這兩個髒的經絡都壓一下,哪個髒的經絡痛,就是由那個髒引起的.你隻要把那個髒的經絡壓通,不僅膽結石不會痛了,其他的不舒服也解決了。而肺的風寒不斷被趕出去或肝髒的能力不斷提升正是膽汁通道在疏泄的表現。注:1)震動尾骨法:雙腿盤坐。臀部離地10至30厘米,再落地撞擊尾骨,使任脈會陰穴與督脈長強穴得以順接。有骨結核、骨質疏鬆及急性腰扭傷者,忌用此法。站時吸氣,落下呼氣。2)壁虎爬行法:主要靠胸腹和腰的力量,但意念應集中在爬上。主要用來打通任脈。三十、腸胃病的自然療法1、胃痛:急性胃痛或慢性胃痛的發作,馬上點按胃經梁丘穴有立時止痛的療效。刺激梁丘、足三裏或地機,接通足部十二指腸反射區和病灶點的線路,可快速治好胃痛。胃痛,按摩脾經公孫穴。如果疼痛的位置偏於胃脘,要再多揉胃經足三裏(在膝眼下三寸的地方,同身寸,三寸是自己四指並攏的距離);偏於小腸部位則多揉胃經下巨虛。胃脘痛,膽經肩井。若屬於慢性胃腸病的治療,胃經豐隆穴則效果最好。心包經內關穴與脾經公孫穴合用,對慢性胃腸炎有顯著療效。2、胃堵:敲打三焦經和小腸經。3、胃脹:按摩脾經公孫穴。4、胃脘部痞滿:脾胃不和引起,可刺激隱白和厲兌。若由肝氣鬱結引起,可刺激大敦。若因大便不通引起,可刺激商陽。5、胃下垂:按摩脾經公孫穴。6、抑鬱腹脹,揉大腸經二間穴。7、消化不良:神門穴。小兒消化不良,肺經魚際穴。8、大腸經三間,通腹行氣,泄瀉可止,便秘可通。三十一、感冒的自然療法西醫的感冒藥是把雙刃劍,對造血係統有損害。西醫感冒藥是抑製身體寒氣,減少打噴嚏和流鼻涕,強行將寒氣壓在體內不得抒發,長久如此會演變出很多大毛病。其實感冒隻要按按穴位、暖暖督脈,很快就會痊愈,而且沒有副作用。1、肝經太衝穴可在發燒時發汗。發燒上火,肝經太衝可去熱。身體虛寒,肝經太衝可增溫。2、熱病汗不出,肺經孔最穴。3、高燒不退,大腸經陽溪。人體發熱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有細菌感染,人體與細菌搏鬥過程中,人體的能力有點不夠,會造成心包積水,,你要讓他退熱,就壓腳跟外側的昆侖穴,壓心包經,壓膻中穴,把耳朵貼在病人的腹部聽裏麵的流水聲,當流水聲越來越響越來越流暢時,病人的左手的寸脈也一定由沉脈變平脈,這時候,他的熱度就會退下去,如果身體裏的白血球與細菌的搏鬥還沒有停止,熱度到第二天還會上來,但沒有關係,你就再照樣做,一直到熱度退盡為止。二,是風寒問題引起的,壓風池穴一到二分鍾,再用手摸一下病人的額頭,如果有點涼下去,那麽就是風寒問題,就壓胸前的肺經別(隻要壓痛的一邊),要求同上,還可以壓風池,尺澤,魚際等穴。三,有時候從表證看很象是在趕風寒,但壓風池與肺經別都不會痛,也沒有水聲,那麽問一下最近小便是否較黃,半夜裏是否起來小便,那樣的話,問題在肝髒,以壓肝經為主,尤其是右邊的肝經,是肝熱造成的肺熱現象。四,是由於情緒造成的,你壓一下是太衝穴痛還是背部的膈俞穴痛,太衝穴痛是有生氣壓太衝加心包等,膈俞穴痛是有悶氣壓膈俞穴加心包等,同時都要吃三天到五天的青皮10克+陳皮10克+水三杯浸泡半小時,然後煮開就好,當茶喝.用來破氣與利氣。4、發燒,可按肺經魚際穴。5、三焦經外關穴。6、後背膀胱經刮痧或用取嚏法以散表寒,祛機體之病邪。探鼻取嚏法:用平常的衛生紙縱向撕15厘米,用手搓成兩個紙撚,要稍有點硬度,同時插入鼻孔,紙撚尖要貼著鼻內上壁,這樣刺激性會較強。如已感受風寒,自然就會打噴嚏,噴嚏的多少取決於你感受風寒的程度。打了幾個噴嚏後,頭會略微出汗,這時風寒已去。10歲以下兒童粘膜過於薄弱,不推薦此法。7、小孩感冒發燒:推前額,分推眉骨各下,向外揉太陽穴50下,又分別向指尖方向推無名指,清肺經,最後,推天河水(用拇指從勞宮穴推至曲澤穴)5-10分鍾,可泄肝經之火,補脾經之血。孩子三歲半感冒:首先,你的孩子會生病,表示你的孩子身體有能力驅趕已經入侵身體的風寒,這是一件好事,孩子一離開娘胎就與自然接觸,就是自然界的一員,一生必然是與自然界奮力搏鬥的一生,這與任何一個人一樣,要與風寒暑熱搏鬥,要與細菌病毒搏鬥,長大一點還要與七情六欲搏鬥。你不可能創造一個特定的環境,讓她與世隔絕。今天她的生病是因為她的血有所上升(與以前比),從你所說的情況看,她的血是進了左葉肝。左肝與胃的關係較密切,帶動了胃,你看一下孩子早晨第一次的小便,顏色偏黃,氣味較重。肝主升,所以胃裏的痰會往上湧,這樣情況下睡覺就易打呼嚕.因為胃裏有病灶,就易生痰。肝氣往上升會使肺熱,將原來入侵在肺裏的寒氣逼出去,就有了似乎是感冒的體症。這就是為什麽有人感冒了要吃午時茶,薑茶,而有人感冒了卻要吃板蘭根。如果不發高燒,最好是什麽藥也不要吃,人體自己在修理自己,你總要給他一點時間啊,他打勝一仗,自己就會停的,你讓她多一點休息,多喝一點水,如果口渴得較厲害,可以煮一點石斛水讓她養陰生津,打仗總是辛苦的嗎。你也可以用小兒推拿的方法,幫她捏捏肺經,捏捏肝經,捏捏心包經。老實說孩子沒有什麽大病,無非是有風寒,有細菌。經常捏捏上麵三條經,生病時一直捏,即使發燒也會好。但是當孩子有風寒要出去時,因為有些發燒有些表症,我們就人為地用藥把它壓製下去,造成的後果是極為可怕的。有誰知道現代人的糖尿病特別多就是因為孩子時風寒出不去。現在網上求救的那些年輕人都是孩子時的一次錯誤治療造成的後果。讓我們的孩子勇敢地去與風寒搏鬥,流鼻水打噴嚏發一點燒是沒有關係的,千萬不要保護過頭,愛之反而害之。8、感冒引起的肢體酸痛:膀胱經束骨穴,胃經陷穀穴。9、受風寒:人體感受風寒後的反應可以有三種情況(其實風,寒,暑,熱,濕,細菌,病毒侵犯人體時,都是三種狀態),最佳狀態就是打二個噴嚏把寒氣趕走了,其次,就是要趕寒氣但能力尚不夠就會比較纏綿,甚至頭痛發燒,第三種情況則是人體完全無抵抗能力,任寒氣入體表入經絡入腑入髒。第三種情況人體沒有任何不舒服感覺,也沒有任何生病跡象,但是對人體的傷害是長期的(外邪束肺),第二種情況的解決除了服中藥外,用指壓法也可以退燒,去風寒。具體做法如下:一、壓風池穴,如果風池穴痛,發燒是因為風寒造成的,左右各壓二到三分鍾,如果風池穴不痛或不太痛,那麽發燒並非因為風寒造成。二、壓肺經別,大腸經別(隻壓感覺明顯的一邊),壓到不痛。三、肺實者壓尺澤,魚際。肺虛者壓中府,太淵。上述隻能解決外感風寒。三十二、頭痛的自然療法頭痛,先揉整條心經,再掐心經神門穴。不管是什麽頭痛,要根治必須要對症才行,但要不痛到也不難,每天早晨在床上未起床時:一、先壓五分鍾或十分鍾天池穴,把大拇指壓在乳頭外側一寸的地方。二、用雙手八個手指從正中開始,掐自己的頭皮,八個手指輪流用力,要慢不要快,中間壓一分鍾後,向外移動一到二分,再壓一分鍾,再向外移動一到二分,再開始壓,就這樣把整個頭皮壓二遍,這樣頭皮上的積水出去了,心髒的搏動力(壓天池)也有所增強,頭就可以不痛了。偏頭痛,膽經肩井穴、風市穴(直立,將手垂於兩腿外側,中指尖處即為此穴)。我曾經是一個象你一樣靠止痛片過日子的學生,後來工作了,有很長一段時間不頭痛,到了四十幾歲又開始頭痛,尤其到了冬天,要帶二個絨線帽才好過一點。當然也看了不少次醫生,都沒有解決,後來因病自學中醫,明白了一個道理,頭痛的問題並不在頭,而是人體能力不夠時控製不住腸胃的細菌,當你的腸胃裏的病灶與頭上的某一部分對應有積水時,那部分就會痛。解決痛的問題隻要做二件事,一,直接用你自己的手指甲反複掐痛的地方及周圍,指甲掐的時候要慢慢地停留在那兒,讓那兒的積水出去(你可以仔細摸摸整個頭皮,你會發現,痛的部分的頭皮比較厚,當你反複壓,掐那部分後,頭皮裏的積水出去了,頭皮就變薄了,也就不痛了)。二,壓心包經的天池穴,膻中穴或心經的極泉穴,每穴壓二分種,同樣可以讓頭不痛.但這這是一種權宜之計,要徹底解決你的頭痛問題還是一句老話,要讓人體的氣血上升。隻有人體的氣血上升了,也就是窮人要脫貧生活才會好起來一樣,人體的健康才會有保證。後頭痛,小腸經後溪穴。急性頭痛,三焦經支溝穴。感冒頭痛,膽經風池穴。頭暈,心包經內關穴與脾經公孫穴合用。三十三、婦科病的自然療法婦科病:1、脾經三陰交穴。治婦科病萬靈丹,且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能通利又能收攝,能活血又可止血,能滋陰又可利濕,根據各人不同體質而對機體產生有利作用。此穴在腳內踝尖上7厘米左右,小腿脛骨後緣的地方,用手按時較其他部位敏感。2、次廖穴(膀胱經)。按摩此穴,使此處疼痛逐漸減輕,相應病症也會緩解。是調節婦科疾病一個有效按鈕。3、痛經:膀胱經的承山穴(小腿)。4、月經不調:肝經太衝穴、膽經陽陵泉穴(兩穴合用,有逍遙丸之功效)。5、調經止帶,敲帶脈。6、肝經大敦穴善治因氣鬱不舒引起的婦科諸症,如閉經、痛經、崩漏,更年期綜合症。7、月經不下,腎經複溜穴。8、陰道瘙癢:肝經的蟲溝穴、曲泉穴與脾經的陰陵泉穴。9、月經提前:血更虛,肝火比以前旺,所以月經會不斷提前,月經越提前失血越多,對她的身體是非常不利的,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涼血,清肝熱,平她的怒氣,所以要壓下麵的穴位:膈俞(在背上,旁開脊椎一寸半,與女生胸罩橫帶子相交的位置上下處),血海(用你的左手放在你女友右膝蓋上,大拇指按到的地方,另一邊就是右手放在左膝蓋上),三陰交(在內踝直上三寸的骨頭邊上,中醫的寸是指病人中指的中間一節的長度),上麵的三個穴位是涼血用的,其中膈俞穴還有寬胸開膈的作用,會讓她的心情好一點。要壓肝經,就先壓大腿的內側麵中間部分,讓你女友的大腿內側麵朝上,用手指從大腿根部慢慢地壓,痛得厲害得地方手指就一直放在那兒,輕一點,然後讓你女友用意念一直想那一點,而你可以把耳朵貼在她的腹部聽,當裏麵的水聲出去時,那一點就一定沒有原來那麽痛了,可以一直做到不痛.肝經一直可以壓到小腿的,然後再要做的是腳背上的太衝穴,在大腳趾與次趾的中間,腳背骨的緊下麵,可以壓(也很痛的),也可以讓女用意念去想這一點,那麽她的氣就會下降。10、小葉增生:左邊是舒泄肝氣為主,右邊是為脾解鬱為主,無論左右,關鍵是生氣,除了吃藥,一定要調節情緒,要開心,另外可以經常壓背上的膈俞穴與腳背上的太衝穴,幫助寬胸開膈。三十四、痘痘的自然療法痘痘其實是體內的痰濁,隨血液在周身流動,由於頭麵沒有排毒的出口,隻好從皮膚拱出來了,在臉上形成痘痘。治痘痘有兩件法寶:一要健壯脾胃,消除生痰之源;二要打通經絡,給濕毒以出路。1、敲帶脈、推腹,同時揉陽陵泉,肝脾健,痰氣消,皮膚自然光潔。2、揉肝經太衝和行間兩穴,以補足心血,這樣新鮮血液才能上達頭麵,才會把痘痘運走。3、敲打大腸經(從上臂到手腕,整條經都要敲),隻要把左手自然下垂,右手過來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腸經。三十五、十二正經經絡由經和絡組成,經就是幹線,絡就是旁支,人體有12條主幹線,也叫做“十二正經”。人體有六髒(心、肝、脾、肺、腎五髒,再加心包)六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每個髒腑都聯接著一條經絡,一共12條經絡。經絡的走向在四肢兩側是基本對稱相同的。走在外側,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走在內側,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胃經。走在中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1、五行和五輸肺、大腸屬金,心、小腸屬火,肝、膽屬木,脾、胃屬土,腎、膀胱屬水,心包、三焦屬火。六髒(心、肝、脾、肺、腎五髒,再加心包)所屬的經絡叫“陰經”,六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所屬的經絡叫“陽經”。五輸穴:陰經的“井”屬木,“滎”屬火,“俞”屬土,“經”屬金,“合”屬水。陽經的“井”屬金,“滎”屬水,“俞”屬木,“經”屬火,“合”屬土。井主“心下滿”,是指胃脘部痞滿,鬱悶之症。滎主“身熱”,上火。俞主“體重節痛”,是指渾身酸懶,身體倦怠,關節疼痛。經主“咳喘寒熱”。合主“逆氣而泄”。2、經絡和時辰清晨3:00-5:00《寅時》血氣流注於肺,稱為手太陰肺經。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時過敏性鼻炎及咳嗽、氣喘易發作;有些醫師認為嚴重氣喘患者,應在此時起床服藥,治療效果會更好,且宜吃補肺飲食,如燕窩、銀耳等。肺經主治——呼吸係統疾病:各種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咳嗽、咳血、胸痛。五官病: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慢性咽炎、鼻炎、流鼻血。其他:經脈所過的關節屈伸障礙、肌肉疼。手太陰肺經:上可疏解肝經之鬱結,中可運化脘腹之濕濁,下可補腎中之虧虛。“諸氣者,皆屬於肺。”氣血的培補、氣逆的順調、濁氣的排放、清氣的灌溉,都可通過調節肺的功能來實現。“肺主宣發肅將,肺是水上之源,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諸氣憤鬱,皆屬於肺,在誌為憂悲,在液為涕,在體和皮毛,在竅為鼻。”人的氣血在夜裏3點到5點開始衝擊肺經,此時若出現症狀,通常要考慮到肺是不是有問題。“調諸髒即是治肺”。早上5:00-7:00《卯時》血氣流注於大腸,稱為手陽明大腸經,此時最適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熱滑腸最好的時間就是此時,由於有助大腸經的食物隻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時,最好多吃高纖蔬菜及水果。大腸經主治——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氣管炎、發燒、頭痛、咳嗽。頭麵疾病:頭痛、麵神經炎、麵肌痙攣、麵癱、牙痛、麥粒腫、結膜炎、角膜炎、耳鳴耳聾、三叉神經痛、鼻炎、鼻塞。其他:頸椎病、皮膚瘙癢、神經性皮炎、蕁麻疹、經脈所過的關節活動障礙。早上7:00-9:00《辰時》血氣流注於胃,稱為足陽明胃經。陽明經是多氣多血之經,此時人體的胃腸消化吸收最強,是營養能輸送到各器官滋養髒腑的最佳時刻,這也是早餐在中醫裏很重要的因素。胃經主治——胃腸道疾病:小兒腹瀉、胃脹、胃痛、胃下垂、急性胃痙攣、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泄瀉、痢疾、胃腸蠕動過慢。頭麵疾患:痤瘡、黃褐斑、頭痛、眼痛、牙痛、麵神經麻痹、腮腺炎、咽炎。其他:中風偏癱後遺症、慢性闌尾炎、乳腺增生、白細胞減少症、經脈所過的關節肌肉痛。早上9:00-11:00《巳時》血氣流注於脾髒,稱為足太陰脾經,此時是人體氣血最旺時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熱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傷胃敗脾,即使是脾虛者進行補養,都要很小心。脾為生痰之源。脾經主治——消化係統疾病:消化不良、泄瀉、痢疾、便秘。婦科病:痛經、月經不調、閉經、月經提前或錯後、盆腔炎、附件炎。男科:急慢性前列腺炎、水腫。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關節炎、經脈所過的肌肉軟組織疾病。中午11:00-下午1:00《午時》氣血流注於心經,稱手少陰心經,很多人說中午不宜劇烈運動,就是擔心在心經氣血充盈時,造成血脈運行紊亂,血不歸經,因此應適度休息,但午睡不宜過久。心經主治——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絞痛、心動過緩、心動過速、心肌缺血、心慌。神經及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癲癇、神經官能症。其他:經脈所過的肌肉痛、肋間神經痛。下午13:00-15:00《未時》血氣流注於小腸,稱為手太陽小腸經,此時是小腸經進行清、濁及吸收的時刻,營養吸收到體內,濁物送到大腸待消化及排除體外;未時過後腸胃開始休息,此後的晚餐時間含蛋白質和脂肪、澱粉類食物要少量攝取,否則易在體內累積。小腸經主治——五官病:咽痛、眼痛、耳鳴耳聾、中耳炎、腮腺炎、扁桃體炎、角膜炎、頭痛。其他:腰扭傷、肩痛、落枕、失眠、癲癇、經脈所過關節肌肉痛。手太陽小腸經:心髒的晴雨表。不但能預測心髒的功能狀況,還能用調節小腸經的方法來治療心髒方麵的疾患。小腸主液所生病者。下午15:00-17:00《申時》血氣流注於膀胱,此為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為腎之腑,兩者均屬水,因此這段時間要多補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體內廢物,以促進泌尿係統的代謝。膀胱經主治——呼吸係統:感冒、發燒、各種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炎。消化係統:消化不良、腹痛、痢疾、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急慢性胃腸炎、肝炎、膽囊炎。泌尿生殖係統:腎炎、陽萎、睾丸炎、閉經、月經不調、痛經、盆腔炎、附件炎、宮頸糜爛。其他:失眠、腰背痛、坐骨神經痛、中風後遺症、關節炎、經脈所過的肌肉痛。足太陽膀胱經:殷門穴至委中穴這段膀胱經至關重要,是查看體內淤積毒素程度的重要途徑,有兩條膀胱經通路在此經過,此處聚毒最多。若聚毒難散,體內必生淤積腫物;若此處常通,則癌症不生,惡疾難成。可用小啞鈴敲擊這一段,從上往下。膀胱經為總的排毒通路,無時不在傳輸邪毒,而其他排毒通路(大腸之排便,毛孔之發汗,腳氣之濕毒,氣管之痰濁,以及涕淚,痘疹,嘔穢),皆是局部分段進行,且最後也要並歸膀胱經。下午17:00-19:00《酉時》血氣流注於腎經,稱為足少陰腎經,腎經是人體協調陰陽能量的經脈,也是維持體內水液平衡的主要經絡,由於此時是工作完畢需稍事休息之時,因此不宜過勞。腎經主治——泌尿生殖係統:急慢性前列腺炎、陽萎、早泄、遺精、術後尿瀦留、睾丸炎、痛經、月經不調、盆腔炎、附件炎、胎位不正、各種腎炎、水腫。頭麵疾病:頭痛、牙痛。其他:消化不良、泄瀉、耳鳴耳聾、腰痛、中風、休克、經脈所過的各種關節肌肉軟組織病。從下往上。晚上19:00-21:00《戌時》血氣流至心包經,稱為手厥陰心包經,在中醫來說,心包經主瀉、主血,因此若晚餐吃得太豐盛,易生亢熱而致胸中煩悶、惡心,因此建議晚餐不宜過膩,餐後要休息,運動以散步的方式最好。心包經主治——心血管係統:心慌、心動過緩、心動過速、心絞痛、心肌缺血、胸悶。其他:惡心、嘔吐、抑鬱症、中暑、休克、小兒驚風、胃痛胃脹、經脈所過的關節肌肉痛。晚上21:00-23:00《亥時》氣血流至三焦經,稱為手少陽三焦經,掌管人體諸氣通往各髒腑,是為人體血氣運行的要道,特別是人體上肢,以及排水的腎髒均屬三焦經掌管範疇;此時陰盛,要安五髒以利睡眠,注意睡眠時不要特別壓迫到某側的手部,容易水腫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三焦經主治——五官病:耳鳴耳聾、腮腺炎、偏頭痛、麵神經炎、麵肌痙攣。其他:肋間神經痛、便秘、感冒、中風後遺症、肘關節屈伸不利、經脈所過的關節和肌肉軟組織病。手少陽三焦經:“三焦主氣”。三焦是調動運化人體元氣的器官,負責合理地分配使用全身的氣血和能量。一是調通水道。《靈樞經》說: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二是運化水穀。《醫學發明》說:水穀往來,皆待此以通達。上焦主納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旁;下焦分清泌濁,其治在臍下。深夜23:00-1:00《子時》血氣流注於膽,稱為足少陽膽經,此時天地磁場最強,膽經會引導人體陽氣下降,是身體進入休養及修複的開始;熬夜會致膽火上逆,引發失眠、頭痛、憂愁易思等多種神經症狀,因此宜多休養。膽經主治——肝膽病:急慢性膽囊炎、膽絞痛、各種慢性肝炎。頭麵五官病:頭昏、偏頭痛、麵神經炎、麵神經麻痹、耳鳴耳聾、近視。其他:感冒、發熱、咽喉腫痛、肋下痛、經脈所過的肌肉痛。淩晨1:00-3:00《醜時》血氣流注於肝,稱為足厥陰肝經,本經有疏利三焦,通調水道的作用,且由於肝膽互為表裏,相互影響,休息才能使血回流滋養肝,否則就不利肝髒排毒功能。肝經具有調節全身的血液疏導全身,使氣血調和,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過度壓抑致氣血不暢。肝經主治——生殖係統疾病:痛經、閉經、月經不調、盆腔炎、前列腺炎、疝氣。肝膽病:各種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膽囊炎、肝脾腫大、抑鬱症。其他:頭頂痛、頭昏眼花、各種眩暈、癲癇、胃痛等。足厥陰肝經:肝功能越好,氣就越旺。“氣有餘便是火”,發泄,放屁,打嗝。“肝之液為淚”,哭可迅速化解肝毒,但要及時補充氣血。不可總是哭哭啼啼,否則造成氣血兩傷。“肝開竅於目”,眼睛問題主要由肝來決定:肝血不足眼睛就幹澀,視物不清;肝火太旺,眼睛就脹痛發紅。“肝藏魂”。三十六、任督二脈任脈乃陰經之海,總調陰經各脈。任脈主治——泌尿生殖係統:前列腺炎、陽萎、早泄、盆腔炎、附件炎、白帶病。消化係統:胃痛、消化不良、胃潰瘍。其他:失眠、胸悶氣短、腰痛。督脈是陽經之海,總攝各條陽經,能夠升發人體陽氣。督脈主治——脊柱病: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其他:小兒消化不良、頭痛、發燒、中風、脫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退行性關節炎、膽囊炎。三十七、經絡使用方法按摩一定要找準經絡,穴位找不準慢慢來,離穴不離經就行。如果肚子壓著痛,要看痛點壓在什麽經上,然後就按摩腿上相應經絡的穴位就行。胃經痛就按足三裏,脾經痛就按陰陵泉。按摩的穴位不敏感則無效。可能有3個原因:1、穴位的位置找得不準確;2、病症與選穴不符;3、氣血過於虛弱,無法傳導到穴位。怎樣找穴位:穴位跟身體其他地方不一樣,當身體生病時,穴位會有反應;用手壓,比其他地方疼;或者感覺發涼,或者發燙;手指壓下去,來回摸摸,裏麵好像有沙粒或者硬條一樣的東西。有時候,穴位上會起紅點、小豆豆。這些反應能幫你找到穴位,還能讓你發現身體哪兒出了問題。使用穴位的手法:1、點按:找到穴位後,用手指肚兒使勁兒往下按壓。如果嫌用手指太累了,用圓珠筆頭、鋼筆帽代替也可以。不僅能保健,關鍵時候還能救命,比如人昏倒時“掐”人中,其實就是點按。2、揉法:手指按住穴位做回旋轉動,就是原地轉圈。要注意的是,一直要有向下壓的力,讓力量透下去。除了手指,還可用手掌、掌根,可以根據身體的不同部位選擇。腰背等肉厚、麵積大的地方可以用手掌,手上、腳上或者骨頭縫的穴位隻用手指。3、敲打:累的時候想讓身體舒服,就要先讓經絡舒服。攥起拳頭,輕重隨意,沿著經絡走行的線來回敲打。經絡通了,疾病也就離你遠了。敲打和按摩的作用相似,可替代使用(例如敲膽經和胃經)。4、推法:稍使勁,用手掌或者手指沿著經絡移動。腿上的經要由上向下推,胳膊上的經要由下向上推。推法可以推動氣血,讓全身各個部位都能受益。5、灸法:灸法要借用一種中藥——艾草,藥店裏有賣成品的艾條或者艾絨。把艾條點燃懸放在穴位上,或者沿著經絡來回移動,艾條與皮膚的距離因人而異,以皮膚有溫熱的感覺為好。還可以在穴位上放一塊硬幣大小的生薑片,放一撮艾絨在上麵點燃,這又叫“隔薑灸”。6、刮痧法:一塊牛角板,一瓶刮痧油(精油也可),循著受損的經絡,以和皮膚45度以下的角度,輕輕刮拭即可。痧不是醫者刮出來的,而是患者自己的氣血所到之處推出來的。正確的刮痧是無痛的,就象抓癢一樣,感覺很舒服,出痧很順暢。若患者感覺刮的地方很痛,心裏煩躁抵觸,那刮的地方肯定不對,白白耗費氣血,而且出痧也不多。刮痧是將粘著在血管壁的淤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後再經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經過全身的循環,將刮出來的廢物從尿液排出。刮痧會加速血液循環,對心髒是很好的鍛煉,作為防病來用,安全有效。勞宮穴補心血最快,當刮痧出現不適時,按揉左手心的勞宮穴即可緩解。刮痧用搓澡的力度就行。可以先刮最痛的部位,但要找到痛點所在的經絡,最好順著經絡的走向來刮,從上到下,從中間到兩邊。7、拔罐法:要求是管留在皮膚上的時間僅幾秒鍾,管拿掉後皮膚的顏色馬上恢複正常,不要象傳統的拔管拔出一個個紅紅的印子,既浪費人體的血又增加人體的工作量。可補可瀉。補,就是用罐數量要少,引氣集中一處。通常在外麵拔罐時,總是滿後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將氣血引入膀胱經,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但這對氣血虛弱的人大為不利。拔罐最棒的功能就是它的引血功能。補腎,就在腎俞穴拔罐;補胃,就在中脘和足三裏拔罐。按揉刺痛的地方用力強些,等於瀉;酸或酸痛的地方有些虛,力度小些,等於補。順著經絡按摩為補,逆著經絡按摩為瀉。按摩時力度輕的為補,力度重的為瀉。按摩時間短的為補,時間長的為瀉。按摩範圍小的為補,範圍大的為瀉。麻,經絡還通,隻是氣到血未到。酸,經絡尚通,但該處狹窄,流通不暢,氣血虛弱(不足),需補,但不可用過強手法。痛,經絡尚通,但該處擁堵,痛處有氣血在,卻堵住了,氣血正在努力衝撞,稍微用力度大的手法幫助疏通。飯後一小時內絕對不能按摩,因會造成腹脹、胃脹,特別是有心髒病的人。打通督脈和膀胱經,是改善身體狀況的最好捷徑。三十八、飲食保健常識穀類飲食   性平: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紅薯)、芝麻、黃豆、飯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蠶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麥。   性溫:糯米、黑米、西穀米(西米)、高粱。   性涼:粟米(小米)、小麥、大麥、蕎麥、薏苡仁、綠豆。肉類飲食   性平:豬肉、豬心、豬腎、豬肝、雞蛋、鵝肉、驢肉、野豬肉、刺蝟肉、鴿肉、鵪鶉、烏鴉肉、蛇肉、蝗蟲(螞蚱)、阿膠(驢皮膠)、牛奶(微涼)、酸牛奶、人奶、甲魚(微涼)、龜肉(微溫)、幹貝、泥鰍、鰻魚、鯽魚、青魚、黃魚、烏賊魚、魚翅、鱸魚、銀魚、鰣魚、鯉魚、鯧魚、鮭魚、鯊魚、橡皮魚、海參(微涼)。   性溫:黃牛肉、牛肚、牛髓、狗肉、貓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雞肉(微溫)、烏骨雞、麻雀、野雞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蠶蛹、羊奶、海馬、海龍、蝦、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鰱魚、帶魚、鯿魚、鯰魚、刀魚、混子魚、鰷魚(白條魚)、鱒魚、鱔魚(黃鱔)、大頭魚。   性涼:水牛肉、鴨肉、兔肉、馬奶、蛙肉(田雞)、魚、鮑魚。   性寒:鴨蛋(性微寒)、馬肉、水獺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蠣肉、蝸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螄、蚌肉、蜆肉(河蜆)、烏魚、章魚。   果類飲食   性平:李子、花紅(沙果)、菠蘿、葡萄、橄欖、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實(雞頭果)、蓮子、椰子汁、柏字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性溫:桃子、杏子、大棗、荔枝、桂圓肉、佛手柑、檸檬(性微溫)、金橘、楊梅、石榴、木瓜、檳榔、鬆子仁、核桃仁、櫻桃。   性涼:蘋果(性微涼)、梨、蘆柑、橙子、草莓(性微涼)、芒果、枇杷、羅漢果、菱、蓮子芯、百合。   性寒:柿子、柿餅、柚子、香蕉、桑葚、洋桃、無花果、獼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   菜類飲食   性平:山藥、蘿卜(微涼)、胡蘿卜、包菜、茼蒿、大頭菜、青菜、母雞頭、豆豉、豇豆、土豆、芋頭、洋生薑、海蟄、黑木耳(微涼)、香菇、平菇、喉頭菇、葫蘆。   性溫:蔥、大蒜、韭菜、芫荽(香菜)、雪裏蕻、洋蔥、香椿頭、南瓜。   性熱:辣椒。   性涼:西紅柿(微涼)、旱芹、水芹菜、茄子、油菜、苤藍、茭白、莧菜、馬蘭頭、菊花腦、菠菜、金針菜(黃花菜)、萵苣(萵筍)、花菜、枸杞頭、蘆蒿、豆腐(豆腐皮、豆腐幹、豆腐乳)、麵筋、藕、冬瓜、地瓜、絲瓜、黃瓜、海芹菜(裙帶菜)、蘑菇、金針菇。   性寒:慈姑(微寒)、馬齒莧、蕹菜(空心菜)、木耳菜(西洋菜)、蓴菜、發菜(龍須菜)、蕺菜、竹筍(微寒)、瓠子、菜瓜、海帶、紫菜、海藻、地耳、草菇、苦瓜、荸薺。   其他飲食   性平:白糖、冰糖(微涼)、豆漿、枸杞子(微溫)、靈芝、銀耳(微涼)、燕窩、玉米須、黃精、天麻、黨參、茯苓、幹草、雞內金、酸棗仁、菜油、麻油、花生油、豆油、飴糖(麥芽糖、糖稀)。   性溫:生薑、砂仁、花椒、紫蘇、小茴香、丁香、八角、茴香、山奈、酒、醋、紅茶、石堿、咖啡、紅糖、桂花、鬆花粉、冬蟲夏草、紫河車(胎盤)、川芎、黃芪(性微溫)、太子參(微溫)、人參、當歸、肉蓯蓉、杜仲、白術、何首烏(微溫)。   性熱:胡椒、肉桂。   性涼:綠茶、蜂蜜、蜂王漿、啤酒花、槐花(槐米)、菊花、薄荷、胖大海、白芍、沙參、西洋參、決明子。   性寒:醬油、麵醬、鹽、金銀花、苦瓜茶、苦丁茶、茅草根、蘆根、白礬。   特別注意   1.性平的食物一年四季都可食用。   2.性溫的食物除夏季適當少食用外,其他季節都可食用。   3.性涼的食物夏季可經常食用,其他季節如要食用須配合性溫的食物一起吃。   4.性寒的食物盡量少吃,如要食用必須加辣椒、花椒、生薑等性溫熱的食物。網絡圖文   

專注3D解剖-每天給您意外的驚喜!我們會持續推出人體解剖知識、醫學知識、康複保健知識等文章,敬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