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滿江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轉:中俄聯手就像老虎鉗,海上絲綢之路外交亮眼!

(2015-11-23 00:00:37) 下一個

最近中國在軍事外交領域打出了一係列組合拳,非常亮眼,值得玩味。


一、據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轉述美媒的報道稱,中國海軍司令員最近率團訪問馬來西亞,雙方海軍達成協議,中國軍艦獲準使用馬國沙巴州的哥打基納巴盧港作為“中途停留的地點”,以“加強兩國之間的國防關係”。這則消息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在南海國家中獲得軍艦“停留權”,更為重要的是馬來西亞還是與中國有島嶼爭端的國家,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這意味著馬來西亞在戰略上的選邊站。


報道還稱,在中國努力擴大對南中國海控製的舉措中,能夠進入沙巴州的港口是長期以來中國海軍的遠大目標。中國海軍在2013年8月首次訪問哥打基納巴盧。當年晚些時候,馬來西亞海軍第二軍區司令部與中國南海艦隊司令部開始直接接觸,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沙姆丁·侯賽因邀請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訪問沙巴州的馬來西亞皇家海軍基地以共同啟動這一合作。此外,馬來西亞與中國的聯合軍演於2015年在馬六甲海峽舉行。


根據報道,中國海軍司令本次訪問還將包括印尼與馬爾代夫。


二、10月底,據媒體報道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發布的消息稱,中國軍委副主席範長龍將於11月中旬率團訪問印度和巴基斯坦,此訪旨在落實國家領導人的共識,進一步加強與兩國軍隊友好交往,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


三、據新華社報道,應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長紹伊古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今天離京赴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許其亮主要隨行人員有副總參謀長乙曉光、總裝備部副部長劉勝、海軍副司令員劉毅、空軍副司令員張洪賀等。而另外據報道,中俄已簽署訂購一批24架SU35戰機的合同,交易額高達20億美元。


這三則消息非常重大,其看點如下:


一、中國在獲得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運營權後,又獲得了馬來西亞的軍港停留權。


二、中國海軍司令還將訪問印尼與馬爾代夫。


三、中國軍委副主席範長龍要訪問印度和巴基斯坦,時機值得玩味。


四、中國軍委副主席許其亮訪問俄羅斯購買戰機,而從隨行人員的情況看,這次訪問顯然不僅僅是購買SU35,而是一次軍事層麵的戰略性協調,普京不出席APEC而是會見中國軍委副主席已證明這次訪問的重要程度。


由上述消息,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實際上是在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配套建設。如果戰友們還記得占豪這篇《原創丨解放軍有能力保護“一帶一路”戰略利益嗎?》(點擊可查看)的評論,應該知道在其中談到中國在海外特別是南海、印度洋建立軍事基地的重要性。


現在看,中國與馬來西亞就中國軍艦在馬港口停留達成一致意見表明兩點:一是中馬兩國在戰略層麵達成了更高共識,有了更高級別的軍事合作;二是中國由海南島到西沙群島,由西沙群島到南沙群島,由南沙群島到馬六甲進印度洋,進印度洋後對接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斯裏蘭卡的港口,若再加上馬爾代夫未來中國建設的港口及非洲中國建設的港口,一條海上的航線的軍事保障路線雛形正在形成。


如此看來,中國海軍司令訪馬來西亞、印尼和馬爾代夫,應該是與三國就相關事宜進行溝通。其中,與馬來西亞取得了結果,而與印尼、馬爾代夫恐怕是做溝通儲備,為下一步的合作打下基礎。


而中國軍委副主席範長龍之所以訪印度,很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與印度進行溝通,淡化相關事情對中印關係的影響,對某些事情進行澄清以提高互信等。至於訪問巴基斯坦,恐怕就是落實巴基斯坦在軍事布置方麵的事宜以及其它進一步的軍事合作問題。


這一係列軍事外交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在東盟峰會上“中國擁有收回被周邊國家所侵占的島礁的權利和能力,而正在做最大限度的克製”的表態結合起來,就有了一點軟硬兼施的味道了。即一方麵中國加強了軍事控製能力,另一方麵是在警告相關國家不要過於挑釁。


我們再去辨證地看上述消息,一方麵是我們的軍隊在搞外交,即通過軍事外交手段在拓展中國軍隊在海外的活動空間;另一方麵,則是我國外交部通過放硬話來施加政治壓力以盡量維持戰略平衡。不得不說,現在軍隊和外交的跨界配合得還是相當默契的。


如果再向深一步談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向追溯:


一個方向是,中國和馬來西亞是在2013年8月開始的高級別軍事合作式的軍事交流,而MH370的失聯是在2014年3月8日。占豪(微信號:zhanhao668)當時分析過,該事件是在特殊時期、特殊國家質檢、特殊位置發生的特殊事件,該事件其政治背景涉及到大國博弈、馬來西亞國內部政治派別博弈以及大國試圖介入區域政治等一係列的複雜背景。在這種背景下,MH370飛機失聯事件發生後若處理不好,結果必然是中馬關係遭到破壞,中國在南海的一些戰略布局被顛覆,南海問題進一步複雜化、馬來西亞國內政治激烈重組周期到來,中國與東盟關係因此進一步惡化,某大國乘機介入包括馬來西亞等國的內政。


當然,或許結果讓某些人有些失望,因為這件事由於中國處理得成熟、得當,不但沒有破壞中馬關係,最終還促使中馬戰略關係進一步靠近,並一定程度地加快促成了中馬軍事的高級別合作。


另一個方向是,在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俄客機和法國巴黎遭受恐襲的背景下,中東打擊IS的格局開始發生劇烈重組,中東局勢也由此發生劇烈重組,伴隨的是世界秩序的重組進程加快。如此狀態,無疑是中東戰略形勢在國際格局中吃重了,南海爭端的戰略壓力相對減輕了。


在如此格局下,中國先向俄羅斯支付了近千億人民幣的石油預付款,接著又買了24架、價值高達20億美元的SU35戰機,並且正在談S400防控導彈的合同。這一係列又是預付款、又是買軍備、又是金融領域深化合作的動作,無疑是中國對俄羅斯這個全麵戰略協作夥伴的最大支持。伴隨著中國的支持,俄羅斯在中東選擇的動作是,加大對敘利亞IS的打擊力度。俄羅斯的這些動作,則對中東劇烈重組構成了更為巨大的推動力,減輕了南海的戰略壓力,並給了中國加速向外拓展的時機,為中國爭取了更多戰略時間。當然,在國際秩序劇烈重組的大背景下,中東格局的劇烈重組就是中國深入中東和中國戰略地位更進一步吃重的機會。


就戰略上看,中俄這是在進行著很有趣的戰略協調。一方麵是中國經濟、政治上支持俄羅斯在中東的反恐行動;另一方麵是,中國在加強與東盟經濟合作的基礎上,開始以軍事外交的方式進一步由南海向印度洋拓展中國海軍影響力(中國從俄羅斯購買武器,也是在借外部軍力來支撐自身軍力對外拓展的能力)。當前的中俄,猶如一把老虎鉗,正從兩個方向向中東合攏。不用的是,中俄分別是一文一武,一剛一柔。更為有趣的是,俄羅斯剛中帶柔,在敘利亞以武求談判桌上的和談;中國則是柔中帶剛,玩的是軍事外交,求的是避免多變化的南海談判。中俄之間,在此時進行的則是能量交換,中國為俄羅斯提供的是經濟、政治能量,俄羅斯為中國提供的則是能源、軍備和戰略能量。


看現在這架勢,中國正在借中東戰略吃重的戰略機遇,用軍事外交組合拳的方式加快對外影響力的拓展步伐。而中俄全麵戰略協調的這把“老虎鉗”,好像正加快合攏進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