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是人體承受重量的主要關節,長久或過度的使用,或者受到外傷,都會造成膝關節軟骨破壞和骨質流失,使骨頭之間的摩擦加劇,出現腫痛。但有些人很注重保護關節為什麽還會得病?到底哪些人更容易得膝關節炎?
到底哪些人更容易得膝關節炎?
半數以上的老年人的膝關節會中招
導致膝關節退變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年齡增長。就像臉上會長皺紋一樣,年齡不斷地增長,身體的關節、器官等都會出現老化的現象。在眾多關節當中,承重關節最易出現老化,比如膝關節和髖關節。
隨年齡的增大,膝關節腔內的營養物質不斷地流失,加上多年磨損的積累,以及關節炎症的侵害,患病率迅速上升。大多數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會受影響,而75歲以上人群則有80%受影響。
過量活動
活動過量是導致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的另一個因素,因為膝關節內的各軟骨麵以及半月板,一生中能承受的摩擦次數是有限的。正常人一天行走一萬步,膝關節就經曆一萬次摩擦。如果過量運動,或者膝關節彎曲程度過大,那麽膝關節的磨損就會嚴重。所以,體育活動過量的人會更早出現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比如運動員、登山愛好者。
膝關節受過外傷
如半月板和韌帶損傷,如果韌帶不穩定、半月板不平整,走路時腿就會晃蕩,加快磨損;或者受到炎症刺激,出現反複的滑膜炎,關節腔大量積液,阻礙關節軟骨吸收營養,導致軟骨退變。
絕經期女性
雌激素減退,是加快膝關節退變的因素之一,所以,圍絕經期的女性更容易得膝關節骨性關節病。
圍絕經期的女性主要有兩個變化:
一是雌激素減退激活了破骨細胞,破骨細胞的任務是“吃”骨頭,所以導致了骨量降低,出現骨質疏鬆;
二是關節軟骨細胞的表麵有雌激素受體,雌激素能夠提高骨骼肌的肌力、給關節軟骨提供營養,雌激素減退後關節軟骨營養丟失,逐漸出現糜爛,軟骨表麵不再光滑,導致膝關節活動時摩擦力增大,退變加重。
肥胖人群易患骨關節炎
超重肥胖造成膝關節受力改變,體重越大,關節受力就越大。同時,超重肥胖可導致受力不均衡,使關節發生變形。肥胖女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是正常體重女性的4倍。
久坐不動人群受關節炎偏愛
國際著名醫學期刊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刊文指出,競技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3.3%,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看到這個數據,是不是很吃驚?每天坐著刷微信、坐著看電視、坐著吃飯、坐著打牌……似乎感覺身體很放鬆,但其實卻是最傷害的身體的。
關節經常運動,能讓關節軟骨受到適當刺激,促進新陳代謝,這樣關節滑液才能在關節內到處流動,起到潤滑和提供營養的作用。相反,如果長期不運動,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會日漸萎縮。久而久之,關節失去了保護,損傷的幾率自然會增高。另外久坐不動也會增肥呀!所以適量運動是非常必要的!
關節畸形
關節處於正常位置時,受力是均勻的。若一旦出現畸形(先天性或外傷性的),例如膝關節的內翻畸形(O形腿)、外翻畸形(X形腿)引起關節麵對合不良,可造成關節軟骨的損傷。
其他
1. 常穿高跟鞋,走路時增加了膝關節所承受的應力,並且改變了膝關節的受力點,長此以往,會加重膝關節的退變程度和速度,尤其是穿著高跟鞋上下樓梯。女性穿高跟鞋上下樓梯時,髕骨承受的重量可達到體重的7至9倍。常穿高跟鞋與女性髕骨軟化有很大的關係。
2. 感染: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侵犯到關節腔以及關節結核等,都會造成關節軟骨麵的損傷。
3. 少數骨關節炎患者還有家族史,可能是遺傳導致軟骨基質中合成酶異常,從而促進了骨關節炎的發生。也有一部分是本身有其他的風濕免疫疾病或關節炎,骨關節炎繼發於其他風濕免疫疾病或關節炎,如類風濕關節炎等。
如何保護膝關節?
1.減重:減輕體重能夠極大地改善膝關節的負擔,從而減緩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進展。盡可能少背、少提重物,減輕整體的重量。
2.少做長期蹲跪的動作。
3.多加鍛煉股四頭肌不僅可以維持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的正常功能,還能增強患膝關節疾病的人的膝關節保護能力和運動功能,促進膝關節損傷的恢複。
(1)伸伸不息。可以增強股四頭肌,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膝關節穩定性。
方法是躺在床上,兩腿放鬆,先抬左腿,把腳勾起來,腿伸直懸空,堅持3~4秒,放下。再換右腿抬起,把腳勾起來,腿伸直懸空,左右腿做完算1次,做10~15次。
(2)勾腳
坐在椅子上,將腿懸空伸平,把腳尖盡量往上鉤,然後再往下踩,持續三五秒鍾。
4.堅持適當運動:運動能促進新組織再生,能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進而減少關節的磨損,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走路、騎自行車(低阻力)、遊泳(避免過度用力蹬腿)是保護膝蓋最好的運動處方。
5.運動中感到不適,要立刻停下來,不要勉強,疼痛其實就是最好的警訊,告訴我們要休息、減緩速度或改變運動項目。
6.目前臨床上,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寒冷會導致關節炎的發生,但對關節不好的人來說,寒冷會加重病情,所以骨關節炎患者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