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朗地區的衝突
其實這次是印度再一次的給自己找了一個大麻煩。印度自以為是十分聰明,但實際上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這與印度的一貫的做事風格完全相符——畫了一個偉大的但永遠不可能實現的藍圖。
我個人猜測印度的估算是:
A. 出兵洞朗地區,阻斷中國修路;
B. 在國際上得到支持,從而為其在不丹的行為獲取一定法理支撐;
C. 在入常問題上獲得與中國談判籌碼;
但它的問題在於:
洞朗地區是1890的條約就已經規定了,所以,國際上是不可能有任何人發聲的。現在的所有國家都不發聲,這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阻斷中國修路這個可能性沒有,因為中國隨時可以重開工程,這個工程明擺著就是中國伸向不丹的觸角,無非是一個山頭而已,對於中國來說,真不是什麽大事兒。
入常問題上,中國讓步不讓步隻是一個方麵,美俄英法誰會讓呢?開玩笑!真拿五大流氓當五大善人啊?!
當然,印度也十分明白,所謂阻擋就是一時而已,中國根本不著急,因為中國和不丹還沒建交呢,這是中國看得遠,提前埋暗手而已,這也可以說是我們的風格。
印度,是撐不住一場戰爭的。所以,印度越境人數號稱有400,但最多就越境了100來米,沒帶重武器,隨時往後退幾步,就算是高原,一分鍾也退幹淨了。中國不能跨界追,那是不丹。這都是印度提前計算好的了。
而中國的反應也出乎了印度的預料。中國一再升級的是官方警告,舉行演習,動兵但還沒有開始動武。
從博弈上來講:
印度最佳利益來說,就是中國承諾不再修路,中國在聯合國入常上讓步,控製不丹;
次級是中國承諾不再修路,控製不丹。
最差就是被中國驅趕,而且法理上還沒占到什麽便宜,中國繼續修路,不丹失控;
中國最佳收益來說,就是驅逐印度士兵、法理占到便宜,名正言順的報複印度,比如聯合國入常;
次級是中國武力驅逐,合法不合情;
最差就是陷入了印度不斷入侵,不斷調兵,然後印度撤離,中國收手。
所以,現在最麻煩的是怎麽驅逐印度士兵,同時又不讓其成為範例。
而對於印度來說,更煩。上麵說了,印度不怕挨打,也不怕不打,就怕不和不打。
現在印度法理上已經很難獲得國際承認了,中國看來也必須把路修完,路一旦修完,不丹也就失控了。
昨天的文章說了,印度經濟和中國根本沒法比,中國是上至宇宙飛船,下至針頭線腦,啥嘛都造的主,淹沒一個如尼泊爾、不丹這種國家的經濟,分分鍾的事兒,真的不用論小時。看看韓國就知道了,去韓國的遊客分出一半去不丹尼泊爾,這倆國家就沒什麽失業率的事兒了。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怎麽驅逐印軍又不成為範例或者慣例,這才是最難的。
我個人猜測:
中國是等聯合國入常這輪玩耍完,才會尋機動手。而且,現在是不是在不丹搞了什麽動作,很難說。我個人認為,以俺偉大祖國的風格,這真的會有。
現在印度北部邦這麽亂,完全可以讓子彈多飛一會兒,一個亂子接著一個亂子,才是對印度政府不斷的打擊,這力度會很深。
更何況,我們現在嚷嚷的山響,就是給世界列強聽的,這純粹是在要價,占足法理。
坐實印度入侵,這樣做,操作的餘地就越來越大,成為範例或者不成為範例,就會越來憑嘴說了。
衝突會不會爆發
衝突與否,關鍵在於雙方是否有衝突的意願。
就印度來說,支撐不起一場現代戰爭,哪怕是低烈度。
就中國來說,目標應該是美國,不排除忍無可忍之時。
下麵我詳細的說說自己的理由,歡迎指正:
先說印度
1.1 印度的經濟。
印度GDP大約2萬億美金,還是莫迪算法算的,如果實際,打個8折算客氣了。
印度經濟屬於自由開放式經濟,本身沒有經曆過產業革命。工業產業鏈嚴重不足,配套設施陳舊。
印度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試圖不經過工業化就進入後工業化的國家。
我個人不太看好,後工業化唯一前提就是金融能力超強,美歐日無一不如此,稍微差點的都會死的很慘,比如日本就大踏步的向深淵前進,至少現在還見不到底呢。
1.2 科研能力。
印度科研能力聊勝於無,基本等同於無。不要跟我說什麽去火星或者一枚火箭發多少顆衛星這類所謂閃光點,沒什麽意義。
以世紀戰機和世紀坦克為例,印度的“光輝”戰機與中國殲10戰機同時代,作戰啥的都不說了,僅僅說研發時間之長的原因,是因為不斷提要求,不斷改設計。這表示什麽?這表示印度從軍方到研發誰也不知道目標是什麽!誰也沒有工程管理的概念!
阿瓊坦克,與中國什麽坦克同時代就不多說了。隻是說一點,研發成功之後,竟然發現太重了,全國大部分路網和南亞地區常見的水田裏無法機動。也就是說因為太沉了,所以,無法全國快速部署與機動。這說明什麽?說明印度科研根本沒有總體控製!
一無總體控製,二無工程管理,這科研能力,我真的隻能說聊勝於無吧!
1.3 軍事。
經濟科研能力是說大規模戰爭的,軍事則是看是否能支撐一場低烈度戰爭的。
印度裝備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以空軍為例,法國幻影、英法合作美洲虎、俄羅斯米格和蘇係戰機,我真不知道,就您那幾百架戰機,竟然這麽多供應商,自己還沒維護能力,這後勤簡直是噩夢中的噩夢啊。
印度軍事管理,大家還記得孟買恐襲吧,死多少人,部隊反應等等,優劣都有評說,這裏不評論,但印度精銳的反恐部隊到了機場竟然飛機沒到,這問題就太大了。
軍事上,印度最大的問題在於管理欠佳,後勤和支援混亂。
綜合以上,我個人認為,印度很難支撐一場超過15天的,涉及空地兩方麵參與的低烈度戰爭。長期的高強度的戰爭也完全支撐不住。
所以,印度鐵定不想把衝突擴大到旅一級戰鬥團隊,更不想進行全麵戰爭。
從其越境人數雖多,但越境距離僅僅短短百米左右就可以看出來。其試圖以人力達到目的,而且越境距離很短,隨時做好撤退準備。
再說說中國
2.1 經濟
中國工業配套齊全,這不多說了,中美是世界唯二擁有聯合國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
GDP大約11萬億美金,其中工業占了40%多(別跟我說房地產啥的屬於智商類的事兒,自己去查GDP構成。),每年增長率大約7%上下。
距離美國的18萬億多的GDP差了7萬億美金,大約相當於美國的60%。差距以中國GDP的11萬億來算,7萬億相當於中國GDP的64%。
如果按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以中國年增長7%美國年增長3%計算,大約需要13年追上美國,匯率保持不變。考慮到一些變化,估計需要15年左右追平美國。
在這裏說一下個人對“做不死你就熬死你”的玩法的理解:
以造船為例,中國造船廠賺錢嗎?不賺!但是,經濟好的時候造民船,經濟差的時候造軍艦,反正價格都是低,維持能活下去。美國造船業,除了造點小漁船,就指望五角大樓那訂單了。熬吧,看誰熬得過誰。
如同三一收購德國企業,吉利收購沃爾沃一樣,幹不好還幹不壞?幹好了,市場是中國的。幹不好,牌子歸中國的銀行,市場上隻有中國的產品。嗬嗬!
中國的目的不在於毀掉現有市場,而是徹底打斷資本對工業和科技的投入興趣。
三十年前西方資本怎麽毀掉中國民族品牌的,二十年前西方資本怎麽毀掉俄羅斯工業的,現世報,永遠來的快!
實際GDP和美國半斤八兩,但中國是工業GDP為基礎,美國是金融為基礎,所以,中國更強悍一點。
但現在掀翻老大,真的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在老大的體係裏做大做強,掀翻老大的位置,是有能力去做,但掀翻了,誰負責世界的秩序呢?
畢竟,如美國打架、站崗負責安全、通路負責安全還給貿易逆差的活雷鋒,真的很少很少。
2.2 科研
科研不說了,世界上隻有倆國家,中國和美國,其它國家都是某個領域很不錯了,真的缺乏全係統能力。
這一點看看超級計算機,看看五代機就知道了。尤其是五代機,大家都很熟悉,不管是美國的F22/F35,中國的J20/J31,看著就像五代機。
其它國家的,不管俄羅斯的T50也好,日本的心神也罷,怎麽看,前者就是一拍扁了蘇27,後者就是一具有極弱隱身能力的兩代半教練機。
2.3 軍事
這個世界上能進行全係統製造的就倆國家,中國和美國,其它國家都不是全係統。這點不多說了。
綜合以上,總結一下:
印度是真沒能力開片;而中國,目標應該是美國。中國GDP超過美國的時候,就是露出獠牙的時候。
總之,我從我的祖國身上,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以彼之道還治彼身的原則,借著美國的渠道去賺錢,還要求美國保駕護航。
五、洞朗地區衝突可能的發展方向
說說雙方奇詭的舉動。這奇詭的舉動,不僅僅是印度,我們的舉動看來更加的詭異,兩國在幹什麽?玩鬼步舞嗎?
1. 先說印度
印度的舉動詭異在於冒然進行了一場邊境越界,恐怕現在的後果是它沒有想到的,現在它確實騎虎難下,進退都不對,隻能是硬撐著。
國際上,不占法理,誰也沒有辦法支持。別忘了,西方指責中國反對薩德、反對中國南沙造島都是怎麽反對的,如果支持了印度,那不是自扇耳光嘛!西方是無恥,但是,這條約是英國人簽的。
而且,真能與中國開片的,除了美國就是美國了,問題是這貨要想跟中國開片了,用得著你們這群小弟嗎?開玩笑!看看每次日韓挑釁過頭了,美國都是怎麽勒韁繩的?!
所以,我猜測:印度是為了轉移國內視線的考慮更大一些。現在印度北部邦的騷亂越來越大,孟買的遊行說明莫迪的算法已經窮途末路了,所以,被中國又“欺負”一下,或者“欺負”了中國一下都可以提振民心。
但中國,現在顯然警告接連升級,如果中國警告不升級,印度還可能退,如果被警告就退回來,那就太打擊民心了。
印度不怕現在打,打了,印度選擇很多,被殲滅了就指責中國殘忍;被清場了就說中國霸權等等;
對印度來說,博弈最佳利益估計現在已經不想了,現在哪怕中國談一下,它再退都是好的,這麽吊著,真不是一件好事情。
且不說現在中國越來越占法理,不丹也說這屬於中國。關鍵在於不可能十萬大軍一直戰備啊,這得耗費多少?我記得美國航母艦隊(包括8-12艘護航軍艦和至少一艘核潛艇)漂在海上,和平訓練一天一個億美刀,戰備就是七個億美刀了,打仗更貴!印度才百萬軍隊,十萬人戰備,那花費小不了。
更何況現在何時清場,已經完全中國說了算了,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中國老祖宗千年前就想明白了。
2. 再說說中國
這次越界,說白了,按我們的算法,也就是一個營級對峙而已,按英國的編製來說,營級都沒到。
但我們卻十分高調,而且是一步一步調高調門的,每一步都很快,也都很緊密。每一次升級都是一步一步走,從低到高。
這種步驟,不像是臨時想出來的,或者臨時協調,像是在執行預案的感覺,沒有看到任何的慌張,也沒有看到任何處理不當的地方。
從外交部發布會到6部門24小時發聲警告,到不丹承認洞朗是中國領土,再升級到軍演,都沒有任何瑕疵。
這如果是沒預案,臨時調集力量,協調多部門,製定方案,再協調,如此平滑的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上,而沒有任何瑕疵,那隻能說,中國的管理也太強大了點兒。
我個人來講,更加相信這是早就有預案,而且推演的十分精細,每一道指令都很明確,每一次執行都很到位。
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為什麽我們要這麽做了,我個人想了幾種可能性,但都自己否定了。
比如,為了不丹——不夠分量,彈丸小國,真的不夠分量,經濟不如中國三流縣城,戰略地位毫不重要;
比如,為了巴基斯坦——沒那麽嚴重的事兒啊!用得著圍魏救趙嗎?
比如,為了攪亂印度提前布局——這是我之前想的最有可能性的,但我還是否定了,因為印度發展根本沒那麽好,其實很大程度是紙麵,我上文也說了理由,莫迪算法,西方的需要,印度的發展根本無法跟隨中國,不在一個檔次。
而且,印度有迫害妄想,中國沒逼它,它自己就跟我們玩軍備競賽了,這麽萌,還用得著用洞朗的行動刺激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