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就是這樣被你“吃”出來的!
有這7種飲食習慣的千萬要改正!
一.燙食
常吃太燙食物:增加食道癌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曾發布報告,警告飲用65℃以上的熱飲,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這是因為吃得太燙會灼傷食管黏膜,不斷刺激就會引起食管粘膜增生、變異,增加癌變風險。
建議
日常飲食不要吃比自己體溫高的食物,剛出鍋的飯菜先放置一段時間,感覺不燙嘴時再食用。
二.醃製食品
常吃醃製食品:增加胃癌風險
偶爾吃醃製食品沒關係,就怕你常愛吃。高鹽飲食的人和那些清淡飲食的人相比,胃癌的相對發病風險要增加接近兩倍。高鹽是導致胃癌的第一殺手,攝入過量的鹽分後,食鹽的高滲透壓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影響。我國東北地區、西北地區及沿海地區,是胃癌的高發地區,這些地區的人更喜歡吃醃製的食物,還有海產品。
建議
少吃醃菜、醃肉等,成年人每人每日攝入鹽不超過6g。
三.肉類、油炸食品
常吃肉類、燒烤油炸:增加腸癌風險
吃油炸類、肉類多,而粗糧、蔬菜少,加上運動量太少,會導致腸胃蠕動速度減緩,容易引發便秘。同時多吃高脂肪食物還會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對腸道黏膜形成刺激和損害。久而久之,就會增加腸癌風險。
建議
餐餐有蔬菜,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
天天吃水果,每天攝入200-350g的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粗糧最好占主食的1/3,如黑米、高粱、燕麥、紅豆、黃豆、紅薯、山藥等。
盡量保持每周3次30分鍾以上運動,可使容易癌變的腸道息肉減少。
三.發黴食品
吃發黴食物:增加肝癌風險
食物被黃曲黴菌汙染後,會有黃曲黴素產生。多種研究表明,黃曲黴毒素是最強的化學致癌物之一,在誘發肝癌的能力上,它比已知的二甲基亞硝胺致癌性強約75倍。
建議
黃曲黴素雖然不是引起肝癌的唯一因素,但也要盡量避免。預防黃曲黴素毒害的最有效方法是不吃腐爛、黴變食物。尤其是花生、核桃、瓜子等堅果類,以及紅薯、甘蔗等。
四.高熱量食品
常吃高熱量食物:增加胰腺癌風險
胰腺癌與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吃得過多密切相關。此外,暴飲暴食會增加胰腺負擔,容易引發急性胰腺炎,治療不佳則會轉為慢性,也會增加胰腺癌風險。
建議
少喝含糖飲料,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少用煎、炸、烤烹飪方式,忌暴飲暴食。
五.酒
常酗酒:增加肝癌風險
長期大量飲酒容易導致酒精性肝病,初期通常表現為脂肪肝,進而可發展為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進一步可能發展為肝癌。
建議
飲酒一定要適度。如果喝酒,要做到不空腹喝酒,不幾種酒混著喝。
六.高脂飲食
常吃高脂飲食:增加乳腺癌風險
高脂肪膳食中多飽和脂肪酸攝入量增加可能影響體內內分泌環境,可刺激丘腦下部垂體促使雌性激素分泌增加,刺激乳腺上皮細胞的增生,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建議
推薦成人每天吃120-200克動物性食品即可,包括魚畜禽肉、蛋類等。肉類選擇遵循“四條腿不如兩條腿,兩條腿不如沒有腿”原則。動物內髒少吃。
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30克。
盡量少下餐館,回家吃飯。
做到5個字,癌症離你更遠!
吃:
每天吃有色蔬菜
預防腫瘤,每天食用的蔬菜一半以上應為有色蔬菜,其中綠葉蔬菜、紅黃色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熱量很低可多吃。
另外,防癌還可多吃些“保健菜”,如蘑菇(特別是香菇)、木耳、蘆筍、花椰菜等。
動:
步行最好最簡單
最好的運動就是步行,最簡單的運動也是步行,可長可短,可快可慢,無需付費,但是有一個最重要條件就是空氣要好。有氧運動建議每周4~5次,每次持續20~30分鍾。
戒:
煙一定戒、酒要少喝
年輕時吸煙是對細胞最大的傷害。尼古丁隻要7.5秒就可到達大腦,使血管和支氣管內膜受損,致癌因素乘虛而入。可以允許喝一點發酵原酒,如葡萄酒、啤酒1杯而已,其他酒盡量不喝。
情:
心情好,可“殺癌”
如果情緒低落會使自然殺傷癌細胞的威力下降20%以上。對於那些內向、心理失衡、情緒抑鬱、有精神創傷史的人的癌性格人(多數是混合型性格),建議多參加室外活動,調整不良情緒。
查:
定期進行防癌體檢
一般來說,有針對性的防癌體檢有利於早期癌發現,尤其是中老年人、吸煙者、經常酗酒、血親中有患癌者、有肝炎等高危人群,要定期做防癌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