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滿江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數據麵前無隱私,到底誰才是老大哥

(2018-01-08 23:22:06) 下一個

最近,幾家大型的互聯網企業,都因為數據隱私過得都不太安生。

阿裏係這邊,旗下子公司支付寶被爆出在“年度賬單”活動中,靠默認勾選套取用戶數據;騰訊係也不消停,先是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公開質疑微信偷看用戶聊天記錄,幾天後騰訊和廣州市政度試推出的全國首張“微信身份證”又被指責“動機不純”;撇開這兩家,號稱中國最大的內容平台的今日頭條,被質疑利用手機麥克風獲取用戶數據隱私……

一時間,在數據安全問題上,中國網民陷入了巨大的不安中,而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則同時陷入深度信任危機中。

說起來,數據隱私是從什麽開始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的呢?

隱私

不可否認,人類長期有著被隱私問題所困擾的曆史。

香港大學法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胡淩就曾指出,自打我們從農業社會逐漸邁入城市商業社會,從熟人社區轉向陌生人的社區,我們就更注重隱私了,所以建築材料被要求更加隔音、窗戶要更加阻光,人們也更傾向於生活在大大小小的“鴿子籠”中。

而從信息技術和相關設備發明以來,情況就更糟糕了,開始不斷有人高喊著“隱私已經終結”。你看,相機和攝像頭的發明,便利了對人的偷拍和監控;電報和電話的發明則讓我們更容易遭到竊聽;計算機的發明,讓個人隱私傳播更加方便;而一定規模的身份證號、手機號碼倒賣市場的形成也大多得益於此。從技術上來說,我們痛心疾首的徐玉玉案的根源,也在於此。

但客觀上來說,這樣的隱私困擾還沒有構成對整個社會的威脅。在胡淩看來,它還大多停留在物理層麵和空間層麵。雖然有相機或者攝像機,但總體而言,國家、商業組織和個人尚不具備大規模搜集個人信息的技術能力,特別是日常信息。

事實上,即便是能搜集,也隻能停留在傳統的人事檔案管理等重要事件上。至多,再加上各類名譽侵犯等糾紛。至於我們這些普通民眾嘛,一般機構基本關注不到我們。

世界是怎麽產生變化的呢?大概,要從“大數據”悄無聲息地“侵噬”我們的生活開始。

“石油”

 

不妨以“大數據”的應用為界限,將我們的互聯網生活分為前互聯網時代和後互聯網時代。

 

很明顯,而當後互聯網時代來臨時,一切規則都變了。不妨仔細想想,你的音樂app是不是越來越懂你聽歌的心情了?新聞app上,你感興趣的新聞是不是怎麽也刷不完?地圖類app、打車軟件是不是總能準確識別“家”、“公司”、“健身房”的具體地址,並且帶你完美繞過擁堵路段?

 

為什麽一個機器能做到這樣?

 

一切源於大數據的應用。胡淩指出,後互聯網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個人隱私和數據可以被更加便利地公開、搜集、聚合、分析和使用,規模之大超出了想象。恩,至今我們仍無法判斷這個過程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有多大。

 

簡單做個對比,大家都知道,古往今來,掌握客戶心理都是商家取得成功的製勝法寶,那麽在這個問題上,過去和現在的企業分別是怎麽做的呢?不難回想,前互聯網時代,無非是問卷調查,電話訪問、實地走訪、會員卡……且不說想要分發給足夠量的用戶本身就是個很大的問題,單是這些數據的統計和整合,就是個浩大的工程。

 

那麽後互聯網時代呢?誠如《經濟學人》所說:數據就是新時代的石油。根本不用企業主動出擊,網絡大數據幾乎可以搞定一切。事實上,其實我們聽的每一首歌,叫的每一次外賣,打的每一次車,都可以被企業獲取,成為其海量數據中的一點一滴,然後被拿來做深度的數據分析,轉而用於商業中。

 

當然,從現實環境來說,並不是所有的數據都是石油。大多數時候,隻有具備了相當規模的量,足夠廣闊的覆蓋麵和足夠精準的數據源,數據會有足夠的價值。

 

企業們當然也深諳這一點。不信,你看看各大互聯網企業狂飆突進的“圈地”運動。諸如滴滴之類的新興獨角獸正不斷靠燒錢、補貼拓展用戶數量,而像騰訊、阿裏一類的互聯網巨頭則一刻不停地兼並小的互聯網企業,開設各類大數據研究中心,爭相變得更“懂”他們的用戶。

 

裸奔

 

聽起來非常完美,企業為用戶提供便捷、廉價的服務,用戶則在享受服務的同時,“順便”貢獻出自己的數據,兩得其所。

 

但問題是,通過科技手段收集來的數據,能像傳統的問卷調查一樣,淡化甚至完全抹去用戶的個人信息嗎?換言之,大數據時代,我們怎麽去確定,這些企業搜集信息的過程中,不會精準定位到個人呢?

 

政府不能保證,企業無法保證,廣告商同樣無法無法保證。

 

斯諾登事件大家肯定都知道,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在2013年報道,國家安全局(NSA)和聯邦調查局(FBI)於2007年啟動了一個代號為“棱鏡”的秘密監控項目,直接進入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中心服務器裏挖掘數據、收集情報,包括微軟、雅虎、穀歌、蘋果等在內的9家國際網絡巨頭皆參與其中。

 

其實,早在不同場合,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就說過,“斯諾登事件”之後,絕對隱私已經不存在。

 

物聯網的興起,則更加劇了這種矛盾。如今,任何物品都可以被設計成通過傳感器搜集和發送信息的模式了。以智能家居為例,你的家具不僅會記錄你的一言一行,還會把這個數據匯集入終端,隻要他們想,這些數據可以被“賣”或轉移給任何人、機構、組織。否則,你在淘寶網搜索的商品,怎麽會出現在當當網的廣告推送中呢?

 

更值得正視的是,我們已經離不開這樣一個社會了。根據相關統計,2017年微信的用戶已經超過了9億,支付寶用戶已經超過5億,滴滴日均單量已經達到29.5萬單……新經濟已經隨著現代商業的發展融入所有人的生活中。

 

而身處這樣一個大數據時代,我們除了“裸奔”,似乎別無選擇。

邊界

 

既然無法回避,那就得正視這個問題。

 

通盤考慮,不可否認的是,大數據技術其實是人類科學發展的必然成果。把錢放到銀行安全還是藏在枕頭底下安全?通盤考慮,肯定還是前者;為了個人的隱私安全,從此不用移動支付,不點網絡外賣,不用網絡專車?這大概也沒幾個人能做得到。

 

對於政府來說,其重要性同樣值得關注。它不僅能幫助提高國家能力,加強對某些領域的監管,還可以對社會群體行為進行預測,防止恐怖行為和騷亂。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它不需要約束。既然我們無法拒絕這個時代,那至少還得有個邊界。

 

2015年12月15日,歐盟執行委員會曾通過一份《一般數據保護條例》,被認為是目前國家上最嚴格的數據保護法律。尤其是巨額的懲罰上限:對於不太嚴重的違法,罰款上限是一千萬歐元或前一年全球營業收入的2%(兩值中取大者);對於嚴重的違法,罰款上限是兩千萬歐元或前一年全球營業收入的4%(兩值中取大者),讓很多科技型企業望而卻步,也讓不少國際互聯網巨頭吃了虧。

 

我們當然不是要學這麽嚴苛的法律,畢竟,對於對於發展中的事物還是需要一些耐心和信心,而大數據更是可以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的事物。但是平心而論,中國對數據安全的立法,的確需要跟上了。

 

比如,關於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問題,就非常值得關注。打個比方,用戶用微信聊天,這個聊天記錄是屬於用戶還是平台;獲取聊天記錄需不需要本人同意;平台在未告知本人的情況下將聊天數據用於商業用途,該怎麽定義這種行為?這一切都亟待相關部門出台相應的法律和製度。

 

而這,既關乎商業倫理,更關乎每個人切身利益,絕不容忽視。

 

 

世界是怎麽產生變化的呢?大概,要從“大數據”悄無聲息地“侵噬”我們的生活開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