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滿江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人口雪崩:中國世紀的終結?

(2016-11-07 00:26:47) 下一個

一、

 

中國2015年GDP增長率破7(6.9%),創25年新低。2016年前三季度GDP增長率異常巧合地都是6.7%,不出火星撞地球的意外,今年GDP增長率將再下台階,26年新低沒有懸念。

 

GDP並不是一個很完美的經濟學指標,騙過很多人。它是一個時期指標,不是時點指標,是流量指標,不是存量指標,這注定了它非常粗糙。但如果要找一個基本能反映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單一指標,GDP不是最好的,但仍然是最不壞的。

 

我想和大家探討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中國到底是在築底蟄伏?還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屬於我們的世紀,其實將一去不複返?

 

如果是前者,沒什麽好說的,熬就是了。如果是後者,我們該如何麵對現實?該做點什麽,去延緩以及對衝這種“大國的黃昏”?

 

特別聲明一點:這隻是純學術討論。那些喜歡上綱上線,動不動扣人“唱衰中國”帽子的愛國賊,請出門左轉臭水溝不送——如果一個國家能被罵倒或者唱衰,萬惡的美帝早八百年就亡國了——美國3.2億人,至少有3億人天天在罵自己的國家,中國13.7億人,也至少有一半的人天天在罵美國。

 

 

▌二、

 

經常有海內外投資者和我探討中國的問題,大多數人關心的都是短期問題,諸如中國的供給側壓縮得如何,房地產泡沫會不會破裂,地方政府負債到底有多嚴重,經濟會不會硬著陸……,諸如此類。

 

其實,從一個國家或者社會的長遠生命周期來看,上麵這些都是典型戰術層麵的動態瑕疵,因而也注定了無傷大雅。供給側壓縮收效甚微又如何?地產泡沫破裂又怎樣?大不了7年一個經濟周期,從頭來過。相較於短期的經濟繁榮或者衰退,相較於聽起來很可怕的硬著陸,一個國家有遠比這些壞得多的選項:比如戰爭,比如獨裁,比如少量利益階層的固化與社會的固步自封——這些長期的“阿喀琉斯之踵”會導致一個社會長期必然走向衰落。

 

你能想象二戰結束後,亞洲人均GDP最高的國家是緬甸嗎?但二戰結束70年後的今天,這個軍政府治下的國家,幾乎淪為亞洲最窮的國家。

 

換句話說,中國現在到底是在築底蟄伏?還是屬於我們的世紀,其實將一去不返?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看決定大國崛起與經濟增長的長周期因素。

 

推動經濟增長的要素有很多,從製度經濟學角度看,如果沒有戰爭,決定一個國家長盛不衰,還是曇花一現的決定性因素,隻有兩個核心要素:體製與人口。

 

體製不是我們能談的問題,我們來談人口。 

 

 

▌三、

 

我們過去30年創造的經濟奇跡,大多數人都把它歸結為所謂的“中國模式”,但在我看來,中國過去30年的經濟增長,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增長並無顯著特別之處:一言以蔽之,其實就是在體製上鬆了綁,輔以巨大的人口紅利(見下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上圖可以清晰看出,開始全麵實行計劃生育的1971年是中國人口變化的一個明確分水嶺。以1971年為分隔線,中國人口增長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階段。

 

全麵實行計劃生育之前,1959至1961年是一個極特殊階段,連續三年(自然?)災害,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銳減。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進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隻有20.9‰。人口自然增長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連續兩年人口出現負增長。

 

但自1962年開始,中國進入連續8年的人口高增長時期。這8年中,人口出生率最高達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並逐年穩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這一階段的人口年均自然增長率達到27.5‰,年均出生人口達到2688萬人,8年時間淨增人口1.57億。

 

如果給予人口出生與GDP增長17年的周期間隔,中國GDP的高速增長,幾乎與中國的人口出生率與人口自然增長率顯著正相關: 78年改革開放後經濟進入高增長軌道不是偶然的。17年正好是一代人長成的時間,正是因為從1962年到1970年連續8年的高人口出生率與增長率,才為後麵30年提供了足夠的勞動適齡人口——這就是經濟增長的秘訣。

 

對於勤扒苦做的中國人,隻要他還年輕,能幹得動活,同時放鬆一些捆綁在他身上的體製束縛,哪怕沒有政府,他都能創造出令人滿意的GDP——最新的案例是西班牙。這個南歐國家因為議會選舉沒有任何政黨達到多數,導致在過去8個月裏是“無政府”的,但其GDP增速達到了3%,是歐洲平均水平的兩倍。7月份最新民調,隻有2.3%的西班牙居民認為沒有政府會是個問題,西班牙著名經濟學家Gabriel  Calzada 如此評論:2016年上半年,是過去幾十年來西班牙最美好的時光……

 

而所謂的改革開放,隻是對束縛在這些人口身上的繩索做了鬆綁而已。

 

1971年,中國開始全麵計劃生育,特別是70年代後期,是中國人口發展出現根本性轉變的時期。中國政府陸續製定和完善了明確的計劃生育政策,人口高出生、高增長的勢頭被迅速控製,人口自然增長率自此一路下滑,從1971年的23.4%,一路不回頭下滑到2015年的4.96%,而生育率(婦女一生生育的子女數量)也從1990年開始連續25年低於種群正常更替水平(保證種群不萎縮的生育率),人口“青黃不接”的直接後果,是勞動適齡人口的不斷減少,整體人口的極度老化和急劇萎縮。

 

(數據來源:《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而中國的經濟開始走下坡路,GDP增速脫離雙位數區間,恰好也就是從中國勞動適齡人口開始絕對減少的2012年開始的——這絕非偶然。

 

(數據來源:聯合國人口司)

 

在經濟學上,這被稱為“劉易斯拐點”。日本在1990年進入這個拐點,從此開始了長達25年的衰退與疲軟。

 

 

▌四、

 

我們大多數人的思考模式與行為模式,經常會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慣性思維所籠罩和綁架:多數時候,我們把它稱為路徑依賴,但其實它的本質就是怠於思考的盲從。

 

比如,我們認為美國總統候選人互相撕逼是鬧劇,代表著這個“帝國的黃昏”,因為我們固化的思維是:一國領導人是不能批的,是必然的偉光正(偉大光榮正確);再比如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中國必須控製人口,否則越生越窮,世界上誰也養不活14億中國人,很多人堂而皇之把這稱為“人口詛咒”,因為我們固化的思維是:人民是靠國家養活的,而不是人民自己養活了自己,並且養活了國家。

 

如果我告訴你:人口問題將是中國未來麵對的最大噩夢,中國人口可能永遠也到不了15億,而且在迅速老去,“中國夢”也有可能將因此而葬送,從此泯然眾人,你信嗎?

 

首先是人口絕對數量自然增長的逆轉。即使按照1.8的生育率來推算,中國人口也將在2030年開始負增長。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15年後數據為推算) 

 

如果這種人口負增長疊加快速的人口老化,這種“雙殺”的人口結構,對於經濟增長就是噩夢。

 

從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來看,中國人口結構最年輕的時候是1964年,當時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足4%。而此前的1963年正是中國人口生育率最高的年份,一個婦女平均要生好幾個孩子。而1964年開始,中國就進入了持續“變老”的進程中,老齡化曲線一路向上。

 

2005年,IMF按照1.8的總和生育率(婦女一生所生子女數量)假設,推演出中國100年人口結構觸目驚心的變化(見下圖):

 

(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資料來源:IMF)

 

IMF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對中國生育率的假設實在太樂觀了:中國總和生育率自1990年開始一路走低,連續25年低於2.2的種群正常更替水平,《中國統計年鑒2016》公布的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中國2015年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05。這個數據低於世界銀行最新的2014年的所有其他199個國家和地區的生育率。

 

這種生育率導致兩個直接後果:

 

    1、整體人口的急劇萎縮;

 

    2、整體人口的極度老化;

 

 

 

世界銀行對2014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統計真實反映了這種令人絕望的變化(見下圖):

 

(2014年中國人口年齡分布結構 數據來源:世行)

 

我們再對照一下GDP增速已經超越中國,未來這種超越將是常態的印度的人口結構(見下圖):

 

(2014年印度人口年齡分布結構 數據來源:世行)

 

典型的金字塔型,堪稱完美。

 

按傳統慣例,一個國家65歲以上老人占比超過7%,即表明進入了老年社會。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是:2015年中國13.74億人口中,60歲及以上的老人2.2億,占總人口比例為16.1%;65歲及以上人口數1.43億人,占比10.5%。

 

把時間軸拉長: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在1982年僅為4.9%,1990年為5.6%,2000年為7.1%,2010年為8.9%,2014年為10.5%,老齡化呈加速上升狀態。中國老齡化包攬兩個世界第一:老齡人口數量世界第一;老齡化速度世界第一。

 

相比日本44.6歲的平均年齡,平均年齡36.7歲的中國也許還不算老氣橫秋,但相比平均年齡26歲的印度,我們真的還能那麽自信:我們隻是在蟄伏,21世紀還是我們的? 

 

 

▌五、

 

這種狀況是不治之症嗎?

 

是,也不完全是。能改善或者延緩這種狀況的唯一救星是生育率。

 

2016年10月剛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16》抽樣調查顯示:2015年,中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047,這一數據不及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1的一半,低於世界銀行最新的2014年的所有其他199個國家和地區的生育率。尤其2014年是“單獨二孩”政策在全國各省份陸續實施的第一年,2015年是“單獨二孩”政策實施的第二年,生育率反而比2014年下降。

 

這個數據是全國1%人口的抽樣,也許未見準確,但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2010到2014年的生育率分別為1.18、1.04、1.26、1.24、1.28,平均生育率僅1.2,即使取最高值也隻有1.28。即便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對這幾年的生育率低估了15%,實際生育率也不到1.4;在1.4的生育率水平下,意味著每隔一代人(平均25年左右),年出生人口將減少36.4%,兩代人將減少超過60%,總人口也將以每50年減少一半的速度萎縮。

 

正常來說,中國目前階段,即使沒有大規模戰爭、瘟疫、自然災害,每個婦女平均生育2.2個孩子才能保證種群的世代更替——而中國生育率已經25年低於這個更替水平。

 

之所以上麵都用統計局的數據,而不是衛計委的數據,是因為作為計劃生育主管部門的衛計委,其生育率數據天然是不可信的。2015年11月5日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依然聲稱中國實際生育率介於1.5到1.6。

 

誰在說謊?

 

事實上,“十五”期間,計生委規劃的人口淨增量為6257萬人,但實際增長僅為4013萬人;“十一五”期間,計生委規劃的人口增量為5244萬人,但實際增長僅為3418萬人。兩個“五年規劃”誤差都超過50%。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誤差,而是一種“屁股決定腦袋”錯誤。

 

能反證這種錯誤的,是這次《中國統計年鑒2016》公布的分孩次生育率:沒有任何限製的一孩生育率從2012年持續下降到觸目驚心的0.56,這已經低於最不願生孩子的日本東京——日本東京總和生育率多年徘徊在1.06左右,一孩生育率徘徊在0.61左右。

 

結論很簡單也很冰冷:大家都不願生了。

 

而縱觀世界各國曆史,一旦這種生育狀態形成,要改變是極其困難的,哪怕完全放開生育,甚至鼓勵生育。

 

原因不複雜,長期生育限製、生育成本高、生育觀改變導致的民眾整體生育意願走低,這種低生育意願和低生育率的現實很難得到逆轉。現代化過程中,增加養育孩子的實際成本與養育孩子的機會成本大大提升,養育孩子是一種以自己的艱辛付出來給社會提供公共產品的利他行為,生育率下降是普遍現象。而這種下降抵消養育的規模效應也將不斷自我強化,惡性循環。

 

韓國生育率在1955~1960年高達6以上。在1962~1995年間推行小家庭鼓勵少生後,韓國生育率從5.79降至1.63。從1996至2004年,韓國試圖將生育率穩定至替代水平,但生育率依然從1.58降至1.15,並在2005年跌至曆史最低的1.08。自2005年韓國開始推出各種政策鼓勵生育,自2006年以來,韓國頒布的生育獎勵政策就達100餘項。2010年9月,韓國總統李明博宣布,投資3.7萬億韓元用於鼓勵生育,但韓國生育率卻依然徘徊在1.1至1.3之間。日本、俄羅斯也都出台過類似生育獎勵政策,但同樣收效甚微。

 

考慮到中國2016年年初全麵兩孩開始實施,2016和2017年的生育率應該會有所反彈。但在此之後,由於堆積效應弱化,尤其是中國未來十年育齡高峰期女性萎縮超過40%,加上生育意願的大幅降低,不出意外,中國未來出生人口將麵臨雪崩。

 

扣除技術進步的因素,伴隨著這種人口雪崩的,大概率是中國的經濟規模將不斷萎縮,規模效應持續弱化,最終喪失綜合性的產業優勢,人均收入下降,國力全麵衰退。

 

屬於中國的世紀,可能就此做結。

 

 

▌尾聲、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起碼我們的單獨二孩,全麵二孩的放開,都是扭扭捏捏,更不談放開三胎、四胎。

 

現在人口政策仍然在嚴厲處罰多生。近日推出的《遼寧省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對超生兩個子女以上的,將以5-10倍基數撫養費為標準,按照多生育子女數加倍征收社會撫養費。

 

比較一下遼寧與韓國的生育政策,就能看出遼寧嚴懲三孩政策的荒謬。韓國麵積約10萬平方公裏,2015年人口約4900萬,出生43.87萬。遼寧麵積約15萬平方公裏,2015年人口4382多萬,但僅出生25.02萬人。遼寧的麵積是韓國的1.5倍,人口是韓國的89.4%,但新生兒卻隻有韓國的57.0%。

 

遼寧的生育率長期處於全國最低水平之一,與人口控製論者宣揚的相反,少生不僅沒有帶來快富,反而致貧。從1980年到2015年,長達35年的時間,雖然遼寧的人口增長顯著慢於全國,但遼寧的人均GDP增長速度反而卻比全國還要低20%以上。而且,到2016年,經濟發展水平還顯著低於發達經濟體的遼寧竟然破天荒地出現了經濟負增長。

 

中國多年的計劃生育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巨大實驗,且已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生態利益鏈,養活了一批人,在這部分人眼裏,計劃生育是一個永遠也不能丟的好東東。

 

至於未來是否會人口極度老化和急劇萎縮,是否會中國奇跡曇花一現,從此泯然眾人,這並不是他們要考慮的問題。

 

但,這卻是一個國家層麵必須非常、非常嚴肅考慮的問題——民族的前途係於此,亡羊補牢,或猶未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