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獲取利潤的手段極其粗放,剛性的存貸款利率差導使大批銀行不思進取,坐享傻瓜般的高額回報。所謂的中間業務收入,罕見依靠智商所得,絕大部分均從貸款客戶的附加隱形利息中來。各家信貸產品大同小異。
隨著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的一句“銀行是弱勢群體”,引發眾人哄堂大笑,接著媒體、專家紛紛吐槽,暴槌者居多,也有學者仔細分析銀行弱勢之處。我竊以為,中國的銀行業不是弱勢,而是弱智。
弱智之一:數十年的發展,銀行業同質化極其嚴重。
2014年底國內銀行業已有法人機構超過4000家,但無論是管理架構、市場定位還是產品設計、營銷手段幾無區別。一味地放大資產規模,博取存貸差,幾乎成為所有銀行的發展方向和獲利手段。中國擁有數量最多的大銀行,全球銀行100強中有14家在中國,而美國僅擁有十家。似乎一夜之間中國真的成為了金融強國,但仔細一想一點不明覺厲的感覺都沒有。
弱智之二:中國的銀行為市場提供的產品極其匱乏且創新遲鈍。
中國銀行業獲取利潤的手段極其粗放,剛性的存貸款利率差導使大批銀行不思進取,坐享傻瓜般的高額回報。所謂的中間業務收入,罕見依靠智商所得,絕大部分均從貸款客戶的附加隱形利息中來。各家信貸產品大同小異。 就拿中小企業貸來說,先是大家一起做抵、質押貸款,然後一哄而上與融資擔保公司合作,擔保公司垮台後再一起撲向保理業務、供應鏈金融。一起做鋼貿、一起做礦山、一起做光伏、一起做LED,幾乎看不見幾家銀行有多少高明的市場的研判,坐視大量的行業與曆史數據束之高閣。你方唱罷我登場,信貸產品換個名字簡單抄襲即可,導致這個貸、那個通,最後連自已的信貸人員都無法分清。
弱智之三:中國的銀行本質上不是真正的商業銀行,其實質已成為國家第二財政。
不低於30-40%的地方政府平台貸款及大中型國企貸款占比,無論其有無盈利能力及償還能力,均成為銀行保底的趨近零的風險套利。(由於官方沒有統一數據,審計署與銀監會的統計口徑也不一致,加上銀行為逃避監管,多利用同業合作、基金理財、借殼融資等手段繞道向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提供貸款,因此這一數據隻能推理,但應與事實差距不大)。 早先擔心政府平台信貸風險的少部分銀行家們突然發現,真正先知先覺控製對政府投放的銀行反而成為政策的傻瓜。隻要是政府出麵,千年不賴萬年不還的政府平台貸、國企貸,無非是通過重組、續貸、以貸還貸等種種手段重新包裝一下即可,什麽政治風險、信貸風險、道德風險幾乎都不存在,而且報表的不良率、利潤均是光彩照人。特別是近期經濟下行,大量民企不良率上升後,又出現一波集中向政府平台、國資企業投放的風潮,凸顯出中國銀行業的病態。
弱智之四:由於國有壟斷的頂層架構,使得中國銀行業同業高管竟然可以隨便互換,看來中國銀行業基本不存在什麽核心商業機密。
中國的銀行不是企業,而是一個個官僚機構。國有控股的幾大商業銀行及股份製銀行不用說,幾乎所有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及農村信用社的實際人事控製權及管理權也均落在各級政府及監管部門手中,不管你的股東是民企、自然人還是農民,持股比例多少,體製外的股東基本無話語權,甚至連分紅決定權都沒有。 中國銀行業公司治理結構離現代企業製度要求差之甚遠,高管變動突然,業績無關聯性,決策隨意。總、分、支行管理結構與按行業及業務條線設計的大部製管理結構來回變動,異常折騰。銀行長期戰略發展目標沒有長性,缺乏核心競爭力,隨波逐流。
弱智之五:信貸風險管理戰術水平未見顯著提高,更未達到防禦信貸戰略風險輪回效應的程度。
銀監會統計,2014年12月末,全國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下同)不良貸款餘額8426億元,不良貸款率1.25%,較年初上升0.2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232.06%,較年初下降50.64個百分點。而從基層反映出的實際情況看,這一不良率數據應至少乘以三倍,而且有進一步放大的趨勢。
回望1999年、2004年、2005年,四大商業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近2.7萬億元的不良貸款被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接收、中央匯金公司運用外匯資產對國有銀行進行790億美元的注資,解決了中國銀行業實質性破產的問題。
再看今天,比例如此之高的政府平台貸款及房地產貸款,與當年銀行充當第二財政的曆史環境又是何其相似?誰能說中國的銀行業不良貸款的曆史不會重演?休論銀行的利潤積累及管理水平與曆史情況不同雲雲,輕裝上陣後的中國銀行業,在近十年的成長中並未在戰略上構築起信貸風險控製的脊梁,在分享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的同時,其資產規模及負債規模的急劇放大,十倍的杠杆率已將自已置身於非常危險的境地,大而不強的虛胖又有幾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