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滿江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轉載]美國人說中國人壞話時會用什麽詞

(2014-07-21 01:09:44) 下一個

這幾天,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主持人貝克爾上周四在電視節目上發表了一段言論,使用了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詞匯,引來加州參議員劉雲平等華裔政治領袖和華裔社團的強烈譴責,要求貝克爾立即下課。
   美國媒體說一些帶侮辱性質的詞語,也不是什麽新鮮事了。這其實也與美國媒體開放自由、口無遮攔的風格有關。有些人為了搏出位,經常會大放厥詞,也由此給自己帶來麻煩。不過這次,貝克爾在節目中到底說了什麽,惹怒了美國華人華僑?

他用了"Chinamen"這個辱華詞語。很多中國朋友對此不明白:說個Chinamen有什麽大不了的?"

“中國佬”(Chinamen)這詞,跟侮辱黑人的“黑鬼”這詞一樣,在美國是屬於帶有嚴重的種族歧視的侮辱性詞語。

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敏感詞同樣存在,並且可謂花樣繁多。下麵給大家介紹幾個英語裏對華人的主要歧視詞語,並不是教唆大家和別人起衝突,隻是身在異國他鄉,誰也不想被人歧視了還不知道。

(一)Chinaman:複雜的曆史

2014年7月10日,美國福克斯有線新聞頻道(Fox News) 主持人鮑勃•貝克爾(BobBeckel)正在和嘉賓討論中美網絡安全問題,他說:

“中國人是美國國家安全最大的威脅……我們把他們帶到這兒,還教這幫中國佬,呃,中國人,如何使用電腦,然後他們回到中國再來黑我們。”

"Chinese are the single biggest threat to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the US … we bring them over here and teach a bunch of Chinamen–er,Chinese people – how to do computers and then they go back to Chinaand hack into us."

單純從英語的角度,Chinaman似乎看不出什麽歧視來,它應該跟Englishman(英國人)、Frenchman(法國人)或者Irishman(愛爾蘭人)一樣,是表明某個人出身國家的正常稱呼。

但是Chinaman偏偏不一樣,當代美國主流社會,特別是華人社群,都認為這個詞帶有種族歧視色彩,並呼籲避免使用它。

回顧曆史的話,早期的美國華人移民確實曾經在正式書信裏自稱Chinaman,但再往後,Chinaman開始被用來指代人口普查時不願意提供姓名的華人。

隨著對華人歧視和排擠的加劇,這個詞的意味越來越消極。1892年,美國通過了禁止中國人入境的傑瑞法案(GearyAct),其中也使用了Chinamen。漸漸地,Chinaman還被用來蔑稱其他亞裔移民。

與許多美國黑人整天把“nigger”掛在嘴邊不同,美國華人可不會在日常生活裏說出“Chinaman”。這個詞的“合法使用”一般都出現在有特殊含義的文學作品裏——看過台灣作家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嗎?它的英文版書名就是“TheUgly Chinaman”

不止是Chinaman:當華人遭遇語言歧視
 

有了這種比較複雜的曆史淵源,當一位美國公眾人物說出“Chinaman”之後,往往會解釋自己毫無惡意,隻是對這個詞的敏感度不夠,如果無心冒犯了華人請多多見諒等等。當然,那要看華人們接不接受了。

(二)Ching-Chong:最著名的敏感詞

2002年,美國著名NBA球星奧尼爾(ShaquilleO’Neal)在接受福克斯體育台采訪時,當著鏡頭開起了玩笑,對象是休斯頓火箭隊的新秀,中國中鋒姚明:

“告訴姚明,ching-chong-yang-wah-ah-soh。”

"Tell Yao Ming, ching-chong-yang-wah-ah-soh."

奧尼爾並不是在秀自己蹩腳的中文,這一串發音可是相當有問題的,他的這句“玩笑”也鬧得滿城風雨,後來不得不出來道歉。

那麽Ching-Chong到底是什麽?多數嚴肅的大詞典沒有收錄它,更接地氣的流行語網站“城市詞典”(UrbanDictionary)給出的解釋是:

傲慢的非亞裔人士認為亞裔都會說的唯一的詞。

The only word arrogant non-Asians think all Asians say.

說白了,就是在這些人耳朵裏,華人說漢語就是這個味道,甚至亞裔說母語都是這個味道。

在美國,Ching-Chong被認為是一個百分百的種族歧視詞語,它的曆史很“悠久”,曆史文獻記載,在20世紀初,華裔和亞裔孩子在學校常常會被同學用下麵這首兒歌欺負:

Ching Chong, 中國佬,

就坐在牆頭

過來一個白人

切掉他尾巴

Ching Chong, Chinaman,

Sitting on a wall.

long came a white man,

And chopped his tail off.

 

(三)Chink 與Gook

居住在美國紐約的曹米希(Minhee Cho)去“棒!約翰”(PapaJohn’s)比薩店吃快餐,結果被一張收據氣壞了。她當天中午在推特上發布了這張收據的照片,在顧客姓名一欄,赫然寫著“ladychinky eyes”(小眼睛女士)。

Chink是對華裔或亞裔的一種侮辱性稱呼,它還衍生出了Chinky,Chinkie,Chinki等等。Chink在英語中的原義是“狹小的縫隙”,因此,對它最直接的解釋是:諷刺亞裔眼睛小。

一個類似的詞是“gook”。這個詞最近的一次爭議事件發生在澳大利亞。在一輛開往悉尼的火車上,55歲的女子蘇•威爾金斯(SueWilkins)上車後沒能找到座位,於是開始指責沒有給她讓座的兩個孩子以及他們的亞裔母親,和另一位勸架的男士,以及他的朋友,來自中國香港的一位女性:

“找澳洲女朋友很難是吧,你一定要找個gook.”

"Hard to get an Aussie girlfriend - you had to get a gook."

說著說著,她還用手將自己的眼角向後拉,並模仿起亞洲人說英語的口音。有人把這一幕用手機拍攝了下來,並上傳到了YouTube。不消說,又是一番網友怒斥與主角道歉的故事。

根據《牛津字典》給出的解釋,gook作為名詞用來指代外國人,尤其是東南亞裔,有明確的冒犯意味。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本於1893年出版的一本俚語字典,當時gook被用來形容“一個低級妓女”。

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亞洲人之間沒有區別,於是針對亞裔的歧視詞語都是通用的。2008年美國總統競選時期,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JohnMcCain)就曾用“gook”指代越戰時囚禁他的越南士兵,之後他隻好乖乖地為自己的用詞不當向越南裔人群道歉。

道歉是一個個都做了,但埋在心理的歧視,恐怕還沒有那麽容易消除。

話說回來,不少中國人放在嘴邊的“棒子”、“阿三”等等,是不是也是同樣道理呢?

說明:本文來源於僑報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