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滿江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日本的生活水平差距大到你無法想像

(2015-04-23 01:24:33) 下一個

中國、日本的生活水平差距大到你無法想像

對於我們的近鄰--日本,在我的印象裏除了參拜神社,就是經濟停滯不前,等等。真實的日本是這樣的嗎?最廣大的日本人民生活水平到底怎麽樣呢?看看去過日本並生活過的人是怎麽說的把。

先總的來說把,日本在下列領域掌握著領先技術。

超導技術:`日本開始研究超導新幹線,預計時速將到達500公裏。實力公司包括:日立,東芝,日本車輛,三菱重工等。
材料技術:NEC,東芝,日立,古河電工,神戶製鐵所,住友電工,東京電力,等等;
納米技術:高速通信技術,NEC,日立;
下一代DVD技術:SONY;東芝;下下一代DVD技術:日立;
平麵顯示屏技術:佳能,SONY,雙葉電子;
矽技術:東京微電子,尼康;MEMS:三菱電機,夏普,鬆下;宇宙:石川島播磨重工;川崎重工,三菱重工;東芝,NEC,三菱電機;
在傳統行業領域,世界現狀大致如下:
鋼鐵:第一名是盧森堡的公司,第二荷蘭公司,第三名是新日本製鐵;第四名是JFE製鐵(日本);中國的寶鋼排在第六位(與日本合資);
化學:三菱化學排在第五位。前四名是美國和德國瓜分;旭化成第九位。
汽車:GM暫時排在第一,估計會被第二位的豐田超過;日產第8;本田第九;
家用電器:前十五名被日本包攬:鬆下,日立,東芝,夏普,三菱電機是前五名;
半導體:日立和三菱合資的半導體公司排第四位,英特爾高居榜首;
通信領域:NTT獨占鼇頭。

一般認為,新技術從研究到成熟是一個階段,從成熟到應用是第二階段。第二個階段的時間10-15年。換句話說,如果現在想應用一項新技術,它必須在10年之前就已經成熟了,否則不能應用。日本正在計劃建設超導新幹線,也就是說,他的超導方麵的研究,在十年前就已經成熟了。
日本在某些領域麵對的強大對手依然是美國。偶爾有某些歐洲老牌公司在銷售額方麵領先。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國不可能成為日本的對手,因為中國無論在傳統領域還是在新技術方麵,都不值得一提。上述所有行業,以前15名為基準,隻能看到一個中國公司的名字:寶鋼,還是采用日本的技術的合資企業。

普通日本人的吃-學-住-醫

我在日本生活十多年,博士畢業收入比日本人略高,和普通日本人的生活基本一樣。可以客觀的介紹普通日本人的吃學住醫等,也就是他們現在的生活,教育,住房,醫療事情。

首先要說明的有兩點,一是在日本打工幾年省吃儉用回國的人過的不是普通日本人的生活,他們的觀感有一定的片麵性,二是請大家心平氣和的看這篇介紹,做到知己知彼,思考怎樣學習改變。

1.收入與購買力
日本人固定月工資一般可以簡單的計算,大約多少歲每月就可以掙多少萬日元,例如30歲拿30萬日元,50歲拿50萬日元,再加上夏季和年終的兩次共2-5個月的獎金。所以30歲年收一般是450萬日元,40歲年收600萬日元,以上是稅後收入,低於這個數的是混的不好,高於這個數的是事業有成。
稅收及保險等等一般占10-20%,都在工資裏扣過了由公司或銀行直接繳納給相關部門。這個夏季獎和年終獎很重要,臨時工沒有,隻有正式職工有,在一個公司幹的越長越高,買房買車等基本都靠它。臨時工工資一般是700-1000日元/小時,一天工作八小時每月26天工作約16萬6400日元/月。
日元/人民幣匯率變動較大,但一般可按1萬日元合700人民幣計算。(還有個最粗略的計算方法就是100美元=1000元=10000日元)。日本現在到處都有百元店,日常用品成千上萬種什麽都是100日元,也就是人民幣7塊,在中國要賣10多元的東西如卷尺,工具等等在那裏也是100日元。超級市場裏的蔬菜水果等也都是一個或一把100日元。10個雞蛋10日元、10斤大米一千日元的特例除外,100日元的購買力和1-7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基本相等,也就是說在中國1-7元可以買到的東西在日本都可以用100日元買到。

月購買力如以“月工資/物價”=7元或100日元可以買到東西的件數來計:

中國——月工資/物價=1500元/7元=214件,
日本——30歲工人的=30萬日元/100日元=3000件;
日購買力以“月購買力/30天”計:
中國——214件/30天=7件/天,
日本——3000件/30天=100件/天。

反過來理解即物價/工資比:就是中國物價一天工資能買7件,日本一天工資可以買100件。除了新鮮蔬菜外購物都是全家開車去,水果,啤酒,零食等等都是各樣一箱,到百元店也是一大筐才幾千日元。東西太便宜了,我們搬一次家就得給出、扔掉幾箱東西。從前輩留學生或日本友人那裏我們經常得到物資捐助,畢業工作後我們經常給出東西,包括彩電冰箱空調電子琴汽車計算機等等。

其他國家也基本這樣,剛去是別人給你東西,幾年後你給別人東西。我愛好旅遊,去過許多國家,不論是東南亞印度還是歐美澳,客觀的比較物價/工資,中國的物價/工資比是世界最貴的。你隻需算一個月工資能買多少東西就足夠比較了。

2.教育
我孩子在日本出生長大,我在那裏博士畢業,所以對小孩出生到博士畢業的整個過程的所有花費有切身經曆。懷上小孩政府就開始發給營養費,每天給你家送牛奶。出生時直接到市政府領取30萬日元交醫院費,再買所有嬰兒用品後,還剩幾萬。幼兒園滿1個月就可以送進去,政府的公辦幼兒園費用大約是1-3萬日元/月,私立幼兒園費用大約是公辦的2倍以上。幼兒園是社會福利的一部分,收入少的可以申請少交或不交。
小學到初中學費為零,花費就是每天中午的午餐費約3000日元/月,一年給學校的所有交費就是3萬日元左右,相當於3天工資。一次從一個城市搬家到另一個城市,因為教科書不一樣,那個學年的所有課本又領了一套。

高中開始不是義務教育,學費大概是10多萬日元,一年花費20萬打住了就是不到1個月工資。
私立大學學費約100萬日元/年,國立大學學費約50萬日元/年,有各種獎學金助學貸款等等。
從幼兒園到大學幾乎都可以申請費用減免,我作為留學生給孩子和我自己上學都是申請的半費減免。

3.住房
日本的住房很貴,不過除了東京特別貴以外,其他城市都還可以,是東京房價的1/2以下。普通3口之家住舊房3-5萬日元/月,我在中等城市住兩層別墅,前有花園後有菜園,月租7萬日元。
普通工人按揭買房子月交3-5萬日元計20年的很多,也就是住了幹了幾十年房子就是自己的了。普通30歲的白領30萬/月或450萬/年的,十年工資能買套房,不過因為按揭消費有稅控除(即免稅)的優惠,大部分都按揭。稅控除就是你的所有買房、買車、看病等等的花費都控除後隻有剩下的收入計稅。

順便談一下車子

一般大學生大學一年級暑假學完車就買輛舊車,5-10萬日元。我的Honda車是同學給的,零元,他考上研究生家裏120多萬日元給買了輛新Corolla,大學生剛畢業工作買的車一般都是這個檔次(Corolla,Vios)和價位(80-150萬日元)。也就是說大學生打工一個月可以買輛舊車;工作了借家長的獎金(2-5個月工資)可以買輛新車。我的Honda在第11年賣給回收廠,負5000元。開了8年的日產藍鳥賣了2萬日元。
有車還得說油,2006年4月中國汽油4.6元/升,都以人民幣計:美國汽油4.8元/升,澳洲汽油3.1元/升,日本汽油6.3元/升,印度汽油2.7元/升;油價每天變化不太精確,但是誤差不會超出正負1元。在國外一天工資可以買100多升汽油,在中國一天工資隻可以買10升汽油。

4.醫療
日本醫療的最大特點就是所有人都加入國民健康保險。國民健康保險分3等級,分別是老板級,普通級和家屬級,自己開公司或收入特別高的屬老板級,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級,沒工作的家屬和兒童從家長的工資裏繳,從成年起必須獨立繳納。一個月約幾千-幾萬日元,主要按收入多少繳納,直接從工資扣走,我從來沒有操心過,忘了具體數,也許是5%左右。看病都得帶國民健康保險證,醫療費個人交10-20%,保險裏出80-90%,太高了比如超過工資的幾倍了還可以申請減免。

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差別比你我想象的要大的多,達到小康水平還需要我們認真刻苦不懈的努力,二戰後人家埋頭苦幹了幾十年,我們鬥了幾十年。我帶中國中學生十幾人到日本轉了兩星期,回來後我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努力縮短50年差距的重任就落在你們肩上了。學生說是100年的差距,他們的任務太艱巨了。那天晚上我心裏流淚了。然後,我回國了。

還有一點是我們社會缺少的信用。日本的社會風氣是不講信用的人,很難在社會上生存。在我們的社會,信用是分文不值的。即使受過良好的教育的人也是將錢看的比信用重。

過去20多年特別是最近10多年中,中國經濟建設突飛猛進,日本卻陷於停滯甚至負增長的泥潭。麵對中國蒸蒸日上,日本似乎走下坡路的趨勢,某些人的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幻覺”:中國即將超越日本。在日本,有人炮製有人相信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在中國,一些熱血青年,亦正日益表現得對日本滿不在乎。

在我的經濟學同行中,甚至也出現了高看中國輕看日本的傾向。有段時間,北京盛傳著一個笑話,說將來全球隻要有三個經濟學家就夠了,一個懂美國經濟,一個懂歐洲經濟,還有一個懂中國經濟的。至於日本,回答是輕蔑的一笑:日本,哈哈,日本可以不用管它了!
這實在是無稽之談!10倍,物價降一半的生活就是先進國家目前的生活。

中國正在快速崛起。這是事實。但隻是部分事實。從諸多指標看,中日兩國的差距依然十分懸殊,在許多方麵中國要趕上日本,不僅非常遙遠而且困難重重。中日兩國的差距,中國真正的狀況值得國人警省,而不能再陷於自欺欺人的幻覺之中不可自撥。讓我們先來看基本數據。

中國的國土麵積是960萬平方公裏,人口13億。日本的國土麵積是37.8萬平方公裏,人口1.3億。中國國土麵積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從版圖和人口數量而言,中國的確是大中國,日本的確是小日本。但是,兩國的經濟總量卻掉了個個。2003年,按世界銀行2004年《全球發展指標》統計,中國的GDP:116898億人民幣,合美元1.4萬億美元,屈居全球第七位。日本的GDP卻高達4.3萬億,匯率折算的經濟總量比較中難免有誤差的成分。然而,改以購買力平價或真實比價計算,大多數的統計結果表明,中日之間經濟總量仍相差1-2倍。

中國近年來崛起的步伐不算慢。然而,在戰後的第一個1/4世紀,日本即輕鬆成為全球第二號發達國家。而中國,盡管經曆了過去20多年有史以來最快的增長,GDP總量仍在全球排第六、第七的位置,並且以諸多指標衡量,根本不可能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日本的經濟實力既表現在國內,也表現在海外。中國近年來以引進外資多多為傲,然而日本卻是全世界最大的債權國。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總資產達到3.2萬億美元,相當於2003年中國全部GDP的2.3倍,其製造業在海外的銷售總額為1.3萬多億美元,與中國的GDP相當(唐淳風,2001)。如此強大的一個隱形的“海外日本”,足令開放了20年如今才雄心百倍喊著口號、邁著步伐要“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汗顏!

經濟結構比較
1999年,日本的三次產業結構比例是2:36:62,早已是明顯的“後工業社會”。1975年,日本第三產業的就業人員比率首次超過50%,標誌著日本早在70年代就逐步進入了服務業為中心的“後工業化”時代。相比之下,2003年,中國的三次產業結構是14.7:53:32.3,中國甚至沒有完成前工業化社會向工業化社會的過渡。

按國家統計局的工業化定義,一個國家工業化全部實現的標誌:一是農業產值在15%以下,這條線中國可以說剛剛跨過;二是農業就業在20%以下,中國目前仍高達50%,可以說還遠遠不夠線;三是城鎮人口比重須在60%以上,中國目前大概隻有40%,亦有很遠的距離。

日本的城市化水平是多少呢?1950年日本的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38%,大概與今天的中國相當,而今天的日本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城市。
2003年,中國重工業增長超過輕工業4個百分點,重工業的投資開始進入旺盛期。舉國上下為中國經濟進入“重化工業”階段歡欣鼓舞不已。然而,中國人很少知道,早在1955年日本就進入到了重化工業的高度加工階段,並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經濟過渡。僅從工業結構上看,中國大約隻相當於日本40年前的水平。

中國目前的增長動力主要是來自於“世界工廠”的牽引。據筆者的測算,2003年中國工業增長對GDP的貢獻高達63%。然而,從製造業總量看,2003年日本是9111億美元,中國為3825億美元。日本是中國的2.4倍。顯然,中國遠稱不上“世界工廠”,日本卻是名符其實的國際製造業中心。
按過去的趕超速度,在“世界工廠”的道路上,中國要趕上日本至少還有幾十年的路要走,而且接下來會越走越艱難,能源問題、環保問題、勞工問題、市場問題都會困擾中國。

日本的人均資源也很貧乏,但日本人懂得通過優秀的加工而揚長避短。1955年至1975年是日本增長最快的時期,日本製造業產值占工業比重從81.4%上升到96.0%,而礦業從10.1%下降到0.62%,電力、煤氣、供水等基礎產業從7.74%下降到3.38%。中國也是人均資源不豐富的國家,但中國經濟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仍是靠廉價出賣資源。以2000年為證,中國資源型產業占全部工業的比重高達54.5%,其中,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占輕工業的62.0%,采掘和原料工業占重工業的50.5%。

中國現在開始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在這方麵,日本比中國先進得多。以單位能源每千克油當量的使用所產生的國內生產總值計,中國大約是0.7美元,不僅低於發達國家,也低於印度等許多發展中國家,而日本同樣能源使用所產生的國內生產總值卻高達10.5美元,為全球之冠,約相當於中國的15倍。

同樣的資源和能源,日本人竟創造出比中國高出15倍的產值來?中國人又喜歡高談“老子”,講“天人合一”,可是中國人對大自然的珍惜何嚐比得上日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7)
評論
oldpp 回複 悄悄話 我不是說我離開了嗎?五六年前就拍拍屁股走了。
匡吉 回複 悄悄話 樓下的老p,既然如此不鳥日本,為何還要在日本生活,開公司呢?不是很痛苦嗎?
匡吉 回複 悄悄話 大家不要罵,這篇文章是一位姓鄭的浙江大學副校長幾年前寫的,他曾留學日本。他就靠寫,講這些吹捧日本貶低中國的文章現在高升某大學正校長,活活氣死一些抗日憤青。
oldpp 回複 悄悄話 helmsley啊,其實我在日本這近十年職業生涯是非常不錯的。至少和普通日本人和在日華人相比是成功的。還有自己的公司。不大吧,也就十幾二十號人。每個人眼中的日本是不同的。你喜歡日本總著眼於正麵那也麽辦法的。
老煤OldMike 回複 悄悄話 好好壞壞不用爭論,讓事實講話,隻要看看每年有多少中原美女,走到那邊留下嫁日本人,有多少日本美女嫁過來,就知道那邊好,那邊壞
FHZM 回複 悄悄話 井底之蛙
胡同巷 回複 悄悄話 別吹了。喜歡就在那裏一直呆著。
灜客 回複 悄悄話 標題有點嚇人。日本人和中國人比,要看和中國的哪一部分的人比,和中國的富裕階層比的話,應該是日本人甘拜下風。如果和中國的窮人比的話,日本人一定可以比出自信。作為中國人的概念,貧富跨度極大,富的可以超越歐美富人,窮的可能隻有非洲窮人的水平。不過,日本人的貧富格差就相對小了很多。
helmsley 回複 悄悄話 ”你如果幹的不爽還不能隨便跳槽“,oldpp同學對日本的勞動法有自己的解釋?
helmsley 回複 悄悄話 說美國東西比日本便宜很多,感覺每個人對品質的認知程度完全不一樣。
我反過來覺得美國(指NY與東京相比)的東西比較貴,若是好東西的話。
helmsley 回複 悄悄話 老文章,不一定能反映最新情況。
但是兩國間整體差距確實非常大,這是事實。
oldpp網友報道的日本的狀況有誤導傾向,他個人的職場及生活狀況看上去確實不理想,然後就認為日本就是這個樣子的。
實際上日本的公共資源,生活質量,公務員的服務意識,以及與中國的交通距離,讓人在日本生活得非常愉快。
bobo197 回複 悄悄話 中國靠的是人多,基數自然就大,然後就跟人家比,就象拿蘋果跟桔子比,還特得意。但真正能拿來比的人均值,就實在是不堪了。 中國的東西聽起來挺多,但真到用的時候總是嫌少,比如養老金,這麽“富”的國家,養老金怎麽這麽少,農村更是一個月隻有幾十塊錢。醫療保險,隻能報一個百分比不說,好藥還都要自費,怎麽這麽小氣? 為什麽? 其實還是一個字,窮。那些光鮮的數字隻是忽悠老百性用的。真要他拿錢出來,手就發抖了。
quanquan1125 回複 悄悄話 找罵。。。。
瓷娃 回複 悄悄話 不知為什麽我的日本友人們全都定居國外了。其中有一個住在菲律賓,還有一個問我能否幫她在中國找到工作(也是個博士)......
北方來客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這些數據很真實。在國外,人們都搶著買日本的東西,象汽車,家電,工具等等,卻沒有一個人搶著買中國的東西。人們的眼光往往是最亮的。
oldpp 回複 悄悄話 樓下的,你兒子是特例!
打工的 回複 悄悄話 60歲掙600萬,相當於6萬美金。我兒子還沒有畢業,平均一年就超過這個數了。
oldpp 回複 悄悄話 說了還想說點,哈哈。在日本不像在美加他們是不太玩金融產品的。當然是老百姓專業玩的不太多,好像近十年要比以前觀念改變了一些。這問題是導致日本留給職場的自由度是非常有限的。你如果幹的不爽還不能隨便跳槽,所以有些人還是樂意去派遣公司,相對放鬆些。做生意,在日本可是要人脈的,亞洲國家都一樣,日本尤甚。而且大公司壟斷的程度估計都超出你想象。

總結是,在日本生活你要有像日本人一樣的性格那還好,做一輩子熬到退休再生活吧。如果你是有性格有想法的人那在日本可能會非常痛苦的。
oldpp 回複 悄悄話 嘿嘿,忘了說居住。最討厭日本的傳統建築現在不過也少了,陰暗不見陽光。榻榻米不收拾的話就要發黴。那小田原的城上去真心失望,這也太迷你了。日本工薪層很多年輕人住團地和寮,空間非常狹小很多門梁連過去都要低頭啊。沒辦法,日本資源實在有限。去定了網球場,首先免費的要預約,誇張點要等幾個禮拜,東京都。 付費的大約那時候3500日幣一小時,室外地毯。去一看咋覺得別扭,原來場地都要比美加的小些。冬天室內場地很罕見。
oldpp 回複 悄悄話 最後,理性地說,無論日本的產品有多好,大公司有多少多,哪怕日本人的工資要比中國人高多少關鍵都是要落實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應用和享受上去。整天憋在公司裏再好的東西也無法享受。日本人最享受的估計就是看到部長,科長下班離開的那一刻,那才是一天中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到了,不過低頭一看已經晚上7,8點了。隨便去喝一杯算啦。年年日日如此!

我看著日本人經常不由地感慨;日本人就是上帝給人類的禮物讓他們為別的國家的人日日工作不止。
oldpp 回複 悄悄話 車子的確便宜一些,都是些小排量的都市車。進口的米國車就貴了。上班通勤簡直生不如死,電車每天都擠滿直到晚上終電。想象一下夏天吧。還有那些梅雨季節,濕乎乎的人貼著人。五六年過去了現在想起都是心頭一寒。相比日本北美就業簡直是天堂。在日本最痛恨地就是加班,日本人或在日本工作的人公司對他們來說可是比家還重要。記得那時電車裏有貼著標語,要父親擠出時間和孩子吃一頓早餐。
oldpp 回複 悄悄話 隨便說個物價,大米3000日幣5公斤吧算普通的,如果沒記錯的話。大白菜居然是4分之一賣的,美芹是一片一片賣的。記得剛去都無法相信,靠,太小家子氣了。教育,日本有很大的問題尤其對外國孩子欺負,中國去的尤甚。內容也非常缺乏創意。
oldpp 回複 悄悄話 我在日本近十年,工資遠超你的標準但是感覺日本人活得真是很累。中國現在可能絕對工資還比不上日本但生活要比日本輕鬆太多了。如果要比工資的話日本也無法和米國加拿大比。40多歲600多萬,才多少美元啊。知道米國東西有多便宜?房價有多好?日本人轉職的難度你自己知道,能和別的國家比嗎?
llwg7463 回複 悄悄話 我就問你一件事,日本既然這麽好,為什麽倉老師要跑到中國來?
llwg7463 回複 悄悄話 累不累呀,這麽比較?各國有各國的國情,一隻雞跟一隻鴨你怎麽比較呀?
AKB4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owtowncgl' 的評論 :
你不愧是“眼淺的國人”,沒聽說嘛,中國人的爆買行為推動日本前進。
mamacao 回複 悄悄話 同樣都是亞洲國家,日本是個很西方的國家,而中國則比較有自己的特色。日本的確還是亞洲最好的國家,其他國家與日本仍有差距。
lio 回複 悄悄話 作者真是找罵! 最近看網上日本人的留言裏仍感覺他們自己愛說“日本是亞洲一等國家”,實在覺得日本真可憐!



dq51 回複 悄悄話 想不通,日本還研究DVD?另外在美國的電器都是三星,LG的。沒有日本的。
cowtowncgl 回複 悄悄話 加點調味品翻炒幾年前的舊文章,無聊
中國大陸整體水平現在當然比不上日本,但是比起幾年前這篇文章誕生的時候,中國大陸又追近了很多
問題是現在日本在原地踏步,中國在不停追趕,希望在日本的某些中國人好好珍惜以後有限的時間,還能享受對中國大陸指手畫腳的日子不多了
還有,某些在日本的國人誇耀的鬼子優點,其實在西方國家很常見,隻是這些眼淺的國人不知道
繼續當石女去假裝吧
needtime 回複 悄悄話 單看生活質量的話,日本和美國啊,就是中國的上海和烏魯木齊的樣子。
剛到美國的時候,特別別扭。感覺到了大西北似的!
小三兒她姐 回複 悄悄話 誰好就學習誰。 我老爸去日本考察調研多次, 你說的是實話。 謝謝!
傻大目 回複 悄悄話 話說大了吧 還無法想象? 日本比美國如何? 是不是在日本呆久了 和他們一樣小裏小氣 不知道天高地厚?
スパイ 回複 悄悄話 サポート
presto 回複 悄悄話 幾年前的文章啊?數據比較老。
雑家1 回複 悄悄話 看有現在有哪一種世界名牌是中國自主研發和製造的?在這方麵居然還比不上小小的韓國。
在國外的商店裏,Made in China 這個標誌已經悄悄地被PROC替代了,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就是因為長期的粗製濫造已經把信用做砸了,隻好改頭換麵。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我先睡去了,明早起來看有多少罵你的^_^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