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滿江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曝光洋快餐賣過期肉為何又靠記者臥底(轉)

(2014-07-22 01:31:26) 下一個


東方衛視披露,記者臥底兩個多月發現,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國際知名快餐連鎖店的肉類供應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過期變質肉類原料的行為。20日晚間,上海市食藥監部門表示,已經連夜行動查封該企業,要求上海所有肯德基、麥當勞問題產品全部下架。(《京華時報》7月21日)

“福喜”這名字看上去很中國,其實是一家地道的外資企業——該企業為美國獨資,隸屬於美國osi集團,而後者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類及蔬菜加工集團。福喜生產的加工食品所供應的品牌,除了麥當勞、肯德基和必勝客以外,還包括星巴克、德克士、7-11等十多家我們耳熟能詳的洋字號餐飲企業。

洋快餐以其方便、衛生、高標準深受相當一部分國人青睞。因為信賴這些快餐食品背後的大公司,我們很少關心一個漢堡、一枚雞塊的原材料來源。然而記者臥底發現,更改生產日期重新上市、冰鮮過期變冰凍、以次充好、臭肉加工……這些喪盡天良的勾當,就堂而皇之地發生在全球知名的食品加工企業裏。

因涉事企業均為洋字號,因此有評論說“此次事件徹底粉碎了外資食品及餐飲業的高質量、高標準神話”。我很反感這種幸災樂禍的腔調,一來,生產和銷售過期肉的雖是洋企業、洋快餐,把過期肉吃進肚子裏的卻是中國人;二來,這些洋企業、洋快餐是在中國境內被查出問題,還沒聽說這些跨國餐飲企業開在國外的分店膽敢賣過期肉。所以,這更像是“南橘北枳”,否則就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麽上海福喜生產的過期肉類原料“優先安排在中國使用”。

洋快餐被曝賣過期肉,證明不了洋快餐就比中餐館問題更嚴重,唯一能夠證明的,是所謂“道德血液”靠不住。這些洋快餐並不是天生就比國內的餐飲企業多幾兩道德血液,在沒人盯著的時候,其作為企業的天然逐利性就會膨脹,資本惡的一麵就會放大,國內某些無良企業曾經幹過的無恥勾當,它們一樣幹得出來。所以,食品安全問題說到底是個監管的問題,而不是“土”與“洋”哪一個更講道德、更有良心的問題。

和之前許多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樣,洋快餐賣過期肉這件事,不是監管部門查出來的,而是記者臥底發現的。記者很辛苦,化身流水線上的普通工人,一邊幹著髒活累活,一邊還要偷偷查找違法證據。這種精神很令人敬佩,效果也不錯,但無法繞開的一個疑問是:什麽時候食品安全監管職責曆史性地落到媒體頭上了?發現問題不能總靠記者玩臥底、演潛伏劇吧?

若說監管部門屍位素餐也有些冤枉,隻是這些部門的日常檢查根本起不到監督、監管的作用。記者暗訪發現,上海福喜有陰陽兩本賬,一本應付檢查,另一本才是真實情況的記錄。福喜員工說:“檢查的那一天才是真正的生產,就像皇帝下去微服私訪,先打好招呼,老百姓排隊,歡迎歡迎!”監管漏洞如此之大,不出問題才怪。

依照慣常套路,記者暗訪、媒體曝光之後,隨之而來的是雷厲風行的查處。上海福喜作為始作傭者難逃重罰,而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雖然某種意義上也是“受害者”,但罪無可恕——這不是用“躺著中槍”可以辯解的,全球知名快餐企業居然沒有嚴格的原材料質量檢查製度,是對消費者的嚴重不負責任。如果這些洋名牌受到的懲罰,僅僅是例行公事的道歉和問題產品下架,顯然不足以以儆效尤。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查找並填補監管漏洞。其實,食品安全問題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沒有相應的製度,而是製度形同虛設。如果出了事隻是查處問題企業,而不去追究監管上的失職瀆職,“南橘北枳”這個問題就永遠無解。

就在今年,上海福喜食品公司還獲得了上海市定區的表彰,被評為“嘉定新城食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吃了人家生產的過期臭肉,還忙不迭地給人家頒獎,這真不是一般的腦殘。套用一個流行句式:不怕神一樣的違規,就怕豬一樣的監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