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調節過程中,我們害怕病邪的入侵,疾病邪氣對健康影響甚大,疾病不用多說,病症類型多,讓人防不勝防,邪氣的入侵,往往被人忽視,應該得到重視。中醫對於這樣的邪氣會分為“濕、寒、暑、風、火、燥”,這些耳熟能詳的字眼,其實都是邪氣的表現,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說到的“六邪”,邪,我們可以直觀的理解為是毒素,換言之,六邪就是體內出現了這些類型的毒素。
毒素在體內呈現出上升、下降的趨勢,是六邪的表現。以夏天的濕氣來說,則是毒素呈現向下的發展趨勢,濕氣旺盛,身體糟糕。而這樣的情況,在夏天極其常見。
濕氣的出現與季節有關,夏天是濕氣較重的季節。一來與氣候有關,溫度高,濕氣重,是大家最明顯的感受。其次,濕氣的出現,還與飲食、運動的調節有關,特別是脾髒的運化,更是有重要的關聯。脾主運化,一旦運化失常、失敗,就會影響到健康。
更多的時候,我們僅僅憑借著感受,認為自己體內濕氣較重。中醫對於濕氣會說,千寒易去、一濕難除,由此可見,濕氣比寒氣更加的危險。當結合西醫進行診斷、分析濕氣時,我們可以理解濕氣其實以血脂、尿酸為主,再囊括其他的毒素。
在一些實驗中發現,突然從常溫狀態下,進入到溫度下降十多度的地方,體內的尿酸竟然升高了很多。點擊藍字了解更多:高尿酸該如何調理 尿酸高的吃這些準錯不了
脾主運化,運化能力高,身體代謝強;運化能力低,代謝能力弱。而在這運化過程中,蛋白質的重要性呈現了出來,蛋白質堪稱其運載工具。同時,蛋白質也是生命的延續,生命的持續必須在蛋白質的運輸下完成。
一旦濕氣重了,體內的血脂、尿酸、毒素增多,蛋白質的量會出現下降的趨勢。
脾虛是脾髒運化失調最常見的表現,脾虛的人容易發胖,其最大的因素,就是因為缺乏了蛋白質,特別是運輸脂類的蛋白質缺失,不能把體內的脂肪排出,脂肪越積越多,出現了發胖的情況。
如何調節?
一方麵,我們要避免濕氣重的環境。夏天本身就容易帶來濕氣,一些生活用品的使用,更是會加重濕氣,例如使用空調。小編建議,空調確實能去熱,但適當的使用即可。長時間的呆在空調房裏不見得是好事情,反而對身體傷害更大。
另一方麵,對於某些營養物質的補充,需要補充到位,既然濕氣重會影響到蛋白質的缺失,那麽不如多補充蛋白質。相比豬肉,魚肉、蝦子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而從中醫角度進行分析,祛濕的方法,需要健脾。黃色的食物剛好可以健脾,例如薏米屬於淡黃色穀物,祛濕能力極強。茯苓、決明子也能更好的祛濕。
在最新的研究中發現,補充蝦青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祛濕,而這樣的食物,包括海帶;就中藥分析的話,還有淡竹葉,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