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滿江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轉帖]無爹可拚,所以無法任性

(2014-12-07 00:45:20) 下一個
     作為個體,大的時代病我們暫時改變不了,可是我們必須先讓自己能“好”起來。“有爹可拚”的人可以直接去做公務員,“無爹可拚”的人可能隻好先去賣麻辣燙。

  每天夜班回家時,小區胡同口都可以看見一個賣麻辣燙的。攤主是個小夥子,他自己調的醬味道很特別,我隔三差五會在他那兒吃一碗。小夥子很健談,每次吃麻辣燙時,他總會和你聊半天。

    問他收入高不高。小夥子說,還行啊,不比你們上班差,隻是比你們辛苦啊。他說的沒錯,每天傍晚出攤,先在夜市上賣,等夜市散場了,又轉到我們小區門口,每天晚上2點左右收攤。隻要天氣不是太差,小夥子基本每天都出攤,一個月下來,1萬多的收入。

    這個麻辣燙的小攤隻有他一個人撐著,白天睡醒了,在家把東西準備準備。老婆主要是看孩子,偶爾打打下手。這麽算下來,也沒有其他人力成本,小夥子收入確實可以。

    一 開始我總以為他是“新生代農民工”,在老家種地沒意思,才來到城市裏擺攤掙錢。有一天他說,他是讀過大學的,不過學校不好,隻是個專科。畢業後“無爹可 拚”,再加上學曆不夠硬,沒工作可幹。回到老家更是找不上工作,畢竟在這個城市讀了幾年書,相對熟悉這個城市的情況,幹脆還是在這裏落腳了。畢業三年多, 擺這個麻辣燙的攤一年半,之前還做過各種雜七雜八的活計,不過掙錢太少。

    聽他說自己也是大學畢業生的那一瞬,有一些震驚。說震驚 或許也不完全準確,畢竟現在大學畢業找不上工作的人太多太多,擺個麻辣燙的攤也不稀奇。但我還是挺受觸動的,也許是因為小夥子的樂觀吧。從沒聽他抱怨過什 麽,也沒聽他感慨過:如果知道自己現在隻能賣麻辣燙,當初何必花那麽多錢上大學。

    有一天和幾個朋友吃飯,大家都在感慨現在的大學 生找工作真難。尤其是對家境不好的年輕人來說,花了那麽多的錢,耗費了幾年時光,到頭來出路竟然和同鄉沒上過大學出去打工的年輕人一個樣——但是,又不完 全一樣。沒上大學直接去打工的,他們都“認命”了,畢竟當年成績不好沒考上大學;可是這些上過大學的,怎麽能輕易淪為和農民工一樣的遭遇呢?無論如何,自 己也是“投資”過大學的。

    有人呼籲,大學生不是找不上工作,他們可以去當搬磚工啊。我寫的文章明確反對過這種觀點。在當下的中 國,大學生就業遠不是“找一份工作”那麽簡單,解決了就業者的“吃飯問題”之後,它還有著更大的附加值。工資高低暫且不說,工作背後的社保、醫療,以及未 來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同性質的工作帶來的“回饋”簡直是天壤之別。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公務員與一個搬運工的未來能是一樣的嗎?謀得了公務員的崗位,多少可以給自己一個可期許的穩定的未來,而一個搬運工的未來是什麽?誰又能給他一張明確的生活路線圖呢?畢竟,那些走進大學校門的人都是期許“鯉魚翻身”的。

    明 確反對這種觀點,是因為如果過度強調大學生就業的觀念誤區,把過多的板磚都拍在大學生身上,那麽真正的社會問題就反而會被忽視。處於轉型期的中國,戶籍和 社保是就業不能繞開的問題。這二者限製了勞動者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自由流動,製造了就業機會上的不平等,正是因為麵臨擇業的大學生深知其中利害,故而更 要拚命地擠入提供城市戶籍和完善保障的單位。

    在這種情況下,畢業生根本無法在城市和基層、熱門單位和普通企業單位間進行有效分流。一方麵,基層對人才求賢若渴,另一方麵,北上廣等大城市卻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招聘門檻。原因是什麽,無非是地區和城鄉之間的巨大差距,帶來了財富和權利上分配的不平等。

    其 實,在我反對“大學生當搬磚工”的時候,也會想起小區門口那個賣麻辣燙的小夥子。理論上你不能去讚同“鼓勵大學生去做搬磚工”,但現實中,如果無處可落 腳,那必須先找個能吃飯的活。十多年前我畢業那會兒,就業遠遠沒有現在艱難,但老師還是強調“先生存,後生活”。

    作為個體,大的 時代病我們暫時改變不了,可是我們必須先讓自己能“好”起來。“有爹可拚”的人可以直接去做公務員,“無爹可拚”的人可能隻好先去賣麻辣燙。我們必定心存 不滿,但這個世界本來就充滿著不公平,而很多不公平常常就在眼前閃現。如果一味地去抱怨,而不是試圖改變自己所能改變的境況,那隻能把自己的生活搞得更 糟。

    我的一位親戚也是一個學曆不高的人,但他在北京打拚,生活尚可。剛畢業那會,住過地下室,在城鄉結合部租房子,工作換了一個 又一個,後來竟然換到了外企。他常說自己“運氣好”,可我知道,如果隻是抱怨,而不是試圖改變自己,想方設法挖掘自己的潛力,那麽好的機會永遠都不會到 來。親戚在外企中做設計,他的“設計”能力完全是大學畢業後自學的,然後靠著自己的作品進入了這家外企。我相信運氣的成分,但我更相信努力和吃苦這兩個必 備的因素。

    有人說,抱怨是無能的表現。也有人覺得這話有些極端,但我越來越相信它的合理性。遇到過一些“隻抱怨不改變”的人,其實隻要他們多吃一點苦,完全可以改變自己並不滿意的境遇。

    很 多的問題,對大社會來說是有解的,但對於小個體來說暫時是無解的。在無解的境遇中,人總要尋找一些突破口,盡管這個突破口在理論上或許不該成立。就像小區 門口那個賣麻辣燙的小夥子,從理論上講,上完了大學,賣麻辣燙不該是他的歸宿。可是在現實中他隻能這麽“突破”自己。我不知道他有沒有未來,但至少他擁有 著這個階段還能說得過去的收入。

    其實,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和你征服這個世界的技巧,一樣重要。在一個並不完美的社會裏“畫地為牢”,毀掉的隻能是自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