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有人問夏天怎麽養生,於是會有很多的人給你支招,應該吃這個或者做那個。很多觀點還不太一致,比方說,有的人會說夏天要喝涼茶喝去火的湯,廣東廣西那邊就流行這個;又有人說夏天要吃生薑吃熱的,最近薑棗茶的帖子就非常的多。到底應該相信哪個呢?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人體的運行規律,才會無所適從。
按照常理來說,夏天人體內部是寒的,冬天人體內部則是熱的。為什麽夏天溫度這麽高,身體裏麵卻是寒的呢?因為人體和天地運行的規律是同步的。到了夏天,整個天地的陽氣在外(地上),陰氣在內(地下),你可以去摸一下井水,是很涼的。而整個冬天陽氣在內(地下),陰氣在外(地上),所以冬天的時候,你去摸井水或者去山洞裏,人會覺得暖和的。人體順應天地能量場的運行,夏天氣血運行於體表,人則容易出汗,能量都跑體表去了,內部自然偏虛寒;冬天人體氣血運行於裏,內部容易偏熱,皮膚則毛孔關閉,不容易出汗。這樣說來,夏天應該是要少吃寒涼的東西,以免加重裏寒,比如說西瓜,冰棍,冰淇淩,各種冰鎮的水果飲料之類要少吃。有一句老話“冬吃蘿卜夏吃薑”,夏天進補吃薑就好,不要吃滋膩的,本來脾胃虛寒就不消化,吃了滋膩的隻會上火。夏天吃薑是不容易上火的,不信可以去試試。冬天為什麽吃蘿卜呢?是為了疏通裏麵的鬱熱。
夏天喝冰水吃冰棍會覺得越吃越渴;喝上一杯熱水或者熱茶,反而不渴了,可能當時覺得熱,但過一會整個人便覺得涼快了。為什麽呢?除了剛才說的之外,這裏麵還包含著另一條人體運行規律:津液的產生靠脾胃的運化,脾胃的運化需要熱量才能完成,隻有脾胃運化了,才能夠化生津液,人體才能真正的解渴。我們吃了冰涼的東西,脾胃的運化之力會降低,喝下去的水也不吸收,就會出現越吃冰的冷的越渴。
再說說夏天的感冒,有一個藥很常用,就是藿香正氣水。如果沒有好的醫生來診斷,吃這個藥一般來講奏效的可能性比較大。這是典型的溫熱藥。冬天的感冒,據我的經驗,熱證溫病反而偏多,哪怕在濕冷的南方也是如此。
我見過這樣的醫生,病人來看病,他會問是受熱了還是受涼了?病人如果說受了熱感冒的,他就會開寒涼藥清火藥;如果說受了寒涼了,他就會開溫熱藥。這是一種極大的謬誤,是完全不懂醫理的表現。首先從外界的因素來講,夏天外麵的溫度升高,人體未必得溫病;而冬天外麵冷,人體未必得寒病。其次,一個人得溫病還是得寒病,外界因素的影響也不是絕對的。還有內因,就是看這個人腸胃裏有沒有積滯。從臨證來看,這個因素的影響往往要比外界因素影響更大。如果一個人平時飲食過多,又喜食肉食辛辣的話,往往容易得熱病溫病;一個氣血虛,腸胃裏頭也少有積滯的人,往往得寒病陰病。
所以我們也不能單憑‘夏天’就認定人體內一定是寒的,隻是說偏寒的情況居多,所以我不建議所有的人都去吃生薑。如果說夏天就必須吃薑是違背中醫精神的。那到底是應該執外因還是執內因呢?其實內外因都隻是參考,都不可執。真正的中醫精神是什麽?是辨證。證是什麽?是人體的症狀反應,那為什麽說是“證”呢?真正的“證”的含義是人體發生何種異常的證據。所以我們辨一個病,不能以天氣為準,也不能以病人平時的生活習慣為準,更不能以年老年幼為準,這些都隻能是參考,但都不能成為最終的證據。
最終的證據是人體的反應,辨人體的反應是為辨證。
不管是養生還是治病,都要了解辨證,否則容易弄錯,隻聽別人支招,或者隻聽大麵上的理論,容易把養生變成害生。隻有回到辨證,這才是真正的中醫精神。有人會說,我們沒學過醫,怎麽能辨證呢?其實很簡單,現在我就教大家怎樣來辨人體的寒熱,隻要寒熱辨對了,對於養生和簡單的用藥而言,準確率就高了,也不會有大方向的錯誤。
何為熱證?如果身體有以下反應:A、怕熱同時掀了被子或脫了衣服不覺得冷;B、喜歡喝涼水且喝了不覺得胃脹或涼,或者喜歡喝很多水,喝了不覺得胃脹或涼;C、胃口很好,無消化不了的反應;D、感覺鼻子裏呼吸熱;E、大便臭,或屁多而且臭。這些情況具其一就是偏熱證。
何為寒證?A、感覺不想喝水,喝也隻喝熱水,或感覺想喝水,卻喝不多且不能飲冷;B、怕冷同時衣服穿得多,被子蓋得厚;C、怕冷同時身體感覺渾身僵緊,行動不利,或骨節韌帶哢啪作響;D、四肢冰冷,或胃腹有冷感;以上情況具其一,寒證的可能性大。
要注意兩點:第一,寒證的反應往往自感不明顯,而且現在的人因為思慮操勞緊張熬夜,身體消耗大,陰寒的比較多,所以可以用排除法,隻要沒有熱證反應,服用去火的藥就要謹慎。一般來講,人吃溫熱的東西不容易吃壞,比方說常年吃辛辣的地域很多,不會有大問題(肉類不在溫熱之列,那屬於滋膩,容易助痰濕邪火),畢竟人體是靠陽氣在運行;吃寒涼的東西隻要幾天就有可能吃壞脾胃,久服更是損傷元氣。第二,切忌以人體局部的上火反應來辨寒熱,比如口腔潰瘍、青春痘、皮膚病、咽喉炎、便秘之類。從臨證上來說,人體在陰證寒證的情況下,也會發生局部上火。
寒證要禁吃生冷寒涼,可以適當吃些溫補的東西;熱證,哪怕自己感覺虛乏,其實也不是真虛,要少吃肉類,也不要用補藥去進補。特別要提醒的是,身體偏陰寒的,就算有口腔潰瘍、便秘之類的上火反應,也不能去吃寒涼藥清火藥。下火隻是一時,不吃又會上火,且遷延不愈,傷害陽氣,小病變成大病。所以隻要辨別對了寒熱,養生服藥時起碼可以做到無大錯。
最後提醒一點,夏天養生要少開空調。因為夏天氣血運行於體表,毛孔呈開放狀態,空調的寒氣容易進去,日後容易引起風濕關節炎類的疾病,女性還會引起宮寒。同樣的原理,冬天也不要把屋子裏的暖氣開太熱,冬天的人體氣血能量歸於五髒,滋養五髒,猶如樹在長根,現在的北方把溫度燒到二三十度,冬天在家裏穿著短袖,這樣其實是強行把裏麵的氣血能量調到體表,這樣一來內髒就失去了滋養,就會造成很多內髒的疾病,脾虛腎虛肺熱肝熱還是輕的,甚至髒器的痞結癌腫也隨之而來。有些人會問,有這麽嚴重嗎?如果在鄉下生活過的人就知道,頭年如果是暖冬,哪怕隻是短暫的幾天熱到二十度以上,來年就有很多的樹要死。萬物一理,所以現在氣血虧虛的人那麽多,莫名其妙的疾病也那麽多。其實,隻要明白了順其自然,不妄自作為,皆可活到天年,度百歲而去,哪裏需要什麽養生呢?說養生就已經是小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