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院文化”,有人說北京城本身就是一個“大院”,
故宮---是最完整的“大院兒”
胡同---裏麵有無數的“大雜院兒”
而部隊、機關、這北京特有的“部隊大院兒”,
形成了北京特有的“大院文化”。
從公主墳一直到北京西山腳下,空軍、海軍、
通信兵、總後、炮兵、裝甲兵、工程兵、
鐵道兵等司令部依次排開。
那個年代,除了五棵鬆的301醫院,
差不多隔一段就會看到一個有哨兵的大門,
那時哨位沒今天威嚴,哨兵身後,
是個綠色的木頭崗樓,以備避雨。整條街安靜而神秘。
有段時間,老百姓都稱這裏叫“新北京”。
而在這裏大院裏長大的60後的人們回憶說:
“從小我們都以為自己是正宗的北京人,
直到年紀很大了,才知道在大院之外,還有一個‘老北京’。”
部隊大院都是統一製式,
就像一個個獨立的小社會,
有自己的辦公區、生活區、食堂、服務社、
禮堂、遊泳池、醫院、車隊、幼兒園、小學,甚至中學。
培英、育英、群英都是大院的子弟學校。”
這就方便了在大院裏一起玩耍,往往一呼百應,
很快就能聚上一群小夥伴一起瘋玩,
有時候一群人叫某個小夥伴:“下來玩!!” 整個大院都能聽到
玩得晚了各家父母就會開始朝窗外喊:
XXX! 回家啦!大夥才戀戀不舍地散去。
而看過《陽光燦爛的日子》、
《血色浪漫》到《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這些以青春為主題的影視劇,
都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北京大院裏的生活。
那個特殊年代的印記,勾起了幾代人的特有回憶,
每大院兒裏的孩子都有一波兒帶頭兒的,
從起過無數爆笑的外號兒開始,打過無數次“仗”收尾;
一起看露天電影、去遊泳館遊泳、籃球場打球。。。
也學著穿三接頭皮鞋、一身綠軍裝。
白天黑夜的貓過院子裏每個角落。
聽著軍號聲長大,早上聽起床號起床;
中午放學到大院的食堂吃飯;
把院裏能玩的玩一個遍,能偷的偷一溜夠。
“發小兒”間,星星點點的親疏遠近喜怒哀樂,
都熱乎許久準備要計較一輩子。
有種所謂“大院兒子弟”的稱呼,
純屬外人強加給“院兒派”孩子們的,
院兒裏的孩子從沒自稱過“大院兒子弟”,
隻是可能看多了《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方言、高洋等人用驕傲的口吻高喊:
“幹部子弟凶猛,請勿靠近。”
也隻是青春的荷爾蒙怎麽揮霍也散不掉,
有一種特質不正經,甚至帶有一些無恥,
可就是充滿著神秘感。
就算這些父母來自五湖四海,多出身貧苦家庭,
但他們的子女卻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紅色貴族文化”。
院裏的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都在一起,
愛好相近,誌趣相通,童年都在這個“小社會”裏。
有人說“大院兒孩子沒文化”,
也有人說“胡同串子沒見識”。
其實現在看來這種不同難分高低貴賤。
在那個以出身論英雄的年代,又都是不諳世事的二貨年齡,
二貨孩子們相遇整出些二貨是非來也太正常了!
就算到了今天,有人問你家住哪?
你要說住公主墳以及以西一帶,
還是會問:“你家部隊大院的吧。”
“大院文化”依然影響一代又一代,
城市裏小區越來越大,
人心裏裝的欲望也越來越多。
昔日的哥們夥伴早已不見了蹤影,
隻剩下一幕幕的歡樂童年留在腦海裏。
當年,總覺的時間好像無窮無盡,
每一天玩完回家總有個第二天可以接著玩。
曾經是那樣真實而持久的存在,
隻剩下眼前的老樓房們默默的向我證明,
那一切確實存在過
曾經有過那樣一種生活,
是活生生的充滿歡樂的真實生活!它叫作:北京的大院。
從公主墳到玉泉路,約10公裏。如今已經是長安街延長線,
在中國近代和現代是中國重兵駐守之地。
熙攘繁華,車水馬龍。
安靜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