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滿江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於丹在央視的浪漫吹牛(轉)

(2014-09-10 01:23:17) 下一個
自從有了社交網絡,人們得以看到太多奇怪的事。比如,今天在新浪微博上,看到CCTV的中秋節目視頻片段,在此段視頻中,因在央視百家講壇說《論語》出名發財的於丹教授講了一個深情款款、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段子。
 
     
在說到現代人的情懷之類話題時,於丹教授一臉深沉地說,現代人並非沒有浪漫情懷,然後她就舉了一位她的友人做例證。大概是說,該友人夫妻長期分居兩地,而
他們拒絕使用網絡即時通訊工具,他們選擇在每月月圓之夜,彼此相約在同一時間,凝視月亮三分鍾,以此傳達對彼此的思念和深情。
   
 
 這個故事真是奇怪到了透頂!首先,從她的講述看,似乎該夫妻是長期分居,這本不合情理。就算是因為工作等原因不得不分居好了,即使如此,依然有很大問
題:以古今人之常情而言,感情深厚的夫妻或戀人,總要以各種盡可能的工具聯絡,以寄托相思,表達愛憐與關切,工具隨時代而演變,何以證明相約凝視月亮就比
每日得空時盡量交流聯係更浪漫呢?當然,人家夫妻自然有選擇他們喜愛的方式寄托感情的自由,但以這個月亮的應景故事來表示現代社會依然有人保持古典的浪漫
情懷,那就有很大的問題了。古人平民很難有通信的自由和方便,因為官方的郵傳係統本是公務而設,私人的兩地通信隻能依靠好心人捎帶;而且,古人離開故鄉,
或者是因為宦遊,或者是因為商旅,更多的則是公家的征發徭役,生離往往意味著死別,因此,借千裏明月寄托相思,這是很自然的,並不是什麽故意置方便的通訊
工具不用的“浪漫”。“身無彩蝶雙飛翼”,隻是恨沒有航班,沒有高鐵,沒有準許,也沒有視頻而已!可見於教授對於所謂古人的浪漫、現代人的浪漫,以及浪漫
本身都並無真切的了解。
       
其次,這個臨時編造色彩非常濃厚的“浪漫”故事自身的細節也很成問題。分居兩地的夫妻要凝視月亮的浪漫,自然需要各種方式精細的約定,能同步凝視月亮,除
了有神秘的心靈感應技術,現實中隻則隻能采取現代化通訊工具的約定。假設就如於丹所說,不使用視屏及QQ,SKYPE一類工具,那總要使用手機。而技術上
來說,要能夠同時凝視圓月,則必須保持手機處於通話狀態,兩人邊說邊等,然後,約定時間到,一方再發令說:“凝視時間倒計時:”5、4、3、2、1,凝視開始!”同時,雙方掛斷手機,盯著手表或手機上的計時器。且不說這樣子的浪漫實在不知道浪漫在哪裏,關鍵是,這種搞怪行為一點也沒有古人的範兒,誰可以設想李清照、趙明誠、杜十娘、李香君、林黛玉、賈寶玉們這麽幹?那會是什麽效果?
        其三,於教授可能對基本的地理、曆法
氣象知識也毫無基礎。她故事裏說的每個月圓之夜,也就是每個農曆月的十五日,或者十六日。問題是,在目前普遍采用公曆的情況下,要確定每月的月圓之夜,實
在是有點麻煩的計劃作業。就算山寨手機有萬年曆好了,計劃好月圓之夜,更大的問題是,古人自己說了,月有陰晴,我國地理廣大,即使近距離如北京和石家莊,
很可能月圓之夜,石家莊傾盆大雨,而北京
霧霾正隆,那麽,這對浪漫夫妻本月的凝視寄深情活動肯定是泡湯了,隻好兩人拿著電話煲粥,又或者幹脆微信。無論哪種,於丹的古典浪漫造型肯定是沒有了。
 
     
所以,總結起來說,百家講壇名師的這個浪漫故事不僅概念錯誤,而且本身細節漏洞百出。這件事情中,很可能這對所謂古怪的浪漫夫妻並不存在,而這個粗糙的小
故事隻是教授隨口瞎編的浪漫的吹牛。這顯示了於教授一貫的沒話找話、一知半解和信口開河言風,她講《論語》是這樣,講浪漫也是這樣;也表明她雖浮名滿天
下,卻既不了解古代的浪漫,也無關心現代的浪漫,實在是一個一點也不浪漫,而且隨時敢於在公眾麵前不過大腦胡說八道的人。當然,可能這也是她能夠在這個時
代如魚得水,深受央視歡迎的原因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